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漢語白話詩還沒有自己的語言標準

漢語白話詩還沒有自己的語言標準

來自專欄得吧得吧

彷彿世界最黑暗的晚上

我們在灰藍的海水前

拉上畫滿椰子樹的窗帘

溫暖的風時時吹進

我們輕鬆爽利的言談

若是曇花盛開,

你與我為一幅世界地圖而爭辯

傍晚紡著昏暗的毛線

給昏暗加點冰塊么?

不,我們靈魂的渴如此治癒——

當夜晚的魚群溯游經過

我們像是被天空舀起的海水

望得見九月的星群

也望得見收穫季節堆滿小麥的大地

寫了這首詩以後,我也就大概明白現代派的玩法了。

很多人意識到,現代派詩歌很難吸引普通讀者。我來說明為什麼——作為一個寫了很久很久詩歌的人,作為一個詩歌寫作水平還算合格的人,我竟然是現在才懂得現代派詩歌的寫作。以前我是很難看懂畢肖普之類的詩人的翻譯詩的。最近我看明白了。請問,就這樣詩歌水平和素養,以及詩歌寫作年份也不少的人,都如此緩慢地理解現代派,你指望普通讀者去理解和接受么?

有人給了一個折中的方法:讓讀者經受一定的審美訓練後再來讀現代詩。我都經過多少訓練了,我都才懂得現代詩是怎麼玩的,而且說實在的,我還沒有八分接受呢!我寫的這首詩,那麼些的「的」,我看了就不舒服。

所以有兩個可能性:一是詩歌審美與流派已經大相徑庭,不要指望有統一的審美觀——這個我從道理上贊同,但很難支持。因為越是嘗試的寫法多了,就越懂得古今中外,包括現代詩,內容上並無太多差異,好詩的標準驚人的統一,即使翻譯體也不能抹殺這種詩歌內容上的,趨近統一的審美。

所以造成現代派難讀的原因,我保持高度的懷疑——問題出在語言上。就像我這首詩,內容上我倒是更喜歡些,只是語言上,那麼些的「的」讓我不舒服。我相信我的這個寫法,已經趨近於得到詬病比較少的那些現代詩人了。更不要說語言的展現更加乾澀的人,語言更加難以讓人感受到詩意。

有一些還算是明白過來的現代詩人,提出的觀點是——去他媽的讀者,老子為藝術創作。但這種立論和我前面說的對比,好詩的內容上古今中外並無太大差異,就站不住腳了。藝術創作古今中外的內核若並無差異,而古詩卻能讓人接受,顯然問題出自於詩人自己的語言運用上。若是完善藝術創作,又怎會不對語言進行改造呢?

於是矛頭更多地指向了最初的白話詩詩人和早期的翻譯家們。以前我幼稚無知的時候,就覺得他們有問題!——現在我正在教授近代中國文學史,對梁啟超王國維等人刮目相看,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們的理論高超,絕不輸於外國評論家。但這並不影響我的判斷。在漢語寫作上,早期的詩人與翻譯家,並沒有做到語言的最優典範。

當有珠玉在前——古詩的精鍊與詩意被我們從小學習閱讀,從中感受到的美感也絕非刻板灌輸,而是會於心底。而現代派的語言就實在難以比肩。中國詩歌的早期,詩經都是朗朗上口的,最初的語言就奠定了漢語詩歌的美感,後來代代承襲,有所創新,語言和內容上都是越來越豐富高超(當然我的口味還是覺得詩經更好)。新詩開頭卻並沒有給出一個語言的典範,(其中一種可能的原因就是都是讀書人寫的東西,而且經過了宋詩運動和桐城派,內容上與現實的連接上更加受到了一定製約,雖然有面對救亡圖存的時代背景的寫作,但也是為了變革而變革,甚至為了宣傳,有太多詩歌本身之外的原因。而詩經則是來自民間)。導致有承襲癖好的後來者,也就將錯就錯,以至於今到了連詩歌寫作者都需要經受訓練,才能讀懂的地步。當然也有很早就能領悟的詩人,但是呵呵,那並不意味著他會是一個好的詩人。相反年輕的詩歌寫作者對於國內現代派詩歌的領悟過早,就越可能造就自以為語言高超,實際上恰恰在語言上被帶到溝里去了,過度發展語言而沒有真正領會寫作好詩的根本——內容。於是出現了學院派。在本就有問題的語言上繼續前人的歪路,自以為是的發展,而在本應該去領會的詩意內容寫作上建樹很少——完全本末倒置。

