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宋帝國大案要案紀實·附錄3 舊帝國的毀滅——戊戌革命之前因後果(二)
來自專欄澳宋帝國通訊社18 人贊了文章
然而,在新話美妙的革命辭藻和一系列走馬燈般的軍事政治行動背後,暴露出來的卻是臨時政府的外強中乾。
臨時政府穩定的外部環境在6月23日被元老院所打破:元老院宣布不承認臨時政府。這瞬間令臨時政府慌了,因為伏波軍離北京近在咫尺,想要干涉完全不需要費特別大力氣。同時,深藍的政治黨派杜學會與同日在臨高宣布參與新一屆澳宋帝國政協,不加入臨時政府,並公開發布聲明,希望元老院能夠「解放北方」。
除了澳宋的不予承認以外,財政收支失衡、軍事失利和內部鬥爭也是臨時政府的最終崩潰的原因。根據臨時政府的財政部長廖安仁的估計,臨時政府大約每年需要支出八千八百萬兩銀子,扣除可能的收入,大約還要短缺五千萬兩白銀。
事後證明,這個估計還是過於保守。臨時政府儘管在建立之初果斷的進行了抄家,查處了大批原偽明的腐敗官僚,一度在最初三個月實現了收支平衡。但是由於臨時政府後期黨派陸續進入北京,人員增多,戰爭不斷,農村稅務系統又還沒有建立。
既不能開源又不能節流,最後的結局便是邁向崩潰。筆者僅僅舉出一組數字便可以向各位表明情況的危急:根據臨時政府的公報,僅軍費開支,五月份就達到了陸軍481.96萬白銀的驚人數字,占當月政府總預算的93%。而5~7月份由中央承擔的軍費開支更是高達873.64萬兩白銀。
與此同時,軍事上的失利也給臨時政府很大壓力。儘管一時之間北方各地紛紛響應革命,連最大的軍閥晉北軍都宣布支持臨時政府。但是,一旦臨時政府試圖對晉北軍控制地區收取賦稅,晉北軍便開始磨洋工,甚至任憑一些軍閥攻擊臨時政府控制區。
不僅如此,由於革命軍本身招募過程倉促,大批地痞流氓混入革命軍中,根據當時戰爭最為激烈的河北-晉東北一代的記載,軍隊「焚毀藩署,洗劫藩庫……公私損失三百萬」的事情常有發生。革命軍軍紀敗壞使得臨時政府的聲望下跌,也使得廣大的農民階層對於臨時政府的處境漠不關心。臨時政府為了軍事需要竭力籌措軍費更是引起人們的反感:「有就地以捐募者,有隨賦以加征者,又有借端以發行彩票者,光復未及百日而軍隊滿地,兵銅邱山,民不聊生之秋,屬軍輸無藝之會,嗚呼,此殆統兵諸將吏迫於大局之無可如何而為此竭澤之漁者矣。」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臨時政府內部,臨時政府中是孫學會負責發動了起義,但在起義結束以後三社卻也都在臨時政府內佔得一席之地,使得內部的矛盾日漸尖銳了起來。孫學會進步派領袖廖安仁對此有所察覺,他在一封給孫雯主席的公開信中嚴肅的表示:
「我們使社會擺脫了對封建統治的恐懼。但是,現在我擔心,過一段時間又不得不使人們擺脫對我們自己的恐懼。簡言之,臨時政府的活動,無論從那個方面來說,決不能同明廷的胡作非為相似。因為,我越來越經常地聽到這樣的聲音,臨時政府(和明廷)是一丘之貉,只是色彩不同而已。誠然,這有些誇大其詞,也可能是對並非典型的事例而言。但是,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個不得忽視的警告。
……用大轟大嗡的方式解決幹部問題,這不僅會(使群眾)轉而反對我們,反對臨時政府,而且也會對整個社會不利。因此,我急切地呼籲各單位和各地方的革命黨人,要避免一切假革命的做法。」
這裡廖安仁所提及的「假革命」行為就是指部分人在革命黨內部爭權奪利的行為。廖安仁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他的警告也不可不謂是及時的,但是,這並未引起臨時政府領導層的注意,因為領導層本身就已經在進行內鬥。
領導層的分歧在山東總督的任命上顯露無遺:孫學會與華夏社堅持要求任命新的總督,認為現在山東地區政府組織已經過度完畢,原府尹無需留任。而復社、維新社則堅決反對,認為原府尹留任是各派政治妥協的結果,應當得到尊重。祝啟超於7月13日發表聲明,表示完全支持原府尹留任,認為「他是一個光明磊落、富有獻身精神和情操高尚」的人,因此希望孫雯及其支持者,能夠分清主次。否則,如固執己見,他們便會被要求立即從臨時政府退出去。
這種言論一經發表便如同向廁所里丟炸彈一般將臨時政府的政治局面炸的一片混亂。隨著臨時政府的政治形勢越發混亂,財政系統日漸崩潰,軍事方面節節敗退,澳宋帝國外事部在7月20日宣布了「解放全北方」的方針也就不足為奇了。
8月1日,臨時政府迫於各方壓力,正式宣布解散,並將北方地區的統治權徹底交給了元老院,故宮上方飄揚的啟明星旗正式宣告著原明廷統治區的完全解放,也宣告著封建式通知方式在東亞的消失。
推薦閱讀:
TAG:《臨高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