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要讓「溫柔而堅定」淪為軟暴力

本文作者:雲香,著有暢銷書《孩子的成長,媽媽的修行》等,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P.E.T.

父母效能訓練資深講師,雲香心理工作室創始人,喜馬拉雅《高效溝通,做省心父母》親子溝通課講師。

「溫柔而堅定」淪為軟暴力

作為新一代的父母,我們很多人都聽過一個詞「溫柔而堅定」。很多人一看,哇,這太棒了——溫柔,就是和孩子好好說話嘛,避免了老一輩父母打罵孩子的傷害;堅定,就是絕不妥協嘛,避免了新一代父母溺愛孩子的隱患。簡直不要太完美了,OK,就這麼辦!

於是,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發生:

孩子要買玩具:「媽媽,我想買這個玩具,你給我買唄!」

媽媽「溫柔而堅定」地回應:「媽媽知道你很想買,但是不可以哦!」

孩子繼續:「媽媽,你給我買吧!我喜歡這個玩具!」

媽媽繼續「溫柔而堅定」地回答:「不可以,絕對不可以。」

孩子開始哭鬧,尖叫,甚至躺在地上打滾,媽媽還是「溫柔而堅定」地說:「你可以哭,但是這個玩具不能買。」

最終孩子哭累了,乖乖地跟著媽媽回家了。

可是,這個到底是真正的「溫柔而堅定」呢?還是軟暴力呢?孩子為什麼一定要買這個玩具?他的感受是什麼,他的需要是什麼?媽媽是沒有看見的,她一直在和孩子較量的就是——這個玩具能不能買。至於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她沒有去看,更沒有想要去看。

我一直認為「溫柔而堅定」是一個非常好的提議,既讓我們去看見孩子的需求,又讓我們避免驕縱孩子,做界限清晰的父母。只是我們大部分父母沒有理解這個詞真正的含義,僅僅從表面上認為「溫柔」就是語氣溫和,「堅定」就是嚴格執行規則,寸土不讓,最後導致「溫柔而堅定」淪為軟暴力。

孩子想玩插座時,媽媽「溫柔而堅定」地說:「寶貝,媽媽愛你,可是這個插座不能玩哦!」

孩子想買零食時,媽媽「溫柔而堅定」地說:「寶貝,媽媽愛你,可是這個零食不能買哦!」

這樣說的感覺相當於是什麼呢?我在講座中多次舉過這個例子,這就相當於有一天,老公對你說:「老婆,我愛你,但是今天這個早餐你必須做!」「老婆,我愛你,但是這件衣服你不能買!」

的確,夠溫柔,夠堅定,但是,也夠冷血。

我也曾經在兒童教育專家小巫老師的講座上,看到過一個爸爸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他說沒有他搞不定的孩子,如果他孩子不起床,他是怎麼做的呢?他會站在床前,一遍又一遍地說:「我愛你,請你起床!」「我愛你,請你起床!」「我愛你,請你起床!」……

一般五到八遍以後,孩子會自動爬起來,他家三個孩子無一例外,所以他認為我們搞的這些什麼接納、理解、無條件養育,全都是浪費時間,一句話能搞定的事兒,費那麼多話幹什麼?

可是,在他說的時候,現場的我生生打了一個寒顫,心想這就是軟暴力的最高境界了吧!

因為看到太多將「溫柔而堅定」搞成軟暴力的案例,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講課從不講這幾個字,可是就這幾個字來問我的學員卻很多,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支持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

很多年前,我是一個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理論,卻不知道怎麼應用的育兒菜鳥。記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吃飯的時候,兩歲的豆豆和朋友的孩子玩捉迷藏,在餐廳跑來跑去,興奮得大喊大叫。這個時候,我肯定是不接納的,因為我擔心他們碰到端菜的服務員不安全,我也擔心影響到其他用餐的人。

所以,我當時用我所理解的「溫柔而堅定」,對孩子們說:「我數到10,你們要到餐桌上坐好哦,1,2,3,……」

果然,數到9,兩個孩子刷地一下坐到了餐桌上,後來只要他們離開餐桌,我就祭出這套法寶,確實百用百靈。朋友佩服得五體投地:「雲香,你太厲害了,既溫柔又堅定,我要向你學習!」

回想那時候的感覺,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傲嬌啊,只是臨走的時候,出了點岔子,我不小心碰倒了豆豆的飲料,這小子往死里狠狠地搞了我一把,往我身上哭滿了鼻涕。

那時的我,還不知道自己所犯的錯誤,也不知道為什麼一向乖巧的豆豆會在最後給我一個下馬威。所謂看見孩子,懂得孩子真正的需求,是在後來的學習實踐過程中才慢慢領悟的。

現在我們也經常帶孩子出去吃飯,類似的事情也時常發生,我依然是不能接納他們跑來跑去大喊大叫的,現在我是怎麼處理的呢?

