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古代吃漢堡,技術上能實現嗎
4 人贊了文章
最近在追微博上一個新連載《王爺餓了》。作為一個有著煮婦魂的少女,老實說我是相當偏愛具有料理背景的作品的,尤其是這類種田養成攪基文,過一把生產經營癮的同時,也能滿足一下內心深處的田園情懷。而且呀,可愛的男孩子用美食牢牢抓住情人的心和胃神馬的,不是最棒了嗎~【捂臉】而且這部漫畫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想法:要在古代做漢堡,開西式快餐連鎖店。那麼這個目標在技術層面真的能實現嗎?帶著這個疑問,我自己開了腦洞做了一點探究,不能算嚴肅的考據,姑且娛樂一下圖個開心。
關於原料
想要實現在古代吃漢堡,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其一,如何獲得相同或相似的原材料;其二,如何重現漢堡這種現代食品的製作工藝,即「用什麼做」和「怎麼做」的問題。
通常來說一個漢堡至少包括四個部分:麵包坯,肉,醬料,蔬菜
現在我將從材料和工藝兩方面,對「如何在古代做出一個漢堡」進行簡單的探討腦洞。
一、麵包坯
對於漢堡來說,圓頂平底、撒滿芝麻的金黃色麵包坯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第一個需要直面的問題就是:如何在古代烤麵包?
現代食品工業在科技的加持下,麵包的生產自有一套原料和工藝。不過既然穿回古代,那就只能靠全手工烘焙了。但眾所周知,我國傳統飲食中是沒有麵包這種東西的,想在古代烤麵包,少不得要參照現代的配方。
以下是一張手工漢堡坯的方子(9份),以它為例我們先看一下所需的原料:
高粉250g 糖35g 鹽3g 酵母3g 蛋液28g 水120g 黃油25g 芝麻適量
有過烘焙經驗的童鞋們應該切身感受過,麵粉質量對於烤出一個成功的麵包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一般來說,烤麵包、吐司需要使用高筋粉,而戚風蛋糕、曲奇多用低筋粉。所謂「高筋」「低筋」,主要指的是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的多少。高筋粉蛋白質含量較高,加水和面後會產生較多具有彈性和粘性的麵筋質。麵糰在發酵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碳,此時較多的麵筋質才能形成麵筋薄膜,將二氧化碳包裹其中,從而使麵包體積膨脹,烤好後的口感蓬鬆柔軟。
而低筋粉最大的問題在於蛋白質含量不夠,無法形成足夠的麵筋質,發酵過程中體積膨脹不了,導致烤好後麵包不蓬鬆,口感很可能像是死面饅頭。
回想下肯00麥00的口感,我們不難看出,靠低筋麵粉恐怕是搞不出漢堡坯的。換句話說,任何時候想要烤出成功的麵包,有足夠筋力的麵粉都是非常基礎的一環。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在古代獲得這種能夠滿足我們需要的麵粉?
