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與成功學21.0(補完1)

佛學與成功學21.0(補完1)

12 人贊了文章

大家無需關注,以後發文很少,只是因為這個系列在想法里已經發了幾十條了,不寫完有點可惜,所以在這裡一次性寫完,有始有終。


我們要記住的是「人生不管如何努力都是非常痛苦的」這一點。

我們國家的經濟已經遠遠超過三十年前,但人們變得同樣更幸福了嗎?雖然物質上已經非常富足,但這就是幸福嗎?其實這個社會仍然充滿著煩惱和問題,不是嗎?和經濟無關,人生本就是很痛苦的。不管物質上多麼富足,我們依然是充滿煩惱的。

雖然可以預見如果不努力學習就會變差,但是請看看現實——不管我們怎麼努力學習,結果都只是在某個公司做個小職員,工作、結婚、生子,然後直至人生終結。即使沒有任何玩樂拚命學習,結局也只不過是那樣,多可悲。

那麼我們到底要做些什麼?是要自暴自棄放任不管呢,還是變得失望厭世、盡情飲酒?即使這麼做不也是白忙一場,甚至增加壓力嗎?

對此我想說,我們要放下擔子,輕鬆地生活下去。如果什麼都不管不顧,只是一味地拚命學習、工作、養育孩子,並為此哭泣、煩惱,這些都是毫無意義的,最終只會變成無知的人。因為無論現在怎麼瘋狂地學習,到老了都會將當初學到的知識忘記,所以現在所在乎的一切,過了數十年後並不一定依舊重要,而你現在,應該更加輕鬆快樂地生活。

男性在年輕時精力充沛、充滿活力,但是一旦上了歲數,走路都得拉著妻子的手。女性雖然體態嬌小沒有什麼力氣,但是即使過了八十歲也比男性硬朗。男性不管成長得多麼強而有力,不管多麼努力地鍛煉身體拚命工作,到了最後連走路也只能拉著妻子。男人不管多麼拚命地運動、學習和工作,女人不管多麼努力地化妝、養孩子、侍奉婆婆,最後也都會變成老頭和老太。這樣的結局誰都無法改變。

因此,我想說大家都應該快樂點,沒有必要過於努力,導致壓力大到喘不過氣。有時候不妨可以這樣想:人生不過是一場遊戲,玩的時候要開心,最後大家都會迎來遊戲的結束。

雖然有人說,死後會進入天國和極樂世界,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我對此的理解卻是不同的。如果現世的人活得本就痛苦,那麼死時也只會剩下痛苦,死後也進不了極樂世界。試想一下,在現實中徒勞的人,他的生活如何能在死後突然就變好呢?

這不是玩笑,也不是諷刺。一個在現世不斷地帶給大家麻煩,又一個勁地給自己施加壓力的人,即使在死亡的瞬間也是充滿壓力地死去的。這種情況雖然很遺憾,但是想要進入光明的世界的確有些困難。因此,如果不從現在開始充滿希望、輕鬆地生活下去,死後是無法進入光明世界的。「人生至死都只是一場遊戲,什麼時候死都可以。」請以這樣的態度,快樂輕鬆地活下去。

早期的佛教把覺悟的人稱為阿羅漢,成為阿羅漢的人已經沒有了慾望。

有人會問,「那沒有慾望的阿羅漢為何而生呢?」

他們不是因為有什麼目的而活著,只是在等死亡那一刻的到來。這樣的話就沒有壓力,也沒有憤怒之心。

要理解人生的全部都是痛苦和虛無。不要糾結於任何東西,開心地生活,充實地活在當下的每個瞬間。

我再來說一下惡業和善業。

釋迦牟尼的妹妹中有一個名為虜喜尼的妃子。有一次她得了蕁麻疹皮膚潰爛,什麼樣的治療都沒有效果,大家都認為這是一種慢性疾病,因此放棄了治療。釋迦牟尼和其他阿羅漢在訪問釋迦族的國家之際去她家拜訪,她因為這件事而羞於見客。

然而釋迦牟尼的門徒阿那律尊者認為:「不接見釋迦牟尼實在是太奇怪了。」因而他來到了虜喜尼的家中,最終了解了這一情況。釋迦牟尼和阿那律尊者在為她想辦法治療的時候,發現這是由她前世所犯下的罪孽造成的。

虜喜尼的前世嫁入了一個富裕之家。所嫁的丈夫之後又娶了第二任妻子,她對那第二任妻子心懷嫉妒。因此在第二任妻子的床上撒上了會讓皮膚奇癢無比的葯,使其皮膚潰爛、痛苦無比。這一罪孽在她現世成為妃子的時候顯現了出來,導致她現在生蕁麻疹非常痛苦。明白了這一情況後,阿那律尊者勸誡虜喜尼妃子建造僧房進行布施,並且給予她許多非常具體的建議,不僅要建房子,還要準備寢具,用柔軟的床單和毯子把所有的寢具都準備好。

從這一建議施行的初期開始,她的病就慢慢開始緩和,直到布施完成的時候,她的身體已經痊癒,恢復了美麗的容貌。她終於能夠堂堂正正地和大家見面,並向釋迦牟尼和比丘尼布施僧房。

出家人給別人非常詳細的建議讓其建房子,其實是不好的行為。但是阿那律尊者是虜喜尼妃子的親哥哥,他是擔心自己的妹妹才給出幫助。

這一故事說的是:當你得了因罪孽而生出的病時,應該要做出與罪孽相反的善行來。虜喜尼在前世對第二任妻子做出的事情讓其痛苦,那麼與這一罪孽相反的,虜喜尼妃子就要對比丘尼們做出讓她們愉悅的事情,單單只是建房子也是不夠的。

但是從佛教的出發點而言,只有廣做善事。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另一個主題,關於釋迦牟尼的幽默,這其實是一個幾乎未曾被涉獵的主題。

這也是因為世間對於佛教抱有某些既定觀念,認定佛教非常認真、死板,必須恪守各種清規戒律,條條框框一大堆。實際上在佛教的世界裡並不是這種感覺。人們明明不了解真正的佛教,卻深信佛教就是他們認為的樣子,於是開始自作主張地試圖改變佛教。

我們看影視作品的時候,會給藝人們貼上各種「角色」標籤,認為某個人應在這種時候做這樣的事情。藝人們也利用世人的觀念表演自己,告訴人們「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別人一看,就會認為「這個人果然是這樣的人」。

而一個藝人無論他多麼有才華,如果展現出了不符合其「角色」的方面,反而有可能出現人氣下跌的情況。一旦超出固定觀念的框框就不為世人所接受。因此藝人們不得不努力按照他們的「角色」,按照規定好的模式走。這就會令其勉強自己,過得很辛苦。因為一直做著同樣的事情,大多數藝人不久就會厭煩,很快便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佛教對這種固定觀念持否定態度。

的確有苦行僧這個概念,但這隻屬於部分派別和個人。廣義上佛教是反對苦行的,大家都是一直帶著微笑,安靜地進行打掃、冥想等日常生活,完全感覺不到嚴肅,而是被一片平和的氣氛所包圍。

人們不應為固定觀念所束縛,要認識到懷著固定觀念的自己才是可笑的——佛教這樣告訴人們。

某些書籍描述佛教時會用上「悲觀主義」這個詞,估計是覺得佛教說一切都是苦,必然是悲觀的吧。而某位宗教學者卻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佛教是世界上最樂觀的宗教。」明明是個宣揚悲觀的「悲觀主義」宗教,實際上它的信徒卻相當樂觀。這種矛盾的結果最後總結出來就變成:「佛教的人雖然是悲觀主義者,卻又樂觀,難以理解。」

但是要讓佛教來說,佛教所聲稱的「人生是苦」並不是悲觀的論調,而是事實,所以這與佛教之人的樂觀並沒有任何矛盾之處。相反地,活著,樂在何處?

