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後混得好不好,就看這兩點
來自專欄佟雷看自由職業4 人贊了文章
都說年輕人怕失戀,中年人怕失業,都有一種從鬼門關走一遭的感覺,連皮帶肉撕裂般的痛徹心扉。
前幾天跟朋友聊天,他說他現在自己在一個外企上班,年薪50萬。
我「哇」字還沒說出口,他就接下去說:但是再也升不上去了,所以在這裡開個小工作室兼職。
言辭里我感受到了他對於職場中天花板的無奈。其實大部分人都想立個flag,在35歲後能夠實現財務自由,可放眼近觀,中年職場人大多認為自己已經觸摸到了天花板,對於自己的職業生涯不再報有太大的希望,不指望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大多數人仍心有不甘,但也只是感慨一番而已。
人生混好了就是故事,混得不好就成了事故,不管最終成了故事還是事故,都取決於身處其中的人是如何走過來的。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來著:人生所走的每一步都算數,你怎麼過今天,就會擁有怎樣的明天。
雖然聽著雞湯,然其中的道理也是實實在在,一個人最終會混成什麼樣,混得好不好,其實就看兩方面。
1
選對行業跟對老闆
很多的成功人士會習慣性強調堅持和吃苦,會告訴你成功路上有多艱難,但他們很少會講到運氣。
客觀一點來講,選擇和運氣是對一個人的影響還是很關鍵的,你選擇了一個適合自己的行業,選擇了一個向上的行業,你跟對了一個人,這些因素都對你的人生有著格外重要的意義。
選對行業
古語有云,隔行如隔山,有些人就適合干某個行業,而到了另一個行業就顯得格格不入。
百事可樂總裁約翰·斯考利在飲料行業收穫了巨大的成功,喬布斯邀請他加盟蘋果時對他說,你是想改變世界,還是想賣一輩子汽水?
也許是這句話觸動到了約翰,他選擇加盟蘋果,但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就是適合賣汽水,在蘋果公司表現平平。
其實其實工作和婚姻是一樣的,光鮮亮麗那都是給別人看的,合不合適才是最重要的。人只有把自己放在對的地方,才會有機會大放異彩,這就是選擇的重要性和意義。
再者從現如今的宏觀市場來說,不同的行業之間存在著很明顯的落差,從事製造業的普遍沒有從事金融、互聯網這些行業來得薪資高,也更有上升的空間。
我並不是在這裡貶低製造業,相反,我們國家需要大力發展製造業和工業,但目前來看,製造業與金融、互聯網行業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再比如說,電商行業這些年的迅猛發展,實體行業受到了多大的衝擊,這是你我有目共睹的。
所有的行業都有著生命周期,有高峰有低谷,有朝陽也有夕陽,所以選擇了一個上升中的行業就比較容易走在前面,當然競爭的壓力也是成正比的。
跟對老闆
眾所周知,咪蒙的助理已經月薪5萬了,在很多大公司都已經是總監級別水平。
實際上,她做得最對的一件事,就是跟對了老闆。要不,其他在傳統媒體掙扎著的哪怕是總監,也只能是拿著比她少的薪水,干著差不多的活。
說白了,公司賺錢,你跟著賺錢。老闆是帶你打勝仗的明君,你也會是名滿天下的名將。
在這裡,選對行業,跟對老闆,找對賽道,絕對算得上一種過人的能力。
2
關於自身
客觀的因素不要忽視,但自身的原因仍是最主要的。
有些人即使跟著最牛的人,進了再好的行業,依然混得不好,問題就出在他自己的身上。
人與人之間拉開差距,主要就是看有沒有好的習慣和思維,下面這幾點影響並決定著一個人的高度和寬度。
①重視「二三級效應」
普通人過於看重「一級效應」,而忽略了二三級效應,所以很難實現目標。
所謂「一級效應」一般是我們實現目標要克服的誘惑。總盯著一級效應是人的本性,不過最好還是把精力放在二三級效應。
這就好比鍛煉身體,身體不疼嗎?不痛苦嗎?鍛煉身體當然痛苦,但比起身材走形的痛苦,這又算得了什麼呢?深度學習也很痛苦,但是比起無知的痛苦、事情搞不定的痛苦,又算什麼呢?
慾望管理是重要的人生技能,需要儘早培養、鍛造。高手總是「反人性」的行動派。當你戰勝本性中的懶惰、「即時滿足」,你就會慢慢活出理想的自我,所以不要做短期受益,長期後悔的事。
②超強的自我迭代
周有光說過一句話:「人生的偉大,在業餘。」
很多人走出校園、進入社會後,就不願花時間學習了。某種程度上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平時工作那麼忙,自己也沒什麼大的追求。而真正的牛人不會甘心重複自己,他們有旺盛的求知慾,他們會不斷學習、不斷迭代自己。
李嘉誠就是這樣一位典型代表。在他創業的60多年裡,經歷過無數動蕩,卻沒有一年虧損。李嘉誠每天用90%以上的時間思考未來,晚飯後看20分鐘英文電視,睡前一定要看書……
要知道,阿爾法狗的研發公司被谷歌收購之前,李嘉誠就是投資人之一。臉譜網、比特幣交易平台BitPay、蘋果手機的Siri、通信軟體Skype,也都有他的投資。
成功不可複製,但並非不可學習。用李嘉誠的話說:「人工智慧時代,時時刻刻要靈敏、快知快明,要有獨立思考的悟力,能運用想像把現實、數據、信息合組成新。」
③價值導向
真正的牛人一定是價值思維,而非價格思維。
他們內心是篤定的,不會被時代裹挾,眼饞別人賺了多少「快錢」。比如創業這件事,首先一點是做產品,而不要做生意。好的公司能夠創造真正的長期價值。
華為發展到今天的關鍵,就是沒有做過跟主航道業務無關的任何產業,包括房地產。
有一次,任正非被政府官員接見,一位書記說,「老任啊,你做通信賺點錢不容易,我們歡迎你搞園區,給你們市裡最好的地彌補一下。」
任正非毫不猶豫地婉拒道,「書記,我們只懂小生意,不懂房地產,我們沒做過任何的多元化,也不打算走資本化的道路。」
今天全球500強裡面的中國企業越來越多,但是對比之後你會發現,歐美的500強企業絕大多數都是在單一產業里持續聚焦的行業老大;而我們的企業這也布局,那也布局,美其名曰「建立生態」,相當程度是機會主義,什麼東西都想抓住。
價值導向,在當今這個什麼都缺但從不缺概念炒作的時代里尤其可貴。
④懂得堅持
堅持和專註是這個時代人比較缺失的一種品質,很多人做事總是習慣性三分鐘熱度,不能靜下心來專註做好一件事。
職場上有一個一萬個小時定律,就是說,不管你做什麼事情,只要堅持一萬小時,應該都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其實我並不太相信這個法則,即使你在一個事情上堅持了一萬個小時,但如果方法不對,方向不對,那也是枉然。
但是,有一件事是對的,就是你如果想混得好,必須要專業,而想要專業,就必須得先專註,在這個領域裡紮根,堅持下去。
這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天才,只有不斷堅持學習的人,那些懂得堅持,做事專註的人,結果都會比較幸運,也更受青睞。
人生是因果,你想混得好,就先多付出,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推薦閱讀:
※失業51天【待業青年】
※智能化餐飲來襲,廚師、服務員或將因此失業?
※85後職場新鮮人講述:失業後我還能幹啥
※網路探秘 失業丈夫另有「女人香」
※單身、失業......成為一個「透明人」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