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購實用壺,避免壺吐黑?

如何選購實用壺,避免壺吐黑?

來自專欄紫砂壺百家

有經驗的壺友常從「泥、形、工、款、功」五個方面來衡量和判斷紫砂壺的品質;其中的高手還能從「形、神、氣、態、韻」等角度去說長道短。

但紫砂壺與其他藝術品的最大區別,在於它的實用性很強,如果難「用」,「藝」也就沒有了生命力。一般的選壺者都很注重壺身要周正勻稱,囗蓋要配合得當,流、把、鈕要在同一軸線且端正不偏,「明接」要乾淨利落,「暗接」要續出自然.....作為入門者,在選購紫砂壺時,還應特別注意—些「小問題」:

1.壺鈕。壺鈕的大小和形狀要便於拿捏。壺鈕氣孔與壺嘴口徑的比例要得當。

2.壺蓋。壺蓋的形狀(花貨和特殊壺型除外),要盡量選擇不易積垢、易於清潔、利於擦洗的式樣。座片邊緣和壺囗「坨子」的內、外邊緣,線條要鈍化為倒角或圓角,不致在輕微磕碰後形成缺口。

3.壺流。壺流尖、長、薄,則嬌嫩;壺流粗、短、厚,則堅實。流管內要乾淨平滑。壺流根部的位置接近壺底,則水壓充足;接近壺口,則水壓欠缺,出湯時壺身傾角就得加大,致使從口蓋處溢水的可能隨之增加。

4.厚薄。壺的胎體厚度(薄胎壺除外),以0.3厘米左右為佳。既符合古樸雅拙的厚重感,又有足夠的強度抵禦不可預計的意外磕碰。

5.出水孔。「獨孔」出湯攔不住碎茶;「球孔」難於清理;「網孔」較為適用,網孔各孔要分布均勻,網孔中心,應與壺流中心對齊,以免水流偏斜、泛花。網孔的孔徑以不小於0.3厘米為宜,不宜選取密而小者。過小過密,流速下降,動能減少,出水不爽。

6.壺底和內壁。「推牆刮底」要到位,表面要乾淨平整,無殘留的泥點、泥塊。

7.泡茶倒水端壺時得無「費力、不順手」的感覺。這就考量師傅設計壺是否妥當,有沒有考慮到這一因素,手提握住壺把時是否舒適,太重容易累了手腕,一不謹慎,還可能摔了壺,得不償失。

建 議

1.要按照自己品飲的習慣選擇壺的容積。

2.裝滿水後,端壺時無「費力、不順手」的感覺。

3.泡紅茶用,壺身宜稍高—點,茶壺質地細膩一些。泡綠茶用,壺身可較矮,壺口可較寬敞。

4.注意流、把、體的均衡,明接要乾淨,不殘留泥痕,暗接要和順,無明顯凹凸。紫砂壺經

過一定時間的泡養,壺體局部或整體變深,就是我們常說的「吐黑」。「吐黑」有時是比較均勻的,分布在紫砂壺的整體表面,有時是呈帶狀分布,有時會集中在紫砂壺的局部地區(比較常見的地方是壺蓋的蓋沿和壺底沿)。

紫砂壺「吐黑」的原因通常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

紫砂壺由於坯體燒結溫度不足(欠火),造成了泥料收縮沒有完全到位,壺身氣孔密度過松、過大,致使茶汁的葉綠素中的鐵離子跑進氣孔中,形成與胎身不同的色調。

不同的泥料,不同的工藝,對燒制溫度的要求都不一樣。有時候因為燒制的溫度不夠或者時間稍短,造成了泥料收縮沒有完全到位。紫砂壺出現了明顯的局部「吐黑」,那麼,壺體「吐黑」的情況會稍顯明顯些。

