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藏珍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品展覽集萃
擁抱藝術
9月11日,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正式開館,到今天,已經開館30天,迎來48416位觀眾。
此次首展展品既有原藏於美術學院的大量珍藏藝術品,也有遠渡重洋而來的達·芬奇《大西洋古抄本》手稿等世界級藝術珍品;既有極具獨特學術價值的「清華簡」文獻,也有清華大學歷史上知名學者教授們的手札文稿,通過生動的展覽形式向觀者呈現了藝術的發展脈絡。
常設展「清華藏珍——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品展」囊括書畫、織綉、瓷器、傢具、青銅器五個藝術門類,共計500餘組件藏品。其中書畫、瓷器、織綉和傢具這4個門類的絕大多數藏品來自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舊藏。
讓我們一起領略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品展覽集萃。
翰墨丹青:書畫展文徵明 行書七言詩 明
立軸 紙本 150 cm × 69 cm
釋文
海上三山擁翠鬟,天宮遙在碧雲端。
古來漫說瑤台迥,人世寧知玉宇寒。
落日芙蓉煙裊裊,秋風桂樹露團團。
勝游寂寞前朝事,誰見吹簫駕彩鸞。
文徴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徴明,以字行,更字徴仲,別號衡山居士。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曾屢試不第,年五十四,以歲貢生詣吏部試,受翰林院待詔。學文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他的行、草書,師法《聖教序》、智永等。此幅行草七言詩,典雅清麗,骨肉停勻,筆法溫純精絕,氣息和融沉穆,為文徴明法書的典型。
任伯年 《蘇武牧羊圖》清
立軸 紙本設色 108 cm × 98 cm
任頤(1840—1895),初名潤,字小樓,又字伯年,後改名頤,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從小跟其父任淞雲學習「寫真術」,後跟任熊、任薰學畫。長期居上海,賣畫為生。擅長畫肖像、人物和花鳥,畫風受陳洪綬、任熊的影響而又有創新。蘇武堅持民族氣節,忠貞愛國的故事歷來被人們傳頌,也是歷代畫家經常表現的題材。
畫中蘇武手持漢節坐在冰天雪地之中。人物及羊群的刻畫明暗關係突出,內含素描因素和透視法則。
齊白石 《四季圖》四條屏 近現代
屏條 紙本設色 132 cm × 32 cm × 4
齊白石(1863—1957),近現代書畫家、篆刻家。原名純芝,字渭清,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別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六十歲後,畫風遽變,融合傳統寫意畫和民間繪畫的表現技法,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此《四季圖》四條屏作於1919年,是齊氏衰年變法前的作品,分別表現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春天一幅描繪近岸坡石,老松虯曲,江水遼闊,水面寧靜平緩。夏天一幅仿高房山雲山寫法。秋季一幅仿梅清黃山寫法。冬季一幅仿倪瓚疏林亭子的構圖而更加誇張。
徐悲鴻 《九方皋》 近現代
立軸 紙本設色 178 cm ×85.5 cm × 2
