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礙患者不去諮詢怎麼辦
心理障礙患者不去諮詢怎麼辦
心理諮詢師 吳劍
《中國中醫藥報》2013年01月10日7版健康關注 健康紅綠燈
心理障礙與生理疾病有許多區別,最讓患者家屬煩惱的是,心理障礙患者往往不願意接受心理諮詢的幫助。生理疾病的患者往往是主動求醫,家屬只要關心患者,找名院、求名醫、買名葯就可以了。但是對心理障礙患者的幫助,一些患者卻不接受,甚至拒絕,即使接受幫助,也是非常消極被動,影響諮詢效果。一般說,求助意識越強,諮詢效果越好,強迫來的心理諮詢是沒有用的。針對不願意心理諮詢的患者,家屬怎麼辦?
一是病情表現。不願意接受心理諮詢的患者,一部分是病情表現,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為缺乏自知力,而否認疾病,就需要強制性治療。如嚴重的抑鬱症,並且出現自殺行為,那適當強制性,就是挽救生命。
二是諱疾忌醫。一些心理障礙患者對心理諮詢有不少誤解,非常忌諱。認為去醫院,就是嚴重疾病。去心理諮詢,就是精神病。社會歧視使許多人產生顧慮,這是缺少心理衛生知識的表現。這些需要家人反覆解釋,解除顧慮。
三是猶豫不決。也有不少人想來心理諮詢,但是因為擔心隱私暴露,擔心別人知道,擔心治療效果,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往往使病情加重。這時候需要家人持續鼓勵和支持。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遇到一些危機、矛盾、衝突。大部分是自己解決,一部分是親戚、朋友幫助解決,小一部分還是需要專家幫助解決。向別人求助不是醜事,而是勇敢,也是科學,可以使自己儘快,有效從困境中擺脫出來。
四是求助意識不強。求助意識的強弱與疾病性質、程度有關,與治療效果有關。如網癮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解決求助意識問題。如何增強患者的求助意識,家人既要積極引導,又要適當增壓。喚醒患者的責任感,說明問題的嚴重性,表達諮詢的有效性。畢竟,患者的健康,他自己是最大的獲益者。
五是條件問題。一個求助者來心理諮詢與患者就醫一樣,是一個複雜的求助模式,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家人需要向積極方向做工作,如可以創造條件,不在醫院心理諮詢;可以通過其他對患者有影響力的人,來做思想工作;可以提供心理衛生的書籍,來逐步引導心理諮詢;家人可以用建議的語言,而不是要求的口吻,患者更容易接受;還可以家人以偽裝自己心理諮詢,一起來諮詢時,間接獲得幫助(往往心理障礙患者的家屬,如果患者不能接受諮詢幫助,家屬自己的心理也出現了危機);可以安排心理諮詢師為家人的朋友,解除其防禦心理;還可以家屬自己學習一些心理衛生知識,接受一些幫助別人的技巧。
總之,面對這樣困難的問題,家屬可以先來心理諮詢,與心理諮詢師密切合作,爭取患者早日接受心理幫助。
推薦閱讀:
※糖尿病心理障礙及治療
※八種社交心理障礙 你占幾種呢
※心理障礙中的程度心理學
TAG:心理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