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精粹道德經(三十)
第三十章:以道作人主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無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字面理解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順其自然的君主,是不會以兵力強大稱強於天下的。會被別人報復回來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
軍隊住過的地方,荊棘叢生、一片廢墟。大軍經過的地方,田園荒蕪,必是人為造成的荒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善於用兵的人,是正義之師,只是求得平息亂世而已。所以,不敢仗恃自己的兵強。
果而勿矜,果而無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戰勝而不炫耀,戰勝而不自吹,戰勝而不自驕,戰勝實屬不得已,戰勝而不逞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適可而止就行了,過分極端就會衰敗,這是因為無道所致,不按道行必然提早衰敗。
1、通俗理解
順其自然的君主,是以德服人的君主,哪裡還用得著用兵力強大稱強於天下呢?那些喜歡用武力征服別人的君主,是在強壓之下讓別人屈服的,不可能人心凝聚,終將有一天軍事優勢會喪失,到那時會被別人報復回來的。
喜歡用兵逞強的君主,是會製造災難的君主。因為,凡軍隊住過的地方,就會遭到破壞,荊棘叢生、一片廢墟;凡大軍經過之後,人民逃散、田園荒蕪,必是人為造成的荒年。
善於用兵的國君,是為了不使殘民害國的事繼續漫延,是為了討伐侵侮橫行的行為才用兵,是正義之師、仁義之師,他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兵,只是求得平息亂世而已。所以,善於用兵的人,是不會仗恃自己的兵力,就去侵犯鄰邦的。
凡仁義之師:戰勝而不炫耀,戰勝而不自吹,戰勝而不自驕,戰勝實屬不得已,戰勝而不逞強。
凡事適可而止就行了,過分極端就會衰敗,這是因為無道所致,不按道行必然提早衰敗。
2、偉大的文明
老子說:「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無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中華民族以愛好和平而著稱於世,從古到今,我們中華民族從來也沒有發動過一次侵略戰爭,而我們禮儀之邦的美名卻名揚四海。
中華傳統美德:一般來說,中國傳統道德是指從先秦到辛亥革命時期,以儒墨道法等各家倫理道德傳統為內容的倫理思想和道德實踐活動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其中,儒家倫理思想是主幹,居於核心地位。它是中國人對中華民族的道德實踐經驗的總結,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心理有著巨大的影響。中華傳統美德則是中國傳統道德的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社會實踐中逐步凝聚起來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是民族傳統的歷史積澱,民族文化的深層內涵。它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為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價值取向和道德規範,是一個民族的心理特徵、文化傳統、思想情感等的綜合反映。它是一個民族所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遵循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所體現的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徵。民族精神,不僅是一個民族告別落後、走向文明進步的強大動力,而且是維護一個民族穩定和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柱。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個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生命機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這個民族精神,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時代精神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
愛國主義:是指一個國家的人民在千百年來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對自己的祖國極其忠誠和熱愛的深厚情感,它是民族凝聚的強大精神力量,是動員和鼓舞人們為自己祖國的生存發展前赴後繼、奮鬥不息的一面旗幟。酷愛自由,追求進步,維護民族尊嚴和國家主權,對外來侵略者無比痛恨,對賣國求榮的民族敗類無比鄙視,對愛國志士無比崇敬,這就是愛國主義的主要內涵。在民族精神這個統一體中,愛國主義居於核心地位,它滲透在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切領域。其中,團結統一是愛國主義精神體現在處理國家內部各兄弟民族之間、各民族成員之間關係上的要求;愛好和平是愛國主義精神體現在處理本民族與世界其他各民族之間關係的要求;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是實踐愛國主義精神的必要前提。它們相輔相成,共同服務於愛國興邦這一主題。
團結統一:是指一個民族為了實現共同的理想和目標,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維護統一、顧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自古以來,中國各民族之間就存在著一種強烈的民族認同感,都以自己是龍的傳人、「炎黃子孫」而自豪,都有維護國家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整體感和責任感。中國從秦朝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以來,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雖有分合離亂,但主體一直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中華民族高度一致的整體感、責任感的價值取向,在於各個民族之間和睦合作、友好相待的優良傳統。