徐悲鴻(1895—1953),字壽康,江蘇宜興人。曾赴法留學。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繪畫創作上擅長油畫、中國畫,注重寫實、善於傳神。尤以畫馬飲譽中外。
這一組《九方皋》作於1928年,早於大型繪畫《九方皋》,可基本認定為是其草圖,另外,通過款識可知,徐氏於1931年秋拜會著名愛國詩人陳散原時,陳氏為該畫題跋,用九方皋的故事以「醒擾擾世間」。更加表明了作者創作的深意。故此組作品是研究徐悲鴻的思想與藝術的珍貴資料。
絲綉擷英:織綉展刻絲鳳穿牡丹團花 明
直徑30cm
這是以鳳凰和牡丹花為主題的刻絲圓片,作品用色鮮艷明潔、配色雅緻、構圖飽滿。一對鳳凰在牡丹花與桃花叢中遙相呼應,上接雲天,下連福海,形成一派富貴喜慶之氣。地部用捻金線織造;紋部採用了刻絲的「緙鱗」「摜」「勾」和木梳戧等技法,是一件難得的刻絲佳作。
「無量壽尊佛」刻絲佛像 清 乾隆
長695cm/寬385cm
此件藏品,名為「無量壽尊佛」刻絲佛像。畫芯高434厘米,寬279厘米,構圖由上至下分為五個部分。第一層為日月高照,第二層為天宮伎樂,第三層為主體的三世佛,第四層為十八羅漢和四大天王,最下層為祥雲普照。上有「乾隆御覽之寶」朱文方印。中有「乾」「隆」連珠朱文印。「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乾隆鑒賞」「秘殿珠林」諸印,為清乾隆朝的內府巨制。圖案色彩多至百種以上,細部極為繁複工緻,幅面闊大恢弘,堪稱刻絲藝術的登峰造極之作。
鏤空地三藍打子綉「八仙過海」馬面 清
長24cm/寬18cm
所謂馬面,是指裙前後兩個長方形的外裙門;多綉工精良,題材新穎。此幅馬面主體紋樣為繡球花,古稱「八仙花」;背襯一枝海棠,合為「八仙過海」。在傳統工藝美術中,多以八仙象徵群仙祝壽。八仙過海,則源於八仙過東海赴王母蟠桃盛會,不用舟船,各顯神通。此馬面題材新穎,綉工精良,色澤淡雅,韻味十足。
緞地彩綉舞衣 清
身長130cm/兩袖通長220cm
袖口54.5cm/下擺寬92cm
舞衣是古典戲曲的演出服裝,也叫宮衣,用於貴婦等角色,如《霸王別姬》中的虞姬等。清末及民國時期,民間也以此款宮衣作為新娘出嫁時的禮服。此衣圓領,帶八雲勾大雲肩。袖口各鑲綴十一條彩繡花邊。對襟,罩腰圍。下裳為百褶裙,外罩由八十二綉帶分上下兩層組成的「鳳尾裙」。各部裝飾皆以彩綉完成,僅刺繡各色人物造型就達二百四十八個。下裳鳳尾裙的帶條底端綴有小銅鈴。通身各部位都釘縫有直徑1.3厘米的銀色金屬圓片。縱觀全局無疑是刺繡服裝中的鴻篇巨帙。
晚霞餘暉:瓷器展胭脂水壓手杯 清 康熙
高 7.5 cm/口徑 11.5 cm/足徑 4.5 cm
杯內壁素白,外壁施胭脂水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康熙年制」四字雙行款,外圍同色雙方欄。此杯的特點在於其釉色,胭脂水系以黃金為著色劑的低溫顏色釉,清康熙年間從西方國家傳入。胭脂水釉器物均為官窯御制。
釉里紅龍紋油錘瓶 清 雍正
高 42.5 cm/口徑 4 cm/足徑 11 cm
瓶直口、長頸、圓腹、圈足。通體施淡青釉,頸口及器身局部釉面有細開片,釉色瑩潤。腹部以釉里紅描繪一四爪蛟龍,周圍飾以雲氣及火焰,圖案充滿動勢。圈足刮釉露胎,外底白釉無款。
青花竹石紋玉壺春瓶 清 乾隆
高 29 cm/口徑 8.5 cm/足徑 12 cm
瓶通體青花裝飾。頸之上部繪蕉葉紋,下部繪卷草和變形如意頭紋,腹部主題紋飾為翠竹、芭蕉、洞石、花草和欄杆,近底處繪變形蓮瓣紋,圈足外牆繪朵花紋。玉壺春瓶相傳源於盛酒的器具,明代中期以後,玉壺春瓶的造型趨於細膩圓潤,垂腹上移。
冬青荷葉洗 清 乾隆
高 5 cm/長 23 cm/寬 19 cm
洗荷葉形,花瓣口。通體施以冬青釉,釉色蔥翠,荷葉葉脈清晰可見,十分顯眼。洗根據其器體大小有兩種作用,型制較大的,初為盥洗用具,其作用相當於臉盆;型制較小的為文房用具,即筆洗。此荷葉洗,應為浣筆之洗。
隨方制象:傢具展櫸木矮南官帽椅 明
