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子家譜世系表

孔子家譜正式訂出行輩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賜孔氏八個輩字:公、彥、承、弘、聞、貞、尚、胤,供起名用。後因洪武元年五十五代孔希學及洪武十七年五十六代孔訥先後襲封衍聖公。這樣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為十個字,即: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

孔子家譜正式訂出行輩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賜孔氏八個輩字:公、彥、承、弘、聞、貞、尚、胤,供起名用。後因洪武元年五十五代孔希學及洪武十七年五十六代孔訥先後襲封衍聖公。這樣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為十個字,即: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後清代為避帝諱,將弘改為宏,胤改為衍)。明崇禎年間,這十個字已不夠用,由六十四代衍聖公孔胤植(孔衍植)奏准。後續十字即:「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禮部調查整理,報皇帝欽定,再添十字:「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民國八年由七十五代衍聖公孔令貽又立二十個字咨請當時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到現在為止已知最小輩是「欽」字輩。因此,不少孔孟後人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輩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譜非常繁蕪,這個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簡化,又經皇帝提倡,使得中國其它大家族譜系的也開始效仿這種方法。由於孔氏譜系的完善,有時孔姓人也會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處。如若按孔氏家規規定,同姓同宗晚輩見到長輩一定要按輩份稱呼,往往出現年齡相仿者輩分相差數輩甚至十數輩的情形。另衍聖公府裡面不用孔姓為傭人,主要原因就是衍聖公很可能比多數同宗人輩份要低,導致主僕關係和輩分關係發生尷尬。一些孔姓貧窮人家可能會先改名姓再進府為仆。孟子、曾子、顏子三族亦用孔姓行輩排序,這三家的家譜與孔子家譜合稱「通天家譜」,唯開始時期和嚴格程度各有差異。

