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冠一怒,血流五步,小人物試圖改變歷史的努力
就像我們時隔千年之後,依然會對《史記》中荊軻刺秦的故事津津樂道,這些發生在20世紀上半葉的真實歷史事件,每一個細節而今回溯都依然驚心動魄。
這些「衝冠一怒」,決定以「血流五步」致「天下縞素」的暗殺者們,很多是本來籍籍無名的「小人物」,他們因一次暗殺而永遠留在了歷史的記載中,但促使他們做此決定的使命感和目的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這些故事裡,有英雄氣概、有民族情懷……也有深沉的悲劇之感。
他們的選擇是對是錯?這個問題成立嗎?或許,在歷史洪流當中,個人從來就沒有真正的「選擇」可言。
撰文 | 張進
歷史總是讓人著迷。我們喜歡它,或單純出於對知識的渴望,或出於「我從何處來」、「你往何處去」這種自我認知層面的深層需求,抑或其他種種,不一而足。「大人物」如君王者自不必說,被歷代學者、文人大書特書,他們的故事也廣為傳播,為人熟知,但歷史中還有些所謂「小人物」,他們大都普通如群蟻中的一隻,卻因與「大人物」有了特殊關聯——暗殺——名留歷史,被後人津津樂道。歷史作者曲飛在《暗殺局》中,就寫了幾個此類人物。本書以史料為據,用小說的手法把幾個暗殺君王聖賢的故事細緻呈現,還原兇案現場,見證他們如流星般瞬間的「輝煌」。
《暗殺局》作者:曲飛版本:貴州人民出版社 2017年8月
這些人為什麼要暗殺?要知道,這一奪人性命的激進行為,要付出的往往也是自己的身家性命。他們是受雇於人,是被人蠱惑?事實並非如此。他們之所以選擇去暗殺愷撒、甘地、伊藤博文等人,恰是出於對國家、民族和社會的使命感。書中後記說:「他們在行刺時,發自內心地相信自己是在服務於一個崇高目標,這個目標可能是社會制度、宗教、革命、民族、國家前途……他們的殺人動機,不是利益驅動,而更主要是——作者將之稱為——信念驅動。」
英雄?悲劇?
「亞洲第一義士」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
僅從暗殺結果上看,書中所寫的這些人全都成功了。然而,驅動「刺客們」的崇高目標卻鮮有達成。比如眾所周知的普林西普刺殺斐迪南大公,卻引發了一場世界大戰;離我們較近的,則有安重根在哈爾濱刺殺明治九元老之首、日本憲法之父伊藤博文,同樣沒有改變朝鮮被日本吞併的事實。
儘管如此,二戰以後,重獲獨立的朝鮮半島雖至今南北暌隔,卻都奉安重根為民族英雄。而刺殺伊藤博文的案發地哈爾濱車站,2014年初也建起安重根紀念館,供後人祭奠。
安重根(???,1879年9月2日-1910年3月26日),生於李氏朝鮮高宗16年的黃海道海州,朝鮮民族英雄和愛國主義者。1909年,安重根在哈爾濱火車站擊斃日本首任首相、時任朝鮮統監的伊藤博文,後被日本關東都督府高等法院法庭以謀殺罪判處死刑。圖為安重根和位於哈爾濱的義士安重根紀念館。
自1910年3月26日安重根在旅順監獄被處以絞刑,已過一個世紀。他被視為「英雄」,其在特殊歷史環境下的民族榮辱感令人感佩,但正如前所說,他的刺殺行為並沒改變朝鮮當時的國家狀況,自己卻在31歲便早早獻出生命,因此,在感佩的同時不得不說,在不可阻擋的宏大歷史進程中,他成為了一個悲劇的個體。
