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清中西亞的歷史,把中西方文明串在一起?

如何理清中西亞的歷史,把中西方文明串在一起?

12 人贊了文章

前些天回答了一個問題,這問題有點大,回答也有點長,寫了一半不小心發了出去。直到今天我才寫完它。寫完後發現,好像這篇回答已經把我個人的世界歷史觀都寫的差不多了,所以就在這裡搬運一下吧。

原回答在這裡:十一點半:如何理清中國各王朝與中亞和西亞國家的關係?是否能把中國歷史和歐洲歷史聯繫起來?

我現在寫下這句話的時候,上面這個兩年前提的問題一共有3786個關注者,但是卻只有22個回答。--回答這個問題,大概是需要點勇氣的。我就鼓起這個勇氣,談談自己的看法吧。文章會有點長,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耐心看完。。。

一、宏大敘事

先簡單的說一下,在我個人的理解中,為什麼這個問題如此的難答。

網路上對於歷史的討論,最熱門的,通常都是一些有趣的小細節,比如一些有故事性的歷史軼聞,次熱門的,是一些「無趣」的小細節,比如大佬們對於某一個歷史事件的疑點進行的考據。

但如果你去看一些歷史巨著或者教科書,就會發現這些專業的老學究們,更喜歡的方式是進行宏大敘事。

前者創作和閱讀的門檻都比較低,後者的門檻比較的高,而意義也比前者更大,如果你越過了這個門檻,打通了任督二脈,宏大敘事讀起來會比故事軼聞更爽更有趣。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能夠簡單的看明白並且get到G點的卻是前者。

所謂宏大敘事,就是對歷史的一個無所不包的,完整的敘述,這種敘述旨在描述整個世界,整個文明,整個時代,而不是拘束於某一個細節。

其實我們對宏大敘事並不陌生:中學歷史課本就是宏大敘事。

網上的歷史小故事讀起來津津有味,中學歷史課卻在昏昏欲睡。--這就對了,因為宏大敘事是有地基的。

完整的世界由無數人,無數事,無數小細節組成的。這些小細節的總數遠遠超過了人類的腦容量,所以我們想要認識完整的世界,就必須藉助總結-歸納這樣的抽象邏輯工具。比如說,你發現在華夏文明最古老的記載中,流行踩巨人腳印懷孕,看到極光懷孕。又發現後世對兩河文明的記載,流行過各種處女懷孕。無數的文明,開頭的那幾個名人他媽,都有著匪夷所思的懷孕理由。那你就可以總結出一條規律:文明的開始,大家都找不到爹。--這樣的規律一條一條的被前人總結出來,寫進書里,形成理論體系。在這個體系上建立一套基於事實,又邏輯自洽的歷史觀理論,這樣我們就形成了一個對整個世界,整個歷史的完整的認知,這就是宏大敘事的地基。

有了這個地基,才會有按照地基所構建的宏大敘事。

我做個圖片吧,這樣大概會更直觀一點:

這個地基已經比較龐大了,包括我在內的業餘選手和吃瓜群眾還是挺難掌握的。在沒有掌握足夠的知識儲備之前,有興趣的吃瓜群眾能夠真正理解的,以及真正感興趣的,只有一個一個孤立的史實,有些聰明的群眾大概也能總結出一點小規律。然後這個時候,由於基礎教育和各種宣傳,包括教科書、政治宣傳、影視劇、網路,群眾們也會接觸到很多宏大敘事的說法,於是在一個典型的吃瓜群眾眼裡,歷史就是這樣的。

在大多數人那裡,自已所認知的」歷史真相「和常見的宏大敘事之間,隔了一個巨大的問號,所以」教科書是錯的「"還歷史以真相「「歷史震驚你」才特別的有市場。同時,在不同的群眾眼裡,底層的那一小部分也會有所不同,所以他們莫名其妙的就會戰起來:

而宏大敘事的構建和描述,要求就更高了,這當中的一個判斷句,背後就是幾百幾千年的事件總結,和無數前輩的基礎工作。必須要對整個歷史學的體系有充分的認知才能完成。像網路論壇里的愛好者們,包括我在內,別看平時講起來一套一套的,史料證據一掏一大堆,但都絕對沒有寫出中學課本的那個水平,--哪怕是寫出一章一節。大家在網路上,也就是講講細節,吹吹牛逼,聊聊故事,互相討論學習一下最下面的那個地基罷了。

