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一個人心裡最好的方式

走進一個人心裡最好的方式

6 人贊了文章

文 | 實用菌

01

與人交往時,我們不僅希望能夠結交到更多的朋友,更希望能儘可能多地擁有一些真正的朋友。

但是對有些人來說,他們發現自己很難與他人建立一種深度的親密關係,並為此困擾。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今天我們討論一個溝通過程很常見但很少被意識到的問題。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當我們和別人聊天時,說的最多的是什麼樣的內容?多數情況下,我們會聊最近遇到什麼人,或者是發生了什麼事,緊接著就是談論自己評價和看法。

也就是說,我們是在用自己的頭腦和別人的頭腦在交流。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經意」間忽略或者說迴避是什麼?

是我們的感受,我們很少說我的感受是怎樣的,也不習慣去問對方你現在的感受是什麼樣的。

02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談論事情和評判是非,可以為我們積累更多關於行為處事方面的經驗,既提升自己的認知,也在以後面對類似的事情時變得更有心理準備,這是我們總是這樣做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它的合理性所在。

但是,當你和一個看起來很成熟,很理性的人相處的時候,雖然會讚歎對方的見解和頭腦,但是內心深處是有一種隱隱的壓力或者說不安的,也就是說當你和這樣的人相處時間久一點時,會感覺有一點不舒服。

原因就是,用頭腦在和別人交流的人會不自覺地隔離自己的情感,他們只會機械地談論事情,和別人進行智力上的「競爭」,但很少流露出自己的情感,也不會與他人交流彼此的感受。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他們的身上會缺少一些親和力,讓周圍的人不敢在內心上真正地靠近。

對他們自己而言,因為過於忽略自己的感受,很多時候自己也會莫名地感覺空虛。甚至有時候會質疑自身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而這些,暗含了抑鬱的信號。

所以,感受對我們而言並非是可有可無。人因感受而存在,沒有感受,我們的內心就變得空心化。

工作了一天辛苦啦,送你一首好聽的歌,記得回復後台「聽聽」放鬆一下哦^_^

03

在人際交往中,相對於頭腦,感受才是我們是否能真正接受彼此的關鍵所在。

我們新認識了一個朋友,判斷這個人怎麼樣的時候,常常說的一句話是:你感覺這個人怎麼樣? 可見,不管是聞其言也好,還是觀其行也罷,最終都要落到一點:這個人呈現給別人的,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情感中,感受就變的更為重要。

比如有的人,顏值不錯,家境良好,個人也是事業有成,各方面都符合你原來期望的那些條件,但一相處就發現莫名地不來電,要麼是沒感覺,要麼是感覺不對。

也就是說,那個人只是只是俘獲了你的頭腦,但是沒有俘獲你的心,呈現出來,就是感覺不對。

感受是一種你不需要思考就可以直接認定的東西,只有一個人能讓你感受到愛,那才是愛。相反,如果你感受不到愛,而僅僅是通過對一些事情的分析,最終得出這個人還是愛自己的這樣一個結論,就不是真正的愛了。

感受,是辨別兩個人是真愛還是偽愛的一把利刃。

所以,是否看重感受,是一個人內心是否足夠成熟的關鍵。

04

我們要允許自己去感受,識別自己的感受里到底包含了哪些情緒,以及這些情緒背後代表了什麼樣的心理需求。

只不過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性地跳過自己的感受,比如莫名的感覺難過和悲傷時,不去體驗和識別這種感受,而是急於進行評價和評判,認為自己太敏感或者太脆弱,判定這是一種軟弱的表現,然後或轉移,或掩蓋,壓抑了自己真實的感受。

這樣做看起來很成熟,但當我們過於草率地處理自己的感受時,我們和自己真實的內心需求就會離的越來越遠。時間久了,我們的內心的情感就會變得貧乏,甚至枯竭。

當一個人的內心變成沙漠的時候,是不可能真正地成熟的。

05

最後想說的是,這是一個越來越重視自我的時代,也是一個越來越看重感受的時代。

表達自己的感受,就是跟自己真正地待在一起。當我們接受了自己的感受時,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我們只有看到別人的感受,才能真正地讀懂別人,也才能被別人真正的認同和接受。

感受,才是通往一個人心裡最近的路。

今天與人相處時

印象最深的一種感受是什麼?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推薦閱讀:

缺乏安全感的你,活得很累
同性戀者的自我認同
盲目從眾,別人吸我也吸。
你才是自己最好的解藥
從心理學角度看,男女牽手前必須考慮?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