可能有人覺得:這也算是問題嗎!買唄!再不濟自己種,自己磨!然而,你得先確定,在古代真能找到你需要的原材料……
現代的高筋粉一般由角質率較高的硬粒小麥加工而成。目前的考古資料表明,小麥是經由西亞-中亞傳入我國的。西亞自古以來就是小麥的優勢產區。其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氣候條件很有利於小麥灌漿成熟期蛋白質的累積。
我國種植小麥的歷史長,地域廣。至西周時,小麥已經作為糧食被開始被人們種植,但範圍很有限。唐代以後北方秋種夏收的冬小麥種植技術成熟,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大大提高。此後南北交流愈發頻繁,小麥這一原產北方的農作物開始向南傳播。到南宋時,長江中下游地區開始存在稻麥複種的二熟制,糧食產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但古人食用小麥的方式與今人有著很大區別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小麥是以「粒食」這種方式存在的。所謂粒食,是指將麥子直接蒸煮熟,作為麥飯食用。麥粒表面有一層麩子,它無法像稻米那樣靠舂直接除去,而不脫麩的麥子口感相當粗糲,所以在古代食麥飯一直都是貧苦的象徵。麵粉和麵食的出現比麥飯晚了很多。目前的考古資料顯示,在東漢已經有對「磨面」這一行為的記載,《四民月令》等文獻中也出現了「煮餅」「水溲餅」這類麵食,漢靈帝更是有名的「胡餅」愛好者。關於胡餅,有說是饢,亦有說為「胡麻餅」,類似芝麻燒餅。但不論哪一種形狀,由目前的文字記錄看來,胡餅顯然是以「面脆油香」為特色的食品。以饢為例,其製作過程中除了麵粉外,還需添加蛋、動物油、鹽或糖,甚至牛奶。麵糰稍微發酵後擀薄貼在饢坑烤熟即可。而芝麻燒餅更是甚少添加蛋奶,以面、油、糖、鹽為主角,將麵糰貼上爐壁或放在平底大鍋中烤至熟。
看起來,烤「胡餅」和烤麵包所用原料、製作流程都是很近似的,但為什麼一個酥脆,一個鬆軟呢?個人認為,其一,在於發酵方式和次數。許多麵包想要做的鬆軟,在基礎發酵之後,還要經歷一次最終發酵,麵糰經過兩發後,麵包口感會更柔軟,而饢在烤前只略微發酵一次。其二,在於和面的工藝,烤麵包時,麵糰的基本要求是能出「膜」(將麵糰慢慢抻薄時呈一層薄薄的膜,用來判斷麵筋質形成的情況。不同種類的麵包對膜的狀態有不同要求),而烤饢或餅似乎並沒有這種對麵筋狀態的強制要求。其三,饢坑跟麵包爐的烤制溫度區別很大,烤制方法也不同。饢坑是待明火熄滅後趁熱貼壁烤制,更接近於「烙」的做法,麵包爐則要燒火後,待溫度降到200℃以下才使用,屬於「烘焙」,所以饢會烤得更干,水分更少。其四,就在於麵粉質量的區別了。高筋麵粉所制的麵糰在發酵、烤制後才能形成更緻密柔軟的組織,而低筋麵粉製成的麵糰,會更趨向於鬆脆的口感。
文獻記載唐代雲南地區的麥作:「其麥子面軟泥少味,大麥多以為麨(chǎo,炒的米粉或麵粉),別無他用。」南宋亦有文獻記載:"陝西沿邊地苦寒,種麥周歲始熟,以故黏齒不可食,如熙州斤面,則以掬灰和之,方能捍切。」上面這段有沒有令人想起蘭州牛肉麵?地道的蘭州牛肉麵就是用蓬灰水和面,才能做出口感勁道韌性強的麵條來。而全由硬質小麥粉製成的義大利面,由於蛋白質含量更高,所以不需要加彭灰水這類的鹼性物質來獲得彈韌的口感。北方的麵粉尚且如此,日照少、生長快的南方產區,其麵粉質量恐怕只能更遜一籌了。(題外話:雖然不用鹼水,但據說地道的手工意麵是一滴水都不放,完全依靠雞蛋和面的……)
說了這麼多,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古代的小麥多屬於蛋白質含量不足、澱粉含量偏高的那一類,甚至製作過程中需「掬灰和之」才能使麵糰不過於稀、粘,方便切割造型。單純靠這種麵粉顯然是不能滿足「麵包」的口感的。那麼先天不足的麵粉,有什麼辦法補救呢?