只能說明燒制過程中可能存在溫度控制或時間控制有瑕疵,與工藝師本身制壺能力基本無關。

宜興目前的紫砂壺燒制窯都由私人經營,一般情況下,工藝師只能對自己的壺提出燒制溫度和時間的要求,卻無法控制燒制的過程。而且,一點點溫度的高低從成品本身根本無法分別。所以,就算是大師級別的工藝師,也無法保證自己的壺一定不會出現局部「吐黑」的情況。只能說,窯窖在燒制大師作品時,可能更上心一些而已。

第二種情況

稍懂紫砂壺的朋友都知道,紫砂壺之所以被稱為「泡茶聖器」,是因為紫砂高溫燒制後,獨有的雙氣孔結構讓紫砂壺透氣性好,保溫性好。所謂的「黑」,其實是茶垢和茶葉中的鐵離子。紫砂壺在使用過程中,茶垢會殘留在紫砂壺表面肉眼看不見的孔隙之中,而茶中的鐵離子也容易從這些孔隙中沉澱下去。久而久之,「吐黑」也就形成了。

所以理論上說,只要是紫砂壺,就一定會「吐黑」,任何一種泥料用久了,都會出現一定情況的吐黑,除非泥料本身不是紫砂,紫砂壺泡茶時間越長,壺體的顏色就會變得越深。只不過因為茶壺本身顏色深淺不同、茶壺「吐黑」部位不同、所泡茶葉不同、養壺經驗不同等原因,「吐黑」的程度有一定的差別。有些肉眼看不見,有些比較明顯。

如果壺體顏色均勻的變深,應該是一種好的變化。當然,「吐黑」是否均勻,和使用者的養壺習慣也有較大關係。建議養壺時塗抹茶汁要均勻,每次用完以後洗凈,用柔軟的布輕拭,慢慢的就會出現光澤。有些人會不喜歡紫砂壺局部「吐黑」的效果,覺得有損於品相。但反過來說,「吐黑」卻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你所使用的是真正的紫砂壺。

關於吐黑的誤區

「吐黑」是否對身體有害:

相信了解了「黑」的構成,大家也就明白了「吐黑」是對身體完全無害。只是因為個人喜好的原因,有些人會不喜歡紫砂壺局部「吐黑」的效果,覺得有損於品相。但反過來說,「吐黑」卻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你所使用的是真正的紫砂壺。

「吐黑」是否說明紫砂壺是假的:

任何一種泥料用久了,都會出現一定情況的吐黑,除非泥料本身不是紫砂,紫砂壺泡茶時間越長,壺體的顏色就會變得越深。越深的泥料(如紫泥)做的壺,因為本身壺體色深,「吐黑」就不容易看到。淺色的泥料(如段泥)做的壺,「吐黑」就會相對明顯些,再加上與其他泥料相比,段泥更是需要高溫燒制。所以,段泥壺「吐黑」的現象相對明顯。

不同的茶葉也會讓茶壺「吐黑」的效果不一樣,簡單的說,茶湯顏色淺,「吐黑」淺,茶湯顏色深,「吐黑」深。所以,一般情況下,段泥比較適合泡鐵觀音而避免泡黑茶。除非,你追求的就是特殊的「吐黑」效果。

去掉壺體本身的「吐黑」的方法

既然「黑」就是茶垢和鐵離子,如果你堅持要去掉「黑」,辦法當然是有的。

紫砂壺吐黑的情況因為是滲透在紫砂的孔隙里,一般的清洗是不能消除的,一定要消除的話只有回爐重燒,回爐重新燒壺可以去除「黑」,因為在高溫下,茶垢和鐵離子這些有機質都會燒損,紫砂壺也就能恢復到原來的容貌。但請注意:第一,回爐前一定要保證壺體充分烘乾,即便是這樣也會有爆裂的風險。第二,回爐有風險,回爐的燒損率約在5%-10%左右。但再次泡茶後,仍會吐黑。

推薦閱讀:

紫砂壺裡的好茶味
養壺方法是百花齊放、各有千秋,而這23種養壺方法,您知道么?
紫砂壺鑒別技巧和如何鑒別紫砂壺真偽
外銷紫砂壺是紫砂史上一個重要時期

TAG:美食 | | 紫砂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