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是靠什麼成長為蘋果三星之外第三極的?
來自專欄蒜苗地191 人贊了文章
在知乎看到這麼個問題:
我覺得問題描述可能更為準確:為什麼往往真正不斷出現黑科技的只有是華為?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隨著第二季度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超越蘋果位居世界第二,余承東曾經吹過的牛逼一一實現了。
然而,這次余承東又吹牛逼了,在未來,華為手機將超越三星,成為世界第一,而這個節點,可能是2019年第四季度。
華為真的有幾乎超越三星成為出貨量世界第一的手機品牌嗎?它是靠什麼成長為蘋果三星以外第三極的?華為的底氣和戰略制高點是什麼?
藉助對文章開頭問題的探討,我們一起來聊聊。
我覺得問題描述可能更為準確:為什麼往往真正不斷出現黑科技的只有是華為?
如果去掉真正不斷這幾個字,我們會發現,黑科技不只是華為有,如小米mix的全面屏和全陶瓷機身、比如vivo的hifi和真全面屏,比如oppo的快充,我覺得這些都可以稱之為真黑科技。
然而,到目前為止,國產手機中只有華為一家具有從硬體到系統到產品的全流程研發實力,也只有華為一家在不斷推出系統化的集成創新。
我們知道,全球手機市場的標杆有兩家:蘋果和三星。
蘋果是軟生態王國,以ios為基礎,構建了目前最為強大的軟體生態系統;三星則是硬體生態王國,以半導體技術和oled屏幕為基礎,構建了半導體生產能力、內存、amoled屏幕和Exynos soc四大核心技術群。
目前的華為手機與蘋果三星的差距依然明顯,但已經呈現出了第三巨頭的態勢,且與蘋果三星不同。
從表面上來看,華為只有海思麒麟是自己的,且還依靠台積電代工生產,這與三星差距甚遠。
但實際上,對於手機來說,最難的就是soc,而通過與台積電進行深度合作,華為實際上已經構建了極強的核心晶元創新能力,950首發了16nm工藝,980將首發7nm工藝,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目前的華為相對蘋果三星依然處於劣勢,但華為同樣擁有一個蘋果三星羨慕的優勢,它是中國廠商。
而中國擁有讓全世界都羨慕的全產業鏈集群和世界第一大手機消費市場。前者為中國的手機廠商們提供了一個極佳的發展環境,而後者,則為中國手機廠商們提供了一個極佳的培育場和競爭環境。
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實是,如堅果pro2s和魅族16,這是兩家典型的小廠做的產品,這兩台產品在中國並不屬於特別突出的,其主要賣點是性價比,但若放到世界範圍內呢?
除了蘋果三星,包括HTC、LG、sony等知名品牌在內的國際廠商們,怕是沒有一家敢說這兩款產品很普通吧?
在中國造出這麼一台手機並實現量產很容易,這就是中國目前最牛逼的地方。
正是有了這樣一個環境,華為在發展中其實不需要如同三星般什麼都自己做,而是可以採取類似蘋果的策略。
自己研發核心元器件,形成核心戰略制高點;培育供應鏈,和供應鏈一起研發新技術,利用首發獨佔優勢形成外圍的戰略攻擊點;利用強大的產品研發技術,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方式將供應鏈的最新成果應用於自己的各個產品線,形成集團軍的攻擊力。
為什麼往往真正不斷出現黑科技的只有是華為?因為華為是國產手機從廠商中最捨得研發投入的手機廠商。
最近,華為公布nova3首月國內出貨量超過200萬台,成為華為的另一個明星產品線。
而同樣機海戰術的三星,除了S系列和note系列,還有其他的明星產品嗎?沒有。
但華為不同,華為擁有mate系列、p系列、nova系列、榮耀V系列、榮耀數字系列五大王牌產品線。
有人問,你老說華為有黑科技,可華為有什麼黑科技呢?
我來給你理一理。
第一,基於供應鏈創新的黑科技集群
對於手機來說,我們關注什麼?