實際上直到今天,我國始終缺乏宜做麵包的優質硬粒小麥,即便是在北方優勢產區,國產麵粉主要仍以蛋白質含量12~13%的中筋粉為主。那麼現代食品工業是如何解決麵粉筋力不足這一問題的呢?這裡不能不提一下麵包改良劑了。其實市售的許多麵包粉並非是硬粒小麥所制的優質高筋粉,而是以國產中筋粉加入麵包改良劑製成的。所謂麵包改良劑,簡單來說是指能使麵包更鬆軟、更有彈性,並且延緩麵包老化(烤好後放置較長時間也不會變得特別干硬)的一種複合食品添加劑。一般包括氧化劑、酶製劑、乳化劑、膨鬆劑等。
簡單來說,氧化劑能使蛋白分解酶失活,利於蛋白質相互結合,形成強度更高的大分子麵筋網路,起到增筋作用。
酶製劑多具有生物催化活性。麵包改良劑中一般會添加多種酶製劑以使麵粉的性能得到綜合提升,例如澱粉酶可以促進麵糰發酵,蛋白酶能增加麵筋質的延展性,一些半纖維素酶則能使麵包內芯結構更加細緻均勻,總得來說,一類是十分重要的改良劑。
由於現代烘焙基本會在麵糰中加入黃油改善口感和風味,加入一些既親水又親油的乳化劑,能提高麵糰的粘性和彈性,利於烘烤時膨脹,也有防止麵包老化的功能。
膨鬆劑主要為加熱或反應後能產生二氧化碳的物質,促進麵糰在發酵中產氣,使製品更蓬鬆。碳酸氫鈉就是一種最常見的膨鬆劑。
在真正的食品工業中,麵包改良劑的種類和內容遠不僅如此。然而,回到了沒有科技支持的古代社會,如何利用現有的材料,獲得我們需要的效果呢?
往麵粉中添加雞蛋和牛奶這類動物性蛋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們與麵粉混合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麵糰中蛋白質的含量,有利於增加麵糰筋力,使成品外形飽滿,減少烤好後「縮腰」「塌陷」的可能。其次,配方中的黃油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黃油和蛋黃中的卵磷脂一樣,都具有很好的乳化性,有利於保持麵糰中的水分,增加麵糰的彈性,使其在烘烤中膨脹更均勻,並且防止成品老化,不會過快乾硬。並且這些動物性蛋白和脂肪,也給麵包帶來了更棒的色澤和風味。
想要在古代獲得雞蛋和牛奶不算難事——雞和牛這兩種牲畜我國自古以來便有馴養。而且說到牛奶,我國傳統的水牛其實更具有優勢:水牛奶中蛋白質、脂肪以及各種干物質的含量均超過現代乳業常用的荷斯坦奶牛(即常見的黑白花奶牛)所產的牛奶。唯一的問題是產量,漫畫里其實也說道這個問題:古代生產力不發達,牲畜沒有足夠的飼料,雞蛋的產量和個頭都很低(雖然大概也不至於像漫畫里那樣,遠遠只有鵪鶉蛋那麼大點兒吧)……當然牛奶就更是如此:水牛本身的產奶量就低,想要保證規模經營,一兩頭牛恐怕是不夠的……
有點麻煩的大概是黃油。現代烘焙所用的黃油來自牛奶中的脂肪。簡單來說,就是將牛奶離心攪拌,使脂肪從中析出,再重新凝結到一起。這個過程聽起來還蠻簡單,但實際做起來卻是非常費力的。
(圖片來自漫畫《百姓貴族》)
現代生產中完全可以用離心機、攪拌機等機械設備搞定這一切,在古代仍然想得到黃油,個人認為參照藏族人的酥油製作方法最簡便靠譜。
說起來,酥油其實就是一種黃油,只不過它的原料是氂牛奶。藏族人做酥油的工具是這種酥油桶,大概有半人高,使用的時候把桶身埋到地里固定。然後在桶中倒入略微發酵的氂牛奶,蓋上蓋子,將棍子用力向下壓,碰到桶底後鬆手,木板由於浮力向上飄,此時再用力將其壓相桶底,如此周而復始,直到奶中浮起一層黃色的脂肪團,將其撈出、沖凈並擠干水分,就能得到酥油了。
