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神經內科醫生想對癲癇患者說……
1 人贊了文章
這是一個讓人悲傷的故事~
曾經,我接診了一個19歲的男孩,他從10歲開始,就反覆發生「意識不清,四肢抽搐,雙眼翻白,牙關緊閉,口吐白沫」,每次發作1-2分鐘好轉,每年都發作5次以上。
後來,去醫院看了醫生,診斷癲癇。吃過一段時間的抗癲癇葯,發作次數少了很多,但仍偶有發作。
藥物治療有效,本來,按照正規的程序,應該繼續複診,根據病情調整藥物。然而,男孩的家長並沒有這麼做,事情也發生了轉折。
男孩所住的村裡,有一個神婆,她告訴男孩家長,這個病是癲狂病,是鬼附身,醫院是看不好的,得驅鬼,還說了很多其他鬼話。
家長半信半疑,在吃藥的同時,開始了「驅鬼治療」。方法就是,在男孩發病抽搐時,用神婆配的「神水」灑在男孩身上,接著用布條做成的繩子抽打男孩。
由於單次的癲癇發作本身就是短暫的,男孩抽搐1分鐘左右就停止了。然而,也恰恰是這一點,讓家長誤認為驅鬼有效,於是對神婆深信不疑,後面就乾脆把醫院的葯給停了。
停葯後不久,男孩發生了一次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發作,發作時間比以前的都要長,而且反覆發作間期,持續昏迷不醒,這種狀態醫學上叫做「癲癇持續狀態」,是一種可以危急生命的急症。
那一次,男孩被送進了ICU(重症監護室),經過搶救,生命保住了,可是,智力卻不如從前了。
如果有人問我:
於癲癇,你最想對病人說什麼?
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
要去正規醫院!
要去正規醫院!
要去正規醫院!
你會認為,看病當然要去醫院啊,這個應該不用說吧。然而,就是有很多事,我們認為本來就應該如此,卻沒有如此,最後造成遺憾。
在我們國家,由於多數人缺乏對癲癇的正確認識,主動放棄了合理的治療。
有數據顯示:
按63%的比例估算,目前我國大約有400萬左右活動性癲癇患者,沒有得到合理的治療。
400萬患者,這背後是400萬戶家庭。
絕大多數人放棄治療的原因,不是因為經濟問題,而是對這個疾病的錯誤認知。這種認知問題造成的遺憾更加讓人痛心。
錯誤認知 1
誤以為癲癇是絕症,沒法治
這個誤區讓癲癇患者在一開始就放棄了。
真相是:癲癇不是絕症,絕大多數癲癇,可以治療。
各國臨床研究表明:
新診斷的癲癇患者,如果接受規範、合理的抗癲癇藥物治療,70-80%患者的發作是可以控制的。
這其中,有60-70%的患者經過2-5年的治療可以停葯。
當然,有20%左右的患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屬於難治性癲癇。但是,這顯然不是過早放棄治療的理由啊。
錯誤認知 2
吃了抗癲癇葯之後還有發作,認為藥物無效
這個誤區是讓患者中途放棄的原因。
治療癲癇的用藥原則是,從小劑量開始,根據病情變化,患者的反應,逐漸調整劑量,目標是既能控制發作,又不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
因此,在最初的治療過程中,有一個調整藥物的階段,這個過程,仍然會有癲癇發作,此時,不要盲目懷疑藥物無效,更不要過早的失去信心。
正確的做法是:
準備一個筆記本,做好每次發作的記錄,包括發作的情況,持續時間,嚴重程度等。下次複診時把資料帶給醫生。
醫生會根據病情來調整藥物的劑量、藥物的種類等治療方案。
切記,不要自行調整藥物劑量。
患病後,心態很重要。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對疾病的康復,對生活節奏的把握都非常有幫助。而對癲癇來說,尤其如此。
1. 要有耐心
治療癲癇需要有耐心。因為這個病不是短時間內就能解決的,需要服藥數年,部分患者需要終生服藥。
既然是個長期的事,就把心態放平,把癲癇作為一個慢性病,去接受,去管理,去和它共處,就像對待高血壓、糖尿病那樣。
2. 要多溝通
整個治療過程中,需要和醫生保持良好的溝通和配合。特別是在最開始藥物調整階段。有癲癇發作了不要怕,與醫生溝通,調整藥物,最終目標是,既能控制發作,又不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
3. 要有信心
如前所述,70-80%患者的發作是可以控制的,這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通過正規治療可以逐漸停葯,所以,不要輕易放棄自己。
4. 「兩個不要」
不要自作主張調整藥物,一定要與神經內科或癲癇專科醫生溝通。
不要盲目相信「民間偏方」「特效藥」之類,費錢事小,耽誤治療事大。
本文轉載字微信公眾號「神經內科余醫生」,感謝授權。
責任編輯:Emma
諮詢更多癲癇治療相關的問題
↓ ↓ ↓
http://weixin.qq.com/q/02vrI4YoWbcn210000M07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鄉村醫生:2種都能治好灰指甲的方法,幾元錢就能搞定
※張傑醫生:一文弄懂「冠心病表現」
※胃病有5個「天敵」,都能做到的人,醫生也羨慕!
※張醫生學太極拳(下)
※寶寶剛出生就被親媽說好醜,寶寶馬上回擊,醫生看到笑出了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