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請父母不要再說「你就是懶」?

為什麼請父母不要再說「你就是懶」?

來自專欄孩子出國後2 人贊了文章

原創: 楊麒楨

「這成了家庭共同的傷痕。只是,父母和孩子站在同一條傷痛河流的兩岸,看似對立,但彼此喝進肚子里的是同一瓢遺憾。」


一位20歲的大學生,覺得自己抑鬱了幾個月了,來看我。經過診斷,的確符合臨床上的急性重度抑鬱症的診斷標準。他說:「我有打電話跟家裡說,我可能是抑鬱了,但是家裡說:你就是懶!」

有一種抑鬱,叫,媽媽說你懶。

其實抑鬱和懶很有淵源。懶,是抑鬱的表現之一。在抑鬱狀態下的人,被動疏懶,賴在沙發上床上不動,事不做,人不見,話不說。缺少動態、沒有進展,是抑鬱和懶的共性。所以,單看錶象、結果,人們容易把抑鬱當懶。

但是,抑鬱和懶有很多不同。第一,抑鬱有一些癥狀是懶所沒有的:情緒低落、憂傷、悲觀,易哭、易怒,煩躁、焦慮;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警覺降低,糾結猶豫,反應變慢,動作變慢,語速變慢,聲音微弱;精力下降,動不動覺得很累,再簡單的事情都變得非常難,拖延、逃避,小到洗澡這樣的日常,都做不了,甚至下不了床;身體不舒服(噁心,胸悶,疼痛等);恐懼絕望,內疚自責,自我厭惡,覺得自己沒價值是累贅,死了對大家都好;甚至有被迫害的幻聽幻覺。總之,是情緒、認知、行為、身體、意志各方面,功能下降、受損。當然,這些是重型抑鬱症的全面癥狀,落實到個人,程度不同,表現不同,不是所有癥狀都要具備的。治療師會綜合判斷,來診斷和治療。

第二,即使在相似的表現上,也有不同。懶可能是不吃,而抑鬱則,可能不吃,可能吃不停。懶可能是貪睡,而抑鬱則,可能貪睡,可能失眠。懶是對某些事情沒興趣沒動力,而抑鬱則,對幾乎所有事情都沒興趣沒動力。懶還是有事情讓你開心的,而抑鬱則,幾乎沒有任何事情能讓你開心。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懶,裡面有主動選擇,而抑鬱則沒有。人會選擇懶,人不會選擇抑鬱。人會想,「我要偷懶」「讓我偷懶不被抓吧」,人不會想「我要痛苦」「讓我活著不如死吧」。(這涉及父母請不要再說「你就是懶」的第二個原因)

留學生有抑鬱癥狀,遠比我們想像的普遍,《爸媽成金主…》和《你想的留學理由都「未必」。怎麼辦?》兩篇文章可以幫您更好的理解為什麼這麼普遍。

因此,請父母不要再說「你就是懶」的第一個原因是,其實不是懶,是抑鬱。只有意識到了,接受了,面對了,才能處理。才能解決問題。否則,會誤診,無謂地拖延痛苦,甚至釀成大錯,遺憾終生。


為什麼請父母不要再說「你就是懶」?第二個原因是,這會讓孩子抑鬱,也會讓你抑鬱

抑鬱的發生,是習得性無助的過程。也就是,反覆努力,反覆失敗,挫敗累積,力氣被掏空,興趣被掏空,決心被掏空,勇氣被掏空,希望被掏空,空空的,蔫蔫的。

其實,說「你就是懶」的時候,父母的一個邏輯前提和預判是:孩子是有意的,明明可以那樣,她(他)非選擇這樣。

這個預判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但如果不覺察到「我們做了預判,而且這只是一個預判」,我們就會深陷在這個預判之中,深信不疑。後果是,你相信孩子是有意選擇的,並且經過你的灌輸,孩子也相信自己是有意選擇的。

這時,孩子會困惑。首先,「我為什麼要有意選擇懶惰、不努力、不聽話、不上進、不好?我是哪裡有問題才會這樣,好的不做做壞的?」孩子就會對自己的品質人格發生質疑。

其次,「我也不想懶啊!可我怎麼就控制不住自己呢?」孩子可能懷疑「懶」是深入骨髓、不可動搖的,從此也用「懶」的有色眼鏡看自己、預期自己,並落入預期、強化預期「我就是懶」。

以上這兩種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可能會讓孩子發展成慢性抑鬱。

此外,說「你就是懶」的時候,父母在給孩子定性:你不好。父母一再地說「你就是懶」,孩子就一再地體驗挫敗:被嫌棄、看不起,而且是被自己的父母嫌棄、看不起。這是很內傷的。父母有時會高估了批評的好效果,而低估了批評的壞效果。也就是說,以為罵他(她)他(她)會改(好效果),而大意了罵她(他)她(他)會受傷(壞效果)。不一定會改,但一定會受傷。可是,受傷了還不改,那叫父母怎麼辦?父母也非常為難。(本文在談第三個原因時,會做初步討論。)

其實父母一再地說「你就是懶」,是一再地想讓孩子不懶,可孩子依舊如故,父母也就一再地體驗挫敗:無效、無能、無威信,而且是「連自己的孩子都管不好,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聽你的」。這也是很內傷的。

長期下來,一個覺得「我改不了了」一個覺得「他(她)改不了了」,都習得性無助。並且用自己的無助,強化對方的無助。當孩子陷入「我改不了的,我就這樣了」的無力無望中,它折射出的是孩子眼中,父母看他(她)的眼光「改不了了,就這樣了」,也就是說,父母先無力無望了。

於是,這成了家庭共同的傷痕。只是,父母和孩子站在同一條傷痛河流的兩岸,看似對立,但彼此喝進肚子里的是同一瓢遺憾。


為什麼請父母不要再說「你就是懶」?第三個原因是,歸因當慎重!

