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補貼新能源車企就玩完了?No,TA們第一個跳出來不服!
新能源是現在的熱門話題,更是朝陽產業,國家對於新能源也是大力支持。早在2009年國家為了刺激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就推出了一系列補貼支持政策。但是,這些政策中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一條內容,那就是補貼採取退坡機制。
從2009年到現在,新能源補貼政策呈現縮緊態勢而且補貼門檻逐年提高,很多早些年殺入新能源領域的汽車公司猛然發現,新能源市場並沒有當初那麼容易了,生存難度明顯加大,而新能源車企未來的走向是光面還是衰退?
新能源保持快速增長,業界一片欣欣向榮
中國的新能源市場已經多年保持快速增長,在2010年新能源汽車剛剛起步的時候,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僅有7100輛;而到了2014年,產銷量已經達到了分別為7.85萬輛和7.48萬輛;在今年,僅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已經達到了25萬輛,同比增長更是高達123%。這樣的銷量表現,可以稱得上是形勢大好。
如此大好的新能源形勢也是吸引了相當多的造車新勢力一起加入新能源市場的「狂歡」中。比如說在造車新勢力中呼聲較高的蔚來汽車,拜騰汽車以及電咖汽車等等,這些造車新勢力或有互聯網巨頭支持,或有二級資本支持,也都想在新能源市場分一杯羹,甚至揚言要擊敗傳統車企。
?政策縮緊門檻提高,利潤下降生存更難
但是在一片大好的形勢之下,不能忽視的是新能源車企對於政策的高度依賴性,甚至出現了很多車企騙補貼的情況。如今的政策已經在縮緊,而且門檻也在提高。今年的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為:續航150公里以下車型取消補貼,續航150-300公里車型補貼分別下調約20%-50%不等,續航里程300-400公里及400公里以上車型,補貼分別上調2%-14%不等,門檻明顯提高。
這樣的政策鎖緊及門檻提升,帶來的首要影響就是新能源汽車公司的利潤下滑,就拿國內新能源領軍汽車公司比亞迪來說,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為4.79億元,同比減少了72.19%。國內新能源汽車領軍公司尚且如此,那些造車新勢力的利潤情況更是慘淡甚至是虧損嚴重,新能源汽車公司生存面臨困難。
退坡機制其實有利,優勝劣汰促進市場
雖說退坡機制加大了新能源汽車公司的生存難度,但是從長遠看利大於弊。
要知道造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新興新能源汽車公司生產出的產品其實並不具備市場競爭力,並不是消費者想要的產品,只是濫竽充數的存在。此前因為補貼的存在,他們才得以生存,現在沒了補貼,他們就難以維繫,自然會被淘汰。
而那些真正專心於產品研製研發以及技術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像是比亞迪、吉利以及長安等,會迅速搶佔淘汰車企騰出的市場份額,進一步發展壯大,促進市場良性發展。
結束語:國家新能源政策補貼的縮緊和門檻的提高完全符合市場發展規律,退坡機制可以促進新能源車企的良性競爭。那些在新能源車企中扮演「南郭先生」的汽車公司會在退坡機制之下淘汰,留下來的新能源汽車公司才是有「真材實料」而且經得起市場考驗的,並且能夠帶給消費者真正優秀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推薦閱讀:
※一個新娘三個郎!全球車企哄搶寧德時代背後
※鉛酸老頭樂 - 鈴木TWIN的解讀
※新能源未來走向何方?純電氫能或爭天下
※3年巨虧100億,蔚來汽車還有未來嗎?
※2018年上半年充電樁設施相關政策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