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國科技實力_雜談1

我國科技實力_雜談1

4 人贊了文章

中美之間的科技種類差異是不是越來越小了?

現在的中國有哪些技術是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的?

中國的科技水平到底如何?

中國科技哪些是世界最頂尖?

中國科技方面有什麼弱項?

為什麼很多領域的產品都有人要求國產化? - 工業 - 知乎

知乎上關於此類問題討論甚多,不同行業的人處於對本專業的深入認識,對行業 發展以及對比差距做了不少分析。 當然也有」 知道的人不說,不知道的人在猜。」

我寫此篇不求給出各行業更深入些的報道 ,只算是知乎觀點的收集,同時分享些自己的意見。以期給盲目自信或自卑的朋友更多信息, 學界或工業界 朋友更好認識我國在各產業中技術環節所處位置和對比差異。

僅代表個人觀點,難免偏激,如有不實,歡迎指正。

一 首先說明下我的理解,科技

1 基礎科學(理論物理, 數理學) 往往是需要持續積累 ,因為我專業背景,對理論學科方面了解不多。

2 某方面強 很多 時候是有歷史原因的,比如為什麼古巴的醫療水平和服務體系發達(eg肺癌疫苗)

3 知乎er們 好像更關心的是, 能轉化成生產力(工業技術,和產品)的科學技術。 比如工程(電氣,機械,材料,土建等,信息)

不同行業的發展的區別認識:

1有些行業的繁榮景氣 往往是和市場需求 有關,技術能起帶動作用。但沒有最頂尖的技術實力問題也不特別大。 Eg, 中國在互聯網應用方面搞得如火如荼,但我們的技術實力和老美其實沒多少勝算。 互聯網前端領域差距

2 不少行業是多方面技術交叉融合,才能促進發展的。比如軌道交通(包括動車組,高鐵),船艦,航空, 往往需要結合設計,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燃油,冶煉,材料,機械加工。

3國內普遍依賴 的一些產品,有些確實是做不出來(比如),有些是技術水平沒到規模商用,有些是僅限軍用,也有些是在全球化下國內不願生產的(比如炒的熱的圓珠筆的鋼珠),有些技術我們不知道, 有商業原因或軍品保密原因.

————————————

二 具體行業分析:

建國以來,受巴統組織」和「瓦森納協議」的對華管制, 使我國不少產業的發展幾乎都是從零開始,

先引一個 知友 回答中的圖: 麥肯錫2014, 圖中的具體差異我一時很難準確判定。

差距較大行業舉例:

中國的半導體技術在世界上的水平 2020年爭取能到25%的自供水平。

遙感衛星差距

中美太空技術差距 ; 中美航空技術差距問題2

中國造不出像樣的汽車發動機,是真的嗎?

差距不算大的行業距離如下(包含1……4 ):

1 高鐵車輛核心技術中最關鍵的3點:1 牽引傳動系統 2網路控制系統 3 制動系統(這3點基本已掌握)

而線路運行中的核心關係:輪軌技術、空氣動力學性能與弓網關係(能滿足現有需求)

中國高鐵技術真的是世界領先的嗎?就具體機車技術,離ABB, 西門子 這些巨頭還有不小的差距。但就整個軌道交通的土建,空氣動力,牽引網設計和列車製造 綜合實力來看, 中國高鐵實力無出其右。但完成工程往往 是依靠中車,鐵建(土建),中鐵勘察院()聯合才能完成。

2 中國核電技術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水平

船艦製造水平

3 越是高適應性高性能的 現代設備,整合度越強。 而國內相對世界頂尖 有較大差距的一些產品簡單列舉如下

例如航空發動機,雖然國產有少量,但距離商用非常遠。

高端光刻機,

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

GC-MS, 核磁, X射線衍射儀, 等醫用設備

商用大飛機(看看每年波音的大客戶名單, 如果再估算下總價,讓人崩潰)

國產大飛機C919在世界上處於什麼地位和水準,發動機是國產的嗎?