--所以此時此地,這個問題才會呈現出如今的狀態,因為這個問題是一個宏大敘事的提法,也就只有宏大敘事的回答方式能夠真正的解決。這需要相當的知識儲備,才能駕馭,不出差錯。高贊回答已經寫的相當好了,把中國和世界聯繫過程中,最主要的事件和發展過程都羅列了出來,可以看出作者下了很大功夫,所以我也點了個贊。只是看完後還有那麼一點意猶未盡,--大概就是缺了那麼一個宏大敘事的框架。所以我斗膽試著把這個框架寫一寫,也算是一個補充。

如果下文有什麼錯誤,還望輕拍,畢竟我也不敢稱有多專業,只是出於興趣愛好,平時喜歡看看書寫寫字。我下面不摳任何細節,也不去檢索任何資料,純粹的是這些年來讀過的書,在我個人的腦袋裡構建出的一個簡單框架。這個框架不包括任何具體的歷史事件,但可以方便你把歷史事件往裡面填,這樣就能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歷史觀,也就是題目中的「理清」。

二、思路和概念。

回到問題本身,題主問的時間是整個中國歷史,地域是「中國各王朝」「中亞和西亞國家」以及「歐洲歷史」,中國的歷史相當的長。。。長到和整個人類文明史差不多。這三塊地域又幾乎包括了整個古代世界。所以基本這個問題,問的就是80%的人類史了。。。這要按照搬細節的答法,大概得搬一整個圖書館才能答完整,所以我的思路是這樣的:

把「中國各王朝」「中亞和西亞國家」和「歐洲歷史」這些數不清的國家和王朝,上升到「文明」這個角度。再從這個角度講其中的發展和聯繫。這樣能收住篇幅,也能更清晰直觀的搭建出我想要的框架。並且,中國這一個國家,其實就是一整個文明,「中國各王朝」就正好可以用一個文明來概括。拿出來對應能討論的,自然也要上升到「文明」這個級別。

我在這裡對本文中的「文明」概念下一個自己的界定:採用相同政治哲學和意識形態的國家、民族、王朝同屬一個文明。

文明這個概念還是有點大的,包括政治文化經濟軍事方方面面,但我想要的是一個簡要框架,所以就要把這個問題簡化一下,我認為,一個文明區別與其他文明,最主要的特徵就是他的組織形式--文明由家庭、團體、社會、國家、帝國組成--這些說白了都是組織,而構成這些組織最基本的原則,就是這個文明的成員普遍認同的方法論和世界觀,比如華夏文明的人情社會和與之對應的整套倫理,比如現代西方文明的法理社會。再比如阿拉伯的政教一體結構。按照這個原則給所有問題相關的國家民族分類,就可以用比較少的「大類」來簡化這個框架了。

當然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文明的意識形態也會發生改變,但只要這種改變是漸近的、自發的,而不是被突然打斷,我就認為他還是同一個文明。如果發生了突然的碰撞和改變,我就按他們是不同文明算了。

按照這個思路來看,題目「中亞和西亞的國家」就十分的有趣了。--因為他們在不同的時期,分屬不同的文明,尤其是中亞國家的歸屬--如果從文明間版圖碰撞的角度來看,這裡的歷史就是那個碰撞的主線。下文我就先把主角們12345的數一數,再用這條主線把他們聯繫起來,也就剛好構建出那個能夠解答本問題的框架了。

三、塑造歐亞大陸歷史的主要文明

1.古西亞文明

古代西亞文明的核心區,就是兩河流域,從蘇美爾城邦開端。簡要概括這個文明的話,就是被野蠻人不斷衝擊--毀滅--同化野蠻人--再次重生的過程。最後,通過這種輪迴,進化為波斯文明。

