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秋愁與抑鬱

秋愁與抑鬱

4 人贊了文章

秋愁與抑鬱

作者/ 國家心理諮詢師職業培訓師 吳劍

《養生大世界》2016年10期

「一葉落而知秋」,「睹落葉而悲傷,感秋風而凄愴」……在中國,秋天是文化,秋愁也是文化。人為什麼會有秋愁?為什麼在秋天容易出現抑鬱情緒,甚至得抑鬱症呢?面對這樣的心理狀況,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中了文化之「毒」

社會文化是影響我們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對心理健康影響巨大。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無形中影響著我們的性格特徵、審美體驗、認知模式及感知特點,「悲秋文學」是典型表現之一,用現在的流行語就是「鬱悶」。自然的秋天百卉俱腓、眾芳搖落,文學的秋天蕭瑟肅殺,象徵著繁華的消逝和苦寒的未來,代表心靈的苦痛與現實的無奈。那麼,傳統的悲秋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喪失之痛 「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古人深信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由物及人,樹葉飄零,人便聯想到了生命終結。李清照感慨:「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吹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片片落葉重重敲打心頭,陣陣風聲犀利扎入靈魂。國破家亡,離鄉哀愁,數不盡的辛酸,一下子都湧上心頭。

離人之思 古代文人求官遠遊,現代青年漂泊生活,不得不與所愛之人天各一方,產生了許多思念之情。雖然互聯網使我們的空間零距離,但畢竟是虛擬的。「秋風秋雨愁煞人」,窗外的秋雨滴滴答答,落在秋葉上,思念之苦,揮之不去,苦不堪言。是雨,是淚,是心聲,是哭聲。

別鄉之愁 秋天的蕭條悲涼,極易使人產生凄切感。天涯遊子,最難忍受的莫過於思鄉之愁。離家千里,客居異鄉,他們感到自己就像凄風苦雨中搖擺不定的秋葉。這其中,從帝王淪為階下囚的李煜體會最深:「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秋風蕭瑟,秋葉飄零,秋月凄清,孤影無聲,「無言」者,並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可以共語。

秋悲 季節性心理障礙

從心理學而言,秋季抑鬱症,也稱秋悲,是一種季節性心理障礙。年輕女性是高發人群,常年室內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和對寒冷氣候敏感的人也容易發生。這樣看來,秋季抑鬱症是城市年輕白領女性的常見心理問題。

事實上,大多數秋季抑鬱症的程度是輕微的,但如果不能積極應對,可能就會發展。其生理癥狀表現為:容易疲勞,精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心悸心慌,失眠多夢,效率下降,無精打采。心理癥狀表現為:消極、抑鬱、迷茫、孤獨、無助,甚至憂傷、悲觀、絕望。抑鬱症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據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和哈佛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抑鬱症已經成為中國心理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疾病。

人在秋季的生理變化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其實,每到秋天,人們之所以會不覺生起愁緒,是有其生理原因的。

節律紊亂人消沉 秋季,陽光照射減少,人體生物鐘不能適應日照時間縮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從而出現情緒改變。秋涼以後,陽光減弱,人體褪黑素分泌相對增加,使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甲狀腺素、腎上腺素能夠喚起人體細胞工作,因為其相對減少,人便會情緒低沉,多愁善感,容易疲乏。

氣候變幻難適應 中秋前後特別是深秋時節,寒暖氣流交替往來,氣溫驟升驟降,變幻莫測。為適應外界溫差的劇變,人們可通過行為(如增減衣服等)來調節。而神經系統功能衰退、適應能力下降的老年人,對外界環境的反應靈敏度不高,往往來不及有效調節。加之老年人血管老化導致血流改變、體液總量減少,使機體體溫受外界干擾的程度較常人要嚴重得多。此外,適應氣候環境巨變也需要消耗大量心理資源,形成適應性壓力,從而影響到老年人的身心協調,使其難以保持穩定的精神狀態,甚至出現抑鬱。

抵抗力下降 在中醫學研究中,秋天內應於肺,悲憂最易傷肺。肺氣和脾氣一虛,機體對外界病邪抵抗力就下降,導致秋天多變的氣象因素(氣溫、氣壓、濕度等)更容易作用於人體而致病。尤其對於一些老年人而言,最易舊病未愈,新病又起。而深秋和初冬則是一年中因病死亡、抑鬱自殺事件最多的時期。

豁達 悅享秋日之寧靜

出現秋季抑鬱症,要積極應對,及時治療。首先必須承認,藥物對於對抗抑鬱症是有很大作用的,至少可以有效調整被抑鬱症顛覆的內分泌系統,在一段時間內緩解身心痛苦。但是據統計:接受認知治療的抑鬱症患者的平均複發率是29.5%,而運用抗抑鬱藥物患者的平均複發率高達60%。藥物永遠不能糾正思維模式,只要消極的思維模式依然存在,患者就遲早還要面對那「搖曳的黑影」。而認知治療則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思維模式問題,如果您在秋季被抑鬱心理困擾,不妨試試如下方法。

保持明朗生活 有陽光的日子,儘可能曬太陽吧!陰雨天氣或者早晚時光,打開家中或辦公室照明設施。在明朗的光線下工作或生活,可以調動積極情緒。

適量攝入糖分 增加糖類攝入能夠提高血糖水平,增加活力,減輕抑鬱。也可以飲用諸如咖啡、茶之類的飲品,有利於提神。但需要提醒的是,食補不可過度,飲食還是要講究全面營養。

擴大人際交往 除了家人、朋友、同事外,還需要多與態度積極、知識豐富、值得信任的人交往,遇到煩惱和不順的事情,可以找這些人傾訴,調節負面情緒。

睡眠及運動 情緒抑鬱的後果是失眠,而充足、規律的睡眠可以改善情緒。此外,積極心理學認為,適當鍛煉身體,可以調節大腦和內臟功能。

活在當下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知足才能常樂。快樂是自己的事情,是一種能力,人要學會自得其樂。

欣賞抑鬱 焦慮有時候是對緊張情緒本身的緊張,抑鬱有時候則是對抑鬱的恐懼。一個人過分追求開心,迴避抑鬱,往往抑鬱就找上門來。春夏秋冬,花落花開,生離死別,喜怒哀樂,本來就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既然無法迴避,不如接受、悅納,順其自然為好。

秋天既是衰草枯楊出現的時候,又是萬物成熟的季節。當我們被秋愁困擾之時,不妨運用上述的方法,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


推薦閱讀:

抑鬱症重症患者康復總結
研究發現線粒體可能與重度抑鬱症相關|抑鬱症
面對越來越普遍的「抑鬱症」我們應該怎麼做?
很多人把「抑鬱症」掛嘴邊,可他們對抑鬱症患者的痛苦一無所知!
憂鬱症上中下策

TAG:抑鬱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