這一寫入歷史的暗殺事件的歷史背景是,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逐漸強大,開始打量國境之外的利益,朝鮮成為首要目標。1984年,自量武功初成的日本借朝鮮爆發東學黨之亂的時機,對朝鮮當時的宗主國——中國——發難,是為甲午戰爭。李鴻章被勒逼簽訂《馬關條約》,承認朝鮮是「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撤出一切在朝勢力。不久後的1897年,朝鮮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國內出現短暫的平穩。對安重根來說,這大概也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時光,「年方十七八,家境殷實,每日沉溺者,無非四事:交友結義,飲酒歌舞,持槍狩獵,騎馳駿馬」,然而,好景不長。
2004年韓國電影《安重根》。這一歷史事件被韓朝兩國多次改編為影視作品。
「1904年2月4日凌晨4時許,還沒起床的伊藤博文被急招入宮。此時他的身份是樞密院議長。一身便裝的天皇徹夜未眠,見到伊藤,垂詢以大事:是否應該同俄羅斯開戰。」這十年來,日俄在東北亞之爭愈演愈烈,伊藤的建議讓日俄戰爭終於爆發。
日本仍是輿論先行,對外宣布此戰是為了「鞏固韓國獨立,維護東洋和平」。這讓安重根信以為真,熱切盼望日本獲勝。兩國血戰經年,最終,戰敗的俄方承認日本在朝鮮半島的特殊地位。日本即刻轉向韓國,要求在韓設置「朝鮮統監」一職,由日本人出任,管理韓國的外交事項,至此韓國外交權淪喪。
伊藤博文(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日本近代政治家、首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明治維新元老。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的日本海海戰(對馬海峽海戰)獲勝後,伊藤博文被任命為第一任韓國統監,並於1907年迫使大韓帝國簽訂第三次日韓協約,將大韓帝國變為日本的保護國。
此時,韓國人才如夢初醒。安重根本是期待日本將像宣稱的那樣助韓國實現獨立,不料幻想破滅,於是赴海外聯絡朝鮮僑民團體求援,卻失意而歸。期間父親又去世,更令他悲慟,「自此安重根不再追求享樂,只以報國恨家仇為念。」
1907年,伊藤與韓國簽署《第三次日韓協約》,日本掌控韓國內政,韓國距亡國已只一步之遙。這一年春天,安重根隻身北上,在朝鮮移民中奔走串聯,展開反日游擊,卻少有建樹。1909年4月12日,伊藤覲見天皇,上奏了對「韓國倂合」計劃的看法,亡韓之策正式實施。這一年,伊藤已年近古稀,還希望「發揮餘熱」,籌備著哈爾濱之行。此行名為私人身份的漫遊,實則暗含重要外交使命:作為天皇的代表,會晤俄國財政大臣弗拉基米爾·科科夫切夫,當時美國鐵路大王哈里曼正試圖參與中國東北的鐵路修建,同視該地為禁臠的日俄兩國急需協調應對。
10月19日,伊藤博文抵達大連,次日,另一艘渡船在海參崴靠岸,同樣載來一位異鄉客——安重根。
10月26日清晨,「安重根早早出門,特地穿戴整齊,從行李中揀出一身黑色西裝,雖有些舊,卻舒適合體,外罩一件黑色短呢子大衣,頭戴鴨舌帽,那把七連發勃朗寧手槍,就藏在上衣里袋中。」約9點20分,伊藤走下火車。後來安重根在自傳中回憶這一刻的心情:
突然,我火冒三丈,怒不可遏,想道:世界為什麼如此不公道?強奪鄰邦,殘害人命者,竟然如此得意忘形,肆無忌憚;善良而弱小的無辜民族,卻反倒陷入這樣的困境?