文明的蘇美爾被野蠻的阿卡德人滅亡,阿卡德在蘇美爾的文明基礎之上,成長為阿卡德王國。

文明的阿卡德被野蠻的庫提人滅亡,蘇美爾自發的重生烏爾王朝。

文明的烏爾王朝被野蠻的阿摩利人滅亡,阿摩利人被烏爾同化,重生為巴比倫王國。

之後的赫梯--亞述--新巴比倫,繼續遵循這個規律螺旋發展。

最後,伊朗高原上的野蠻人,衝下高原,統一了整個西亞,在繼承了古西亞文明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新的統治方式,後來又受到希臘文明的衝擊,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成長為希臘-波斯文明。

阿卡德王國,巴比倫王國,赫提帝國,亞述帝國,巴比倫尼亞,新巴比倫,波斯帝國,同屬這一文明。

2.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是一個比古西亞文明有更穩定傳承的文明,基本是自行發展,歷經了早王朝--古王朝--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這樣的變化,中間被喜克索人打斷過一次,最後在新王國末期,被亞歷山大注入了希臘-波斯文明的血脈。

再後來被羅馬征服,徹底融入其他文明。

3.希臘-波斯文明

寫到這的時候我猶豫了一下,是該把希臘和波斯放一起,還是和羅馬放一起,亦或是單獨算一個。或者說,是把波斯和希臘放在一起,還是和阿拉伯放一起,亦或是單獨算一個。最後考慮到以下理由,我還是把希臘和波斯算在一起了:

希臘的文明發端在愛琴海,對羅馬和後世的西方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希臘本體的發展和壯大,在於亞歷山大對波斯的吞併和之後的希臘化時代,希臘化時代,其實也是希臘波斯化的時代,這兩個帝國在疆域上高度重合,在文明上也高度整合,並且在羅馬帝國崩潰以後,共同做為東羅馬的基本盤,產生了和西部天主教文明不一樣的組織形式,按照這個脈絡,把他們算在一起更方便一點。

只是個人為了方便這麼分類了一下,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自行把這塊積木拆出去搭到別的地方。文明間相互的演進催化十分複雜,按照不同的脈絡會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沒有什麼正確和錯誤的分別。

希臘和波斯,在最初都是屬於古西亞文明邊緣地帶的野蠻人,也同時受到了古西亞文明的輻射,走了不同的道路,而又殊途同歸。

波斯通過武力擴張征服了整個西亞文明,然後整個融入進去。希臘則是通過貿易和交流先是受了文明的輻射,在此基礎上發展了自己的文明,再通過武力擴張接盤了波斯。再把自己的文明反注入到西亞文明裡去,進化出了這一脈文明。

而由於這個碰撞比較短暫,這一脈文明也比較鬆散,一部分被羅馬所征服,在羅馬帝國的崩潰過程中被羅馬拋棄,進化成東正教文明,另一部分未被羅馬征服,但後來被阿拉伯人擊敗,阿拉伯人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阿拉伯文明。

波斯帝國,帕提亞,薩珊,塞琉古,托勒密等一眾波斯化和希臘化國家屬於此文明。

4.羅馬文明

羅馬早期的歷史,就是一個統一腓尼基人的過程。包括義大利同盟國、迦太基都屬於腓尼基一脈,而腓尼基人可以上溯到古西亞文明。在這個基本盤的基礎上,羅馬又大量學習了希臘文明。

再之後,羅馬帝國不斷擴張,囊括了幾乎整個西方世界。成為西方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世界性文明。

羅馬帝國的崩潰,也塑造了後面的整個西方世界。他崩潰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西歐的天主教文明,這部分也是保留羅馬文明成果更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東正教文明,也就是來源於希臘-波斯的那一部分,被羅馬化之後的成果。

羅馬文明包括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

5.天主教文明

天主教文明來自於羅馬帝國的崩潰。帝國邊緣的蠻族毀滅了帝國,然後在廢墟之上,在充分吸收了羅馬文明的成果之後,建立了這一文明。這個文明經歷了分裂--合併--又分裂,中間向東正教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發起了兩次戰爭。後來在歷經文藝復興、資本主義革命和工業革命之後,站上了人類的巔峰。成為今天的西方文明,後面這部分屬於近現代史了,這部分大家也都很熟,就不多提了。