佛教之所以被貼上「悲觀主義」的錯誤標籤,是源自人們不承認「人生是苦」這一事實。人們不能有條有理地好好思考,混淆了許多事情,因此變得無法看清事實的真相。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一生沒遇到任何不順心的事,永遠快樂至極嗎?例如沒有很多錢的人,也就是所謂的普通人面對富翁的時候會心生羨慕,認為富翁過得很快樂。但是,對於富翁本人來說,人生並沒有那麼快樂。當你擁有了財富,就會開始擔心失去。當你擁有了權力地位,就必須要面對沒落和垮台的恐懼感。

看到英國白金漢宮裡的皇親貴族,或者其他擁有地位和權力的人,每天都過著非常豪華的生活,自然會引人讚歎和羨慕。但是實際上,這些人要為社會和百姓付出大量精力和時間。雖然生活在萬人羨慕的眼光之中,看似非常威風,但對其本人來說,人生並不快樂。

這個世上沒有一個人能說「人生是快樂的」,所以何必要否定「人生是苦」呢?

釋迦牟尼在當時的印度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愛,與宗教無關,只要聽說釋迦牟尼來了,大家就會蜂擁而至。試想一下,如果他只對人們講些清規戒律和嚴厲、困難的東西,那會怎麼樣呢?這不是很難讓人親近嗎?這樣的話有可能如大明星一樣受到這麼多人的喜愛嗎?為什麼釋迦牟尼出現在哪裡人們就狂熱地追到哪裡?秘密就是輕鬆和愉快,也就是釋迦牟尼的幽默。

見到釋迦牟尼的人們聆聽他的話語,理解了內容後才滿載而歸。釋迦牟尼所說的真理是非常深奧難懂的。但是,為了能聽釋迦牟尼所說的難懂的真理,連很多不是信徒的人也爭相前來,這是為何?他們又為什麼可以簡單地理解釋迦牟尼所說的內容呢?

這就是幽默起到的作用。釋迦牟尼當時用的是打趣、開玩笑的方法,風趣幽默地表達他的想法。

若閱讀記載了當時情況的佛經,就能了解許多與釋迦牟尼的幽默相關的事情。我研究了許多記載了釋迦牟尼幽默的故事。當然對於佛教和釋迦牟尼來說,以「幽默」為切入點還屬首次,所以還不足以作為參考。

但是,重新研究之後,我驚訝居然有這麼多地方都隱藏著釋迦牟尼的幽默。接下來我們就穿插佛經上的具體事例,為大家介紹釋迦牟尼的幽默。

首先,我想先解釋一下為什麼我要以「釋迦牟尼的幽默」為主題。

釋迦牟尼告訴我們:「請讓心變得樂觀而純潔。」而「笑」能對此起到很大的作用。在當今這個時代,就算是很普通地過日子,也還是會被時間追著屁股跑,什麼事都要談錢,一切金錢至上,社會發展不平衡,有人成功有人失敗……這些都給世人帶來了壓力。並且還存在著大量的犯罪、事故等危險。工作上只不過犯了點小錯誤,就要負起責任,甚至面臨解僱……什麼事都要操心。工作勞累過度的人得上神經病症和抑鬱症等也不是什麼少見的事。

人們只要覺得有點累,就開始亂髮脾氣。就算是精神狀態好,能以一顆平靜的心關心、牽掛他人的人,當自己為了某些事情而手忙腳亂時,也會開始介意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心生妒、生恨,有被害妄想,心變得起伏不定。

如今這個時代是一個壓力變得理所當然的時代,在這種時候我們每一個人更應該讓我們的心變得純潔、樂觀地生活。而幽默則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不過,佛教不隨隨便便就叫人笑。釋迦牟尼禁止「不管有沒有原因,反正笑就對了」這種做法。佛教的幽默不是無知的笑,而是以智慧和理解為本的快樂的笑。佛教最注重的就是「智慧」。智慧、理解與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有了智慧,就能逐漸發現笑的種子。學會了笑,就能讓心留有富裕,讓智慧發揮作用。因此,實踐佛教教導的人就能進入「無論看到什麼都面帶微笑,無論什麼時候都能微笑」的狀態。

佛教推崇無論何時都懷著一顆開朗、純潔的心。下面將一邊解說佛教笑的特徵,一邊將釋迦牟尼的獨特幽默與佛教教導一起向讀者進行介紹。在後半部分將與大家分享許多釋迦牟尼告訴我們的故事。也會告訴大家,當面對對方單方面的生氣發怒時,釋迦牟尼是如何應對的。希望大家能以此為參考,加以應用,每一天都充滿智慧的笑容,擁有一顆清明乾淨的心。

佛教的幽默與世間的幽默稍微有些不一樣。

電視上能看到許多諧星能講出很多有趣的話來逗觀眾發笑。說書的、說相聲的演員們用巧妙的說話技巧逗笑聽眾。有時候人們還會前往劇院等地,花錢去看他們的表演。

專業的演員當然是非常逗趣滑稽的,他們能讓觀眾願意掏錢去看錶演,並且看了表演之後還會覺得非常好看,能讓自己開懷大笑。但是,笑是能笑過一場,卻並不會起到任何作用。並且,表演者的笑只是「笑料」,反反覆復講著同樣的故事,聽眾事先都知道這時候該怎麼講,接下來該怎麼講,能夠預測到「差不多那個情節快到了」。看過之後還是會笑,然而這笑並沒有對自己起到任何幫助。

那麼,所謂佛教的幽默到底是什麼呢?說到其特徵,有以下三個要素:

第一條,品格高尚。

佛教認為:「品格高尚的幽默更加需要才能。」

諧星中有人會講一些不雅的搞笑言辭,還有人會故意說一些荒唐的無厘頭言辭來博人發笑。美國電影或者脫口秀中的幽默台詞,也摻雜了大量下流、骯髒的單詞。用這種形式來進行搞笑是社會上常用的手法,也許這也是一種才能。但這種搞笑並不是佛教的幽默。

相反,佛教的言辭中都蘊藏著能夠完善我們人格的閃光點。這種幽默讓人們由智慧而生出優雅的微笑。並且,這種品格讓人們在探討一些重大問題時,也能保持冷靜,用樂觀的態度將問題解決。

第二條,有用。

我們以專業人士(譬如律師)為例,想要成為律師的人大部分在學生時代雖然非常不樂意為律師執照備考學習,但是如果不通過司法考試就做不了律師,也只能咬著牙被迫學習。那麼這些人如果通過了考試成為一名律師之後會怎樣呢?

