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都有哪些?(附超實用陪玩攻略)

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都有哪些?(附超實用陪玩攻略)

來自專欄萌芽研究所BUD40 人贊了文章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和家人共同度過的。過了孩子第一年的屎尿屁之後,很快就迎來了新的挑戰——「玩」,如何陪伴孩子更好地玩耍,就成為了我們很多低幼家庭的苦惱。

比如我之前收到社群里丁丁媽媽的留言,她最擔心的是,不知道怎麼樣才能針對孩子的特點,有計劃、有節奏地助力孩子成長和興趣愛好的培養。

丁丁媽媽是一個全職媽媽,孩子所有陪伴和玩耍的規劃,基本都由她安排。孩子快滿19個月了,她試過給孩子準備很多東西,從手指畫顏料、彩筆、卡片書、故事繪本、英語童謠,也準備過數學啟蒙、美感培養、生活習慣、安全常識等主題的活動……

想做的事情很多,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卻不知道從何下手,她也會困惑,這樣不系統地陪伴,最後會不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呢?

丁丁媽媽的苦惱,其實我也深有體會。新手媽媽常常都會有手忙腳亂的時刻,擔心自己做多了限制了孩子,做少了沒對孩子盡到責任,因為我們是第一個引導孩子的人,也是孩子心中的指南針,所以最開始的啟蒙分寸,也是我們非常關鍵的陪玩基礎。

對我來說,要做好孩子的陪玩教練,離不開這四個關鍵詞:系統性、獨特性、主題時間和留白時間,掌握這四個關鍵詞,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在孩子興趣愛好啟蒙的路上遊刃有餘,而且能夠讓我們最終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刀刃」上,給孩子提供最佳的培育動力。

系統性:陪玩前,先了解孩子的發展特徵

玩耍規劃的第一個關鍵詞,肯定是「系統性」。在規劃兩個孩子玩耍活動的時候,我有一個習慣,會提前了解他們所在的年齡階段有怎樣的發育特徵。

學齡前的孩子,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的發育,都有里程碑可循,了解這些知識能讓我們具備全局觀。很大程度地緩解我們的規劃盲區,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對孩子們的能力發展水平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

比如兩歲的孩子,正處在嬰兒期和幼兒期的交界口,也是孩子許多能力發展的分水嶺。了解里程碑知識會對玩耍活動設計有哪些影響呢,下面也把我的養育兩個孩子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分享給大家。

  • 身體動作發展的分水嶺

以我家哥哥弟弟為例,在 Eric 兩歲前,他的大動作發展水平是跟不上哥哥 Joshua 的,弟弟走得不太穩,而哥哥的平衡力已經控制得很好了。

考慮到這個差異性,我在引導兩個孩子玩遊戲時會更有針對性。我想到一個簡單的辦法,調整了陪玩內容,讓 Eric 推著手推車和 Joshua 騎平衡車比賽,兩個孩子都能在各自的步調下玩耍在一起。

兒童早期身體動作發展階段

  • 認知能力發展的分水嶺

兩歲前的孩子,處於開始理解因果關係的階段,這個時候我會把假裝遊戲作為平時遊戲的首選。但等孩子兩歲後,就需要植入更多問題解決型的活動,比如像玩積木、拼拼圖等等。

在「優陪會員計劃」遊戲課里媽媽陪孩子玩「拼圖遊戲:雜誌拼圖」

而且,通過了解孩子的認知發展,也能知道孩子能力水平的參照標。比如,一兩歲的孩子拼圖能拼個2~3片,兩三歲的孩子可能在4~12片間徘徊。

那麼當我看到 Eric 能拼4片左右的拼圖,但 Joshua 已經可以獨立拼接近50片時,就不會焦慮是不是弟弟的能力落後了,因為回歸孩子身體發育的階段性指標,弟弟的水平就是正常的,只是哥哥超前發展了。

弟弟Eric在玩多米諾骨牌

  • 語言與讀寫能力的發展的分水嶺

對早期的語言和讀寫能力學習,我們也需要了解孩子的階段性特徵,比如,1歲的孩子開始能理解字詞和短語;到了學步期,孩子慢慢能夠通過親子共讀掌握早期的讀寫能力。

哥哥寫的日記,其實裡面的元素並不需要用到文字

而等到2歲後,孩子就需要通過遊戲道具、繪畫和文字元號來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做手工和在遊戲時引入一些道具都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孩子的象徵思維。

「優陪會員計劃」遊戲課(22-24個月)「配對遊戲:顏色配對」,通過繪本和玩具培養孩子的象徵思維

  • 社會性與情感發展的分水嶺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去過不同的遊戲場所,他們開始有了自己創造性的嘗試和冒險,也會開始主動接受同伴。

所以對兩歲後的孩子來說,有同伴參與的遊戲環境能夠幫助孩子發展社交能力。在哥哥弟弟那個時候,我不管是在小區、早教班還是家庭聚會,都會盡量讓孩子多和小朋友接觸,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學習社交技能,以便更好地融入幼兒園的生活。

在「優陪會員計劃」遊戲課里,哥哥和同伴一起玩「聯合遊戲:一起玩圈圈」

了解了孩子身體動作、認知能力、語言讀寫和社會情感這四個層面的分水嶺和特徵,在給孩子設計玩耍活動時,我就會不同階段融入不同的元素,增加遊戲的多元性,極大程度地避免了「厚此薄彼」。

