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態現象:為什麼越是喜歡一個人越是排斥

反態現象:為什麼越是喜歡一個人越是排斥

來自專欄朝陽文庫9 人贊了文章

在《行為心理學》一書上,有一個很有趣的詞語,叫反態現象。即是將焦慮以與最初目的完全相反的形式加以表現出來。更複雜的來說,就是複雜理性在理性典範的帶領下解決焦慮的一種外部特徵最為突出的轉移方式。是不是聽起來很繞口?

其實反態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而表現的最多的,就是在愛情中的反態現象。比如上初中時有一個同學小A喜歡上了他的同學小B,然而並不知道他的同學對自己是什麼看法,於是就開始了默默的觀察。但是由於他的同學和他並不熟悉,所以自然而然的沒有表現出來任何看法。但是她和別的男生說了什麼話,或者她不經意之間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卻會在潛意識已經默認小B不喜歡他的小A心裡瞬時放大,並自然而然的與這種潛意識產生了共鳴,從而得出了他的同學非常不喜歡他這個看法。而每一次這種對於他的同學不喜歡他的心理暗示都會給小A的自尊心留下傷害,於是在複雜理性的影響下小A更容易通過從行為與心理上對女同學的排斥來維護自己的尊嚴,這種與其目標背道而馳的現象便是反態。

很顯然,擁有反態思維的人在對事物的認知上有著一個與常人不同的尺度與判斷標準,而影響這個判斷標準的主要因素便是對他人態度的過度關注與解讀。

在反態現象的背後,其實是一個人本性上自卑與其強烈的自尊心之間的矛盾衝突。在未開始一段關係的時候,他會通過排斥這段關係來消除衝突,而在一段關係開始之後,這種衝突會以另一種形式表現出來,即當感情稍微出現問題的時候,反態者的心裡認為的戀人對他的愛會比實際上的愛更加少。而與之相對應的便是戀愛中的自戀型人格,現實生活中也不乏平平無奇,卻對自我認知無限誇大,並且潛意識中貶低了另一半的現象,在他們心中總是認為自己是獨特的,如果一直平淡則更容易產生懷才不遇的感覺與對他人的嫉妒心,有趣的是自戀型人格並不是真正的自信。心理學中自信分為兩種,依賴他人讚美而獲得的自信與不需他人評價,自己對自己有著清醒認知的自信,而自戀型人格大多數都屬於後者。

自信的塑造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情,反態者要想消除這種反態,需要的是在日復一日的鍛煉與選擇之中,取得更多的成功與對事務的掌控能力,消除自己的自卑。

關於愛情與心理學知識,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朝陽文庫。

weixin.qq.com/r/hihKUlL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領導最討厭下屬說的三句話,你說過嗎?
他為什麼討厭KTV? 
女生最討厭的男人,大概就是這種!

TAG:心理學 | 討厭 | 我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