成為律師之後自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案件。這時就需要進行很多調查。要做辯護必須調查法律文獻、過去的資料、以前的案例,也要花很多功夫去學習才行。但是,此時的學習與司法考試時的不同,不會產生厭煩之情,而會在不知不覺中一門心思地埋頭鑽研。走上了專業道路之後,大家都會認真地學習。

醫生也是如此。大學的時候也許很不樂意學習,但是當自己走上專業道路之後,便會為了成為一名獨當一面、負得起責任的醫生,花功夫進行研究、調查,自發地、快樂地進步。

曾經聽到有一位大學教授這樣說道:「我別的事都不做,只專註於自己所在領域的研究。」我問對方,這樣的每一天有意思嗎?對方回答道:「討厭學習那隻不過是學生時代的事。當你成為一名研究人員後,就沒有比這更快樂的事情了。」對方的這種心情我非常理解。

如果明白了「有用」,誰都會去學習。為什麼小孩子討厭數學,其中一個理由就是他們完全不知道學了數學是否有用。那麼如果掌握了數學會如何呢?也許會有用,也許沒有用。

因此,假設每半年舉辦一次數學競賽的話,孩子們的幹勁就變得不一樣了。如果在一個地區只選出一所成績最優秀的學校獲得獎牌,學生之中就會產生團結一致、努力學習的氛圍。聽到「這次我們學校要得獎!大家一起努力吧」這樣的話,學生都會鼓起幹勁。雖然他們並不知道數學本身是否會對自己的人生有幫助,但是他們希望在比賽中拿獎。

如果不加上「會起到某種作用」的大道理,孩子們就不會好好學習。這並不是說懶惰。我們的頭腦本來就是這樣的結構。如果沒有作用,就不會有想做的勁頭。只有當能起到作用的時候人才會覺得快樂。

對律師來說,如果能夠進行出色的辯護就能獲得被稱讚的喜悅。好不容易才能做這份工作,如果工作上進展順利,那的確是件讓人開心的事。因此,就能有一個明確的目的,盡最大努力把這份工作做好,這樣的話就會花精力去調查,進行各種努力。醫生的情況也是一樣。

釋迦牟尼的幽默是「有作用」的。他把處處蘊藏著讓人生變得更美好,讓人們走向成功的佛法精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教導給世人。世人能夠伴隨著微笑,從心裡接受這個世間的真理。並且,將釋迦牟尼的幽默中所包含的思想和對事物的理解方法告訴我們,心就會變得開朗豁達、美妙無比。無論是幽默本身,還是通過幽默理解佛教的真理,都會對自己起到幫助。

在做「有作用」的事情時,頭腦會開足馬力工作,不過讓頭腦工作的條件還有一點,即「樂趣」。

有的收藏愛好者喜歡收藏一些沒什麼用的破東西。但是,收藏愛好者是懷著快樂的心在做這件事。

從前曾經在電視上看到過這樣的事情,講的是一個喜歡到處收集筷子的人。這個人為了收藏各個店鋪原創設計的筷子,到各地探訪。收集筷子並不會起到什麼作用。面對收藏者的津津樂道,也許聽者會感到有點為難,但是對收藏者本人來說卻是件讓自己開心得不得了的事。為什麼他要做這種事呢?原因是樂趣。

樂趣和作用,只要滿足了其中一個,人的頭腦就會工作起來。佛教將這兩點結合,告訴人們「通過有作用的東西來享受快樂」。

「不要沉迷於愚蠢的東西,而要享受有作用的東西帶來的快樂。」佛教提倡這種觀點,說得有些嚴厲了嗎?是否正確呢?

不能為了快樂而吸毒,不能為了快樂而酗酒,不要無節制抽煙,不能為了快樂給他人帶來麻煩,應該通過完善自我人格、對周圍有幫助的方法尋找快樂——這是佛教所提倡的,既有樂趣又有幫助,頭腦就會快樂地工作。

第三條,有教導意義。

佛教之中有著許多幽默與調侃。請記住,幽默與調侃並不是讓人笑完就了事的。幽默的背後,必然隱藏著珍貴的教育意義。釋迦牟尼的幽默與現代職業諧星的不同,並不是為了博人一笑。釋迦牟尼的幽默目的不在於「笑」,而在於「育人」。

學校是教孩子們各種知識技能的地方。教的內容越難,孩子們就越聽不進去,越不想學。在教一些沒辦法一聽就懂的、有點難度的東西時,就算孩子們不想學,老師也不能說:「大家不想學嗎?那就別學了。」孩子們還是必須得學。

因此,對於老師來說,就要創造一個讓對方不得不去學、不學不行的環境。為此要花上一番功夫,要利用教學方法。而教導對一般人來說很難懂的佛教真理的釋迦牟尼,他的教學方法就非常出色。

釋迦牟尼被稱作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師,當然事實也是如此,釋迦牟尼的教學能力極為出色。在釋迦牟尼蘊藏著幽默的教學方法中,有很多在教育學上值得學習的東西。

「指導眾人」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但是釋迦牟尼卻能毫不費勁地做到。當時的人們就像追星一般的追隨著釋迦牟尼,這種受歡迎的程度就能證明這一點。

釋迦牟尼的說法就是高度具備了「品格高尚」「有作用」「有教導意義」這三大幽默的條件。也就是說,釋迦牟尼用快樂的態度教給人們有用的東西,幫助人們提高人格。

總而言之,對佛教來說,幽默是為了讓學習變得更容易,同時,佛教也很重視其在頭腦機制上發揮的作用。佛教認為,在學習的同時,快樂、喜悅和充實感也是很重要的。這是因為如果沒有快樂、喜悅和充實感,頭腦就無法得到開發。

雖然佛法總說「世間是苦的」,但這也可以說是在尋找心的快樂。為什麼要提倡冥想?因為通過冥想產生的巨大快樂和喜悅感,是日常生活中獲得的快樂根本沒法比的。也就是說,通過冥想能讓能力獲得飛躍性的提高。

佛教說:「所謂冥想,是指為心中帶來巨大快樂和喜悅感的東西。」佛教一開始就反對苦行。對於拚命特意做一些痛苦的事情,去忍耐人所無法接受的事情的苦行之人,佛教的態度是:「不要裝模作樣。」無論對什麼,佛教首先會問:「你快樂嗎?」

接下來將用具體的小故事來為大家介紹釋迦牟尼的幽默,告訴大家佛教有多麼注重心中的快樂和喜悅感。

首先要講的是釋迦牟尼與受到釋迦牟尼寵愛的人的一段交談,雖然這麼說有些失禮,不過這位年輕人與釋迦牟尼的關係非常好。

這位年輕人比釋迦牟尼小得多。據我的推測,應該比釋迦牟尼小二十歲左右。我這麼說是因為在他還是嬰兒的時候,釋迦牟尼就親手抱過他。釋迦牟尼對自己親生的孩子都沒有這麼做過,所以這是非常難得的。因此,為了表達對釋迦牟尼的感謝之意,年輕人被取名為哈卡·阿拉瓦卡。他是個性格很好的孩子。下面要介紹的是長大之後的哈卡·阿拉瓦卡在某年冬天去見釋迦牟尼時發生的事情。

哈卡·阿拉瓦卡到釋迦牟尼那裡時,釋迦牟尼連過夜的地方都沒有,只是在樹下鋪了枯葉,坐在上面。那是個非常寒冷的冬天,但是釋迦牟尼沒有毯子,沒有任何禦寒的物品。哈卡·阿拉瓦卡來到釋迦牟尼面前,問道:「世尊,您好嗎?」