操作系統,

數控系統

中國的數控機床到底處在世界上什麼樣的水平

除了以上這些 大型整機設備,工業中間環節中的一些零件, 有些真的是國內造不出來。進口機械零部件

我們在這些國際巨頭的產品選擇中,毫無議價權。也正應這樣,

1 對於國民經濟攸關的領域, 靠市場換技術

2正向研發 和 逆向工程相結合 如何看待中國在部分高科技領域的逆向工程案例?

————

4 最近幾年,一直在提產業結構升級,製造2025我收集了

德勤2016製造競爭力報告 中幾圖 基本能概括我國現在的製造競爭力。

——————————————

科研現狀和產學研結合: (時間關係,不多說,有機會再詳談)

3.1 科研氛圍.

好的方面:高質量論文可以和美國媲美了

不足:1 學術界低水平重複,無目的探索, 盲目求大 和 功利學術 中國科研目前的最大問題及其根源是什麼?

2 評價體系的死板 , 行政機構的盲目崇洋

Eg一個普通縣城的大學生22歲想學習理論物理,到本科畢業,到碩博,到科研單位從事工作,為抵抗周遭壓力而堅持初心的一次次選擇和解釋,要承受多少。

一個北大博士在北京因為高房價而不得不離開最好的研究院 北大博士離開北京

3.2 社會尊重:

國防工業中靠情懷,沒法凝聚所有人。薪水太低,具體表現:1 主流媒體價值觀偏向, 2 多少教師 被逼著非得重研輕教

Eg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中船重工,最牛的船艦設計單位)宣傳了多年的船艦報國。

3.3 產學研結合 的慘淡 現狀讓人揪心

中國還沒有很成熟的產學研合作模式,鮮有成功的案例。學術界、企業界、政府界互動存在諸多壁壘。問題諸如:(1)學術與產業如何互動?(2)學者涉足企業是否合適?(3)政府應如何介入「產學研」?(4)經濟利益的分配?等等。 [轉自chenguoqin]

對比王煜全介紹的美國小公司創業模式 中提到美國的高科技小企業模式:

好的大學教授 +好的CEO + 好的董事會 +善於轉化和學習的工程師隊伍

最後的話:

從晚清末期以來的這腥風血雨的一百多年,中國實際上是被強行拖入人類現代科學體系里來的,西方科技是多少先驅花了幾百年一步一個腳印走下來,一個簡單的光學放大,從列文虎克的顯微鏡到今天的哈勃太空望遠鏡,中間不知道已經有多少代光學專家付出了一輩子的心血,在這種積累面前,我們要做的實在太多。引自邪惡浣熊

因為官媒長期報喜不報憂的問題,我較長時間沒深入體會到中國的科研/ 產業技術實力的飛速進步,雖然不少領域差距很大。

我們更明白貧窮和落後代表什麼, 當然應該不斷思考「為什麼我不是世界第一」

是,現在依然還有不少操蛋的學術,行業制度 在影響科技發展。但不可否認總體環境是在變好,只是和美帝相距甚遠,

也有人深感國內學術圈的環境不行, 表達「功成不必在我「。對比我們和世界頂尖水平表達無奈「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畢竟 掌握核心技術 這本就是極具挑戰性和風險的活, 任何人的人和理性選擇都應該被尊重。

向國內外, 學界 或工業界 在不斷成長, 並掌握最新科技動向和 產品的人問好,你們前進的觸角表示著中國人在各行業科技前沿活動的可能和希望。

好好一篇科普,越寫越亂,知乎排版不方便。。。 。不說了,希望沒浪費各位這點時間。

推薦閱讀:

高科技《ufo來自銀河深處》
小雨點將攜高科技成果亮相智博會
高科技儀器檢測是準確鑒定文物必然成果

TAG:高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