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演講|快樂,可以通過各種練習獲得並保持
2 人贊了文章
如何打敗壞情緒,變得更快樂?科學表明:快樂的人身體免疫系統更加強大,學習和工作更有效率和創造性。
有人通過採訪多位心理學家發現,快樂是可以通過各種練習獲得的,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
如何幸福快樂,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每個人對幸福有不同的理解和定義,科學家認為幸福包含兩部分體會:一部分是你對自己的生活有多滿意,另一部分是你對每天的生活是否滿意。
具體來看,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但是總體來說,是否幸福 40% 由你的想法和行為結果決定,50% 由先天遺傳基因決定,而剩下的 10% 受外部環境的影響。
和大家通常認為的不一樣,外部環境的影響會在一段時間後變小,所以並沒有在幸福感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不過,幸福感可以通過持續鍛煉建立起來,所以,你擁有控制幸福感的可能性。
幸福不是每時每刻都有最佳的結果,不是擁有很多錢,不能拒絕面對現實中的消極因素,也不是一個最終目的地。
幸福和快樂的人會更健康,他們的免疫系統更強大,在受傷後也能更快地恢復,而且傾向於健康的飲食,因此也活得更長。
換句話說,擁有平和持續的快樂比擁有一瞬間的、強烈爆發的快感更健康、更重要。
快樂不僅是你個人的事情,快樂的人在學習和工作中會更有成效,他們通常和別人有深入的交往,會幫助別人,傾向於做慈善,也能更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不妨通過以下方法來增加持久性的幸福感:培養人際交往、體驗新事物、幫助別人或者感激現在所擁有的。
當然也可以通過更多的方式去仔細體會一段美好的經驗,用各種感官,比如視覺、聽覺、味覺、感覺等去體會美好事物的細節,和別人分享快樂,體會當下。
此外,仔細體會過往的經驗也可以讓我們變得快樂、懂得感激、充滿希望,同時也能減少壓力、愧疚感和壓抑感。尤其好的經驗會加強我們大腦中與快樂相連的部分。
但有三件事情會扼殺你的快樂:總拿自己去和別人攀比、沒有知心朋友和充滿愛的家人、一直心存怨恨。
實際上,那些經歷過不幸和磨難的人比從未經歷過這些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在磨難以後,我們有了更好的角度去理解生活,可以從挑戰中找到生活的意義,同時塑造自己的個性,增強韌性,更好地應對壓力,也會對未來更樂觀。
擁有幸福感的秘訣之一就是要有深遠的目標和方向,認為自己的生活有目標、有意義的人通常情緒更穩定,行為也更友善。
我們可以有不同方法樹立目標:建立自己的事業,工作中有目標的人會更有激情、更加專註;養育孩子,85% 的父母認為孩子給他們的人生帶去了最大的幸福和快樂;樹立信念和信仰,研究表明,有信念和信仰的人更容易快樂,同時信仰也使他們有更多的社交活動。
當然,你還可以通過追求人生目標來獲得生活的意義。這些目標包括對別人的責任和承諾,比如朋友、家人以及社區的責任,這些目標能讓人獲得滿足。
和朋友和家人相處 6-7 個小時,他們感到快樂的概率會比獨處大 12 倍。每天都要上班的人,如果每周和家人、朋友相處 8-9 個小時,自己也會變得更快樂,所以好好利用周末,和家人、朋友相處吧!
主動感激生活,對增加幸福感也很重要。著名的研究學者 Brene Brown(布琳·布朗)說過:「在 12 年的研究中,我從沒碰到過一個人能夠真正收穫快樂,除非他懂得表達對生活的感恩。」
在一項研究中,人們連續 6 周每周寫下一件他們感激的事,這使得他們的幸福感持續了 6 個月,睡得更香,也更容易去做有利於身體健康的事,比如體育鍛煉。
有 5 個方法可以讓你立刻增加快樂:花 5 分鐘做一件讓家人或者朋友高興的事;給一個幫助過你的人發一封 Email 表達你的感激;和家人、朋友談論一個有意義的話題;花 30 秒去幫助一個需要幫助的人;閉上眼睛仔細體會那些生命中的美妙時刻。
另外,還有一種方法是進入「心流」狀態,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中,忘記時間的流逝。經常做冥想訓練的人,就是通過改善大腦腦前額葉外皮的活躍程度,從而變得更加平靜和幸福。
提升同情心也很重要。試著換位思考,當別人感覺到你理解他了,你們就能夠建立更融洽、更親密的關係。
通常我們比較不同國家的幸福感時,會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人均 GDP、是否有自由的權利、是大方還是小氣、壽命長短......但是研究者發現,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社會支持」,換句話說,在你陷入困境時,是否有人可以依賴。
推薦閱讀:
※堅持做這兩件事情,最終你會感謝自己
※戀愛中給一些男孩子的忠告
※說話使人舒服多麼重要
※關於心理研究的哲學問題
※自卑的人很在乎別人,深度解析自卑,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