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健康的真諦

什麼是建康?健康就是做正常人的能力。正常人本應具有適應生活的能力、吃苦耐勞的能力、戰勝疾病的能力和抗衰老的能力。保有這些能力就是健康。新時代的人們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環 境還應當懂得:生命是什麼?人體是什麼?疾病是什麼?懂得這些,才會懂得保持健康的道理以及消除萌芽病的簡單方法。

  健康不靠西方科學的恩賜,他在你手中。我們生來就具有健康,這種健康是天生帶來的巨大財富。懂得保持健康的道理,學會固守自己已經擁有的財富,這是人生的必修課。如果忽視了這個 問題,已經出現了健康危機,那就應該儘快補上這一課。

  生命約有38億年的歷史,生命的本質貫穿始終。在沒有出現人類之前,生命的本質早已經存在於這個世界之中了。我們以人體解剖學去研究結構,這種方法不能揭示生命的本質,反而會把生 命科學引入歧途。解剖結構的方法同樣也不能揭示疾病的本質,因此眾多疾病至今都不知道確切病因。使全人類面臨以心腦血管疾病為主的一大類慢性病無法有效控制,造成健康危機。只有 知生命、知人體、知病因才能掌握疾病發生的機理。

  生命是什麼?生命的核心規律蘊涵在單細胞的共性之中。雙層磷脂分子,親水頭朝外,疏水尾朝內,脂雙層的膜把內部水溶液保護起來與外部水溶液隔離,內外都是水溶液的條件下,細胞膜 才能存在,細胞生命才能發生。這就是生命離不開水的原因。因此,膜所包圍的細胞體與膜外的水溶液環境共同組成了生命體系。生命是體系,而不是孤立的生物體。膜內外水溶液系統都帶 有陰陽電離子,這些陰陽電離子是平衡的,才是真正的陰陽平衡。膜內外陰陽平衡特徵不一樣,這種不一樣使細胞有了「命」,成為「活」細胞而不是「死」細胞。細胞膜外的陰陽平衡特徵 ,是帶鉀、鈉、鈣、鎂、氯五種最濃離子的水溶液,這種水溶液幾乎布滿地球表面和存在於所有生物的內部,所以,有必要把它稱做「五元液」,五元液就是所有細胞的共性。如果我們這樣 看單細胞生物規律,那就是五元液給了細胞體「活」的生命,並且支配控制著細胞體的全部生理活動。這樣看,地球上五彩繽紛的生命世界就是細胞體與五元液相互作用體系的循環運動。五 元液離子在膜兩側不間斷形成電位與電流是細胞體「活」的根本原因。因此可以肯定地說,「生命因電而活」是真理。五元液決定著細胞的活,也決定著細胞的全部生理,因此可以說,五元 液決定著細胞的健康和疾病。

  人體是什麼?我們把人體解剖後,可以看到系統、器官、組織等等。人的肉眼只能看到宏觀結構,藉助顯微鏡才能看到是眾多微小細胞組成的器官結構。不能因為肉眼看到宏觀就相信人體是 以器官為中心建造的。先有單細胞生物,後有多細胞生物,人體必然是按單細胞規律形成的,這是客觀事實。解剖器官看人體與單細胞規律看人體有著巨大的不同。解剖結構方法看人體生理 紛繁複雜,只見結構形態而抓不住生理的本質。以單細胞規律看人體,人體的所有生理都集中體現在細胞與血液的相互關係上。換句話說,人體歸根結底就是細胞與血液的相互作用。這樣就 抓住了生理本質,不會被繁瑣的機械結構所迷惑。人體的本質就是一個受精卵細胞,傳承下去還是一個受精卵細胞,將永遠遵循單細胞規律不會改變。只不過單細胞受精卵要經歷分化修復過 程,而我們只注重這個分化過程的短暫階段卻忽視整個生命鏈條。

  疾病是什麼?疾病是在病因作用下身體發生的異常生理活動過程。所有的疾病必然都會通過血液媒介起作用,所有的病因都能在血液中找到根源。尤其是以心腦血管疾病為主的一大類慢性病 肯定都是首先從血液中開始。按照現代認識,這種「萌芽病」的病因在血液中,癥狀在血液中,病理改變在血管中。因此,萌芽病在血液中。只有提前及時治療萌芽病,才能有效阻止大病的 發生。這就是「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道理。

  按現代對疾病的共識,有病因、有癥狀、有病理、有藥物、有轉歸等特徵,以此考問中醫學的「治未病」,「未病」就是客觀真實存在的一種疾病。這種萌芽狀態的病——病名叫:未病;病 因是:病原陽離子;癥狀是:血液黏稠易血栓,尿液混濁易結石;病理改變是:血管內皮細胞發生脂紋病變。如果忽視其作用任其發展下去,最終是: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 脂、高血酸、高血黏、冠心病、腦中風、結石症、骨質疏鬆症、老年性腦痴呆,以及癌症等等。藥物治癒效果是:血液稀潤,尿液清澈,脂紋病變轉歸,小形結石排出,免疫能力增強。治未 病阻大病效果是:既防腦血栓又防腦溢血,是雙向血液平衡效果;既防骨質疏鬆又防老年性痴呆,是延緩衰老的效果。

  生命是自然的產物,人體是自然的產物,健康原本來自於自然。由於今天的生活方式人為主觀地改變了自然規律。因此人體的生理狀態失去了平衡。當我們了解了這一切,掌握了平衡規律, 就可以人為地糾正這種失衡。把這種理念培植到食品當中去,這種食品就能幫助我們健康。請大家思考:西方醫學的理念是,葯食分離;中醫藥學的理念是,葯食同源。哪種理念是真理?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中年女性健康知識問答
寶寶零食 健康指數大點評
是誰偷走了我們的健康,為什麼亞健康慢性病越來越多
健康宣教|警惕!「心臟離子通道病」也會引發猝死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