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木寶貝】最失敗的教育: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媽媽用蠻力

【積木寶貝】最失敗的教育: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媽媽用蠻力

孩子不努力

教育的主體是誰?是孩子。最該努力的人是誰?是孩子。

最最努力的人是誰?是媽媽!

現在的孩子總是喜歡拿家長當說辭:不是我不學習,是我媽沒給我花錢報班;不是我不讀書,是家裡沒有這個環境讓我讀書;我爸媽小學都沒畢業,憑什麼讓我努力?!

不管我們為孩子付出了多少,首先需要意識到:孩子是教育的主體,孩子是自己學業的主人,家庭和學校環境雖然對孩子的成長有影響,但是最終孩子會走什麼樣的路,還是取決於他們自己。

爸爸不出力

通常家長陪讀的角色里,有爺爺,有奶奶,有媽媽,就是沒有爸爸。

小歐說有一次她帶孩子去學鋼琴,孩子抹著眼淚說不要去,正僵著,她老公非常及時出現了,大叫著說:「這都報了多少課了,天天給孩子報課,連玩的時間都沒有了!不去了不去了,不就是個鋼琴嗎?!不會鋼琴影響考大學嗎?!」

你們也常有這樣的感受吧?在這個家裡,你是親爹,我是後媽。

親爹永遠都在「為孩子著想」,而後媽,永遠在和孩子「對著干」。

每當孩子在困難面前退縮,媽媽和孩子較勁,鼓勵他堅持的時候,「親爹」總是跳出來給「後媽」潑一瓢冷水:孩子壓力夠大了,你天天這麼逼孩子幹嘛!

有一種苦,叫作你不懂我的苦。

當爹的通常做慣了甩手掌柜,根本不知道要規範一個能量爆棚的熊孩子有多難,也根本不了解需要多少次試探才能幫孩子找到一個適合他們的出路。

在很多爸爸的眼裡,教育孩子就和賞花是一樣一樣的,想起來了就看一眼,想不起來,就連看也不看。

所以很多爸爸在家裡就是形同虛設,不要說指望著在關鍵時刻給媽媽一個支持,他不甩閑話,不泄氣就已經很不錯了。

教育孩子,媽媽可謂是全力以赴,爸爸呢,只能算重在參與。

都說好的家庭是爸爸愛媽媽,好的教育是爸爸支持媽媽,但是如果一個連孩子家長會都沒開過,連孩子成績都從不過問的爸爸怎麼可能做到理解和支持呢?

媽媽用蠻力

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老師給壓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媽媽就算情商兩萬里也難免會著急焦慮。

於是就促成了教育失敗的第三個因素:媽媽用蠻力。

什麼是蠻力呢?就是你花費的力氣比較粗糙笨拙,力量雖然很大,但可惜沒有什麼效果,反而造成了傷害。

我表哥的孩子去年中考,中考前夕嫂子找到我,說孩子學習勁頭不足,上課經常走神,已經被請了很多次家長了,說的眼淚汪汪的,特別可憐。

我心裡想,這小外甥怎麼這麼不懂事,於是就叫過來準備訓斥一頓,哪想到他跟我說的卻是另一種情形。

他說,自己不過是一次考試失誤了而已,結果就像踩了雷區一樣把老媽引爆了。

從那次考試失利開始,媽媽就像學了緊箍咒一樣天天催他看書寫作業,導致他一聽到媽媽說話就頭疼,而且媽媽一做完家務就搬把椅子坐在他旁邊,像一個活的攝像頭似的監控著他。

他非常清楚媽媽的用心良苦,但是這種匆忙逼迫的方式讓他感覺很壓抑,反而更不想學習了。就像那個著名的精妙比喻,你想要握住手裡的沙子,就會拚命的攥拳,但是攥得越緊,手中的沙子流得越快。

就像我們經常會催促著孩子去洗澡,去吃飯,去寫作業,她們往往無動於衷,這時候你就算喊再多遍,叫再大聲,也是徒勞無功。

所以這時候還真不如像爸爸學學,往沙發上一個葛優躺,平平心,靜靜氣。孩子發現你安靜了,異於往常,也許反而會有所行動。

用蠻力還有一個特別大的弊端,就是容易讓自己很挫敗,很委屈, 把自己往怨婦的角落裡逼。所以教育孩子千萬不能鑽牛角尖,一種方式沒效果,不如換一種方式。

教育不能用蠻力,要用巧勁,或許反而能四兩撥千斤。

如何演好自己呢?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把孩子的功課交還給孩子,把爸爸的職責交還給爸爸,一家人各司其職,各歸其位,家庭的成長才能進入良性循環。

聰明的媽媽絕不是事必躬親,要懂得迎難而上,更要懂得知難而退!


推薦閱讀:

班主任:從教20年,凡是做好這6點的家長,孩子的成績一飛衝天
性教育:如何跟孩子談「情」說「性」
美國禁止銷售的食品,卻在中國暢銷,別讓你的孩子被它傷害
孩子死活不想去幼兒園,家長在書包內放錄音筆,卻有聽到關於老師的秘密

TAG:孩子 | 家庭教育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