愛好和平:是指一個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處,求同存異,團結合作,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而努力奉獻的精神。中華民族歷來以愛好和平著稱於世,是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的愛好和平精神不僅表現在與兄弟民族、各民族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助、攜手共進上,而且表現在與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與共上。「協和萬邦」「德莫大於和」的觀念深深地紮根於中華民族的傳統之中。「親仁善鄰」「講信修睦」「四海之內皆兄弟」「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些中國先哲的著名言論,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在處理民族問題上的海納百川的寬宏胸襟。
勤勞勇敢:在中華民族的意識中,勤勞是一切事業成功的保證,是興家的傳家寶,是興國立世之本,也是眾德之首、萬善之源。勤勞又是和勇敢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不畏強御」、「勇者不懼」,就是要求人們面對艱險和強暴,要有無所畏懼的精神。「勇於義而果於德,不以貧富貴賤死生動其心」,就是要求人們為了追求真理,堅持正義,要有置個人榮辱、貧富、生死於度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見義勇為精神。中華民族依靠這種勤勞勇敢的精神,締造了古老的中華文明,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
自強不息:是指一個民族所具有的獨立自主、奮發向上、不斷進取的精神。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說,它體現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堅貞剛毅精神,體現為「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不屈不撓的精神,體現為「因時而變」「隨時世制」「與時偕行」「與日俱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精神。這些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華民族永無止境的精神追求,它激勵中國人民變革創新、不懈奮鬥,戰勝各種各樣的風險,經受住各種各樣的考驗。
2、軍費
老子說:「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老子告訴了我們「戰爭」就是「人禍」,會給人民帶來災難性後果。
孫子說:「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孫子告訴了我們軍事後勤保障的巨大耗費。在戰國時期的戰爭中,十萬大軍的戰爭,並不算什麼稀奇戰爭,但是,就算是組織十萬人的大軍,輕型戰車需要千輛,重型戰車需要千輛,十萬士兵要穿鎧甲要拿兵器,加上千里運送糧草輜重。官貴賓客的耗用,製備各種器材的耗用,戰車器械的耗用,每天需要消耗黃金都是不計其數。此時才談得上十萬大軍啟程。其耗費巨大,簡直無法想像。到了戰國末年以後的戰勝,大戰已經上升到50萬級以上了,乃至於百萬級的戰爭也不新鮮,戰爭消耗將會更加巨大。
長平之戰是《史記》中惟一一場記載比較詳細的戰役。公元前260年,秦軍和自己最強大的對手趙軍在長平決戰。根據司馬遷的記載:秦軍曾經投入了60萬左右的兵力。長平離秦國的都城咸陽將近500公里。2000多年前,60萬的一支秦國軍隊,遠離國土,連續作戰達兩年之久!這是一個令今天的軍事專家們迷惑不解的地方,以當時的條件,秦軍的後勤供應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由於文獻的無從考證,給我們留下了足夠的想像空間,在一個鐵制農具和牛耕剛剛開始使用的時代,秦國用什麼供養這支60萬人的軍隊進行經年累月的戰爭?對於這支規模龐大的軍隊來說,糧草和武器裝備的消耗是驚人的。秦國的國力如何支撐如此巨大的消耗?沒有完善的農業管理、兵器生產管理、軍事管理、後勤保障管理和發達的物流體系,能做到嗎?儘管還有許多未解之謎,但是,這些謎解與不解,有一點是必然的,如此超乎國力的軍費開支從哪裡來?一定是強加在人民頭上。
3、反對戰爭
孫子說:「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孫子不主張戰爭,因為戰爭的耗費巨大,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財政負擔,只有用苛捐雜稅來彌補財政虧空,最終都轉嫁到老百姓身上。可以說戰爭在沒有爆發之前,就已經帶來巨大災難了。
鬼谷子也反對戰爭,鬼谷子說:「所謂主事日成者,積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積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勝者,常戰於不爭不費,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老子也不主張戰爭,老子說:「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無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自從董卓之亂到曹操迎帝遷都,這7~8年時間裡,由於戰亂不斷,人民流亡,土地荒蕪,農業生產遭到極大的破壞。加上水,旱,蟲災,到處都發生嚴重的饑荒,不僅老百姓活不下去,就連各軍閥都普遍缺乏軍糧。袁紹原擁有以糧食富足聞名的冀州,但軍隊仍常常需要以桑植為食。袁術在江淮,沒有軍糧,只好讓士兵摸河蚌糊口。公孫瓚的部將田楷在青州,因與袁紹連戰兩年,糧食吃盡,互掠百姓,弄的野無青草。由於缺乏糧食,無敵而自潰的小軍團更不可勝數。曹操也曾多次遭到糧荒的困擾。他第一次東征陶謙,就因糧食困難,不得不中途退兵。他同呂布爭奪袞州,在淮陽一帶同呂布相持一百多天後,糧食也出現了短缺問題。他命程昱籌糧,程昱在自己的縣裡搜刮到3天的軍糧,干肉里還雜有人肉在內。後來,終於糧食接濟不上,不得不撤退。糧食的短缺已經到了如此地步,到了非要解決不可的時候。第一個正式大規模,具體化的屯田代表---曹操誕生了!