撈出並擠干脂肪團里的水分(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 酥油成品(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據說以前藏族人會將酥油儲存在皮口袋或者羊肚中,紮緊後隔絕空氣,能儲存很長一段時間。不過藏區畢竟高寒,對於沒有低溫冷藏裝置的邱葵來說,如何保鮮各種原材料,降低儲存成本,恐怕將是影響賺錢大計的一個不小的問題。
再來說砂糖。在今天,白糖是非常容易獲得的日用品,但在古代,當砂糖及其製作技術傳入中國之前,我國一直以飴糖作為主要的甜味來源。飴糖由糧食中的澱粉經發酵糖化而來,是一種棕褐色的膠黏液體,而砂糖則是由甘蔗汁熬制而成。唐代以前,甘蔗主要榨汁鮮飲,或將其加熱濃縮後製成「蔗漿」澆在食物上食用。唐太宗時期,砂糖的熬糖法開始由印度傳入我國,但時至北宋,砂糖仍然主要依靠進貢而來,民間少有得嘗。到了南宋,《糖霜譜》較完整地記載了甘蔗製糖技術,表明此時甘蔗製糖在民間已有一定規模。到明代,從《天工開物》中記載的「黃泥水淋脫色法」法可以看到,此時我國的製糖技術進一步提高,已經能自行生產潔白細膩、品質穩定的白砂糖了。
芝麻在我國的種植和使用歷史都已十分悠久。芝麻古稱胡麻,到明朝為止,許多農書和醫書中都記載了芝麻的種植方法及功用,說明此時芝麻不是稀罕物,普通民眾入手也沒有太大壓力。
其實在第二話沒放出之前我還考慮過男主怎麼解決發酵的問題,不過好吧,既然有百寶袋那也是棒棒噠。現代的乾酵母確實更穩定、容易操控一些,不過在古代,人們從酒麴中獲得了酵母菌,並且通過「老面發酵」的方法保存。所以現在的乾酵母即使用完也沒事,應該不用擔心以後的發酵問題。(老面發酵:從昨天發酵好的麵糰中取一塊保存,用於明天的發酵。老面也被稱作面起子或面引子)
好了,烤麵包的基本材料已經湊齊,之後的混合材料、揉面、發酵麵糰這些事情自然難不倒麵包店打工的男主。但是!在開始激動人心的烘烤環節之前,請先允許我下一趟工地——幹啥?得先壘個烤爐嘍。
關於器具
傳統的麵包爐是在爐膛內燒火,等溫度足夠高後把火熄滅或減小,讓爐膛內慢慢降到合適的溫度,以餘溫烤熟麵包。
隨著發展,也出現了一些兩膛麵包爐,加熱和烘烤分別在兩個膛進行,可以隨時添加燃料調整溫度,連續不斷地烤制麵包,不用反覆點火再熄滅;同時麵包不接觸燃料,不會沾到不完全燃燒產生的有毒物質,是一種更加科學健康的方式。
(圖片來自動畫《魔女宅急便》)
然而烤爐在我國古代是很稀少的廚具,因為烘烤這一烹飪方法在古代不算最主流,所以與其相關的器具使用頻率都不高,並且這種東西體積龐大,還特別廢燃料,怎麼看都不是普通人家的好選擇。也許在繁華的大城鎮里,某些高檔酒樓會建一個用於烤鴨的烤爐(掛爐或燜爐),但在邱葵這個小村子裡是不可能憑空出現的,所以嘛……只能壘咯。
那麼邱葵該建一個什麼樣的烤爐呢?在查閱了一些資料後,個人認為他有兩種選擇。
其一,是搭建一個小型的磚窯或石窯,比如《銀之匙》中出現過這種形式。
由漫畫中可以看到,這種窯縱向較長,沒有窯門,直接在窯內燃火,等達到足夠溫度後就將食物放入烤熟。烤制時將柴火推到後邊,在爐膛前部烤制食物,邊燒邊烤,並不熄滅燃料。
(圖片來自漫畫《銀之匙》)
我個人推測一方面是這樣方便連續烤制,供多人食用,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由於這種小窯壁較薄且不設爐門,所以散熱更快,需要一直燒火加熱保證溫度。