哈卡·阿拉瓦卡打的招呼直譯過來就是:「您過得快樂嗎?」而在世俗的觀念中,「您過得快樂嗎」這句話或許也可以用「您富有嗎」來替換。

因此,釋迦牟尼就換了個詞來回答這個問題:「要說誰最富有,那非我莫屬了。這世上難道還有誰比我更富有嗎?」

普通人也許完全不能理解,這個人不在房子里過夜,在寒冷的嚴冬之中連條毯子也沒有,在樹下顫抖著說話,也許馬上就會得肺炎,甚至有性命危險。但是釋迦牟尼卻說:「說到這世上的富有之人,就非我莫屬了。」

釋迦牟尼又進一步用簡單易懂的話語向哈卡·阿拉瓦卡解釋了這句話的意思。他對哈卡·阿拉瓦卡說道:「你們皇室之人和富豪們住在華麗的豪宅之中,緊閉門窗抵禦寒風,鋪著厚厚的被褥,蓋著高檔的山羊毛被子,枕著大枕頭睡覺,你覺得這就是富有了嗎?」

對於釋迦牟尼的提問,哈卡·阿拉瓦卡這樣回答:「對世人來說這是富有。」

釋迦牟尼接著說道:「但是,世間所謂的有錢人,他們心生慾望、煩惱與苦痛,為憤怒、憎恨、嫉妒、競爭心等所累,因為無知而做出許多愚蠢的事情,並煩惱不已。陷入煩惱泥沼之人,就算躺在柔軟的被褥之上,又能說是富有的嗎?」

也就是說,釋迦牟尼的話就可以這樣理解:「這世上有多少人因為煩惱、操心而累得睡不著覺?我就沒有任何精神負擔。因此我能夠體會到世間最絕妙的富有。」

正如這個故事所說的,佛教非常注重快樂、豁達地生活。之前我也提到過,頭腦如果不獲得快樂的話就不會進步。這是非常神奇的一件事,如果沒有喜悅、快樂與充實感,頭腦就無法進步。對於視智慧為世間最珍貴的寶物的佛教而言,是非常珍惜讓頭腦進步的快樂與豁達的。

在當今這個時代,人們面對旁人這樣挑毛病時,會把它當成是自己的父輩長輩對自己的教導,虛心地接受批評嗎?如果能夠把旁人的批評當成是家人的批評,就能把這種批評當成是對自己的指導來接受,會認為對方是關心自己,為自己指出不足之處,心懷感激之情,並且會激起心中想要更加努力的意志。但很可惜,現代社會的人們不會這麼想,他們甚至未曾認真地與自己的父母交流過,所以進入社會也不知道何為謙虛。

我想,正是這樣,人們才會被人講幾句就覺得受不了。通過嚴詞厲語本就很難讓人進步,而在當今時代更是如此。從這層意義上來講,可以說讓人進步的「笑」顯得越發重要了。比起嚴厲,人們更需要的是光明向上的「笑」。

就如釋迦牟尼所教導的「理解之時的微笑就足夠了」一樣,實際上如果能明白釋迦牟尼的教導,就能夠成為常常面帶微笑的人。這是因為佛教中人身上不存在心煩、痛苦、生氣、攻擊他人、消沉失落等因素。

「為什麼要生氣?」「為什麼要心煩?」如果能很好地明白釋迦牟尼的話,就會覺得這樣的表現是很奇怪的。

假設有個男人和自己吵了一架,最後甩手而去。大家碰到這種事情心情會怎樣?估計會煩悶不已吧。

但是是我的話,遇到這種事情不會覺得心煩。對方和自己吵架之後拂手而去——這種事在這世上實在是再平常不過了,又有什麼好心煩的呢?為了這種平常不過的小事而心煩,就像為了今天天氣怎麼樣而心煩一樣。今天下雨了好討厭!或者是,今天有點暖和了真煩啊!你會為這種事情鬱悶嗎?還是會為今天是個大晴天而心煩?其實吵架和這個也沒什麼區別。

再進一步說,人生之中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是自然的,沒有一件事情是需要疑問的。然而又為什麼要煩惱、要生氣呢?常常有妻子因為丈夫太晚回家而大發雷霆,而受了怒氣的丈夫一還嘴,妻子聽了又要發火。

在明白佛教的人看來,只會想不通這種吵架有什麼意義,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要互相說些沒有意義的話呢?」

就像一開始所說的那樣,社會對於佛教的固定觀念與佛教本來的性質相差甚遠。

對於釋迦牟尼的幽默,先大致理解了佛教的樂觀與豁達之後,會更加深刻地領會。

釋迦牟尼稱「無常」為「神聖的真理」。也就是說,這是貫徹了一切的客觀事實、超越了世俗所能及的真理。所謂無常,即一切都在不斷變化。在每個瞬間,不可說有,也不可說無,不斷重複著生和滅。為了花朵凋零而哀嘆之類的感傷情緒並不是佛教所說的無常。

對於理解了「一切皆為無常」的人來說,煩惱、痛苦、憤怒、攻擊、難過等都沒有存在的理由。釋迦牟尼甚至還說:「知曉無常之人能夠獲得無上的幸福。」這個真理是無比強大的,只要理解了它,就能讓心中的所有苦痛消失於無形。

即使已年老體弱,到了迎接生命終結的時刻,知曉無常之人也不會覺得悲傷:「啊,終於到了這個時候了。」因為知曉了自己生命的無常,就不會心生執著。如無執著,就能夠平靜地接受事實,然後把精力集中在現在能做的、該做的事情上。

如果真正理解了釋迦牟尼所說的話,即使得知自己患上了癌症,就能夠採取實際的應對態度:「哦,是癌症嗎?我明白了。醫生,請問是哪種癌症?有沒有治療的方法?」因為心無執著,就能夠集中於眼下該做的事情。如果心有執著,就會悲鳴、發怒:「為什麼?為什麼我會得癌?不可能的!肯定是搞錯了!」像這樣,產生多餘的感情。如果能夠平靜地接受事實,集中精神,才能及時地找到解決辦法啊!

即使醫生宣布已經沒得治了,也能夠說聲:「哦,是嗎?我明白了。」平靜地接受事實,心中不起漣漪。然後懷著愉快的心情,帶著微笑,為自己的死亡做準備。

當知曉了「一切皆為無常」之後,心中時刻都能保持樂觀。當知曉了不論是好事還是壞事,所有一切都是「暫時的、瞬間變化並消失的」之後,就能發現很多好事。無論何時都能用一顆微笑的心來看待一切。

假設一對夫妻因為吵架,妻子生氣地回了娘家。如果這位丈夫明白了無常之理,就會想:「過不久就會回來的,她不可能一直待在娘家。」如果妻子自尊心強,一直不肯回來,「算了,我去接她回來吧。」丈夫只會這麼想,並且去執行。丈夫很平常地來到妻子娘家問:「準備好回家了嗎?」如果妻子回答:「不,我不回去。」丈夫會說:「哦,那我下次再來。」然後就回去了,並且還會留下話:「平時要上班,周六再來。在這之前你照顧好自己。」因為知道妻子不會永遠都是現在這樣的態度,所以丈夫能夠很冷靜。如此他就能保持豁達、坦然的心情。