天主教文明包括英國,法國,德國,others國。

6.東正教文明

東正教文明的主體,就是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占庭帝國,這個帝國乾的事不多,基本上就是在東歐杵了1000多年,不停的被西方和東方的敵人所衝擊,一直杵到西歐天主教文明完成最終進化。可以說是充當了西方文明的MT這樣一個角色。最後本體被奧斯曼擊倒,文明成果被俄羅斯繼承。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俄羅斯的國徽,正是「雙頭鷹」,雙頭鷹其實正是羅馬帝國的標誌,後來被東羅馬帝國一直沿用,再被俄羅斯封給了自己。

東正教文明包括東羅馬帝國和一眾東歐國家。

7.阿拉伯文明

阿拉伯也是起源於一個野蠻部落,在7世紀突然雄起,把疆域從阿拉伯半島一路擴張到西亞、中亞、北非乃至伊比利亞半島。他的文明成果,繼承自希臘-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和其他外部文明之間的發展脈絡也比較簡單,就是征服,失地,版圖變化,互相攻防。打下伊比利亞,又失去,打下東歐,又失去。打下中亞和高加索,又失去,這樣子,直到今天。

阿拉伯文明包括,恩,包括,恩,名字太多不列了。。。

小結一下

以上7個文明,聯繫的相當緊密,我上面畫了幾張圖,把這幾張圖拼在一起,再把我前面一不小心忘掉的古埃及文明加上,就是他們大致的發展脈絡了:

字丑,湊合著看吧。

8.華夏文明

矗立於東亞的一個單獨線性系統,大家都很熟悉了,下一章再說。

9.印度文明

和本問題無關,不提。

10.游牧文明

游牧文明的主要發端地有三個,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和高加索。在世界歷史上,游牧文明會周期性的,從這三個地方出發,向其他文明滲入。征服,或者融入。他們的活動,把世界各文明聯繫了起來,這也就是題目和本文後面那一部分的一個主線。

游牧文明不是固定的哪一個文明。我這裡說的游牧文明,是按照我前文中對文明的劃分的標準分出的一類文明,游牧文明跨度極大,各不相同,但由於組織形式一致,我都給他劃在一起,而游牧文明在定居蛻變後,就不再是游牧文明,而是分別分類。

比如波斯在征服西亞之前是游牧文明。征服之後建立了自己的文明。

蒙古在征服歐亞大陸之前是游牧文明,征服之後,分別融入了不同文明,比如蒙元融入了華夏文明,伊利汗國融入了阿拉伯文明。

關於游牧文明,下一章再慢慢談。

四、文明間在中西亞版畫的碰撞

前文鋪墊了這麼多,現在終於可以回到題目本來的主線了。

下面,我就以時間為軸,以中西亞為舞台,拿根線把各大文明串一串吧:

1.游牧文明最初的衝擊

游牧文明對農耕文明的衝擊,是聯繫歐亞大陸各個文明的一個很重要的脈絡,每隔一段時間,游牧文明都會向農耕區遷徙,對各大文明進行衝擊,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種說法,比如氣候影響什麼的,不過這原因不重要,看結果就好。

在文明的最早期,古西亞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就承受了游牧文明的不斷衝擊。

西亞文明的情況我在上一大段里簡單的說了,基本就陷入了被游牧征服--同化融入--重生的循環,最後由一個大bug游牧民族--波斯,開啟了下一個時代。

埃及由於離的相對遠一點,受的衝擊比較少,只在中王國和第二中間期時受到了喜克索人的入侵,喜克索人在埃及建立過兩個王朝,後來被趕了出去。也就消失在歷史中了。

希臘在早期大致也是受到過這種衝擊,我們熟悉的那個古典希臘,其實並不是最早期的希臘,希臘文明最早開始與克里特島和邁錫尼。但在這兩個文明和古典希臘之間,出現了一個毫無歷史記載,也沒有文明跡象的黑暗時期,關於這個黑暗時代有很多種說法,受游牧衝擊也是其中一種比較可信的說法。

而同一時期,華夏文明的記載中,中原政權也受到了「西戎」的威脅,春秋時代第一個霸主,齊國,就是以討伐諸戎做為號令諸侯的大旗。秦國,也是舉起在討伐西戎的過程中。

所以這一階段,中國和西方沒有發生什麼可以證實的交流,要說共同點,那就是都受到了游牧文明的威脅,至於這些游牧文明之間有沒有什麼聯繫,那就是一個大大的黑箱和問號了。考慮到地域的遙遠和當時生產力的局限,我個人認為是沒有多大聯繫的,就算有也只會是一絲絲。