硬體部分:soc+RAM+ROM的計算系統,鏡頭+coms+isp的相機系統、音頻系統、屏幕顯示系統、電池+快充的續航系統、以基帶和天線設計為基礎的信號系統,外觀及結構設計,其他。
目前的華為擁有:
- 海思麒麟系列旗艦soc,這是可以與高通、蘋果和三星一爭高下的系統創新成果;
- 以自研isp為基礎,及與索尼、徠卡等廠商合作研發的徠卡三攝相機系統,軟硬體結合的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手機相機;
- 目前旗艦手機里,唯一一家標配4000mah大電池的廠商(三星直到note9才配上了4000mah電池,且整機厚度達到了8.8mm),以及華為自研快充,有消息稱,mate20將在電池和快充上繼續突破,而這,是華為極強的整機堆疊技術的成果;
- 目前最先進的基帶技術和天線設計能力;
- 極佳的硬體堆疊技術、外觀設計能力和色彩引領能力,2018年,在手機色彩設計上,華為獨樹一幟。
以上,我們可以看到,華為手機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屏幕和內存以外的序列研發成果黑科技。
軟體部分:系統和生態構建依託於安卓,華為並不需要重做一個,但華為擁有最強的自系統底層深度開發的能力,這是安卓系統里獨一份的,考慮到谷歌以系統軟體為基礎,在主流手機廠商中,華為是蘋果以外獨一份的。
而目前華為對於軟體掌控的黑科技主要體現在兩點,GPU turbo為代表的深度系統二次開發能力,以AI為基礎的極強計算能力。
第二、面向產品開發的IPD開發體系
很多人誤認為只有供應鏈上的研發才是研發,才是研發成果,但實際上,對於終端廠商來說,基於供應鏈的黑科技集群只是彈藥庫,這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商場如戰場,將彈藥庫以最快的速度和精準度投放到它該出現的地方,以實現其戰略目標,這才是手機廠商之間的真正決定生死的要素,而這,才是華為超越三星的底氣所在。
是的,對於華為來說,賣手機就如同打仗,其整體目標是什麼,階段性目標是什麼,不同的分戰場有不同的打法,品牌、渠道、定價、產品和技術研發,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華為的戰略決策和精準打擊體現在其產品節奏和技術應用上。
如在劉海屏的浪潮中,
- 華為的第一款產品是nova3e(國際市場的P20 lite),吃劉海屏的頭湯,目前出貨量預計已過千萬;
- 緊接著,P20系列迅速跟上,立標杆,快速搶佔市場;
- 第三步,榮耀10用性價比分區域進行市場收割,尤其是是線上市場;
- 第四步、榮耀play進一步佔領線上極致性價比用戶,榮耀9i開始進攻千元機市場;
- 第五步,nova3和3i以性價比開始線下市場的收割。
這是在華為在過去的半年裡做的事情,而緊接著,下半年的浪潮將由麥芒7(mate20 lite)開啟,繼續新一輪的攻擊。
沒有哪個手機廠商的產品線如此富有節奏而分工明確,包括三星和蘋果,當然,蘋果會說,產品線是什麼?
這背後隱藏的是華為極強的產品研發能力和供應鏈控制能力,當然,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至關重要。
當華為把970同時用在1999-10000價位的產品上的時候,其研發的序列成果來支撐的差異化功不可沒。
當然,在國產手機廠商中,不只是華為強,能夠在華為的攻擊下頑強生存和發展的廠商們,就沒有弱雞的可能。
ov就是典型的代表,其極強的產品節奏控制力、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強勁的渠道控制力,這對於華為也是異常頭疼的。
而小米,目前來看是國產四強最弱的,問題在於,這是一家成立只有八年的的公司,其成長能力極其恐怖。
但綜合來說,往往真正不斷出現黑科技的確實只有是華為。
推薦閱讀:
※【薦讀】華為離職副總徐家駿給任正非的辭職信,振聾發聵
※2018 Q2智能手機市場報告 | MobData
※看了朱麗倩年輕時照片,才知道劉德華為啥選擇她不選關之琳
※禍從口出,華為這次攤上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