在天下大亂群雄割據的亂世之秋,要統一天下,首要任務是得民心,要得民心首要任務是解決吃飯問題。曹操屯田解決的就是吃飯和民心問題。曹操屯田政策的成功,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所顯示出來的意義是不同尋常的。它使北方的農業經濟在一個較短時期內得到了比較好,比較快的恢復和發展,使「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的景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觀。曹操把在長期戰亂中弄的凋敝不堪的農業經濟重新振作起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功勞。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戰爭就是「人禍」,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要遠遠大於「天災」。
1976年7月28日3點42分53.8秒在唐山發生里氏7.8級地震,地震震中在唐山開平區越河鄉,震中烈度達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據統計,唐山大地震共造成24.2萬多人死亡。唐山大地震是20世紀十大自然災害之一。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發生8級特大地震。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創約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此次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失蹤17923人。
2004年12月26日發生的「印度洋海嘯」,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給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印度、馬爾地夫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到2005年1月10日為止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已經造成15.6萬人死亡,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軸心國(及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相當於發生576次印度洋海嘯和372次唐山大地震造成的傷亡人數。
根據歷史學家做出的統計:從公元前3600年到公元1960年,全世界共發生戰爭14531次,造成36億4千萬人死亡,破壞的物質財富相當於環繞地球鋪設一條寬150公里、厚10米的金帶,在上—個世紀,全球只有26天沒有戰爭。
由此可見,戰爭帶來的「人禍」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是何等的巨大啊!因此,最大限度的抑制戰爭,就是維護世界和平。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即便是《孫子兵法》也不主張戰爭,孫子說:「凡用兵之法,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孫子主張盡量用謀略和外交來解決戰爭。所以,孫子說:「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萬不得已才能動刀兵。
4、不爭不費