首先,我會給孩子準備玩具或者繪本,讓他在大人吃飯聊天的時候,有事可做,減少他們跑來跑去大喊大叫的幾率;

然後,我會盡量訂一個包間吃飯,讓孩子有空間玩耍而不打擾到其他客人,大人聊天的時候,我也會時不時地和孩子說幾句話,讓他感覺到我的關注;

如果做了這些,他們還是依然跑鬧喊叫呢,那我會去和他們表達:「寶貝,你們這樣跑來跑去,媽媽擔心碰到服務員,也擔心影響到其他的客人呢。」

這時候孩子會有所回應,比如「可是我們想玩啊!」

那麼我會傾聽孩子,看看孩子的需要到底是什麼,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事實上,我們多次遇到這個問題,出現過的解決的方案有:一起玩安靜的遊戲;媽媽陪他們一起玩;去酒店的空地上玩等等。

如果說之前我所謂的「溫柔而堅定」是以控制孩子為目的的話,那麼我後來的「溫柔而堅定」就是以支持孩子為目的的。支持而非控制,尊重而非放縱,這是我對「溫柔而堅定」這個育兒理念的理解。

溫柔是連接、是理解、是我願意聽你說

而不是假裝溫柔地實施控制

「溫柔而堅定」中的溫柔,不應該只是語氣溫柔,不發脾氣,而是指我願意聽你說。比如本文開頭的那個例子,孩子哭喊著:「我要買這個玩具!」

真正的溫柔不是一直告訴他:「不可以買」或者「你可以哭,但是玩具不能買」,而是在孩子需要答案的時候,告訴孩子「這個玩具媽媽不能給你買哦」,孩子有情緒時,俯下身來傾聽孩子:「你特別想要買這個玩具啊!」「媽媽不讓你買玩具,你不高興了」。既要表明自己的立場,又要不帶評判的去聆聽孩子的想法,看見孩子的需要。

很多時候,孩子只是說說而已,你只要願意聽,不買他也能夠接受。可是如果你緊張焦慮地批判他:「不能買,你看看家裡有多少玩具了?有你這樣的嗎?父母掙錢容易嗎?」情況可能立馬就會變成兩個人的對抗,原本只是一點點想買,你這麼一說,他還非買不可了。

所以,溫柔是傾聽孩子、理解孩子,是無論我是否同意你要做的事情,但我依然願意聽你說話。

堅定是有底線、有界限,是我對自己的需求負責

而不是絕不退讓

通常來講,孩子一不如意就哭鬧打滾,往往有兩種原因,一種是父母回應的方式有問題,孩子感覺到被批評了,所以跟你杠上了;一種是因為父母不夠堅定,自己也很矛盾到底該不該答應:買吧,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不買吧,別人孩子玩具也很多啊,會不會傷害孩子呢,會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呢?父母搖擺不定,界限不清,孩子自然會使勁搞你,時間長了,這就成為孩子跟你的固定互動模式。

所以,我們需要堅定地知道自己的底線是什麼,什麼是我們願意做的,什麼是我們不願意的,心裡要有數,你定了,孩子自然就穩了。

同時,這個堅定不是固執己見,絕不退讓,而是我知道我的需要,但是我也願意傾聽你的需要,我願意隨時放下我原有的觀念,不固執,不偏激,一起看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舉個例子,我們豆豆三歲多的時候,有一段時間也纏著我要我給他買那種玩具機關槍,作為華德福老師,我清晰玩具對孩子的重要性,更清晰我要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環境,所以在這個年齡段買這種槍我是不能接受的。

可是我拒絕了豆豆以後,豆豆也哭啊:「媽媽,小區的小朋友都有,為什麼不給我買?」

傾聽孩子:他們都有機關槍,你也想要有啊!

孩子:「對啊,他們都不和我玩,說我沒有槍!」

哦,原來孩子有社交上的需求啊,孩子想和小區的小朋友玩,我想孩子有健康的玩具,怎樣才能滿足雙方的需要呢?

我們一起想了一個辦法,撿了很多樹枝杈子,做了一些木頭槍,邀請小朋友都來我們家打磨,誰磨好了,那個槍就歸誰。

結果小朋友都跑我們家來了,豆豆驕傲的喊:「這是我爸爸做的槍,我爸爸!」是不是小朋友都來和豆豆玩了?孩子的需求和我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

這種就是靈活的堅定,再比如說,我一般會讓孩子在八點左右上床睡覺,可是如果他中午睡多了,那我就不會非要他八點鐘睡覺,如果中午沒睡,可能七點半我們就準備睡覺了,不執著於規則一定要執行,而是願意根據當下情況的變化來調整,這也是一種靈活的堅定。

再說,就算是八點睡覺,我也不會說一定強硬的要求他必須馬上睡覺,而是會通過環境調整、溝通等方式來實現。

比如,我們會在睡前點蠟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過一些儀式讓孩子感到睡覺是很享受很詩意的事,孩子能漸漸養成有規律的作息習慣;

比如,有段時間,熄燈後,豆豆爸會跟豆豆在床上玩會互相在後背上寫字猜字的遊戲,舒緩地給孩子按摩拍打下身體,還有段時間在床上盤腿靜坐幾分鐘,讓孩子在一個靜謐的環境下,自然想要睡覺;

比如,我會在睡前用催眠師的聲音給他講睡前故事,讓他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

這些,都是一種靈活的堅定,表面上看孩子的生活節奏很流動,沒有受到什麼限制,但事實上,我有在背後引領,有在航行中掌舵。

不帶控制的溫柔,願意隨時調整的堅定,願我們在育兒路上都有這樣的「溫柔而堅定」。

長按二維碼關注 魯稚的陽台

(ID:luzhi66)

推薦閱讀:

揭秘東突組織境外暴力恐怖內幕
《拒絕校園暴力 營造和諧校園》  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羽戈:「非暴力」何以「不合作」?
精神侵害同居暴力算家暴

TAG:暴力 | 溫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