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的場景。
「正憤恨間,白須老兒越走越近,檢閱完中國儀仗隊,已來到俄軍隊列前,進入射程。安重根當即拔槍躍出人群,連扣扳機,三顆子彈射向目標。」當天10點左右,伊藤博文生命終結。
安重根試圖通過刺殺伊藤,達到救國目的,這個想法失之簡單,也終未奏效。不過隨著他的事迹傳遍天下,效仿者紛紛湧現,其精神感召,可見一斑。
韓國在2010年發行的紀念安重根逝世100周年郵票。
當「非暴力」遇到暴力
納斯拉姆·古德斯刺殺「聖雄」甘地
然而,不像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這種侵略者,乃是出於民族道義;納斯拉姆·古德斯刺殺「聖雄」甘地卻僅僅因為,甘地解決時局問題的理念與自己不同。
甘地賴以戡亂的,只有三個字:非暴力。1906年8月,南非的德蘭士瓦當局推出了要求所有入境的印度人簽署登記卡的「黑色法令」,甘地的「非暴力」初試鋒芒。1907年,甘地發動印度人大會,以公然違背的形式拒不執行法令,兩次被關監獄後,甘地開發出了「非暴力武器」中最具威力的一招:絕食。在南非21年,甘地的努力終有收穫,更是攜此「利器」,返回了祖國。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他19歲時留學英國,在倫敦大學學院學習法律;1893年,甘地被一家印度公司派到南非工作,開始了反對針對南非印度人的法律和種族歧視的抗議。1915年回到印度後,很快成為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和國大黨領袖。他帶領印度邁向獨立,脫離英國殖民地統治。他的非暴力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那些爭取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被尊稱為聖雄甘地。
回國後的幾年中,甘地如同一個遊俠,在印度大地鏟強扶弱,用的「武器」自然是「非暴力」,並屢屢顯效,平息了各種紛爭。也是在這段時間,大詩人泰戈爾贈給甘地一個尊稱:聖雄。
二戰期間,印度取得獨立,但與巴基斯坦以及後來成為孟加拉國的東巴基斯坦被硬生生裁為三截。「這張被割裂的地圖上,最嚴重的一刀割在了旁遮普,雙方以及錫克人在該省都有大量混居人口,以及重要的宗教聖地,因此,分割方案激怒了所有人。當居住在旁遮普西北的印度教徒驚覺自己的家被划到了一個伊斯蘭國家,周圍的昔日鄰居都變得目露凶光時,只能拋棄一切逃奔印度;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印度這邊,被憤怒的印度教徒和錫克人包圍的穆斯林,戰慄地變成了待宰羔羊。」
印度很快陷入浩劫,各宗教之間互相殘殺。為平息內亂,1948年1月13日,甘地宣布無限期絕食,不同教派的人被甘地感動,放下武器。
1948年1月13日,甘地開始了一生中最後一次絕食行動。
可惜還是有人不買賬。納斯拉姆·古德斯崇拜的是沙瓦迦爾,後者的核心學說為「印度人至上論」,主張建立單純的印度教國家,並提出以武力實現這一目標。
1月30日,古德斯混進朝拜甘地的人群,合十的雙手中夾著一把手槍。「來不及驚呼,電光石火間(甘地的侄孫女)摩奴被一把推開,剛摔到地上,就聽見三聲脆響,再看講台上的甘地,胸前雪白的恰達已是一片殷紅,但他的面色仍保持平靜,手臂抬起,似是伸向開槍者,口唇微動,用最後一絲力氣說著什麼,摩奴聽見,那是——『啊!羅摩……』」
納斯拉姆·古德斯(Nathuram Vinayak Godse,1910 – 1949)
風燭殘年的甘地當場死去,非暴力者,死於暴力。後來,甘地被奉為印度的民族象徵,可他的精神卻被束之高閣,政府著力發展現代工商業,至今走在富國強兵的道路上。
沙皇俄國的命運
尤蘇波夫親王暗殺沙俄妖僧拉斯普廷