50世祖華胥氏49世祖伏羲(配女媧)48世祖少典47世祖黃帝(姬軒轅)46世祖少昊(又名玄囂)45世祖蟜極44世祖帝嚳(姬夋/姬夒/姬夔)43世祖契(一作卨,商部族首領)42世祖昭明(商部族首領)41世祖相土(商部族首領)40世祖昌若(商部族首領)39世祖曹圉(商部族首領)38世祖冥(商部族首領)37世祖王亥(又名振,王恆之兄,商部族首領)36世祖上甲微(簡稱微,商部族首領)35世祖報乙(商部族首領)34世祖報丙(商部族首領)33世祖報丁(商部族首領)32世祖主壬(一作示壬,商部族首領)31世祖主癸(一作示癸,商部族首領)30世祖商王成湯(子天乙,又名子履,商朝開國君主,原為商部族首領)29世祖太子太丁(子丁,又名子以跌)28世祖商王太甲(子至)27世祖商王太庚(子辯)26世祖商王太戊(子伷)25世祖商王仲丁(子庄)24世祖商王祖乙(子滕)23世祖商王祖辛(子旦)22世祖商王祖丁(子新)21世祖商王小乙(子斂)20世祖商王武丁(子昭)19世祖商王祖甲(子載)18世祖商王康丁(子囂)17世祖商王武乙(子瞿)16世祖商王文丁(子托)15世祖商王帝乙(子羨)14世祖微仲(又稱宋微仲,本名子衍,微子啟之弟,宋國第二任君主)13世祖宋公稽(子稽)12世祖宋丁公(子申)11世祖宋前湣公(子共)10世祖弗父何(子何)9世祖宋父周(子周)8世祖世子勝(子勝)7世祖正考父(子正)6世祖孔父嘉(子嘉)5世祖木金父(子木)4世祖(高祖)祁父(子祁)3世祖(曾祖)防叔(子防,孔姓族人稱他為「孔防叔」)2世祖(祖父)伯夏(子夏)1世祖(父親)叔梁紇(子紇,孔姓族人稱之為「孔紇」)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漢族,名孔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春秋末期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尊稱「至聖」「文聖」;編撰了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卒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史記·孔子世家》;他首改「子姓」為「孔姓」,是真正的孔姓始祖1世孫(兒子)孔鯉2世孫(孫子)孔伋3世孫(曾孫)孔白4世孫(玄孫)孔求5世孫孔箕6世孫孔穿7世孫孔謙(又名孔慎、孔順)8世孫孔鮒、孔樹、孔騰(漢高祖劉邦封孔騰為奉祀君)9世孫孔忠(孔騰子)10世孫孔武(孔忠長子)、孔安國(孔忠次子)11世孫孔延年(孔武子)12世孫孔霸(孔延年子),被漢元帝封為褒成侯13世孫孔福(孔霸長子,被漢成帝封為殷紹嘉侯)、孔捷(孔霸子)、孔喜(孔霸子)、孔光(孔霸子)14世孫孔房(孔福子,褒成侯)、孔永(孔捷子)、孔放(孔光子)15世孫孔均(原名孔莽,孔房子),褒成侯16世孫孔志,褒成侯17世孫孔損,褒亭侯18世孫孔曜,奉聖亭侯19世孫孔完(孔曜長子,褒成侯,無子)、孔贊(孔曜次子)20世孫孔羨(孔贊子),宗聖侯21世孫孔震,奉聖亭侯22世孫孔嶷,奉聖亭侯23世孫孔撫,奉聖亭侯24世孫孔懿,奉聖亭侯25世孫孔鮮,奉聖亭侯26世孫孔乘,崇聖大夫27世孫孔靈珍,崇聖侯28世孫孔文泰,崇聖侯29世孫孔渠,崇聖侯30世孫孔長孫,恭聖侯31世孫孔嗣悊(孔長孫次子、孔英悊之弟),紹聖侯32世孫孔德倫,褒聖侯33世孫孔崇基,褒聖侯34世孫孔璲之,褒聖侯、文宣王兼兗州長史35世孫孔萱,文宣公36世孫孔齊卿,文宣公37世孫孔惟晊,文宣公38世孫孔策,文宣公39世孫孔振,文宣公40世孫孔昭儉,文宣公41世孫孔光嗣,泗水主簿42世孫孔仁玉,文宣公兼曲阜縣令43世孫孔宜,文宣公兼曲阜主簿、贊善大夫44世孫孔延世(孔延澤之兄),文宣公兼曲阜縣令45世孫孔聖祐:文宣公兼知縣事,無子45世孫衍聖公孔宗願(孔延澤子、孔聖祐從弟)46世孫衍聖公孔若虛(孔宗願次子)、孔若愚(孔宗願第三子)、孔若蒙(孔宗願長子)47世孫衍聖公孔端立(孔若愚子)、孔端操(孔若蒙次子)、孔端友(孔若蒙長子,南宗)48世孫衍聖公孔琥(孔端立子)、孔璠(孔端操次子)、孔玠(孔端操第四子,南宗)49世孫衍聖公孔拂(孔琥子)、孔摠(又名孔詌,孔璠次子)、孔搢(孔玠子)、孔拯(孔璠長子)50世孫衍聖公孔元用(孔拂長子)、孔元孝(孔拂次子)、孔文遠(孔搢子,南宗