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樂與傳統醫學
我國傳統醫學中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而消極面則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藥物來減緩疾病的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
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這種影響最早可以追溯到黃老道家的典籍——《黃帝內經》,它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與此同時,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也是在同時期成書。《詩經》現存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也是我們傳統意義上「四書五經」的一部分。實際上,我們現在所講的「五經」並不準確。在《詩》、《書》、《禮》、《易》、《春秋》之外還有一部《樂》經。可惜這部經典早已失傳,我們現在並不能知其奧義。不過,目前無論中外著作及思想中都能得到一個共識——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五行學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古代中國人的世界觀,是當時思想家們賴以分析世界的理論武器。很長的一段時期中都影響著中國人日常的生活方式,無論是耕種、天文、養生、醫療、交通、建築、以及城市規劃等等1,無不蘊含著五行的要義。當然,音樂也不能例外;對中國古人來說,音樂中蘊含的內容不僅僅是為娛樂為主要目的的2。我國古代,認為音樂暗合天機,上可通神,下可教民3。同時也是各階層民眾娛樂的一部分4。前面我們提到的《詩經》,——《風》篇是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徵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常用復沓的手法來反覆詠嘆,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了民歌的特色。《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貴族文人,但對現實政治有所不滿,除了宴會樂歌、祭祀樂歌和史詩而外,也寫出了一些反映人民願望的諷刺詩。《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雅》、《頌》中的詩歌對於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很可惜這些音樂並沒有留下樂譜,也不可能有任何音響資料所以現代人只能通過各種文獻記載來複刻還原當時這些作品。由此可見,我國古代醫學理論和音樂詩歌是同時發展,而且圍繞同一價值觀及「五行」理論體系。5
在傳統醫學領域,音樂以五行其實結合的非常緊密;且因多記於道家,玄學典籍,不易被察覺,以至於常常被我們忽略。6
所謂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認為木、火、土、金、水是構成物質世界的最基本的五種自然元素,它們的相生相剋生成了天地萬物,構成了整個物質世界。行所指的就是一種自然的運行,是事物本身所表現的一種規則且持續的運動,是大自然中的不可抗拒之力,所以世間萬物都具有共同的結構模式,遵從共同的運動規律,所謂「人與天地相參」。「陰陽五行」理論實際上也是古人關於宇宙萬物普遍聯繫的學說,他們認為這是普遍適用的系統結構理論,在這種帶有神秘意義的理論中,揭示了人與大自然、社會、萬事萬物之間辯證的異質同構關係。這也是傳統醫學的構成基礎。7
五行說作為當時社會的信仰和知識為人們所接受,而且已經深入到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指導具體行動的龐大體系和高層理論。這五行之間不但有著相生相剋的關係,而且還有著相衝、相刑、相害、相合、相化等各種複雜關係,事物之間的這些繁雜多變的關係組成了整個變化莫測的大千世界。8
在古人看來,音樂是人類感悟天地和諧的一種表現。音樂與天地、日月、星辰、風雨、四季等的相互融合使人們領悟到了天地間的韻律和生命所在。天地的陰陽之氣匯合交融、滋生萬物,五行就產生了,五行在不同的方面表現為五色和五聲律9;音樂就應運而生。宋代音樂理論家朱長文說:「聖人觀五行之象麗於天,五辰之氣運於時,五材之形用於世,於是製為宮、商、角、徵、羽,以考其聲焉。」其實這已清晰地說明了五聲律是根據五行而來的。而宋人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更有音樂和傳統醫學相結合的記載。
五聲律還和人的五臟相聯繫,《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肝在音為角;心在音為徵;脾在音為宮;肺在音為商;腎在音為羽。」在中醫里,五聲律可以對人的健康起很大的作用。
上面這張圖,學過「中國音樂史」的朋友應該都看的懂上面這張圖
中醫中常說,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通則不痛。古樂中對於人的感官及情緒有極大的影響作用。中國音樂:律學五度相生、五音合五臟。音理、藥理、醫理想通。在治療、調理、養生中實際上能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五聲律能夠表現出繁複多變的曲調來。「音之數不過五,而五音之變,不可勝聽也。」(五聲調式加一個偏音則構成六聲調式,加兩個偏音則構成七聲調式。七聲調式有清樂調式,雅樂調式,燕樂調式三大類,加上各自的五個同宮系統調式,共有十五種七聲調式。在七聲調式中,只在七聲調式中,只以正音作為主音,偏音不能作為主音。)音樂在和五行說的結合中力求達到人們所嚮往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傳統醫學亦是如此,「望聞問切」「君臣佐使「無不五行五音想通,變化無窮。音樂在傳統醫學中的作用更為甚之。在傳統醫學研究、治療及康復場所,引入音樂元素及呈現方式已勢在必行,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註:1:參見《圓明園史跡圖考》學苑出版社
2:參見《左傳·隱公五年》
3:參見《周禮·春官》
4: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
5:《中國音樂通史簡編》 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6:魏則之 《一貫天機直講》 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7:瞿曇悉達《唐開元占經》中國書店1989年11月
8:郭璞《陰陽五要奇書》九州出版社2014年1月
9:《管子》一書《地員篇補註》:凡將起五音,先主一而三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