戰爭不僅國家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也給廣大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1975年,考古學家在一個窄小墓葬中發現了兩塊木片,這兩件寫滿文字的木條竟然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家信。寫信的兩個人,一個叫黑夫,一個叫驚。戰國末期,社會處在急劇的動蕩之中。黑夫在信中說,淮陽發生了叛亂,他們正在攻打淮陽。專家發現,淮陽之戰就發生在秦滅楚期間,黑夫和驚正是統一戰爭期間秦軍攻打楚國的部隊中兩名普通的士兵。公元前223年,秦國為了消滅實力雄厚的楚國,大將軍王翦帶走了秦國60萬軍隊。戰爭延續了兩年。參加了王翦伐楚部隊的黑夫和驚在信中寫了一些當時的生活瑣事。兄弟兩個寫信向家中要錢和衣服,其中驚說,如果母親不快點寄錢的話,他的命很可能都保不住。他借了一個叫垣柏的人的錢,希望他的母親給他送錢。黑夫希望母親把夏天穿的衣服寄來,越快越好。如果家那邊布貴的話,就多寄些錢,他自己買布做夏衣。這兩封看似普通的家信,卻透露了極其重要的信息。從黑夫和驚向家中要錢和衣服來看,秦國士兵很可能沒有軍餉,日常花消和便衣都要家中負擔。
由此看來,戰爭不僅國家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也給廣大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所以,孫子不主張戰爭,因為戰爭的耗費巨大,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財政負擔,只有用苛捐雜稅來彌補財政虧空,最終都轉嫁到老百姓身上。可以說戰爭在沒有爆發之前,就已經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了。
老子也不主張戰爭,老子說:「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
春秋時代,魯國有個城門衛士的女兒名叫魯嬰。有一天,一群少女聚集在月光下,唱歌跳舞講故事。魯嬰卻躲到一旁去偷偷地哭了起來。她的一位好朋友悄悄地問她:為什麼傷心哭泣呢?魯嬰說:「白天我聽人家說,衛國王子的品行不好,喜歡打仗。剛才大伙兒在講故事時,我又想起了這件事,所以就哭了。」姑娘們都爭著來勸慰她:「衛國王子的品行不好,這跟我們魯國有什麼相干?再說打仗,那是諸侯間的爭王爭霸,你一個平民家的女兒,管得了嗎?」魯嬰說:「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前幾年,有個宋國的大司馬打了敗仗,逃亡時經過魯國,他的馬就將我家好好的菜園子踩了個亂七八糟,使我家平白無故地遭受了損失。去年,越王勾踐為復仇而攻打吳國,魯國國君為了討好越王,就在民間搜尋美女去獻給他,結果將我的姐姐選中了。後來,我的哥哥前往越國去探視姐姐,又在中途被吳越混戰的將士所殺害了。」說到這裡,魯嬰早已泣不成聲。過了一會兒,魯嬰繼續說:「這兩件事告訴我,打起仗來是沒有國界的,遭殃的首先是老百姓。現在,衛國的王子又是這樣喜歡打仗,而我卻只剩下一個弟弟了,說不定哪一天災禍又會突然降臨到我們姐弟頭上,這又怎麼能不讓我擔心害怕呢?」
一個魯國的小女孩,都可以通過一點謠傳的信息,推斷出戰爭即將爆發的跡象,這就是在中國人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兵法」文化。由此看來,中國人民是何等的厭惡戰爭。我們反對戰爭,但是如果不得不面對戰爭怎麼辦?我們的祖宗給我們留下了一千多部兵法,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祖宗遺傳給我們了「兵家」的思維方式和「談兵論道」般的文化氛圍,任何一個中國人都知道「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道理,任何一個中國人都瞧不起那種「頭腦簡單」的「比肌肉」式的戰爭狂人。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任何其他人種都不具備的。
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美 國海軍陸戰隊的官兵帶著《孫子兵法》上戰場。戰爭期間,《洛杉磯時報》記者採訪時任美 國總統老布 什時,其辦公桌上擺著兩本書:一本是《愷撒傳》,另一本就是《孫子兵法》。無論其他國家和其他民族的軍隊,哪怕他們把《孫子兵法》給倒背如流了,他們也運用不好,他們只是在「邯鄲學步」,因為他們沒有中國式的思維方式和文化氛圍,他們的思維方式就註定了他們會把《孫子兵法》運用「走樣」。這就是為什麼日 本人跟著中國學了一千多年的兵法,卻在中國會像潮水般的湧來,又像退潮般的退去的原因;也是美 國人發動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會失敗的原因。即便是美 國人帶著《孫子兵法》去打仗,也會陷入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泥潭。
