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未加入少女前線的FPS遊戲名槍(十五)——COD14B篇

暫未加入少女前線的FPS遊戲名槍(十五)——COD14B篇

來自專欄這是一本有趣的兵工廠日誌17 人贊了文章

本文是專欄的第100篇文章!!!撒花~~~~~~~~~~~~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作為一個毫無名氣的小寫手,在毫無推廣的情況下能獲得3800的專欄關注數是我莫大的榮幸!我以後會為大家帶來更多作品的!

一轉眼這個系列也寫了15篇了,也不知道雲母的工作人員有沒有人發現了這些文www

再次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

——————————以下為正文——————————

1.【MG】Fedorov Avtomat

遊戲中叫Automaton且歸類為步槍,現實中是俄國槍械發展史上著名的費德洛夫自動步槍,簡稱FA。該槍是沙俄槍械設計師弗拉基米爾·菲奧多羅夫(Vladimir Fyodorov,1874-1966)於1916年完成設計的一款自動步槍。之所以槍的名字和設計者的名字有個微妙的差別是因為俄語字母ё的轉寫問題。菲奧德洛夫最初於1912年設計了一個7.62口徑的自動步槍,又在1913年設計了一個6.5口徑的,經過仔細對比之後選定6.5口徑,並於1916年製造了樣槍,該槍使用25發彈匣裝填。很多朋友會問為什麼俄國會用日本子彈,這主要是因為一戰期間俄國從日本和英國取得了相當一批武器援助,其中以三十年式、三八式為主,6.5×50毫米有坂步槍彈自然也得到了很多。由於俄式7.62×54毫米步槍彈後坐力較大,因此菲奧德洛夫認為自動步槍選用後坐力稍小的日式步槍彈比較合適,但請注意有坂步槍彈絕對不能因此被叫作中間威力彈,不管和誰對比。雖然菲奧德洛夫把這把槍叫自動步槍,但它和BAR一樣真心沒法當步槍使用,因為太重了。蘇聯成立之後,生產量不大的FA主要被當作裝甲車輛的車載機槍使用,例如早期的T-18輕型坦克,直到被專用的DT車載機槍取代,因此將FA歸類為機槍相對合適。FA總計生產了3200支左右,參加了一戰、俄國內戰、蘇芬戰爭及二戰,也算是頗有功勞的武器了,值得實裝一個。

基礎款費德洛夫

安裝兩腳架的費德洛夫

安裝了兩腳架和散熱套筒的費德洛夫

2.【MG】Lewis

大名鼎鼎的劉易斯機槍,在戰地1中也登場了,而且人氣相當高。由於這把槍在槍管外邊有一個看起來很誇張的散熱套筒,因此也被一些朋友稱為筒子槍。這把槍是美國陸軍上校伊薩克·劉易斯(Isaac Lewis,1858-1931)在1911年設計的,然而沒能贏的美國軍方的訂單,這主要是因為劉易斯和美國軍工部門的長官威廉·克洛澤(William Crozier,1855-1942)之間有著比較深的矛盾。結果劉易斯帶著自己的設計來到的比利時,最終於英國達成了合作協議,劉易斯機槍應運而生。該槍使用7.7×56毫米英式步槍彈,通過47發或97發彈盤裝填,最大射速每分鐘600發。劉易斯機槍從1913年一直生產到1942年,從一戰一直服役到阿爾及利亞戰爭才逐漸退出現役。總體來說,劉易斯機槍也算是世界名槍了,不實裝說不過去的,這個大筒子看著多帶感啊。

3.【MG】MG 15

這把槍最初是戰機上使用的航空機槍,在博格曼MG 15nA航空機槍基礎上發展而來,於20年代立項,30年代進入量產。該槍使用毛瑟步槍彈,75發連體彈鼓供彈,最大射速每分鐘約為1000發,彈速超過兩倍音速,使用槍管後坐原理自動裝填。MG 15在1941年被從飛機上淘汰了下來,因此被大批量改裝為地面使用的輕機槍,從而安裝了兩腳架和肩托。日本也仿製了這款機槍,稱為98式。總體來說是個有趣的武器,當個簽到槍實裝應該很合適,衣服可以參考飛行員式樣。這把槍其實外表有些微妙,一根又細又長的管子,兩邊有圓圓的彈鼓,我就不往下描述了,大家都懂www

