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中國味道的寫作指導書
2 人贊了文章
想學習寫作的朋友,在選擇寫作指導書籍時,往往會發現,世面上大多是一些國外翻譯過來的書籍,如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的作者布蘭登·羅伊爾是加拿大人;
《完全寫作指南》的作者勞拉·布朗是美國人;
《麥肯錫教我的寫作武器》的作者高杉尚孝是日本人。
就拿《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來說,書中的20個寫作原則,
就有6個原則,因為語法的關係,而不適用於中文寫作,這就讓它的價值縮水了近三分之一。
熟話說的好,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那怎樣才算是適合自己呢?當然是「本土」書籍了。
我向大家推薦《文心》。
說起葉聖陶來,大家可能並不陌生。小學四年級語文課本上的《爬山虎的腳》就是他的作品。他是江蘇蘇州人,中國著名的作者和教育家。
他一生中出版了許多作品,其中出名的有小說《隔膜》、《線下》、《倪煥之》,散文集《腳步集》、《西川集》,
童話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他的座右銘是「文學為人生」。
至於另外一位作者夏丏尊,是一位教育家、文學家和翻譯家。譯有《愛的教育》、《近代日本小說集》。
他還是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先驅。他的學術著作還有《文藝論ABC》、《生活與文學》和《現代世界文學大綱》。
《文心》是一本,通過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講解如何寫作基本技巧的書籍。
故事的年代發生在日本侵略中國這段特殊的時期。本書的主角是兩位14歲青少年——周樂華和張大文,
大部分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H市第一中學。
故事的主線可以概括為周樂華的求學經歷,國難家變和進入鋼廠。
作者通過周樂華老師的指導,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同事之間的合作的敘述,將文章的基礎規則和應用技巧,
結合這些具體的故事情節,生動形象闡述出來,讓讀者很透徹地理解這些規矩和技巧的價值所在。
《文心》有三十二個章節,選擇以下三個具有代表性的章節概括,進行一些說明。
1.語調
一直以來,發現很少有人注意語調升降的用法,一些改用升調的地方,沒有用上。
可能大家會反駁,升調哪有人不會的,問句用的就是升調。
答案真是這樣嗎?請看下面。
升調的用法
(1)意義未完結的文句——例
(一)再過三天(升)就放暑假了(二)得酒肉朋友易(升)得患難朋友難(三)香港(升)上海(升)天津(升)漢口(升)是中國的重要商埠( 2)號令或絕叫的文句——例(一)全世界工人團結起來(升)(二)快讓開(升)馬來了(升)
(三)打倒帝國主義(升)(3)疑問句(句中無別的疑問詞)——例(一)他是你的朋友嗎(升)(二)你不相信我的話嗎(升)(三)你的母親病了,你的父親呢(升)( 4)驚愕的文句——例(一)他死了(升)(二)爸爸(升)爸爸(升)你怎麼了(升)(三)啊(升)你就是貝多芬先生嗎(升)
降調的用法
(1)意義完結的文句——例
(一)我是第一中學的一年級生(降)(二)得酒肉朋友易,得患難朋友難(降)(三)今年是一九三二年(降)(2)插入疑問詞的問句——例(一)你是來幹什麼的(降)(二)誰?方才來看我的(降)(三)你看結果怎麼樣(降)(3)祈求的文句——例(一)請把這本書給我(降)(二)明天早些請過來(降)
(三)但願我的學生成績好(降)(4)憤恨感激溉嘆的文句——例(一)這人不是個好東西(降)(二)這位朋友真難得(降)(三)鳴呼鑒湖女俠秋瑾之墓(降)
2.目的
寫作和繪畫等輸出,有「應用之作」「習作」「創作」三個不同的目的。
平時運用所學知識寫報告,寫文案,則算應用之作。
在學校里進行的作文練習,則是習作。
若有了寫一部長篇小說,應算創作。
輸出的三個目的,三種目的的不同,付出的心血也不同,不要混為一談。
盡量在輸出之前考慮清楚,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是什麼目的?對症下藥方能,事半功倍。
3.觸發
《文心》中,作者借周樂華父親之口,說出;「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一句話便道盡了讀書的真意。
讀書人如果光是把注意力放在書本的道理和例證上,忽略文章的深刻涵義,和入寶山,空手而回有何區別。
即便寫出了文章,那也是案例的排列組合罷了!
讀書最重要的是葉聖陶和夏丏尊提出的觸發,觸發的含義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
正如我們讀《紅樓夢》,大部分人觸發出的是事物逃不離盛極而衰的規律。
另一邊,觸發如果是自己想出來的,那便是最好的。
像古人們的觸發,用月的陰晴圓缺來比喻人事的盛衰變化,用逝水東去來比喻年華易逝,我們第一次讀時,便很新奇。
若是自己拿來使用,便沒有了這種新鮮感。
《文心》相交於其餘翻譯書,算是一本接地氣的書籍。
看慣了國外豪放風格的書本,再來看我國含蓄風格的指導書,也別樣一番風味。
國外的書本比較注重實用性,文章讀起來直來直去,再加上經過翻譯這一道工序,更加讀起來乾巴巴。
而讀《文心》則不一樣,中文博大精深,越讀感受越多。就像嚼牛板筋一樣,越嚼越有味道。
《文心》讓你感受寫作之美。
推薦閱讀:
※喂,那邊那家店比你們便宜。
※【左岸風文學】無眠的夢|潘冬子
※網路文學「七宗罪」亟待破除,共創模式才是「互聯網+文學」的未來出路
※90後網文大神月入60萬: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無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