這種小型石窯需要用磚或形制規整的石頭搭建。但實際兩種材料對我國古代的農民來說,都不是能輕鬆獲得的。鑿石磚需要石匠的專門工具和手藝,才能保證大小一致、外形平整,人工物料成本都是不小的開銷。而磚更是如此。我國古代多燒青磚,對泥料有一定要求,並且需要在磚窯中燒制好幾天,其成本比鑿石不遑多讓。(所以說,在古代能用磚石蓋房鋪地的人家都是大富戶,普通農民恐怕只能用模具卡泥曬出來的磚頭,甚至直接夯土壘壁,和泥抹牆,茅草蓋頂,哪裡用得起什麼青磚瓦房哇……)總的來說,這種小型磚石窯可能存在的問題在於造價略高,需要丘葵投入一定成本才能建成。
其二,一個簡化的大地窯也可以成為一種方案選擇。
大地窯(Earth Oven)是一種主要由泥土建成的窯,其設計理念與麵包爐相近:燃料燒盡後,厚厚的泥壁保存了熱量,以膛內的餘溫來烤熟食物。因其所用材料基本全部都來自自然界,屬於一種環保又簡易的炊具。正統的大地窯分為三層:熱質層:粘土與沙子。保溫層:廢棄的玻璃瓶及木屑、泥土混合。結構層:粘土、沙子、稻草混合成的土團。這種三層結構能保存熱量長達好幾個小時,滿足多人輪流烹飪的需求。
不過對於丘葵來說,他最初需要的只是能把麵包考成的爐子就可以了。烤麵包所需的溫度大約在150-200℃之間,後期如果烤披薩,所需溫度會略高,但也是不超過300℃即可。所以他可以仿照大地窯的構成,壘一個普通的小土窯。當然古代是不會有玻璃瓶子的,所以省掉也也沒關係,只是保溫時長會打折扣。
建這種土窯,第一步是用磚或碎石塊壘出基座,然後在上面鋪石板或平磚——這就是爐膛底部用來烤麵包的地方了;第二步就是圍著爐膛底,壘起厚厚的泥制爐壁來。爐子頂部做成拱形,以利用反射並匯聚熱量。壘好泥壁後要在表面蓋上濕布,慢慢陰乾防止開裂。待乾燥成型後,在爐壁外塗一層稻草與粘土沙子混合的土團,再次晾乾,一個小土窯就建成了。
關於大地窯和土窯的建造過程,可以參看有機會的網頁,其中有十分詳細的建造步驟。
有了材料和器具,漢堡的四大部件之一——麵包坯,理論上已經被搞定,那麼其餘的部分呢?
二、肉
肉的部分不消多說:不論是由肉餡製成的肉餅,還是整塊雞腿肉做的腿排,都並非十分難得。至於腌料嘛,蔥姜蒜酒醬鹽豉,怎麼都能組合出好吃的味道來。
三、蔬菜
現代漢堡可夾的蔬菜通常有生菜、捲心菜、番茄、洋蔥等等,還可以夾入酸黃瓜一類的腌菜。不過捲心菜和洋蔥據說都在清末才傳入我國,依據本作的背景環境來看,應該還沒到他們出場的時候……目前的故事中,番茄已經種下了,如果百寶袋裡裝了洋蔥,倒也能夠等它發芽、慢慢培育一番……但綠色葉菜就略微難找了。目前我們所食用的生菜屬於萵苣科中葉用萵苣一類,據考證源起產於歐洲南部,清末才開始傳入我國。並且生菜無法用莖葉培植,只能靠種子種出幼苗來,所以即便百寶袋裡有生菜,想要永續使用恐怕也有點難啊。
我國古代的蔬菜很多來自植物的嫩苗,比如葵、蒿、藿、韭黃等。既然是嫩苗,一般很少有大葉子,烹飪方法多以做湯、炒或燙食為主。
而用在漢堡中的蔬菜應該是口感清脆,能中和油膩感的種類,並且沒有太多異味,最好還能葉片大而薄,拿起的時候不至於散碎掉落。能夠用來夾在漢堡中間的蔬菜,我自己沒想到太多好的選擇。思來想去,覺得也許黃瓜是個還不錯的替代品。黃瓜由張騫出使西域時傳入,古稱「胡瓜」,其口感清脆多汁,也沒有異味。不過生黃瓜出現在漢堡里,怎麼看都略有違和感,也許還是老北京雞肉卷更適合它啊……
但看之前的宣傳畫,邱葵手上拿著的的確是夾有綠葉蔬菜的現代漢堡。而其他可以生食大片葉子、並且能在古代獲得的蔬菜,好像不是太多。大白菜(古稱「菘」,宋代以後始稱白菜)也許算一種,用嫩葉生吃也沒問題,但如果長得大了,葉子上的筋脈也會變粗硬,吃的話恐怕還是水焯一下好。
或許我國自古以來還有很多沒被文獻記載下來的本土青菜能滿足要求。如果不糾結種類,直接說丘葵「在肉餅中間夾入青菜」,好像也挺美嘛……