)、孔元措(孔摠長子)、孔元紘(一作孔元綋,孔摠次子)51世孫衍聖公孔之厚(孔元孝子)、孔之全(孔元用子)、孔萬春(孔文遠子)、孔之固(孔元紘子)52世孫衍聖公孔浣(孔之厚子)、孔治(孔之全子)、孔湞(孔之固子)、孔洙(孔萬春子,南宗)53世孫衍聖公孔思晦(孔浣子)、孔思誠(孔治子)、孔思許(孔津子,孔之言孫,孔仁玉的第11世孫,南宗)54世孫衍聖公孔克堅(孔思晦子)、孔克忠(孔思俊子,孔洙孫,南宗)55世孫衍聖公孔希學(孔克堅子)、孔希路(孔克忠子,南宗)56世孫衍聖公孔訥(孔希學子)、孔議(孔希路子,南宗)57世孫衍聖公孔公鑒(孔訥子)、孔公誠(孔議子,南宗)58世孫衍聖公孔彥縉(孔公鑒子)、孔彥繩(孔公誠子,南宗)59世孫衍聖公孔承慶(孔彥縉子)、孔承美(孔彥繩子,南宗)60世孫衍聖公孔宏緒(孔承慶長子)、孔宏泰(孔承慶次子)、孔弘章(孔承美子,南宗)61世孫衍聖公孔聞韶(孔宏緒子)、孔聞音(孔弘章子,南宗)62世孫衍聖公孔貞干(孔聞韶長子)、孔貞寧(孔聞韶次子、孔尚坦之父)、孔貞運(孔聞音子,南宗)63世孫衍聖公孔尚賢(孔貞乾子,生有二子:孔胤椿、孔胤桂,皆無子而早夭)、孔尚乾(孔貞運子,南宗)64世孫衍聖公孔衍植(原名孔胤植,孔尚坦子)、孔衍楨(孔尚乾子,南宗)65世孫衍聖公孔興燮(孔衍植子)、孔興燫(孔衍楨子,南宗)66世孫衍聖公孔毓圻(孔興燮子)、孔毓垣(孔興燫子,南宗)67世孫衍聖公孔傳鐸(孔毓圻長子)、孔傳錦(孔毓垣子,南宗)68世孫衍聖公孔繼濩(孔傳鐸子)、孔繼濤(孔傳錦子,南宗)69世孫衍聖公孔廣棨(孔繼濩子)、孔廣杓(孔繼濤子,南宗)70世孫衍聖公孔昭煥(孔廣棨子)、孔昭烜(孔廣杓子,南宗)71世孫衍聖公孔憲培(孔昭煥長子,孔憲增之兄,無子)、孔憲坤(孔昭烜子,南宗)72世孫衍聖公孔慶鎔(孔憲增子,過繼給孔憲培,1794年襲爵)、孔慶儀(孔憲型子,孔傳錦的第5世孫,南宗)73世孫衍聖公孔繁灝(孔慶鎔子)、孔繁嘉、孔繁豪(孔繁英之兄,無子,南宗)74世孫衍聖公孔祥珂(孔繁灝子)、孔祥壯、孔祥楷(孔繁英長子,過繼給孔繁豪,南宗、大成至聖先師南宗奉祀官)75世孫衍聖公孔令貽(孔祥珂子,字谷孫):1877年(光緒三年,5歲)承襲衍聖公,1919年11月8日病逝於北京太僕寺街衍聖公府76世孫衍聖公孔德成(1920-2008):孔令貽子;母王氏夫人;出生百日,奉徐世昌大總統令,承襲衍聖公爵位;1935年,國民政府改其封號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1936年,娶前清名宦孫家鼐的孫女孫琪芳為妻;1949年國民黨政府退守台灣,孔德成隨遷往台灣,復建台北家廟,歷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考試院院長」、「總統府資政」,兼任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開設商周青銅彝器、三禮綜合研究、金文等課程;2008年10月28日上午10點50分在台北慈濟醫院台北分院因心肺功能衰竭,安詳辭世,享年89歲;長女:孔維鄂;子:孔維益、孔維寧;長孫:孔垂長77世孫孔維益:孔德成子,早卒,未襲封78世孫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孔垂長:孔維益子,2009年9月25日正式襲封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享特任官待遇79世孫孔佑仁:孔垂長子,2006年元旦,生於台灣79世之後的輩分字: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關注曲阜88網微信號,每日都有新內容!

轉載請註明本文鏈接:http://www.qufu88.com/kongzi/jianjie/361.html 喜歡(4) 分享 (0)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吳氏家譜源流】湖北省崇陽縣吳姓
【家譜國際】原上祠堂,多少悲喜在其中
郭氏家譜之郭姓遷徒史
【科普】修出完整家譜,你需要掌握這22種格式!

TAG:孔子 | 家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