當然現代詩的讀者問題,並非國內僅有,我不了解國際詩歌,大概外國詩歌也存在這樣的問題。那麼是否就是說,現代詩與讀者的關係,其實是本質上存在隔閡,與中國詩人的寫作與翻譯並非有絕大關係呢?這倒並非如此。外國詩歌同樣可能存在讀者少的問題,但那根本不在於語言,而在於外國詩歌的內容,比如艾略特的那些哲理很深的詩歌,也許語言上仍然優美宜人,但內容上對普通讀者本就難以深入。比如畢曉普的詩歌,過多個人性的聯想,無頭無尾地存在於詩中,對內容解讀也增加了難度。但在語言上,古代英語與現代英語雖然發生了很大差異,但印歐語系本身就是語音特徵明顯,因此在語言的詩意呈現上,最簡單的美感上來說,就比漢語容易。這也是為什麼歐美詩歌越來越在內容的呈現上有所加深的原因,因為語言上他們雖然可能也未必完美,但卻仍不影響詩意,於是更多關注內容上的發展。

所以我認為,決不能把外國詩歌的讀者少與中國現代詩的讀者少的原因混為一談!可能壓根不是一回事!原因在於漢語詩歌的內容上,達到那種深度了么?恐怕連古詩的介入社會與生活的這方面的內容都未必達到吧?更何論以現代派的標準來說詩意內容上的更加深入!漢語詩歌的寫作,有其語言上的限制——若不解決語言問題,很可能達不到最基本的詩意!所以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就像歌曲,同樣的內容,外國歌唱起來就會好聽一些。所以漢語詩歌,若不解決語言問題,簡直就可能達不到詩意的最低標準。但語言問題的解決,絕不是翻譯體和學院派那種語言,這種語言並沒有為詩意的內容呈現服務,反而偏離或疏離了內容,在語言形式上去創造所謂的詩意,真的值得懷疑!

很多人當人不服氣。會辯白說「我寫的就是詩意內容!」但這種東西,長期寫作後,你的內容究竟是詩意內容本身的,還是語言上的技巧。還真不那麼難分辨!——更不要說,語言的技巧,都是摸不到正路的技巧!萬事萬物,有其標準。顯然有充足的理由值得懷疑,漢語現代詩的寫作,在語言和詩意內容上,整體上來說,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標準。

有標準可笑么?並不。標準之下,才有自由。無視標準,無非浪費個人生命。如同自然規律,難以違拗。藝術的標準,只有在其之下,才會有燦爛的藝術生命。

當然我對這篇文的思想——並沒有信心。而且從詩歌根本上來說,語言也不是最根本的標準。之所以指摘現代詩語言的毛病,也僅僅是懷疑,它對詩意內容的呈現,也許會不如印歐語言那種能保障最低詩意的語音,而作為孤立語,不能達到一首詩的詩意形式的最低標準……至少我寫的這首詩里,這些個「的」,我是真的瞧著不大舒服。

寫這篇文也許也不是為了警示他人。僅僅是對自己的寫作提出要求。我要先找到自己覺得舒服的語言,然後再去嘗試它所能呈現的內容,是否能夠包括現代詩的大部分內容,並且保持白話詩的自然形式。


推薦閱讀:

詩歌的分類: 內容、題材、形式、體裁、國家   快!很急的!
經典愛情美文詩歌欣賞:如果能再感動你一次
陳定家 :海子詩歌在今天的意義 (今天網站)
汪常:每一首詩都是我的止痛良藥
詩歌翻譯 | 始終純凈的眼睛

TAG: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