關於健康的標準,你覺得合理嗎?(誰還不是個寶寶了!)
來自專欄體態有聲
不想說廢話,以下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衡量健康的十大標準??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巨細從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各種環境的變化。
5.對一般感冒和傳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體重適當,體形勻稱,頭、肩、臀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缺損或疼痛,齒齦顏色正常,無出血。
9.頭髮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快。
以下是中小學生的健康衡量標準,但是.......還是那句話,誰還不是個孩子了?!??
衡量中小學生軀體健康的外在標準
1.行動輕快。
家長或教師通常會發現健康的孩子行動時身體好像沒有任何束縛,走路、活動都非常輕鬆。
2.無明顯身體意識(我看了好幾遍..才懂)
健康的孩子通常沒有意識到身體的存在,健康的成年人也是如此。只有在生病或感覺不舒服時,才意識到身體或身體某一部分的存在。
3.活動時有快樂感(我有)
每個孩子在活動時都很快樂,如果在身體上或精神上受到約束,就會感到很煩躁或很沮喪。教師一般都有這樣的經驗:當學生坐立不安時,如果讓他活動,他馬上就會高興起來。
如果一個孩子突然不喜歡活動,可能是身體不舒服或有心事。(??是的呢)
4.精力充沛
健康的孩子能完成他們想乾的事情,這並不是說孩子的肌肉力量很強,而是他們認為自己有足夠的精力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5.熱情
健康的孩子即使累了,也不願放下他們已經幹了很長時間的事情,因為他們從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得到一種滿足感,即使累了也感覺不到。
6.睡眠好,能快速消除疲勞
健康的孩子一般來說早上九點鐘時精神狀態最好。如果孩子精神狀態不好,一副無精打採的樣子,可能是晚上睡得太晚或是睡眠質量太差。
有的孩子雖然按時睡覺,但睡眠的質量差,到學校時萎靡不振。這種孩子通常不會被診斷為患有某種特殊的疾病,而是一般功能低下。經常處於這種功能低下的狀態又會導致健康狀況下降。如果孩子長期處於這種狀態需要認真對待。
7.放鬆
在學校時情緒很放鬆對於孩子的健康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檢驗孩子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大多數孩子偶爾會表現出緊張情緒,但一個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的孩子不是健康的孩子,以後也不會是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因此,對於這樣的孩子,應該通過正確的方式幫助他們消除緊張情緒。
8.食慾穩定,不變化無常
挑食通常是由於家庭飲食不當所致,但更常見的是與健康狀況低下有關,不過這應該由醫生作診斷。正常的孩子偶爾也會出現食慾不好,一般是因疲勞、感冒、其他小病或對某一件事情擔心所致。但孩子如果長期食慾不好,則應該引起家長和學校重視。
9.體重變化不大
孩子在青少年時期,體重逐漸增大,但增長的速度各不一樣。如果孩子的體重變化太大,比如,在一個星期內無明顯原因驟然下降1~2公斤,然後體重又自動恢復,如此循環往複,這時就應該去做檢查。
健康孩子的體重應該保持相對穩定,變動較小。
10.無殘缺或應糾正的身體缺陷
如無需要助聽器糾正的耳聾或其他的身體缺陷。
輪到心理健康啦!??
衡量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標準
雖然每個孩子的心理狀況是不一樣的,但心理健康的孩子一般會表現以下的特徵:
1.高度的自尊
每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應該認為自己很有價值,應該受到他人的尊重。
2.通過社會認可的渠道獲得自我滿足感
每個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努力使自我得到滿足。社會對於人如何達到自我的滿足有一定的規定,孩子通過戒律和榜樣來學會社會認可的自我滿足的方式。
3.安全感
沒有什麼人能獲得絕對的安全感,但作為孩子,他們需要並尋求同齡人的認同,以此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4.自信
所有孩子都會有一種自卑感,但通過獲得技能和經驗,這種自卑感將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信。
5.勇氣
有勇氣面對新的情況和困難,是孩子的健康快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條件,如果孩子在青少年時期經常害怕失敗,成年以後他也會害怕失敗。
6.情緒和行為穩定
沒有任何人的情緒和行為能保持絕對穩定,但心理健康的孩子的情緒和行為的波動範圍應該很小。
7.有條不紊
做事情有一定程度的條理性,這對於過一種高質量、滿意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孩子能夠按時起床,做好課前的各種相應準備及考前的複習等。
8.適應能力好
生活總是在不斷變化的,心理健康的孩子應該能很快地適應周圍環境的改變,例如能很快地與陌生人進行溝通和交流。
9.自律
心理健康的孩子有一定程度的自律能力,不會任性而為,變化莫測。
10.獨立
在一個複雜的社會裡人們都是相互依存的,但有獨立性的孩子面對壓力時,首先依靠的是自己,萬不得已才尋求他人的幫助。
11.真誠
每個人都欣賞真誠的人,心理健康的孩子對人應是真誠的。
12.良好的控制情緒能力
任何人都會有不愉快的經歷,會有沮喪情緒,心理健康的孩子能夠控制這種消極情緒,較快地從不愉快中解脫出來,代之以積極的行為。
13.相信自己能成功並能夠享受成功的喜悅
人的一生有時會經歷失敗,但如果總是失敗,對人的心理健康會有所傷害。一個孩子如果相信自己能夠成功,他通常就會為此努力而獲得成功,成功的喜悅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14.適度的白日夢(幻想)
適度的「白日夢」,即幻想,有助於心理健康,但孩子如果過度地沉迷於幻想,應該引導他回到現實中來。
15.充足的快樂感
雖然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永遠有幸福的感覺,但一般說來,心理健康的人常常是快樂的。
16.感受幽默的能力
一個正常的孩子常常會發現生活中很多事情非常有趣。另外,學會自嘲對於保持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17.真心地關注他人
主動真心地關注他人是適應社會的基礎,一個善於關注他人的孩子通常不會有過分的自我意識、尷尬或孤獨感,通過關注他人來獲得自我滿足感是培養良好社會適應能力的關鍵。
真心地關注他人會使交流更容易,並能增強人的社會活動能力。
關於??這些標準,你覺得合理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