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鍛煉
4 人贊了文章
說起來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門派入門的基本功是壓腿、打鐵砂、踢木樁,但是內家拳不練這些東西,而是練樁功(站樁或者走圈)。有的人以此論述「內家高於外家,更加符合養生的道理」或者「內家沒實在功夫,執著於一些花架子」。
這恰恰說明很多人沒有筋骨鍛煉的概念。
首先明確筋骨都是什麼東西。骨好講,因為是可以直接感知的東西。筋的說法很亂,其實古人講的很明白,「筋者,肉之力也」,筋就是產生力量的肌肉。再具體講,就是能夠發力的肌肉束、關節結構和聯絡機體的緻密結締組織。
然後講筋骨要練成什麼。
骨架是天然的支撐結構,骨架咬合的好,身體自然能夠支撐更大的力度。身體支撐了力度,就同時提升了打擊力和抗打擊力。此外還得提升骨骼的彈性、硬度和密度。提高了骨骼的硬度和密度,和人一接觸就佔了大便宜。而彈性好,才不怕和別人碰撞,硬碰硬容易兩敗俱傷,應對硬來的得有點柔韌。
有句拳諺是「筋長一寸,力厚一分」,練筋就是練發力。筋的發音同「勁」,很多人津津樂道的勁其實就是筋力。筋力和平常體會的力量有重合,也有差異。人體就像一張弓,骨架是弓背,筋是弓弦。有了弓弦的牽扯才有彎弓射箭的力度,發勁的緊不是全身繃緊得來的,反而是身體一放鬆出來的——因為有松就有緊,主觀上放鬆了體表的肌肉,實際拉緊了更深層次的肌肉,深處的往往更有力量。
筋骨一起提,說明彼此有聯繫。上面舉了一個弓的例子,弓弦太緊弓背脆弱,一拉就會先拉斷弓背;弓背強韌而弓弦過軟,就怎麼也拉不開弓。這說明一個的發揮得依靠另一個的素質。此外還有相互助益:骨的結構好,能傳遞筋的力度;筋的彈性好,更好地發揮骨的重量。
說回筋骨鍛煉,站樁走圈也好,提樹壓腿也好,都是練筋骨,不過入手角度不同。壓腿是直接抻筋,反覆拉伸刺激了生理,自然會慢慢生長;踢樹插沙是用碰撞來刺激骨骼的外層,也是給一個刺激,讓身體自行生長。整個過程是從外而內逐漸滲透的。這都是容易解釋的事情,那麼站樁走圈如何鍛煉筋骨呢?
同樣是刺激,不過具體刺激方面不同。站樁舒展肢體,而又自我拘束,其實就是把骨架撐起來,來拉動筋。走圈的道理也一樣。整個身體就像一張雨傘,骨骼是傘架,筋是傘面。骨架撐開,身體自然要找最舒服的結構,其實也就是身體天然的咬合,做好了身體自然能節節貫通渾然一體。而架子撐大了自然會拉抻筋,這樣同時也貼合了骨架。這樣是建立一個和諧的狀態,身體自然而然的得到滋養,是從內而外的。
這只是初級的階段,拿來說明道理,各家鍛煉有更近一步的形式,比如形意練龍形也和壓腿差不多,打木樁的到了一定層次要改為打棉球打狗皮打樹葉等軟的東西——這也是練裡面。其實武術發展了這麼多年,內容早就彼此滲透了,只是開始的路不一樣,終點都是一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