佛教還教導人們,為自己的幸福或者運氣好而興高采烈,也是荒唐可笑的。一切皆為無常,因此就算再開心也不可能一直持續,潮起終有潮落。因此,當理解釋迦牟尼的教導後,就能做到無論面對壞事、好事都能夠平靜以待,不怒,不恨,不悲,也不過分喜悅。這樣的話,留下的只有微笑,只有樂觀。

「世上沒有什麼應該喜,也沒有什麼應該悲。」從心裡理解了這一點後,煩惱憂鬱的源頭就會消失不見,人生變得快樂。釋迦牟尼教導世人這一點,這正是事實。

永遠是多麼荒謬啊!然而,人們熱衷於使用「永遠」這個詞,而且還帶著褒義的色彩。從知曉了「無常」這一真理的佛教角度來看,「永遠」之類的說法是十分荒唐的,是不可能實現的。

有這麼一個佛教故事沒,說的是從前有一個盡幹壞事的人,在佛教國家裡每天都過著抽煙、喝酒、賭博的生活。他所在的村子裡人人都說他是個壞人。

有一個人對這個壞人說道:「你總做這些事的話會進地獄的,快改過自新,好好做人吧。這樣的話就能去天國。」

那個盡做壞事的人問道:「天國里有什麼?地獄裡有什麼?」對方回答:「天國里有美麗的鮮花,有公園,不需要工作,大家每天都載歌載舞,歡聲笑語地生活著。而地獄裡燃燒著可怕的火焰,進去要遭受火燒之苦,還有很多可怕的東西。」壞人聽了之後又確認道:「天國里沒有火嗎?」聽到對方回答「沒有」之後,他說道:「那我還是去地獄吧。」「為什麼要去地獄?」他回答道:「如果沒有火連根煙也抽不成了。」

也就是說,這個被人說是壞人的人,因為不能抽煙而放棄了去天國,實在是很樂觀豁達啊。

在佛教的世界裡,就算被人說會進地獄,也不會有太過誇張的反應。因為人們知道就算是地獄,所受的苦也只和自己所犯的罪過相符。就算投生於天國,所擁有的快樂也和自己所做的善行相符。佛教中人其實並不會過多地恐懼地獄。「就算當時下了地獄,只要為善,與惡行的賬相抵消的話就能去往地獄之上的世界。」他們會這樣豁達地想。而就算去了天國,也不會覺得就獲得了「永遠的安泰」,也會注意自己的行為。因為他們知道:「就算去了天國,如果善行積累的德用光了,又會落入下層的世界。」

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的,不會發生不公平的事,至於永遠的地獄、永遠的天國等說法都是毫無道理的妄想概念。沒有必要為了這種東西而害怕。知曉了無常,就能豁達樂觀地生活。

而只有不知道無常的人,才會體會到煩惱與苦痛。

佛教中人還明白一件事:一切都是無常,因此執著是非常愚蠢的。

即使煙花再燦爛,又有誰會想把它們直接帶回家呢?這是不可能的。肥皂泡夢幻動人,在陽光的照耀下流轉繽紛,吸引人們的目光,但是誰又能把它們帶回去作為裝飾品擺放在家中?不能吧!因為它們轉眼就會破滅消失。所有一切就像煙花和肥皂泡一樣轉瞬間就會消失。

知道了一切皆為無常後,就會明白對於事物的執著就像是想把肥皂泡帶回去擺放在家中一樣愚蠢,也就是說,能夠理解執著的結果必定是「失望」。執著終究只會帶來煩惱和苦痛。所以,理解佛教之人無論對什麼都不會產生執著。

世間之人對於暫時性的東西就像對待永遠的東西一樣執著著、痛苦著。這個世間本來就不存在任何能夠執著的東西。一切都是不斷變化併流動的。然而,人們對什麼都執著,並且還執著到了非常離譜的地步。

有個詞叫作「空巢綜合症」。指的是辛辛苦苦養大了小孩,一直為家庭而付出的母親,當孩子獨立了以後心裡就一下子變空了,做什麼都提不起勁。這些是對自己孩子執著的表現。孩子到了二十歲左右就會獨立,不管再怎麼執著也會離開身邊的。

又或者,對金錢執著,對工作執著,對健康執著,對房子執著,對權力執著……說到底就是因為對一切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執著而感到極大的痛苦。

比如有一個拿著氣球玩耍的小孩,不小心鬆手氣球飛走了,掛在了夠不著的地方,小孩子哇的一聲哭了起來。這時候,世人一般會說:「真可憐,我幫你拿下來吧。」或者說:「再幫你買一個吧?」

而佛教徒會先微微一笑,知道這是因為執著而哭泣。這時,如果實在無法將氣球拿下來,佛教中人就會說:「只不過是一個氣球,忘了吧。」「因為你自己鬆了手,氣球才飛走的吧?所以哭也沒有意義。」如此面帶著微笑,用平和的態度對待對方。

曾經有位朋友,她的家庭非常不和睦,親戚間互相憎恨,因為財產等問題家裡人鬧得非常僵,總是發生爭吵。大家都只考慮自己,完全不關心別人。她母親年事已高,但誰也不來照顧她,落了個孤單一人。

有一次朋友養的貓死了,因為這件事她以淚洗面,向我傾訴很多之後,終於慢慢地平靜下來。她說貓死後非常悲傷,但另一方面,她又說自己不想和母親生活在一起。而且,母親也不願意和子女們一起生活。

聽了她的話,雖然我表達了同情之情,但一邊又覺得非常有趣。不關心自己的父母,卻對貓如此執著,以至到了精神扭曲的地步。這就是人啊!

雖然能夠很清楚地看到他人的許多矛盾和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就算告訴他們這一點,對方也無法輕易地改變自己,這也是事實。一邊扮演的是為了貓而難過哭泣的溫柔善良的形象,而另一方面卻對辛辛苦苦把自己培養長大的老母親沒有一絲一毫親近……

不僅人類身上有矛盾之處,這世上到處都充滿著矛盾。

譬如廣告,人們看過之後會產生想要購買的慾望。商家投入大把的金錢進行大規模的宣傳,當然是因為拍廣告能增加產品銷量。但是,若認真地看廣告,有時會覺得反倒不知所云,並且廣告中還傳遞出「別買,很可疑」的信息。

廣告文章中經常出現「終於發現了××」等台詞。聽上去說是為了大眾健康,歷經十五年、二十年研發,終於發現了解決之道……但真的花了那麼久嗎?難免令人生疑。有時廣告中出現一名女子,說「我已經用了有五六年了」「真是離不開它了」「它讓我感覺到生活的意義」等。說是「用了五年之久」,但那東西既然是用最新技術研發的「全新產品」,那名女子又怎麼能已經用了五年呢?仔細想想真是太奇怪了。

電視購物節目就更滑稽了,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先找人大肆推介一番。就算大明星說得天花亂墜,這人也和其宣傳的產品沒半點關係吧?

曾經看過某期節目是賣鍋的,賣點是不放很多油也能做菜,反覆強調「用這個鍋就能減脂,擁有健康」。但是稍微想一想,不是哪個鍋都可以只用一點油就能燒菜嗎?