人面對事情,會不由自主地找原因,稱為歸因。「你就是懶」是一種歸因,即孩子不做的原因是懶。

究竟,是不是呢?

比如,孩子不寫作業。背後發生的具體情境可以有很多:

不會寫,除非有人教,否則坐在書前也是浪費時間;

喜歡先玩再學,喜歡把要交的東西在截至時間的前一刻完成,絕不提前;

忘了;

想等同學做完了,有題要問同學;

生你氣,所以拿不學來氣你;

手上好玩的停不下來;

……

許多可能,各不相同。處理方式,能一樣嗎?不能。更何況,哪一個真的算「懶」呢?

籠統地一句「你就是懶」,恐怕才是有點「懶」。

當然父母不是有意要懶。最勤勞的莫過於父母了。大多數父母,為孩子做什麼都可以。其實,「你就是懶」背後有愛之深、盼之切,和焦慮之急。很多父母在做孩子的時候,也被籠統地說「你就是懶」。背後也有他們的父母的愛、盼、焦慮。但效果未必好。

之前《想跨越代溝、文化、時空隔閡?父母首先要做的九個心理準備》談到父母要警覺自己的認知扭曲現象。一味歸因「你就是懶」,就是一種認知扭曲。以偏概全、妄下結論、僵硬。

在身心的運作上,歸因是接下來的情緒、決定、行為的基礎。如果歸因偏差了,就會產生不必要的情緒,不正確的決策,和不解決問題的行動。

如果父母簡單粗暴地歸因,而不去反省歸因是否準確的話,孩子會潛移默化地學到。比如,感到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時候,歸因說,「他們不愛我」。這和父母說「你就是懶」一樣,其邏輯前提和預判是:父母是有能力理解我的,明明可以理解卻不去理解,這不就是有意做對或根本不在乎嗎?所以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討厭自己。而心理學上,歸因和動機密切相關。在這樣的歸因之下,孩子很容易有動機去逆反、有敵意,「你不是說我懶嗎,我就懶給你看!」。

歸因包括多個維度:內在還是外在,可控還是不可控,穩定還是臨時,普遍還是特定,整體還是局部。比如,如果孩子沒考好了,你說「你笨」,那是內在、不可控、穩定、普遍、整體的歸因。如果你說「你這次沒重視」,那是內在、可控、臨時、特定、局部的歸因。如果你說「卷子太難」,那是外在、不可控、臨時、特定、局部的歸因。

如果孩子習慣了把失敗歸因於內在、不可控、穩定、普遍、整體性因素的話,每一次失敗就是一個對自我能力、自我價值的打擊。誰會喜歡打擊,否定,和傷害呢?於是,會不由自主地迴避挑戰,其實是迴避失敗。即使父母面對一件事,首先看到的是機會、可能成功、成功了有多好,但孩子首先看到的則是困難、可能失敗、失敗了有多慫。這樣,就很難成功。

成功的人的歸因是有一些特點的。遇到挫折,反省但不過分自責(因為既不無視內在因素但也不無視外在因素),想我怎麼改變處境(因為挫折被歸因於可控因素,或不穩定、不普遍、非整體性因素)。遇到成功,自信(因為成功被歸因於內在因素)但不自大(不無視外在、不可控因素)。對人對己,不預設明明做得到卻有意不做;而是多想,怎麼運用內外在因素幫助自己、別人做到,於此同時接受一時半會兒還做不到。用大家喜歡的「正能量」這個角度來說,衡量一個人有沒有正能量,可以看他(她)的歸因習慣。

那怎麼樣言傳身教,讓孩子學會好好歸因呢?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這個過程中,練習更全面、更符合事實、對身心健康更有益處地歸因。不僅做歸因要慎重,表達歸因更要慎重,為孩子樹立榜樣。聽到孩子的歸因時,要警覺,引導他們看到事情都是同時存在很多面向的,引導他們形成能幫助他們取得成功的歸因習慣。當我們有關歸因的思維和語言,變得豐富,變得細膩,變得靈活,這是教育更成功的基礎,也是親子關係(或一切關係)更好的基礎。

綜上,為什麼請父母不要再說「你就是懶」?因為,其實是抑鬱。因為,會引起抑鬱。因為,會造成有害的歸因習慣。父母,就算是鐵人,也是人,一定有被孩子激到爆的時候。爆發的時候罵一句「你就是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平時,絕大多數時候,我們要拋開這個「懶」處理,而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區別對待。才可能有好效果。有了好效果,對父母和孩子就都是成功經驗。習得性無助就可以變成習得性樂觀。

推薦閱讀:

孩子的品德教育必不可缺
幼兒學習編程真的靠譜嗎?
教育的意義
藍天下的烏雲
觀點 | 曹勇軍:「讀寫教育」,中國的並不遜與美國

TAG:抑鬱症 |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