2.希臘-波斯文明的合併與進擊

下一個登上舞台的,就是波斯帝國和亞歷山大帝國,首先是波斯帝國征服了廣大的西亞和中亞地區。

然後是亞歷山大征服了波斯,又把這個版圖往外擴張了一些。(似乎也沒有擴張多少呢。。。)

這個在歷史上叫做「希臘化時代」,也就是希臘文明大幅擴張,把他的文明注入到整個中西亞的時代。但我個人認為,把時間再放長一點,往前把波斯帝國的擴張算上,往後再把亞歷山大帝國崩潰後的那些塞琉古,托勒密,巴克特里克等等一眾希臘化國家和帕提亞這樣的波斯陰魂一併算上,合併把這一時期的中西亞稱做「希臘-波斯文明」,在我這個框架中可能更合適一些。彼時的世界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3.華夏文明的野望

在希波文明擴張的同時,華夏文明處在秦漢時代,此時再一次的受到了游牧文明--匈奴的衝擊 ,而在漢朝擊敗了匈奴之後,華夏文明也終於把觸角伸向了中亞。

漢朝經營西域的故事我們也比較熟悉了,此時的漢朝在西域遇到的,正是希臘--波斯文明,例如漢武帝為了汗血寶馬,討伐大宛的故事中,那個大宛,就是屬於這一文明。史記中記載:

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

--這正是農耕文明的特徵。

華夏文明和古代的西方文明,終於第一次有了可證實的聯繫。

不過這個時候,漢朝遇到的希臘-波斯文明,只剩下一些殘渣,已經分裂成了無數小國,此時在西方如日中天的,是羅馬帝國。

此時的中亞版圖,同時受到了華夏文明的影響和希臘-波斯文明殘留的影響。

4.游牧文明又一次衝擊

公元4世紀,羅馬文明和華夏文明在差不多相同的時代,受到了游牧文明的大規模衝擊。

阿提拉的故事我們也很熟悉,不過每當涉及到游牧文明,史實總是會變得十分模糊--因為我們的歷史是由農耕文明記載的,游牧文明的活動大體上還是一個黑箱。這裡有過一個流行的說法,說入侵羅馬的那些個蠻族,是像多米諾骨牌一樣被推向羅馬的。漢朝趕走了匈奴--匈奴追逐著東歐大草原的游牧民族奔跑--大草原的漢子們又把的日爾曼人、哥特人推出了樹林子,最終汪達爾,日爾曼,哥特們撲倒了羅馬。

我個人不是特別理解這種說法,因為看時間上,蠻族入侵是公元四世紀的事情,漢匈大戰是公元一世紀的事情,這骨牌倒了三百多年,似乎有點。。。神奇。。。而且蠻族們攻破羅馬城寨的同時,中國也剛好正在衣冠南渡五胡亂華。

但我忽然又想到,我第一次看到這種說法,似乎是在課本上看到的。。。

於是我又回頭翻了翻課本,就這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品的《世界史》:

是這麼寫著的:

恩。。。。。。。。。。

我的知識儲備無法下這個判斷,我只知道編教科書的人比我牛逼的多,他說是啥就是啥吧。。。反正你要考試不按他說的來,肯定是一個大大的X。

這個說法如果是真的,那也算是中國和西方的一個聯繫了吧。

而如果是錯誤的,那也並不影響我們的繼續討論,現在就是兩種可能--中國推了一個多米諾骨牌,把羅馬推倒了。

或者沒人推這個骨牌,游牧文明以謎之原因向羅馬文明大規模發難。

同時,中國自身在經歷了三國戰亂和八王之亂後,也被游牧文明趁虛而入,與羅馬成為難兄難弟。

這中間有個薩珊波斯杵在中亞,大致的刷了一點存在感。版圖如此:

5.混亂的時代

在晉和羅馬雙雙倒下之後,中西亞,包括中國的新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進入了權力真空。無數小國家和小民族在這一地區輪番上陣,不過由於我這個回答只是捋框架,對於這些小國就不講了,還是專註於大文明好了。