四、調味醬
漢堡中所夾的醬料一般來說沒有固定限制。肯oo麥oo這類快餐漢堡中所夾的醬料多是Mayonnaise,即我們常說的蛋黃醬。而烤制的傳統漢堡則可以用番茄醬、烤肉醬、黑椒醬等等任意種類,甚至不用醬料只以鹽和胡椒調味,怎麼搭配全憑個人喜好。不過既然邱葵是以「連鎖餐飲」為目標,我們姑且以應用最廣的蛋黃醬和番茄醬為例,探討一下做法。
手工蛋黃醬是在蛋黃內加入糖鹽打勻後,一點一點滴入色拉油攪拌直至變稠,然後滴入醋調節粘稠度。如果不滿意,可以反覆滴入油-醋的步驟直至得到合適的粘稠度。這款醬最重要的過程就在於緩慢而少量地加入油以及不停地攪拌,全手作的話也是非常勞心勞力……
有人大概會問:可是漢堡里的蛋黃醬跟手工蛋黃醬看起來的差別好大呀?實際上,兩者的製作原料和方法是大體相同的,區別只在於各種配料的比例。我們吃慣的瓶裝蛋黃醬在攪拌過程中會加入更多、更多的色拉油,所以顏色更淺,口味也會調整得香甜一些。手工蛋黃醬如果能用足夠多的油來稀釋,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
相比之下番茄醬的製作就顯得更簡單了:將熟透的番茄去皮後搗碎,在鍋中熬煮使之濃縮,再以鹽、糖調味並加入一定量白醋,裝入消過毒的密封容器保存。不過嘛還是那個老問題……做起來容易保存起來難啊。希望男主趕快發家致富,自己建個冰窖保存各種原料吧。
至此,在「想在古代吃漢堡」這個問題經過一本正經地腦洞考證,對材料和工藝方面的可行性及可能存在的困難都進行了探討。簡單來說,在作品大概的時代背景下,丘葵能獲得的材料和工藝都可以達到製作「漢堡」的最低標準,不過這是在手工精做,少量生產的前提下。如果真的想靠「連鎖餐飲」走上人生巔峰,恐怕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原因很簡單:古代的農業生產力水平滿足不了規模化的食品生產。
今時今日,世界上多數人類能夠擺脫飢餓,達到溫飽甚至更高的生活水平,要感謝19至20世紀這段時間內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化肥和農藥的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作物單產,使糧食產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增長,也進一步推動了畜牧業、食品工業的發展。而在邱葵那個時代,糧食供給尚不能保證年年溫飽、人人溫飽,更遑論還要給國家繳賦稅,能用來在市場上自由流通的糧食是有限的,肉、油、糖、鹽也是如此。古代對食品及原材料的供應以滿足普通人家日常需要為主,酒樓食肆即便進貨,也偏向於零售而非大宗批發。
現代意義上的「連鎖餐飲」,大體來說是經營同類產品的若干個體,以一定形式組成一個整體,通過專業化分工和集中管理,使原本各自獨立的經營活動變為整體的規模經營,最終實現規模效益。簡單說,就是各分店使用統一的原料供貨商(品控),在不同地區,以同樣的方式,賣同樣質量的產品,並接受總公司統一管理。這種經營方式的好處在於能夠大大控制並降低生產和管理成本,提高組織效率,擴大市場份額,最終實現收益最大化。可以說,「連鎖」就是為了「規模化」,實現了「規模化」,才能獲得更多利潤。
