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篇(35)·硬骨魚·金魚
來自專欄百科不大全·動物篇187 人贊了文章
今天,我們來繼續說說魚。
上一篇,我們介紹過軟骨魚(鰩、鱝、魟的區別還記得么?),今天就來說說與之相對的硬骨魚。
百科不大全:動物篇(34)·鱝鰩魟這個大家就太熟悉了,作為人類的主要食物來源,我們吃的魚裡面99.99%都是硬骨魚。
現存的近3萬種魚類中,90%以上都是硬骨魚。
雖然它們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能打的,但它們依然是海洋的主人。
這並非因為它們的適應力有多強,而是很少有其他動物比它們還能生了……(除了昆蟲)
兩棲類,一次最多產卵≈1000個;
爬行類,一次最多產卵≈100個;
鳥類,一次最多產卵≈10個;
哺乳類,一次最多繁殖≈10個。
而硬骨魚,即使不算翻車魚這個妖孽,能產卵數十萬個的也大有人在。
相比之下,軟骨魚雖然堪稱「優生優育」的典範,但它們最終還是魚類中的少數派。
有一部片子,非常精闢的闡述了這個現象——《蠢蛋進化論》。
和片子中一樣,經過漫長的歲月,擁有龐大種群數量的硬骨魚最終成功的佔領了海洋。
但要說到它們具體的分類,那就和上面的Family Tree一樣頭疼了……
這次我們先不對這麼多種硬骨魚進行展開,而是先說說在中國文化中有特別意義的——金魚。
自晉朝起,人們開始將變異的紅色鯽魚進行集中培育,這就是早期的金魚。
但此時的金魚,還沒什麼太特別的,所以稱為「草種」。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古人對此還很不滿意。
於是經過了上千年的努力,終於在明朝培育出了新的品種——龍種。
龍種,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品種。它的特徵主要是:大眼、雙尾。
不過呢,大家的口味是會變化的。
於是在幾百年後,人們又培育出了符合新時代審美的——文種。
基本上,文種和龍種非常接近,就是眼睛沒有那麼大了。
文種之所以得名,則是因為從上面看它和篆體的「文」很相似。
不久後,新的品種又出現了——蛋種。
顧名思義,蛋種就是長得圓滾滾的,而且沒有背鰭(後背光溜溜的)。
此外,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品種——水泡眼。
乍一看,它們有點像龍種,眼睛非常大。但實際上,這是它們眼睛下方的軟泡。
在水泡眼中,還有一種特別厲害的——「如果兩個水泡搞不定,那就四個!」
發展至今,金魚已經有上百個品種。
但不管哪種,最初都是由灰不溜秋的鯽魚演變過來的。
想起來,真是非常佩服培育金魚的人,一定是抱著這樣的信念,才能堅持下來吧……
和金魚類似,錦鯉也是被精心培育出的觀賞魚。
自唐朝起,錦鯉就開始被大規模培育。因為有「鯉魚跳龍門」的彩頭,所以很受達官貴人喜愛。
但這一千多年發展下來,錦鯉雖然也有數十個品種,但卻只是花色不同,體態上並沒有多大區別。
以我樸素的審美來看,覺得這其實是挺沒勁的……
不過顯然,我代表不了廣大觀賞魚愛好者的審美。
近代以來,尤其在日本,對錦鯉的熱情可謂狂熱。不但把錦鯉定為國魚,還推選出非常傳奇的「十大銘鯉」。
誒,你問第十條在哪?
排版放不下了……請大家自行腦補(反正和5、8、9差不多)。
按照國際慣例,此時就應該說「轉發這條錦鯉,你就可以balabala」。
不過作為一個吃貨,我還是更喜歡它們在盤子里的樣子。
最近受了點傷,不適合長時間打字,好在未傷及骨頭,但還是得恢復一段時間。
btw,這個葯的名字也太直白了……堪比萬靈藥的感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