MG 15的核心部分

MG 15輕機槍

4.【MG】MG 81

又是一個下地的航空機槍。MG 15可以說就是被MG 81淘汰的。MG 81仍使用毛瑟步槍彈,但改為彈鏈供彈。在二戰後期,由於飛機製造廠被盟軍空襲炸毀,再加上戰線吃緊,部分閑置在倉庫內的MG 81機槍也像它的前輩MG 15一樣被安上兩腳架和肩托當作輕機槍使用。但由於這並不是高層統一下令的結果,因此MG 81在改造之後呈現出了不同的外表,肩托有鐵棍的、有木質的,兩腳架也不盡相同。實裝一下似乎也挺好玩。

MG 81的核心部分

採用木質槍托的MG 81

MG 81的地面型號進行測試

使用MG 81的士兵

5.【MG】Kulsprutegev?r m/21

原計劃要在COD14登場,結果被砍掉了。這把槍其實就是瑞典仿製的BAR M1918,主要區別在於換用了6.5×55毫米瑞典步槍彈,修改了前護木,加長了導氣管並安裝了手槍式握把。其實給我感覺Kg m/21相比於BAR更像是一把真正的輕機槍。Kg m/21還有個衍生型號叫Kg m/37,主要改進點在於槍管更改為易拆卸設計,方便在過熱時換管。目前少前里的瑞典老槍就一個m/45,再來個這個也不錯。

Kg m/21機槍

Kg m/37機槍

6.【MG】M1941 Johnson

在遊戲中當作步槍登場,但實際上用的模型卻是約翰遜機槍的。約翰遜步槍是一個非常不靠譜的武器,作為一款步槍卻有著射擊精度上的硬性缺陷,陸軍完全看不上,被海軍陸戰隊無奈接盤(詳情請閱讀軍事吐槽大會(一)——被迫裝備「劣質」武器是種什麼體驗?)。相比之下,約翰遜機槍還算相對靠譜一下。約翰遜的兩款槍也使用春田步槍彈,步槍款採用內置的10發螺形彈倉供彈,機槍款採用20發彈匣供彈。總體來說,大家肯定不想見到少前里出現命中比G43更低的步槍了吧,那就實裝一個機槍款的M1941也挺好,衣服就往海軍陸戰隊風格靠就行了。

約翰遜步槍

約翰遜機槍

7.【SMG】Austen

這把槍原計劃加入COD14,但最終被砍掉了。該槍是澳大利亞修改版的斯登衝鋒槍,根據音譯叫澳斯登就可以。澳大利亞軍隊在二戰中擁有較高的自主性,很多武器都是自己生產的。從外觀上看,澳斯登的核心發射部分與斯登衝鋒槍差不多,但換用了MP40衝鋒槍式樣的摺疊槍托,並在彈匣插口下方及扳機後方各安裝了一個手槍式握把,方便操作。該槍從1942年到1944年在悉尼和墨爾本兩地共生產了19914支,後來另有200支改進型面世。這把槍總體來說還是很有趣的,與歐文衝鋒槍、科科達衝鋒槍並稱二戰澳軍三大衝鋒槍,後邊兩支我有時間會介紹一下的,澳斯登我還是挺期待能實裝的。

8.【SMG】Erma EMP-44

據說原計劃在COD14作為人民突擊隊武器登場,但覺得過於殘酷所以被取消了。該槍是Erma兵工廠為德國生產的末日武器之一,整體做工極為簡略:除了比較精細的槍管和槍機以外,彈匣插槽、散熱套管、瞄準具等基本都是衝壓件,握把和槍托甚至直接使用的鋼管,看起來極為廉價。該槍使用9毫米帕拉貝魯姆彈,有兩個彈匣插槽,可以安裝一個32發彈匣。該槍採用自由槍機原理自動裝填,粗糙的做工加上糟糕的人機功效基本上就是個潑子彈的機器而已,說不上有什麼精度。整體說來,這玩意也就是個二星狗糧的水平。

EMP-44的照片

復原出來的EMP-44

9.【SMG】Bechowiec-1

原計劃在COD14登場的槍,後來被砍掉了。這把槍與敵軍前線篇介紹過的閃電類似,也是波蘭淪陷期間民間抵抗組織生產的簡易衝鋒槍。1943年,一位年僅21歲的鐵匠亨里克·斯特拉波奇(Henryk Str?po?)設計了一款簡易衝鋒槍,後在聖十字地區奧斯特羅維茨(Ostrowiec ?wi?tokrzyski)的鐵器作坊內生產了13支,該槍即為貝霍維茨-1。該槍使用德國MP 40衝鋒槍的9毫米帕拉貝魯姆子彈於32發彈匣,採用自由槍機原理自動裝彈。這13支槍里有3-4支換用了蘇式7.62×25毫米托卡列夫手槍彈。該槍與閃電衝鋒槍都是波蘭抵抗軍自產的武器,但無論是數量、作用還是名氣都遠遠不不上閃電,實不實裝無所謂的。