無論是刺殺伊藤博文的安重根,還是刺殺甘地的古德斯,用「小人物」定義不可謂不妥,但在「暗殺局」中,密謀暗殺的,其實並非全是小人物,比如暗殺沙俄妖僧拉斯普廷的尤蘇波夫親王,不但富可敵國,更是韃靼親王爵位繼承人、沙皇的外甥女婿。
「拉斯普廷」在俄國俚語中大意為放蕩客。他小時候便顯示過「神通」,幫助村民指認出,當地首富就是盜馬賊,彷彿有一雙能洞察一切的眼睛。成年後,「鄉親們每有疑難病症,常請他診視,而他不知名的草藥和古怪的祈禱文,也往往真的手到病除。於是,通過種種添油加醋的口耳相傳,他成了許多離奇荒誕故事的主角,聲名鵲起。」
格里戈里·葉菲莫維奇·拉斯普廷(Григо?рий Ефи?мович Распу?тин,1869年1月22日-1916年12月29日),帝俄時代尼古拉二世時的神秘主義者,被認為是東正教中的佯狂者之流。因醜聞百出,引起公憤,為尤蘇波夫親王、德米特里大公、普利希克維奇議員等人合謀刺死。
1904年,拉斯普廷被引薦進入修道院。接下來一年,拉斯普廷的各種神奇傳說到處傳播,使其成了半神話人物。也是這年,俄國敗給日本,沙皇四處尋找「聖徒」為國祈福,拉斯普廷乘勢而起,到了聖彼得堡,上層人士對拉斯普廷的傳奇大為神馳,爭睹風采。更重要的是,當年的皇儲患有血友病,他竟真的幾次治好。時至今日,這也是關於拉斯普廷的最大謎團。
因能治好皇儲的病,拉蘇普廷取得了皇后亞歷山德拉的極度信任,他也不再滿足於耽於聲色,開始涉足權力,憑自己的喜好隨意罷免官員。尤蘇波夫親王及其志同道合者忍無可忍,密謀刺殺。1916年12月29日夜半時分,拉斯普廷被尤蘇波夫親王請到府中,謊說自己的太太伊琳娜公主近來抱恙,想請他祈福。拉斯普廷垂涎公主美色已久,沒有半點懷疑。尤蘇波夫親王等人在給拉斯普廷準備的蛋糕和酒里下了毒藥,竟對拉斯普廷沒起作用;親王又手槍射擊,在場醫生確認死後,在幾人移屍過程中,拉斯普廷又活過來,只得補射幾槍,丟到冰河中。神奇的是,最終的屍檢報告顯示,落水後拉斯普廷仍存活了足足八分鐘。
電影《拉斯普廷:魔僧》(Rasputin the Mad Monk ,1966)
禍害朝野的妖僧死了,沙皇俄國的命運卻沒有改變。拉斯普廷死後的轉年三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遜位,享祚三百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就此終結。
除上述幾宗暗殺事件外,自然還有更多更離奇的事件,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幾乎都沒有達到真正的目的。
布魯圖等人刺殺愷撒,本想挽救羅馬的共和制,結果卻加速了其消亡;瓦哈利吉派試圖通過刺殺阿里和穆阿維亞(未成功)來消除伊斯蘭世界的分歧,卻反而使其分裂為矛盾遷延至今的兩大派別;夏綠蒂·科黛想消滅她心目中製造恐怖的暴君馬拉,卻導致大恐怖時代全面到來,吉倫特黨慘遭血洗;普林西普刺殺斐迪南大公引發了一場世界大戰;古德斯刺殺甘地,解決不了印度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間的隔閡;布思刺殺林肯、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沙俄貴族刺殺拉斯普廷,同樣無法挽回南方邦聯與奴隸制的失敗、朝鮮被日本吞併、沙皇被推翻……
當個人為了心中的信念和使命感,選擇了不顧一己安危,採取自認為正確的行動,這是英雄行為?還是一時衝動?一個小人物有可能讓歷史的進程向自己所希冀的方向轉變嗎?相比於那些在戰亂時期因挽救弱者生命而被銘記的人道主義者——比如辛德勒,比如約翰·拉貝,暗殺者們的故事更令人熱血沸騰,卻也更令人感慨不已。
就像書中後記所說,「人類歷史上的多數災難,都源自那種『改天換地』的激進使命感的灼燒,當人心被某種自認為至高無上的使命感佔滿,也就無法容納其他的東西,諸如生命、道義、理智……」
但歷史、人性,從來都是複雜的。也許,並無對錯可言,讓人嗟嘆的只是個人在歷史進程中的勇猛與脆弱、使命與無力。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