在中國南北朝到隋唐初年這個階段,中西亞最大強的國家和文明叫做薩珊波斯,在前面的章節里也已經講過。

薩珊波斯大致是這麼一種存在:

相比之前的羅馬、漢朝、亞歷山大,薩珊的實力要弱很多,在薩珊的整個存在歷史裡,他都一直在被一些小的游牧民族所困擾,雖然一直沒有落敗,應對起來卻比較吃力,和羅馬漢朝鼎勝時期的霸業相比,要遜色很多。甚至於還向北魏納過貢,對,就是南北朝的那個北魏。。。

薩珊波斯在中亞杵了很久,他不是特別的強,但在他存在的這一個時期,整個中西亞,他是最強最大的。而且這個時期,也是羅馬分裂,中國處在南北朝的時期,不管東西還是中,都沒有特彆強的強權,所以放在整個歐亞大陸上,薩珊在當時也是一個比較強大的存在了。

薩珊的文明繼承自波斯-希臘文明,算是一個殘影,在他前面,有波斯帝國和亞歷山大,在他後面,有阿拉伯,相比之下比較遜色,所以也就不足以算做一個獨立的文明。就當他是一個過渡階段吧。

總之在4世紀到7世紀這樣一個階段里,中西亞處於權力真空。沒有特彆強的強權,只有一個比較弱勢的偽中心。如果從文明的角度來看,就是希臘-波斯文明的殘影和游牧文明打成一團,變成了一片混沌。而這時的東西方,分別處於分裂和混亂之中,無暇顧及這個領域。

哦對了,還有東羅馬這個難兄難弟,和薩珊一起杵著。

6.華夏文明的第二次野望

權力的真空總是不會持續太久,當東西方分別形成下一次強權,戲碼又在中亞重新上演了。

首先是華夏文明又迎來一次高峰,盛唐時,唐朝大舉向西域擴張,彼時唐朝對西域的控制遠超漢朝。雖然畫在這個地圖上不太看的出來。但地圖上可以看出,唐朝在鼎盛時的觸角,甚至已經伸向了西亞。

相比前面提到的薩珊,唐朝也展露出了真正強權的力量:

而下面就是我現在這個敘事方法和框架對比摳細節的好處了:

唐朝在進軍西域的過程中,無論是史書的記載還是現在的很多討論,都傾向於把唐朝對敵的那些民族和國家描述成游牧文明。但實際上,唐朝在西域遇到的,大多是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混合體,這裡的農耕文明,就是上一個時代在中西亞縱橫的大文明留下的殘影。

也就是一些希臘-波斯文明+華夏文明+游牧文明混合民族。我現在還記得,中學歷史課上有一句「突厥人,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自己文字的少數民族」。這也是游牧文明開始進化的明證。

唐朝的進擊給這個混合體帶來了更多的華夏部分,同時也把更多的希臘-波斯部分和游牧部分引入了華夏文明。這就是文明間的交流和相互融合了。

然而好景不長,盛唐時代沒能持續很久,短短几十年,一個安史之亂,就讓唐朝元氣大傷,華夏文明也就此全面退出了西域和中西亞。這時候也恰好是阿拉伯東擴的階段,兩個帝國擦了點邊,沒能上演大規模全面戰爭的戲碼。

7.阿拉伯文明的擴張和東正教文明的守望

接下來登上舞台的就是阿拉伯人,伊斯蘭世界現在的混亂,給太多人留下了一些不好的印象。但我們這裡說的是歷史,如果你對阿拉伯的歷史不是太熟悉,我下面的描述可能會有點點顛覆你的三觀:

在中國處於唐朝的這個時間段,阿拉伯文明是一個不次於唐朝的,文明開化繁榮(注意:開放)。貿易發達,力量強大的輝煌文明。甚至於在宗教上都是十分寬容的。

乃至於現在西方人做的一些中古背景的遊戲里,代表」學識「」魔法「「高智力「的種族,都是頭巾長袍圓頂尖塔,比如山口山裡的銀月城

魔法門裡的學院派系。

阿拉伯的疆域擴張成了這個樣子。

文明的影響力擴張到了新疆。

阿拉的商業和貿易也一路擴張到了中國。中國宣傳著鄭和下西洋,西方宣傳著大航海時代。但實際上,最早在這條線路上航行和貿易的,是阿拉伯人:

乃至於鄭和本人,就是一個穆斯林。

這是泉州一個宋代的建築,感受一下:

而在另一路,阿拉伯文明在一個叫君士坦丁堡的地方遇到了麻煩。

阿拉伯一次又一次,叒一次,叕一次的衝擊這個地方,未果。

東羅馬帝國,就充當了一個看門神的角色,杵在阿拉伯前進的道路上。也護住了西歐一堆的天主教國家。

這時中國和阿拉伯一直保持了比較密切的交流,阿拉伯和歐洲人則保持了另一種交♂流。

8.游牧文明的叒一次衝擊

而事件的再次改變,又是源自游牧文明的再一次雄起。前面說到,游牧文明在東西方大文明的影響下,已經有了很多農耕文明的特質,比如發明了自己的文字,組織能力也開始向農耕文明看齊,所以這時的游牧民族,比如土耳其人,契丹人,女真人,和早期的游牧部落已不可同日而語。

可稱之為游牧文明2.0版。

而這其中的究極進化體,蒙古帝國。又掀起了一波腥風血雨。

在東方,蒙古人終結了宋金之間的恩怨,入主中原。

在中西亞,蒙古從花喇子模一路打到埃及。在整個阿拉伯文明中瀟洒走一回。

但蒙古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文明,而是分別融入了各地的文明。

所以如果還是從文明的視角出發,這時的版圖也沒有多大差別。只是文明的領導者換了換人。

蒙古的事業輝煌耀眼,可在文明視角里,只是曇花一現,而更加影響文明史歷程的,則是另一支游牧部落--奧斯曼人。

這支游牧文明被阿拉伯文明同化以後,終於敲開了中西亞和歐洲之間,那扇立了上千年的大門

--君士坦丁保淪陷,東正教文明轟然倒塌。

9.天主教文明的反殺

只是這扇門敲開的太晚了一點,此時的天主教文明,已經羽化,準備升天。

君士坦丁堡陷落於公元1453年。

但丁生於公元1295年。

哥布倫於1492年出發遠航。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天主教文明在文藝復興和大航海之後迎來了一個急速上升期,最終吊錘了阿拉伯文明,又暴打了華夏文明。篇幅到這已經蠻長了,我就不細講了。

10.華夏文明的一小步

而在天主教文明開始吊錘阿拉伯文明的時候,華夏文明也有了一點小進步,就是終於又回到了西域。

天主教文明的吊錘全世界,是由西往東的,最先被打的,就是此時阿拉伯文明的代表,奧斯曼帝國。

而這時候的西域,也就是新疆,只剩下一些阿拉伯文明的殘餘勢力。又屬於一種權力真空。

此時的清朝做為一個統一的大帝國,重返真空自然是毫不費力。

五、小結

從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出,事實上東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還是相當多的。歐亞大陸的歷史可以說很早就連在了一起。這個交流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推動者由大帝國的擴張和游牧文明的衝擊交替扮演。

大致就是一個這樣的過程:(東方或西方的)大帝國擴張--帝國崩潰--游牧衝擊和混亂--大帝國更進一步的擴張2.0版--游牧文明衝擊和混亂2.0版......最終上升到今天的樣子。

此篇回答主要就是試著用宏大敘事的方式搭這樣一個簡易框架,所以省略了很多細節和具體的歷史事件。目的是更方便大家理解這些細節和事件。如果你對細節更感興趣,也可以把他往裡面填,這樣也更方便理解。

比如我剛才寫出來這篇文,才忽然想起來,清朝進軍新疆的時候,錘的是回回。--雖然一直知道,但知道也只是知道,放到這個框框里才覺得這事更有意思了。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最不爭氣的皇子皇叔:沒錢吃飯,竟然挖祖墳賣陪葬品!
揭秘:歷史上最有狼性的十個男人
玉門關:大漢邊關的歷史印記
三分鐘讀懂宇宙歷史,讀完細思極恐!
三皇五帝(歷史與神話中的三皇五帝)—搜狗百科

TAG:歷史 | 中國歷史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