看了這樣的廣告,倒不說信了廣告想去買,反而讓人把這些廣告當成搞笑節目來看了。如果是擁有幽默感的人,一定會先笑過這些廣告的荒唐之後,再冷靜、獨立地判斷這些東西自己到底需不需要、有沒有用之後,然後決定是否購買。

還有,到了深夜去繁華區,可以看到不少帶著工作後的疲憊身體去喝酒,結果連路都走不動的上班族,在路上東倒西歪的。但令我吃驚的是,那些人卻說自己這時候是心情最好的時候。明明已經醉得搖搖晃晃了,嘴上卻還說著緩解了壓力愉快得很,讓旁人看了豈不是笑話?

人類真是不可思議啊。

下面我們繼續介紹釋迦牟尼的幽默。

故事1 佛陀如何對待中傷自己的人

某次,一個婆羅門教徒對釋迦牟尼進行指責、侮辱、誹謗中傷。起因是這位婆羅門教徒的一個朋友,因為遇到釋迦牟尼,與之交談後便出家了。因為這個出家的婆羅門教徒在婆羅門教里是相當有頭有臉的人物,他的出家,讓整個婆羅門教丟盡了面子。因此,那名婆羅門教徒非常生氣。

這名婆羅門教徒直接來到釋迦牟尼面前。他沒有禮貌寒暄,而是用盡各種惡言惡語對釋迦牟尼破口大罵,以發泄心頭之氣。

遭到了侮辱的釋迦牟尼,在對方說個不停的期間,一直安靜地等著,最後等婆羅門教徒終於罵累了停下來之後,才開口說道:「你是怎麼認為的?」

就算被人發了一頓火之後,釋迦牟尼仍然用這種語氣說話,就好像在平時教導民眾時一樣。釋迦牟尼問道:「你是怎麼認為的?你們家也不時會有親戚朋友或客人來吧?」

侮辱了釋迦牟尼的婆羅門教徒答道:「是啊,是有。」

「當有客人到你家時,不說每次,但有時你也會做些好吃的菜請人家吃飯吧?」釋迦牟尼繼續說道。侮辱了釋迦牟尼的婆羅門教徒仍在氣頭上,沒好氣地說:「是啊!那又怎麼樣?」釋迦牟尼又繼續問道:「如果你做了一桌子菜,可是本應要來的客人卻沒來,那些菜怎麼辦?」

婆羅門教徒答道:「既然做了,我和老婆孩子一起吃。」於是釋迦牟尼根據他本人的回答,得出了結論:

「雖然剛才你用誹謗中傷、指責和侮辱來招待了我,但不好意思,我不接受。因此,這些誹謗中傷、指責和侮辱自然就由你和你老婆孩子一起接受了。」

釋迦牟尼一句話就解決了所有問題。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件事:被侮辱了也請保持沉默,對於侮辱不要給出任何反應。怎麼樣?在風趣之中出色地反駁了對方——這就是釋迦牟尼式的幽默。

當有人對我們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會怎麼做?很難做到像釋迦牟尼那樣用極其平常的語氣,但又帶著強烈的幽默氣息進行反駁。

釋迦牟尼雖然遭受到了強烈的侮辱,但是卻一直在一邊靜靜地聽著,等對方把話說完。這是佛教的一個要點。一般來說,當對方說話的時候,自己也會中途插話吧?但是這在佛教看來是錯誤的方法。當別人在講話的時候,應該讓人把話說完。

並且這個故事如果考慮到當時的印度文化背景,其實可以說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首先婆羅門是印度四大種姓的最高等級,這個階層的人都是聖職人員。也就是說,這個故事裡是一名非常有社會地位的人對釋迦牟尼發泄不滿。婆羅門種姓的人堅定地主張只有自己這個群體的人與神明們有直接的關係。於是婆羅門之人便以「若拂逆、惹怒婆羅門就會受到神的可怕懲罰,會受到詛咒」等來威脅人們。所以普通人也非常害怕惹怒婆羅門教的人。

「詛咒」這一迷信在印度是極常見的。從前人們深信若遭到聖職人員的詛咒必將如詛咒所言遭遇不幸。雖然未必就會真的發生,但是就算是不迷信的人聽到別人的詛咒心裡也會覺得不舒服。對於普通民眾來說,被婆羅門的人說「會遭報應」是件極度可怕的事情。那位了不起的婆羅門教徒對釋迦牟尼用盡各種難聽的話語,也許他以為釋迦牟尼聽了之後會被嚇得冷汗直流,乞求自己的原諒吧。

釋迦牟尼當然知道印度人對於詛咒所懷有的迷信,也知道那位婆羅門教徒也是借著這種迷信對自己指責侮辱。

但是,釋迦牟尼卻微笑著說道「我不接受你的招待」,拒絕了對方的「一番好意」,然後又提出了「客人不接受你的招待,誰來接受?」這一問題,如對方之前所回答的那樣,以「自然接受的權利輪到你的老婆孩子了」來進行反擊。

這位婆羅門教徒當然也相信「聖職人員的詛咒必定實現」的迷信。當釋迦牟尼說接受詛咒的權利自動轉給說話的對方身上時,這位婆羅門教徒會作何感想?

這場對話在釋迦牟尼看來不過是感覺「有趣」而已。但是對婆羅門教徒來說便是一個教訓:「幹了不該乾的事情,不能隨隨便便亂侮辱人,太危險了。」釋迦牟尼用他輕描淡寫的幽默輕而易舉地改善了對方的秉性。

然後,釋迦牟尼冷靜地對他說道:

「婆羅門啊,用侮辱回敬侮辱自己的人,

用發怒回敬對自己發怒的人,

用爭吵回敬要與自己爭吵的人,

侮辱會回敬給自己,

發怒會回敬給自己,

爭吵會回敬給自己。」

也就是說「不用侮辱去回敬侮辱的人,如此就不會被侮辱,也不會受傷害」。

當對方侮辱了自己時,如果自己也用侮辱性的語言回擊的話,就等於接受了侮辱。例如,有人說「你不如死了算了」時,如果你用「你說什麼鬼話」來回擊的話,就等於已經接受了「詛咒」。

我們是無知的,所以會輕易地就接受了他人的指責和侮辱,而一旦接受之後事情就麻煩了。釋迦牟尼說:「請保持沉默。」這也就是告訴人們:「不做任何回應,就相當於自己沒有接受。」

關於與這個婆羅門教徒的故事並未就此結束,還有後續。

「我不接受這些指責和侮辱。因此,這些將成為你的東西。將成為你的東西。」釋迦牟尼把這句話重複了兩次。對此婆羅門反駁道:「包括國王在內的許多偉人都說世尊是覺悟的人。但是世尊不也會生氣嗎?」

這樣一來,婆羅門不但接受了自己的侮辱言語,連釋迦牟尼的回話都接受了,心情不就越發不高興了嗎?釋迦牟尼並沒有生氣。而婆羅門卻妄自造出所謂的「釋迦牟尼的怒火」,其實是自己在徒增怒火。婆羅門真應該好好想想自己所說過的話,好好地反省一下。

但是,明明自己說了那麼多無禮的話,卻好像忘了似的,把自己對他人的指責和侮辱當作沒發生過,向對方頂嘴。生氣的明明是自己,卻說對方生氣。真是何其愚蠢啊,太可笑了!

