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的教育能培養出優秀人才嗎?看看這幾位大佬什麼說

中國的教育能培養出優秀人才嗎?看看這幾位大佬什麼說

4 人贊了文章

目前中國的教育問題,一直都飽受批評,也令家長們痛心。

最近有兩個新聞話題引起熱議。一個是莫言引起的,一個是由俞敏洪引起的。

莫言不僅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也是全國政協委員。最近他在全國兩會上提出了一個建議,要把中小學從12年縮短為10年。

莫言說,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讀20多年,時間太長,特別是基礎教育的時間太長。數字化時代的學生智能發展水平已經遠高於幾十年前的同齡人。目前,孩子們為了備戰小升初、中考、高考,畢業班往往提前1個月到一學期準備考試,累計有1.5年的時間在複習應考,各種模擬考讓學生厭學情緒嚴重,應將中小學學制從12年改成10年,並取消小升初和中考。

莫言的建議獲得了廣泛的認同。可是俞敏洪的觀點招來了罵聲。

近日俞敏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中國根本沒有素質教育。目前,中國所謂的素質教育非常狹隘,指的就是會音樂、會體育、會繪畫,最終音樂、體育、繪畫都變成了考試內容,這樣的素質教育不叫素質教育。

罵俞敏洪是因為說他自己搞新東方是為了迎合應試教育,一邊賺應試教育的錢,一邊卻在說風涼話。

中國教育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誰也沒有說得清楚。有的說是體制問題,有的說是社會風氣問題,有的說是理念問題,有的說是高考制度問題,有的說是方法問題,有的說是公平的問題,還有的說是錢的問題。

平心而論,中國的教育的確出了不少的問題,但也不是說完全的一無是處,否則,我們自己又是被什麼培養出來的呢?難道我們都是當前這個教育體制之外的另類?當然,我這也並不是為目前的教育體制辯護,而只是說,看問題不能只憑情緒激動就可以,而要理性,要深刻。

前幾年,網上流傳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的言論,他說,近30年來,中國的大學沒有培養出優秀人才來。根本的問題是:

現在的大學都是以給學生輸送知識為主。其實,真正優秀的人才,首先應當有想像力,其次有洞察力,最後才是記憶力。

這個觀點我非常贊同。我認為,人才的標準,也應當以想像力、洞察力和記憶力這種排序來評價,只可惜我們的應試教育體制卻只重視記憶力,所以無法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我認為,好的教育體制必須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洞察力和記憶力,而且這個順序不能顛倒。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想像力代表了創造性。

沒有想像力,就沒有創造性。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從而不斷地改造我們身處的世界,令世界日益完美。人類社會從遠古到今天的一切進步與發展,都源自於想像力。古代的神話傳說,今天的科技發明,都是想像力的表現。只可惜,近些年來教育不僅沒有注重想像力的培養,反倒對想像力起到扼殺的作用。諾貝爾文學獲得者莫言曾經感慨,幸好當初只讀了個小學,否則自己的想像力就沒有了。那意思是說,他如果多上幾年學,諾貝爾文學獎就與他無緣了。

第二,洞察力代表了深刻性。

想像力是發散的,而洞察力則是聚焦的。面對紛繁複雜的表面現象,缺乏洞察力的人,可能會浮躁,可能會偏激,可能會片面。今天這個網路化的時代,信息日益被碎片化,處處充滿冗餘、虛假的信息,真相是什麼?本質是什麼?核心是什麼?往往令許多人迷茫困惑。所謂洞察力是什麼?就是化繁就簡、去偽存真、透過現象發現本質的能力。當今許多人,盲目地追逐潮流與時尚,從眾跟風,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缺乏獨立判斷,缺少真知灼見,都是缺乏洞察力的表現。這一切都因為什麼?因為我們的教育缺失了洞察力的培養。如果各位在口才方面有遇到什麼問題的,可以加微信15023366466進行諮詢。

第三,記憶力代表基礎性。

記憶力很重要,但不能代表一切。就像一個人活著很重要,但不等於活著就最有價值。一個優秀的人才,記憶力一定是卓然超群的,洞察力與想像力也依賴於記憶力。但僅有記憶力是不夠的。我們的學校,只是讓我們死記硬背某些固定的結論,死的知識,卻沒有教會我們如何運用這些知識,如何融匯貫通,如何發明創造。學校評價一個孩子是否優秀,只是看他是否記住了多少知識。這是一個極不公平的考核方法,而正是這個愚蠢的辦法,讓我們的孩子擁有知識,而缺乏智慧。

我希望,儘快有那麼一天,中國的教育走出應試教育的死胡同,不再讓孩子們死記硬背那些死的知識,而是在記住的同時,更多培養他們的洞察力與想像力。如果做到了這些,我相信,中國的教育才能真正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推薦閱讀:

英文哲理句子,免費打包帶走
360教育網 磁與電的轉化
值得剁手 | UCSE精品院校"雙十一"狂歡
單身母親如何教育好孩子呢?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