由此就不難明白,能大量供應充足而相對廉價的產品,是實現規模化的基礎,而這就必然需要購入大宗價格低廉的原材料。但問題是,古代物資有限,而丘葵的漢堡偏偏需要用到大量的肉、油、蛋等副食品來製作。以古代底層民眾的收入水平來衡量,這些東西本就不便宜。倘若邱葵為了保證生產不惜加價大量收購,商戶們雖然八成是十分樂意的,但老百姓就不一定了:古代物流不比現代,一個地區副食品的產量一共就那麼多,倘若你買走了大半,老百姓吃什麼用什麼呢?剩下一小部分的價格是不是也會水漲船高呢?更何況還搞了個奇奇怪怪的漢堡,加價(肯定會比原材料貴的,因為需要利潤嘛)賣給我們,按古人的觀念看來,這不就相當於「囤積居奇」么?搞不好驚動官府,判個擾亂民生的罪名下獄哦……
那麼能否做到所有的原材料都來自邱葵自己生產呢?還是那句話,少量生產可以,規模經營太難。以飼養牲畜為例,一頭豬每日需要的飼料約為體重的2%~3%,肉豬一般育肥到100公斤出欄,考慮到古代生產力水平降低標準,至少也要養到50~60公斤再殺,以此測算,每頭豬每日最多需要的飼料量在2公斤以內。看起來一頭豬吃的並不多,但為什麼農戶養的少呢?因為每家能用來消耗的谷糠、麥麩、豆渣,以及每日能提供的青飼料,大概也就夠養三兩頭豬了,五頭以上都算養殖大戶。豬從斷奶後就要不停地供給飼料,古代沒有玉米這種轉化率高的飼料,豬的營養不夠,想要育肥只能吃更多,生長周期也長,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來照顧。但在古代,種田既是為了保證農家的口糧,更是為了繳納賦稅,是一等一的正經事,有限的勞動力自然要以種田優先,所以不存在專業化的養殖場。在現代物資和技術條件下,半年可以使一百頭豬達到出欄標準,而古代一戶人家傾儘力氣,恐怕也只能在一年內把三兩頭豬養到及格水平。而三兩頭豬能用多久呢?不考慮保鮮問題,刨除頭、蹄、內臟,只算肉量的話,恐怕也就一兩個月。肉用完了,可店總不能就此關掉等明年的豬出欄吧?所以一旦規模經營,不論怎麼算,都有相當一部分材料是需要通過「購買」來獲得的。雞肉也是同樣的道理,個人能照料的數量終歸有限,雞也有一定的生長周期,大量使用的話總歸還是要靠購買來補充。
以上只是針對原材料的估算,還沒有算進可能的人工成本:真要開起連鎖店來,光和面就得雇專人,麵包揉面既要混合材料,又要揉出手膜,不知比蒸饅頭廢出多少力氣來……除非丘葵能同時精通機械,仿製出現代麵包房使用的和面機來……還有黃油和蛋黃醬的手工製作過程都相當費時費力,真把漢堡生產出來,成本恐怕要大大超過同時代的其他常見食品了。而在工藝方面,也同樣存在一定風險:氣溫和濕度的變化都會影響麵糰發酵,進而影響麵包風味;原材料品質的波動,也會給最終產品帶來不確定因素。而連鎖店的前提條件就是成本可控,品質相同,所以目前來說,丘葵的夢想面前橫亘著兩座大山:原料產量問題,以及產品品控問題。
今天人類可以藉助機械和工廠流水線的生產方式擴大生產並維持相同的製作工藝,同時合理使用各種添加劑和改良劑使成品質量穩定,保證產量並控制成本。藉助現代科技,人們提高了食品原料的利用效率,使許多原本需要精工細作才能獲得的美食變得唾手可得。但對丘葵來說,許多問題受歷史環境和技術手段所限,他個人並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所以我個人覺得,改變「連鎖餐飲」這一經營計劃,將這個時代下的西式快餐定義為「輕奢品」進行限量製作和供應,以消費能力中上的人群作為目標客戶,小規模開設分店,同時利用技術和信息優勢,不斷開發改良新菜品,激起有錢人享受、嘗鮮的慾望,保證目標客戶的黏著性,說不定在這個歷史背景下,收益會更可觀喲。
感謝編劇與主筆的辛勤創作,希望接下來的故事男主也能繼合理致富,科學攪基,早日找到真愛,走上人生巔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