10.【SMG】MP 28

在遊戲中叫做Waffe 28,這個Waffe是德語武器的意思。這把槍實際上就是大名鼎鼎的MP 28衝鋒槍。MP 28是在MP 18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其最一目了然的特點就是摒棄了備受差評的蝸牛型彈鼓,改為老老實實的30發直條彈匣。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第二共和國仿製的MP 28換用了9×23 Lago手槍彈,並且獲得了納蘭傑羅(Naranjero)的代號。總體來說,作為衝鋒槍界的前輩,MP 18和MP 28姐妹倆還是很值得實裝的。

11.【SMG】Experimental Model 2

遊戲中名為Nambu Type 2,其實就是南部麒次郎設計的試製二式機關短銃。該槍是日本的試驗型衝鋒槍,基本可以看作是後來百式衝鋒槍的原型槍。該槍最大的特點就是那個長弧形的50發彈匣。試製二型的彈匣還是下插式的,後來是為了照顧潛伏攻擊才將百式改為側插彈匣。該槍產量很少,但卻參加了戰爭,淞滬會戰期間曾有照片顯示日軍裝備了幾隻試製二式作為突擊武器使用。不過實裝了百式的話這把槍價值不大。

12.【SMG】ZK-383

該槍是捷克槍械設計師考克基(Koucky)兄弟於1930年開始研發的衝鋒槍,該槍的外形比較接近MP 18,但由於設計初衷是一款前線支援武器,因此安裝了兩腳架,並將槍管散熱套筒設計成了接近風冷機槍的式樣。該槍於1938年投產,並獲名ZK-383。ZK-383使用9毫米帕拉貝魯姆子彈,彈匣容量為30或40發,截止至1966年停產共生產了35000支。ZK-383不僅裝備了本國軍隊,還出售給玻利維亞、委內瑞拉、保加利亞三國,參加了查科戰爭。二戰中,德軍也曾使用ZK-383,總體評價還可以。作為一把衝鋒槍ZK-383有些非主流,但是仍然是捷克的優質武器之一,值得實裝一下。

ZK-383衝鋒槍

安裝了兩腳架的ZK-383

13.【SMG】Chauchat-Ribeyrolles 1918

這把槍可能是最令人難以分類的武器了,而且歷史還挺複雜。1917年,法國的利貝羅勒-薩特-紹沙(Ribeyrolles, Sutter and Chauchat)公司生產了一款使用8×50毫米勒貝爾步槍彈、5發裝彈的半自動步槍,取名RSC M1917。該槍可以看作是紹沙和薩特設計的紹沙M1915輕機槍的簡化版。後來該槍族又衍生出了兩款近距離支援武器,一個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利貝羅勒1918自動卡賓槍,使用8×35毫米利貝羅勒卡賓彈,25發彈匣裝填,另一個就是紹沙-利貝羅勒1918衝鋒槍。雖然說是衝鋒槍,但其使用的卻是8×50毫米勒貝爾步槍彈,最初用8發曼利夏-貝希耶式彈夾供彈,後來專門設計了一個類似紹沙機槍的20發弧形彈匣。該槍在法軍內部確實是被當作衝鋒槍使用的,但由於故障頻發且難以操控很快就被淘汰了。如果該槍實裝到少前的話很可能是第一把能帶穿甲彈、傷害SS的衝鋒槍。

RCS M1917步槍

臭名昭著的紹沙機槍

8發彈夾裝填的CR 1918

20發彈匣裝填的CR 1918

——————————以上為正文——————————

有朋友可能會說,費德洛夫當機槍的話,上次介紹的布雷達M1935 PG也應該是機槍啊。說實話,M1935 PG和費德洛夫相比於BAR都要輕不少,但是費德洛夫確實被俄軍和蘇軍當機槍用,而M1935 PG產量少,應用的也少,大多數情況都是打4連發射擊,而且也沒見它安裝過兩腳架,因此姑且歸類於AR了。具體要當什麼實裝就讓雲母自己琢磨去吧。

一人血書求實裝世界名槍劉易斯!

下一篇可能會出一些戰地系列或者榮譽勳章系列的內容了,敬請期待!

系列鏈接:

碼字的赤影同志:暫未加入少女前線的FPS遊戲名槍(十四)——COD14A篇?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TAG:使命召喚CallofDuty | 少女前線遊戲 | 輕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