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能再陪我一會嗎?」

「爸爸,你能再陪我一會嗎?」

孩子最開始的時候還沒有正式形成關於對錯、好壞的觀念,因此需要父母的引導,這個也體現在日常的小細節裡面。而且美國心理學家發現:

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的努力,80%取決於他的父親。父親的行為對於孩子的成長,顯然比母親扮演的角色更深刻,並且多重角色的扮演者。

圖片來自網路

1,兒時的玩伴。幼兒時期,父子互動中驚險刺激的遊戲要遠遠多於母子之間。和孩子一起「瘋」、一起玩樂的過程中,爸爸總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現,與媽媽相比,聽爸爸講睡前故事會讓孩子更受益。

2,小學階段的園丁。所謂「虎父無犬子」,可見父親對孩子影響之深。進入學齡階段,作為父親,要樹立榜樣,以正確的方法和興趣引導,將為孩子成才打下基礎。例如,作家葉聖陶就對3個孩子採取「順其自然」的教育方式,但順其自然並非甩手不管,而是充滿匠心地修枝整葉,讓他們更好地成才,尤其在輔導他們的寫作上。

3,少年時的嚮導。青春期的孩子會出現壓力大、自卑、跟父母慪氣等問題,甚至有逃學、打架、離家出走等叛逆行為。發現孩子受挫時,媽媽往往難以忍受,爸爸則願意讓孩子經歷一點挫折、學會面對問題。這正是爸爸愛孩子的獨特方式,也更有利於孩子面對真正的世界。

4,成年後的朋友。成年後,父子、父女關係更傾向於一種朋友。面對感情、事業、家庭的苦惱時,相比母親的關切,父親更多會以一個「過來人」的態度去勸解,幫助孩子形成和建立自己的人生觀和生活哲學。

圖片來自網路

嬰兒在六周時或甚至三周便可分辨出父親和母親。他們的行為幾乎也表現出這種區別,母親陪伴時會較為安靜;父親出現時會較為興奮和激動。每個母親都有自己獨特的抱孩子的方式,並且十次有九次都會以相同的方式抱起孩子;而父親則十次有九次以不同的方式抱孩子,甚至會將嬰兒頭朝下抱起來。即使母親外出工作,父親在家照看孩子也是如此。

母親在與孩子玩耍時較喜歡使用玩具;而父親則喜愛用自己的身體當作孩子的爬桿或搖馬。這種區別在整個童年早期都十分明顯。父親幫助孩子"培養獨立性",比母親更放心讓孩子爬出的距離平均比母親容許的距離多一倍,然後再把他們抱回來。當孩子面對新事物,如一隻狗、一個陌生人或一個新玩具時,母親會本能地靠近孩子,讓孩子感覺到可以得到保護;父親則傾向於站在一邊,讓孩子自己去探索。

一些剛入學的孩子普遍反映,每次考試結束後,母親關心的往往是分數,是孩子在班裡的名次,父親關心的則是孩子的考試水平,有沒有受到緊張心理的影響。孩子考得不理想時,母親的常見反應是要孩子縮減遊戲活動時間,將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功課上,父親則建議孩子暫時通過遊戲和遠足來釋放自己的沮喪心理。這些都是父母在教養方式上的不同。

這兩種撫養方法--保護和挑戰--都有助於孩子的情緒發展。研究顯示,父親積极參与照顧的孩子在與父母分開或遇上陌生人時哭得較少。

推薦閱讀:

中國兒童防走失平台:防拐打拐的模式需要「我們」進行變革
當孩子故意搗蛋如何破?一個小小心理應對法
換個說法孩子竟然這麼聽話!後悔沒早點知道
日本將執行幼兒園&大學學費全免,華人子女有簽證即可同享此政策
晚一年上學吃虧了嗎?

TAG:兒童教育 | 教育 | 父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