釋迦牟尼這樣教導人們:「對於消滅了嗔怒的人,沒有嗔怒。」也就是說控制心,讓心變得潔凈的人,心中無嗔怒。在佛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對於心靈達到安穩境界的人來說,心中已無嗔怒。」

釋迦牟尼說道:「用生氣來回敬對你生氣的人,這是最惡劣的態度。」

例如,A對我發火。我雖然沒幹什麼事,但是A非常生氣。如果我也生氣地向對方發火,A與我之間,更不對的那個人是「我」。

下面這些請大家好好記住。如果有人對自己發火,大家估計也會向對方發火吧。這時候要說誰更不對的話,更不對的是反過來向對方發火的人。也許你聽了會很驚訝,其實不對的並不是一開始生氣的那個人。

為什麼說以生氣回應對方的那個人更加不對呢?首先第一點,這是聽了別人的話而生氣的吧。這樣一來,心就已經受到了污染。讓心受到污染是第一項罪。並且,還把怒氣反過來撒到對方身上。對旁人發火是第二項罪。因此,如果認為明明自己什麼壞事都沒做,對方卻莫名其妙地發脾氣,我沖對方發脾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比起最先發火的那個人,被發火的人犯的罪增加到了兩項。

反之,如果有人莫名其妙地沖自己發火,但是自己並不對對方報以怒氣,那就是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面對對方的言語,以「我不生氣」為自戒,對自己來說,就如穿上抵禦怒氣的防彈衣,自然不會用怒氣來回敬對方。而對方只是將憤怒的壓力發泄到自己身上,但憤怒的對方沒有了讓怒火再次燃燒的燃料,這樣一來,對方的怒火也就會滅掉了。

你看,「不以怒報怒」這樣的一件小事,竟能改變性格不好之人的秉性。這能夠幫助因心受到污染而痛苦的人去除心中的污染,讓其變得快樂。這是相當了不得的,是既利人又利己的好事。

在這個故事中,釋迦牟尼教導婆羅門教徒:「以怒報怒,在有理性的人看來是愚蠢的。」因此,這並不是開個玩笑而已。這段包含了幽默的對話背後還告訴我們:「這就是事實和真理。你知道了嗎?」釋迦牟尼的諄諄教導告訴我們:「對方生氣,自己不要也向對方生氣。如果也向對方生氣,就做了更加不好的事。並且,不生氣的人,是還能糾正對方錯誤的了不起的人。」

婆羅門教徒聽到釋迦牟尼的一番言語,深深地明白了自己做錯了什麼。這位婆羅門教徒也是一位偉大的宗教人士,於是他最後決定出家。本是因為朋友出家的事情生氣,特地來侮辱釋迦牟尼的,結果本人也出家了。這位婆羅門教徒後來通過修習冥想,達到了覺悟。現在我們應該明白不生氣的絕妙之處了吧。釋迦牟尼的一點點幽默,就促成了如此偉大的成果。

故事2-1 佛陀對耆那教教徒講述業

下面講的是耆那教教徒伽瑪尼和釋迦牟尼見面時發生的事情。釋迦牟尼已知道伽瑪尼是耆那教教徒,向他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伽瑪尼,在你們的宗教,教主是怎麼教導你們教徒的?」

伽瑪尼答道:「教主教導我們:『人若犯了殺生、偷盜、邪淫、兩舌等,必定會下地獄。這是因為,人生的方向由做得多的行為來引導。』」

釋迦牟尼聽了之後說道:「如果說人生的方向由做得多的行為來引導的話,就沒有人會下地獄了。」

這是一個關於業的故事。

耆那教是一個從釋迦牟尼時代就有的偉大的宗教。印度教修習瑜伽的習慣都沒有那麼悠久的歷史。對於印度教的前身婆羅門教,釋迦牟尼是懷著輕微的指責態度的,但是對耆那教並沒有片面地批判。與推崇奉獻祭品的婆羅門教不同,在耆那教的教義中也有主張「非暴力主義」等部分。印度教的非暴力主義並非它本來的東西,而是從耆那教那裡拿過來的。

一開始釋迦牟尼就用非常平常、親切的態度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耆那教的老師是用什麼樣的教導來教育人們?」

對此伽瑪尼回答說,耆那教的老師教導他們:「殺生的話會下地獄」「偷盜的話會下地獄」「做了邪惡行為的話會下地獄」「搬弄是非的話會下地獄」。並且還進一步講述了耆那教的老師對於「做了惡行的話會下地獄」的理由:「因為人的未來由做得多的行為和習慣性的行為來決定。」

「成為習慣後,就會走上那條道路」——聽上去很有道理,沒什麼不對的吧?對於「搬弄是非的話會下地獄」,人們會認為那是自然的,是正確的。你們怎麼認為?

但是,對於耆那教的這一教導,釋迦牟尼卻輕鬆地做出了反駁:「也就是說會因為做得多的行為和習慣性的行為而會下地獄了?伽瑪尼,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就不會有人下地獄了。」為了進一步說明為什麼會這麼說,釋迦牟尼又提出了其他問題:「伽瑪尼,假設有個人殺了生,不管這個人殺生的時候是在白天還是晚上,反正是在他醒著的時候乾的吧。但是你想一想,殺生的時間和不殺生的時間哪個更長?」

假設有人殺害了生命,他殺生的時間或是清晨,或是中午,或是下午,或是晚上,反正看他想什麼時候做。但是縱觀那個人的一天,那麼長的時間裡都在做些什麼?比較其「在殺生」的時間和「不在殺生」的時間,當然是「不在殺生」的時間要更長了。

伽瑪尼也回答道:「不殺生的時間要長。」

「那麼,在他的一天之中做得更多的應該是『不殺生』。」釋迦牟尼說道。殺生的時間其實是非常短的。如果說一天之中並沒有用很長的時間花在殺生上,而其未來的方向由此決定的話,那當然殺生也不會下地獄了。

「所以,如果你的老師所說的是正確的,就不會有人下地獄了。」釋迦牟尼明確地指出,耆那教的教主所說的話是錯誤的。就這樣,釋迦牟尼徹底駁倒了耆那教乍看上去很正確的道理。

接下來釋迦牟尼還舉了其他例子進行了說明。他又問道:「那麼再來看搬弄是非的人吧。對於搬弄是非的人來說,他搬弄是非的時間與不搬弄是非的時間相比較,哪個更長?」

耆那教認為未來的命運由做得時間長的行為來決定。要說搬弄是非的時間和不搬弄是非的時間,自然是不搬弄是非的時間更長了,所以釋迦牟尼又指出:「很可惜,就算搬弄是非也不會下地獄啊。」

從這個故事中還能看出另一件事,即佛教對於「完美的話」所採取的嚴格態度。一旦出現破綻,釋迦牟尼就會微笑著指出破綻所在。

釋迦牟尼接著說道:「伽瑪尼,現在你知道你們耆那教的老師說錯了吧?其實他說的是『誰也不會下地獄』。心懷錯誤的見解,稱為『邪見』。與殺生等行為不同,思想是一直存在的。只有邪見(思考)會一直跟著你。」就這樣,釋迦牟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耆那教教徒進行了解釋說明。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所謂的「一直心懷邪見」指的是什麼意思。

正如之前所說的那樣,殺生只是偶爾為之的,並非一直都在殺生。

偶爾我們會聽到有人在路上亂殺路人的案件報道。犯人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殺死對方的。殺生的時間僅限於那個時刻。但是犯人對社會、對自己所懷的憤怒和憎恨的持續時間可能是許多年。這是他的想法、見解。被逮捕、接受死刑判決、被執行死刑的這段時間內,犯人一直持有的只有自己的見解。比起殺生等突發性的行為,見解和想法等所持續的時間要長得多。