長 77.8 cm/寬 75 cm/高 46 cm 座高 31 cm
凡搭腦和扶手都不出頭的椅子,在北京地區通稱為「南官帽椅」。因此這件櫸木扶手椅可稱為「矮南官帽椅」。形制獨特,較為罕見。搭腦向後彎曲,兩端逐漸收分,煙袋榫與後立柱相接,加裝透雕草花牙角。扶手與前立柱煙袋榫相接處也裝牙角。座面以下裝起陽線的券口牙板,落在「踏腳牚」上,牚下又裝小牙板。兩扶手向外彎曲,留出更大的坐具空間。扶手下的「鐮刀把」與「鵝脖」均做成兩彎,繼續增大空間。座面極為低矮。椅面為原裝胡椒眼編織藤席軟屜,藤席下面為十字交叉棕屜。據王世襄先生考訂「很可能是寺院禪椅,專供趺坐而制的」。此椅總體上寬肥碩大,舒適自如。靠背板上窄下寬,以方形鏟地浮雕為裝飾,題材為「夔鳳喜相逢」。因有透雕草花角牙點綴,空白極大的靠背卻不顯空洞。
黃花梨四面平條桌 明
長 143.6 cm/寬 42 cm/高 79.2 cm
四面平條桌也叫「四面齊條桌」,傳世傑作,早年曾被古斯塔夫·艾克收入《中國花梨傢具圖考》。腿子與牙條格相交,也就是先做成一具骨架,再與攢邊的桌面結合在一起,增強牢度,又因為邊抹和牙條重疊,增加體重感,避免單薄。此類做法只見於明式傢具,入清後少見。
黃花梨龍鳳紋翹頭案 明
長 129 cm/寬 40.6 cm/高 85.5 cm
此案面子用攢邊做法,面芯為獨板,小翹頭。腿截面長方形,內方外弧「兩炷香」做法,下有托泥,腿間為透雕雙龍靈芝紋,疏密得體。牙板邊起陽線,牙頭為變形鳳紋,局部雕空與腿間花板相呼應,紋飾都很成熟,程式化,但又十分生動。此案比例勻稱、做工精緻,用料講究,是一件十分精彩的明代傳世傢具。
雞翅木小圓腳櫃 清
長 76 cm/寬 46 cm/高 133 cm
圓腳櫃因頂面(櫃帽)轉角處削去稜角,形成圓腳;立柱也近似圓柱形,故名「圓腳」。正面兩柱多做成「側腳」,即上收下放,略呈梯形。造型挺拔而穩重。這件鐵梨木圓腳櫃形制規範,很有代表性。兩門中間無「閂桿」,名為「硬擠門」。櫃底無櫃膛,下橫牚下面開槽安裝「窪堂肚」券口牙子,兩側鏤成內捲雲勾。通體明朗光潔,於簡潔中蘊含著秀麗。
其金孔吉:青銅器展旅鼎 西周早期
高22cm/口徑17.1cm
旅鼎為分襠柱足鼎,器身以三足為界分飾三組獸面紋。器腹鑄記銘文6列33字,記述了昭王時期公大保率軍鎮壓夷人的叛亂,在盩地陳師時,作器者旅受到明公的賞賜,因此旅鑄此器以告祭先父。公大保在銅器銘文中又稱為明保、明公,是周初三公之一召公奭之子。旅鼎銘文風格雄俊恣肆,行氣自由,筆道首尾出鋒,有明顯的波磔,是對商代末期書體的繼承和發展。
團龍紋簋 西周早期
高14.9cm/口徑18.4cm
該青銅簋直腹較深,高圈足,附耳有珥,簋腹飾團龍紋。簋的圈足飾龍紋,龍身飾鱗紋,地紋則襯以細密的雷紋。圈足這種主紋浮於地紋之上,且主紋上復飾紋樣的裝飾藝術被習稱為「三層花」。三層花工藝出現於商代中期,而在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期甚為流行。
獸面紋斝 商代晚期
高50.2cm/口徑23.4cm
這件青銅斝形體巨大,通體飾紋,精美異常。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這件青銅斝鋬首內側上下有兩枚青銅楔子,表明斝鋬為分鑄鉚接而成。分鑄插接、鉚接工藝出現在育成期,在鼎盛期時十分流行,該時期青銅藝術的創作自由奔放,驚世之作層出不窮,與這一工藝的運用不無關係。正是分鑄技術被嫻熟掌握及運用,創作思路方才得以解放。
馬永盉 商代晚期
高43.9cm
馬永盉器身較高,最寬處在肩下部,高圈足,肩下部有流,肩置繩紋提梁,身飾直棱紋。青銅盉在商周時期較為常見,一般為鼓腹或垂鼓腹,錐足或柱足,並有鋬,馬永盉與同時期的青銅盉風格迥異,獨樹一幟。尤值稱道的是,馬永盉的提梁接駁方式十分罕見,今可列舉者不過一二件,且不見於商晚期以後的青銅器,可能是一種已失傳或當時新被嘗試而很快又被廢棄的工藝。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