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茶言茶語 品味公道人生

【茶言茶語】 品味公道人生

每次泡茶後,常見茶藝師會先把茶壺裡泡好的茶倒在一個器皿里,再分給眾人。這些有的用玻璃製成,也有用瓷或陶製成的器皿,乍眼看這簡簡單單的工藝品,其實它最初是古代漢族飲酒時用的瓷製杯具,民間稱之為「公道杯」,又名「九龍杯」。

據傳有一個關於公道杯的故事發生在明朝之初。在景德鎮開設的「御器廠」里,能工巧匠們造出了許許多多精巧而特殊的杯子。當時的浮梁縣令為了討好皇帝,博得賞識,他指令「御器廠」的瓷工半年內製出一種「九龍杯」用來進貢皇上,並親自監製。由於「九龍杯」的製造難度大,瓷工們日夜研製,經過三個多月幾十次的反覆試驗,終於獲得了成功。縣太爺決定親自上京城,把「九龍杯」進貢皇上。洪武皇帝朱元璋看著精巧別緻的「九龍杯」,龍顏大悅,連聲誇讚景德鎮無愧為「瓷都」之稱,瓷工制瓷技藝之高超。由於進貢有功,浮梁縣令不久便加官晉級,由縣令升遷為府台。

朱元璋得到「九龍杯」後經常用它盛酒宴請文武大臣。在一次宴會上,洪武帝朱元璋有意獎賞幾位心腹大臣多喝一點酒,便特意為他們把御酒添得滿滿的,而對其他一些平時喜歡直言不諱進諫忠言的大臣則將酒篩得淺淺的。結果事與願違,那幾位心腹大臣滴酒未飲,御酒就全部從「九龍杯」的底部漏光了,而其他大臣高高興興地喝上了御酒。朱元璋忽然對此甚為不解,欲究其原因,一位江西的文官悄悄告訴朱元璋,才知道這是由於江西浮梁縣御窯廠的工匠們在造杯時巧妙地借用了「虹吸原理」(注),拿這種杯盛酒最為公道,盛酒時只能淺平,絕不可過滿,否則,杯中的酒會全部漏掉,一滴不剩。洪武帝朱元璋驚嘆這「九龍杯」竟蘊藏著造工者的智與才,遂將之命名為「九龍公道杯」,提醒自己同時也讓後世之人謹記「九龍杯」的公道:知足者水存,貪心者水盡。這個典故告訴了我們,辦事必須講求公道,為人不可貪得無厭。

公道杯之所以「公道」,是因為大家嘗到的茶湯均來自同一泡同一杯,可謂公平分配,沒有濃淡、冷暖之分。接下來倒茶的動作也同樣延續了公平精神:茶藝師為大家倒第一次茶湯,把茶水依次巡迴斟入並列的小茶杯里,斟茶時應低行,以免散香失味,這步驟美其名曰「關公巡城」;當慢慢斟到碗底最濃部分,要均勻地一點一點滴到各茶杯里。這樣,茶湯達到濃淡均勻,香醇一致,同時也顯示出主人的熱情和厚意,這個動作被喚作「韓信點兵」。這兩個茶藝動作是沖功夫茶的必然程式,也蘊涵了茶道里的公道公平。

公道杯里的茶湯,茶色一致,濃淡均勻,喝茶的人卻能品出不同的冷暖,非茶不同,而是人心差異也。常常覺得,做人亦如喝茶,我們要想品到甘醇的茶味,要做的不是一味對茶師技藝的苛求,而是要在生活里不斷地修正自己對事對物的分別心。如今,當世人習慣於用自己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去衡量別人時,很容易就忽略了其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大家的生活環境不一樣,家庭背景不一樣,機遇境況不一樣,活法當然也不一樣,也不應該一樣。哪怕朱元璋貴為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一次尷尬的經歷讓他懂得凡事應當摒棄己見,對當朝的文武百官一視同仁。待我們漸漸地用平和之心去消除抱怨,消除比較,心素如簡、人淡如茶,必能品出茶的古韻,嗅出茶的香醇,喝到公道杯斟出來的公道自在。

虹吸原理:用簡單的物理學解釋就是重力和連通器原理的特殊應用。兩個容器液面高低不同,用管子將兩者液體連通,不論管子什麼形狀,在液體自身重力作用下,總有保持液面相平的運動趨勢,即將流動的液體所受的合力指向下方,因此液體從高處流向低處。

-------------------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人生,沒有捷徑,莫等不勞而獲
經典語句:痛苦是人生一筆重要的財富,不要輕易踐踏
頭腦特工隊:讓情緒守護你的人生|The Science of Inside Out
人生一世,浮華若夢
53個不同的人生,你想選擇哪一個?

TAG:人生 | 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