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西 :辨治胃炎 以和為貴 中醫中藥 | 39康復網 | 醫源世界
09-18
河南省中醫院慢性胃炎,屬中醫「胃脘痛」、「痞滿」範疇。其病有虛實寒熱及氣血之辨。但在臨床中常呈現出相兼證候,如寒熱錯雜、虛實俱現、升降失序、氣滯血瘀等。故其治療,不可偏執一法,而應寒熱平調、補消兼施、升降有序、氣血並舉等。以冀在和法中達到陰陽平衡、病去正復之效。 1.寒熱平調慢性胃炎,每見寒熱錯雜證候,如既有喜熱惡寒之飲食習性,每食生冷之物即胃脘痞滿;又有口苦口乾苔黃而膩之熱象,時或出現口腔潰瘍,對此筆者常選《傷寒論》半夏瀉心湯,隨證增減,獲效頗多。方中半夏、乾薑辛溫散寒,黃連、黃芩苦寒清熱。前人稱其具「辛開苦降」之功。辛開者,夏、姜之辛熱以開之;苦降者,連、芩之苦寒以降之。乃取「陰陽兩解,不攻痞而痞自散,所以寒熱互用」。(《醫方集解》)它如左金丸(《丹溪心法》),取黃連與吳茱萸,一寒一熱,寒者正治,熱者從治,故能相濟而立功。為主治肝火胃寒吞酸嘈雜之良劑。 2.補消兼施在慢性胃炎證候中,虛實俱現者亦然不少。如夙有中氣虛餒,少氣乏力之脾胃氣虛證;又有胃脘痞塞,食後隱痛之氣滯證。單純補虛則不利於消脹止痛,而一味行滯則有悖於中氣恢復。筆者喜用《傷寒論》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治之。方中既有厚朴、生薑、半夏散邪以除滯氣,又有人蔘、甘草補中以復中氣。是治療中虛氣滯痞滿的代表方劑。它如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等,均為寓消於補的方劑。只是在應用時,要視虛實之多寡,或補消參半,或三補七消,做到補而不滯,消而無耗。這方面的經驗,名醫施今墨先生的健脾和胃藥對,可資參考。 3.升降有序在慢性胃炎中,清氣不升、濁氣不降的清濁混淆現象亦較常見,如清氣下陷而見泄瀉,濁氣不降而見嘔惡、脹滿。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瞋脹。」但此證與脾陽不振有密切關係。欲升清則有礙於降濁,欲降濁則有礙於升清。張仲景將升清與降濁熔於一爐,創四逆散方。方中柴胡疏肝升清,透達陽氣;枳實降濁導滯,行氣散結;佐以芍藥甘草酸甘解痙,為治療因肝鬱而致脾胃不和之良方。或用於脘腹痛,或用於泄瀉後重,或用於陽郁之厥等。元代李東垣創昇陽益胃湯,方中既有升清之參、術、芪、柴,又有降濁之半、連、芩、澤等,是治療脾胃虛弱、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的著名方劑。它如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等,均含有升清降濁之意。 4.氣血並舉上腹部痞滿與疼痛是慢性胃炎常見病狀。其疼痛主要原因是氣滯血瘀,古人云:「氣滯則脹,血瘀則痛。」但也不盡然,氣滯亦可生痛,血瘀亦可增脹。只是氣滯多兼肝鬱,與脅肋不舒共見,還會出現噫氣,噎嗝等。對於血瘀證,不管是否有刺痛,凡舌質紫暗,亦多考慮為血瘀。凡氣滯血瘀之痛,余常取丹參飲(陳修園《時方歌括》)治之。方取丹參活血祛瘀,佐以檀香、砂仁行氣止痛,氣行血活,胃氣得安,何痛之有!它如金代劉河間的金鈴子散,方取金鈴子疏肝行氣,延胡索活血祛瘀,為理氣活血止痛之方。凡胃脘痛有定處,伴見舌質紫暗者,是為首選方葯。 清代周學海在《讀醫隨筆》中談到和法時云:「寒熱並用,燥濕並用,升降斂散並用,非雜亂而無法也,正法之至妙也。」將兩種不同氣味、不同趨向、不同作用的藥物擬為一方,這是中藥相反相成配伍的慣例。它是根據病證矛盾的複雜性而擬定的。在應用時要注意四個問題:一是必須在明確證候性質前提下應用此法;二是取效關鍵在於藥量,藥量多少取決於證候虛實、寒熱、升降之孰重孰輕;三是慢性胃炎發作多與季節變化有關,因此,要依據六氣變化而加減,如春季多風可加柴胡、防風,夏季多火可加黃連、梔子,長夏多濕可加藿香、佩蘭,秋季多燥可加沙參、麥冬,冬季多寒可加乾薑、附子等。四是慢性胃炎與飲食不節有關,故可隨證加入焦三仙、檳榔、雞內金、萊菔子、大黃等以助消化。
推薦閱讀: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