獨特性:陪玩的精妙之處在於個體差異

玩耍規劃的第二個關鍵詞是獨特性,也就是一定要「看到孩子」。

因為我養育著兩個孩子,所以能深刻地感受到這種挑戰:兩個孩子成長的階段性發展不一樣,表現和互動模式也不一樣,所以更需要我提前思考孩子們在遊戲中的不同位置,必須要具備「看到孩子」的能力。

比如在給孩子做財商啟蒙時,我們經常玩大富翁,遊戲中兩個孩子也各有側重:那時哥哥4歲多,重心就是引入規則、金錢、買賣等概念的認知,屬於棋盤類遊戲的前期啟蒙;

而2歲多的弟弟,更多的就是教他認識顏色、數字和公共設施,協助卡片分類,和了解遊戲的基礎規則。

了解每個孩子之間的差異,在遊戲的過程中,我們便可以有的放矢地和孩子進行交流,最大化促進孩子們間相互學習的機會。

比如我和哥哥的交流,更多地偏向財商教育:「Joshua,如果我們到了一個空房子面前,就可以買這個房子,你現在可以統計一下手上有多少錢,看看夠不夠牌子上的標價?」 Joshua 就開始統計自己手裡的10張10美元,這也是數學啟蒙的過程。

我和弟弟的交流,則更多地偏向分類和規則:「Eric,你可以和我一起把這些機會卡分類疊好嗎?」、「這個遊戲的規則是,我們可以丟骰子,然後跟著骰子的數字開車往前跑,你試試看像哥哥一樣,完整地操作一次。」,這個不停調頻的陪玩過程,也能加強孩子的合作能力。

主題時間:項目制專項玩耍時間

在了解了孩子認知和能力發展的系統性和獨特性後,我們就可以大展身手,按照主題來規劃孩子每一天的陪玩內容,給孩子「主題性學習時間」。

我的做法是,讓哥哥和弟弟在同一個時間做各自的事情。比如今天的學習主題是益智類的遊戲書,像連線、塗鴉和拼圖我都會同時採購2歲+和4歲+的,讓哥哥弟弟各自玩的同時也能有交互,一邊研究和自己年齡段相匹配的遊戲,一邊觀摩對方的遊戲和自己遊戲的差異。

哥哥弟弟常常在一起塗鴉,結束後也會一起收拾工具

規劃孩子的項目制玩耍時,我們要記得的要點是,多觀察、多總結,並且適當調整,幫助孩子不斷進階。

我每天都會按分類記錄下孩子的遊戲,除了讓我思考遊戲的不同玩法,還可以看到兩個孩子的能力區間,這對於陪玩很重要,如果觀察到孩子已經掌握了一個技能,或者明顯發現孩子某一方面的短板,那麼在下回遊戲的設計中,我們就可以給孩子增加難度或重複練習,讓孩子在體驗的過程中,一步步地突破自己。

我記錄的兩個孩子的遊戲日記

比如弟弟Eric有一次看到哥哥自己設計的指尖陀螺,他也很想試一試,但是因為他手部精細動作發展得還不夠,最後還是失敗了。

哥哥在設計之間陀螺,當時弟弟看到了覺得很有趣

這個時候,就是我們和孩子一起複盤的好機會。我和Eric一起討論「想要設計出指尖陀螺,需要哪些條件呢?」,一起總結失敗的原因是小手力量不夠。

「那我們可以怎麼鍛煉小手力量呢?」原來可以先從撿豆子、擰螺絲這樣的遊戲來過渡。這樣下次在給孩子設計遊戲時,就可以著重訓練這方面的能力,這些也都是項目制遊戲的引導方式。

留白時間:孩子也需要有個人時間

除了給孩子安排主題性學習時間之外,別忘了給孩子的規劃留白。

「你可以自己去找點事情做啊」,這是我每天都會跟孩子說的一句話。我鼓勵孩子發獃,鼓勵他們自己去找事情做。當我們的主題性活動結束後,比如每天晚飯後到臨睡前的一個小時,就是我們家的留白時間。

剛開始給孩子留白時間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困擾可以做些什麼,我們先不要心急,要忍住想替孩子規劃的衝動。

要知道,在孩子的世界裡,好奇心是無處不在的,我家哥哥弟弟剛開始的時候,都會先發一下呆,但無聊一會兒後,他們就會開始自己去找書看、一起唱歌、畫畫、用玩具自導自演一場故事,或者用積木搭建微型城市……花樣非常豐富。

哥哥在留白時間自己設計的小火車

孩子的無聊是他們進行自我探索的絕妙工具,我也越來越喜歡觀察孩子們的留白時間,沒有什麼能抑制孩子的好奇心,他們自我探索的過程總能帶給我很多的驚喜。

兩個孩子的自由玩顏料時間


在養育中,如果說父母是孩子的燈塔;那麼在玩耍中,孩子就是父母的啟蒙者。

我們誰也無法比孩子更會玩,也無法像孩子一樣在玩耍中釋放出原始的好奇心,但我們可以做一個懂得陪玩的父母,看到孩子的潛能和獨特之處,做好大方向的規劃,並給予孩子恰到好處的輔助。

更重要的是,相信孩子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和好奇心,這便是我們最好的陪伴姿勢了。

—— END ——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註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關注萌芽研究所BUD,你可以回復關鍵詞?

「資源」,送10000G國內外前沿的育兒資源包;

「教養」,送系列孩子成長中最常見的教養問題,附帶解決方法;

「早教」,學習每個媽媽都應該知道的早教避雷重點和各國早教育兒理念。

推薦閱讀:

情人互送禮物清單 | 謝謝你愛著我、陪伴我,請繼續,不要停
教育評論:近七成父母陪伴孩子「心不在焉」說明啥?

TAG:兒童教育 | 認知 | 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