見解這種東西是一直存在的,一直附在人的身上,這是非常可怕的。

搬弄是非的時間,根據不同情況,有時候搬弄是非,有時候不搬弄是非。但是,我們腦中的見解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一直都存在的。就算是做夢,也不會做與自己的見解相悖的夢。

「雖然沒有人時刻都在殺生,但是想法卻是時刻存在的。只要不擯棄邪見,就會落入地獄啊」——由此可以看出,佛教是多麼注重因心而引起的行為。佛教中認定為「罪」的行為只有十類,稱為「十惡」。這十類又分為「三、四、三」三大類,包括由身體進行的「三」,由說話引起的「四」和只由心進行的「三」。

耆那教認為殺生等「由身體所做的行為」所犯的罪要重於「用心思考壞事」所犯的罪,他們重視由身體所做的行為。對此,佛教認為,就算身體沒有做出惡行,但心做出了惡行的話,其結果就會作為「業」而返回至自身。只由心進行的三種行為是:嗔恚、慳貪①、邪見。不是偶爾因為某種原因生氣,而是心懷病態的憤怒和憎恨——這就是嗔恚。按我的解釋即為「無用的、異常的憤怒」。慳貪也一樣,不是人一般會有的正常慾望,而是病態的、異常的慾望。

身體所做的殺生,只需要一個動作就可完成。但是,腦中的想法卻是時刻都在發生的。心中擅自想到的慾望和憤怒,以及擅自產生想法這件事本身,就會變成「做得多的行為」。因此,釋迦牟尼非常注重心。

釋迦牟尼用他的風趣幽默,對耆那教教徒指出了他們的錯誤。耆那教所說的「做得多的行為產生結果」實際上是正確的。但是釋迦牟尼指出,他們以「殺生」等做得少的行為為例來進行教導是不對的。

釋迦牟尼告訴我們的是:「我們的每個瞬間所做出的行為全部都會產生結果。」

我們時刻都在進行著某種行為。像耆那教那樣,只把目光聚焦於殺生,告訴人們「做這種事情會下地獄」,但殺生的人並非只做殺生這一件事,可能要耕作,要勞動,要做飯,要幫助朋友……人活著,所做的事情既有好也有壞。

殺生自然是不好的。殺生的人有可能遭受不幸。例如為了釣上幾條大魚而沾沾自喜的人,就是犯了殺生罪。若之後在很長的時間內還為魚的拓本或照片而得意,不斷想起殺生行為,在頭腦中不斷重複著殺生,這就會給自己招來不幸。

釋迦牟尼說:「對於不好的行為,請擯棄它們。」也就是說,當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不好的時候就要停止進行。釋迦牟尼還教導我們,不但要停止不好的行為,還要進一步實踐慈悲。

釋迦牟尼如是說道:「釋迦牟尼在人類的世界,當我說『殺生是不好的,所以請別再殺生;偷盜是不好的,所以請別再偷盜;邪淫是不好的,所以請別再做邪淫的事;說謊是不好的,所以請別再說謊』等話的時候,會有弟子把這些話聽進去。這些弟子聽到我對殺生、偷盜、邪淫、說謊的批判後,想到自己有時候也會做這些事情,有過這樣的體驗,當認識到這些行為的錯誤後,就會努力去改正,不再做這些行為。」

弟子們自己決心不做殺生之事,不做偷盜之事,不做邪淫之事,不做搬弄是非之事,並對此加以貫徹執行。

也就是說,釋迦牟尼所做的事情是為人們對道德做了設定。通過這個,人們的心遠離十惡,變得無比乾淨而平和。再進一步,人們對其周圍一切捨棄了憤怒和慾望,將「慈悲喜舍」的慈悲貫徹到今後的生活中。釋迦牟尼便是這樣教導人們的。

「慈悲喜舍」的狀態正是佛教所追尋的目標。有種冥想叫作「慈悲喜舍的冥想」。慈悲喜舍是指對一切生命弘揚慈悲之心。這種慈悲之心的弘揚能夠遠至無量之境,即傳播至任何地方,無條件地培養慈悲。

首先,停止做壞事,並開始實踐慈悲。慈悲的實踐是無量的善行,即無限的善行。對於做了無限善行的人來說,就算有過偶爾的殺生行為,這種惡行也會失效。

比如從大富翁那裡拿走了一塊錢,並不會受到多少責備吧?但是如果從只有十萬日元的人身上拿走了二萬日元,就是非常嚴重的行為了。而「在無量的慈悲面前,少數的罪會失效」的道理也相同,是一個與道德的量有關的問題。

善行是無量的,罪是有限的。誰都可能殺過生,說過謊,做過不倫之事,犯下過罪孽,但是如果這個人做了無限、無量的善行,就不用擔心這些。

因此,佛教認為,雖然犯下的罪能夠產生結果,但無量的善行會阻止結果的出現。有原因就會有結果,這是定律。惡行生惡果的定律並沒有變。世上不存在不曾做過惡行的生命。但是若認為就算遭遇不幸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而放棄努力的話,就將陷入命運論的邪見之中。

然而,若對於少量的惡行做出無量的善行,其結果的產生就將遵循力的原理,力更強的一方將更早產生結果。面對過去犯下的罪時,心中想著:「我現在在無限地弘揚慈悲,這是非常好的事情。惡行的結果將不會發生。」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努力讓自己不被業所打倒。

釋迦牟尼告訴我們:「用這種方式告訴人們,人們會停止作惡,走上善的道路。但是,這僅限於有理性的人。如果失去了理性,就無可挽救了。」

耆那教的老師將產生結果的做得多的行為視為「罪」,若對釋迦牟尼的教導加以實踐的話,產生結果的做得多的行為就是「慈悲」。慈悲是無論哪天、無論何時都能實踐的。「希望一切生命都能幸福」的心愿是能夠無限地發揚傳播的。

佛教不會因為「我犯了罪」而捶胸頓足、悔不當初。雖然世間總是叫人對所做的事情懺悔,但對佛教來說,就算犯下了罪行也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犯了罪會承認。佛教徒知道犯罪是不對的。因此,佛教徒決心不再犯罪,讓心變得乾淨,懷著「慈悲喜舍」的「慈悲」生活下去。在下了這份決心的同時,也就開始了偉大的善行。那麼這個人的罪的效力就將消失。

佛教認為,用「你會下地獄」來威脅他人是不對的。錯誤的宗教會威脅恐嚇他人,而釋迦牟尼不這麼做,對於犯罪的人,也不批評指責,只是用正確的思想來教導他。

釋迦牟尼的弟子們常被釋迦牟尼教導說殺生是不對的。就在這不斷被提醒的過程中,他們開始老實地承認自己曾經做過殺生的事,並下定決心不再做這樣的壞事。

在關於這些弟子們的文章里會看到讓人微笑的有趣之處,他們並沒有因為害怕自己會下地獄而提心弔膽。釋迦牟尼從不威脅恐嚇他人,而是引導每個人走向真正的幸福。

(篇幅限制,剩餘部分見補完2)


推薦閱讀:

【學佛】似禪非禪
學佛的根本在做到(放下、改過),做到最根本的是要做到「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TAG:學佛 | 佛學 | 成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