中國人面對戰爭,首要考慮的是「以最小的代價,換取做大的勝利。」這就是孫子所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謀」「兵不頓而利可全」等等。而鬼谷子給我們開出了更高明的「妙方」,連最小的代價都不用付出,鬼谷子說:「主兵日勝者,常戰於不爭不費,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孔子的學生子貢深通此道,公元前484年,齊國宰相田常由於國內的權力爭鬥,徵調了幾家敵對世卿的軍隊來討伐魯國,試圖借外敵之手來消耗政治對手的實力。魯國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孔子派他的弟子子貢去解自己祖國——魯國的燃眉之急。子貢找到田常告訴他:攻打魯國必將增強政治對手的實力,反而還對他不利,只有與強國開戰,才能消耗政敵的道理。田常深以為然,決定停止攻打魯國,準備與吳國開戰。於是子貢有來到吳國,勸吳王夫差攻打齊國,他告訴夫差:如果齊國戰勝魯國,實力大增,必將與吳國爭霸,必須在齊國戰勝魯國之前擊敗齊國,的道理。夫差深以為然,但擔心越國趁虛而入,子貢答應夫差去說服越王勾踐不要輕舉妄動。子貢非常清楚,如果吳王夫差戰勝齊國,必將被勝利沖昏頭腦,很有可能會危及魯國,必須想辦法牽制吳國。於是,子貢來到越國,告訴越王勾踐報仇的機會來了,只要吳國大舉出兵,國內必然空虛,此時是報仇的最佳時機。勾踐深以為然,決定不失時機的抄吳國的後路。子貢還有一個心裡顧慮,就是如果越國抄吳國的後路成功,夫差還有幾十萬大軍,還會做困獸之鬥,還會危及魯國,必須要用一個強國來制衡吳國,於是子貢來到了晉國,說服晉國國王做好準備,以逸待勞迎擊吳國。其最終結果是:子貢一出,是天下都在變,魯國卻抽身出來成了一個「坐享漁翁之利」者。
仁義之師
宋襄公對楚國懷恨在心,但是由於楚國兵強馬壯,也沒什麼辦法出氣。後來。宋襄公聽說鄭國最積極支持楚國為盟主,就想討伐力薄國小的鄭國,出出胸中惡氣。過了不久。鄭文公去楚國拜會楚成王。宋襄公認為是個機會,不顧公子目夷與大司馬公孫固的反對,出兵伐鄭。鄭文公知道消息後,求救於楚成王,楚成王答應來救援鄭國。
楚成王沒直接去救鄭國,卻統領大隊人馬直接殺向宋國。宋襄公這下慌了手腳,顧不上攻打鄭國,帶領宋軍星夜往國內趕。
待宋軍在泓水邊紮好營盤,楚國的兵馬也來到了對岸。公孫固對宋襄公說:「楚軍到此只是為救鄭國。咱們已經從鄭國撤軍。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咱們兵力小,不能硬拼,不如與楚國講和算了。」宋襄公卻說:「楚國雖然人強馬壯。可缺乏仁義。我們雖然兵力單薄。卻是仁義之師。不義之兵怎能勝過仁義之師呢?」宋襄公又特意做了一面大旗,並綉有「仁義」二字。要用「仁義」來戰勝楚國的刀槍。
到了第二天天亮,楚軍開始過河。公孫固向宋襄公說:「楚軍白日渡河。明明是小看我們。等他們過到一半,我們殺過去,定能取勝。」宋襄公卻指著戰車上的 「仁義」之旗說:「人家連河都沒渡完就打人家,那算什麼仁義之師?」
等到楚軍全部渡完河,在河岸上布陣時。公孫固又勸宋襄公說:「趁楚軍還亂鬨哄地布陣,我們發動衝鋒,尚可取勝。」宋襄公聽到此話不由罵道:「你怎麼凈出歪主意!人家還沒布好陣,你便去打他,那還稱得上是仁義之師嗎?」
宋襄公的話才說完,楚軍已經布好陣,列隊沖了過來。宋軍看到楚軍兇猛膽都嚇破了,掉頭便逃。宋襄公正想親自督陣進攻,還沒來得及沖向前去,便被楚軍圍住,身上、腿上兒處受傷。幸虧宋國的幾員大將奮力衝殺。才救出他來。等他出來逃命,宋軍已早逃散,糧草、兵車全部被楚軍搶走,再看那桿「仁義」大旗,早已不知丟在何處去了。
宋國的百姓們對宋襄公都罵不絕口,宋襄公一瘸一拐地邊走邊說:「講仁義的軍隊就是要以德服人,我奉仁義打仗,不能乘人之危去攻打別人!」他身邊的將士們聽了,都在心中暗罵宋襄公。宋襄公雖然口口聲聲按「仁義」辦事,但他在會盟諸侯時當不成盟主而破口大罵時,還記得「仁義」二字嗎?
點評
老子說:「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無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我們慶幸宋國是個小國,如果宋國是個大國,宋襄公的「仁義」簡直要使天下大亂。縱觀宋襄公一生所為,他實乃一志大才疏之人。齊桓公死後,諸侯中以楚國最強,楚成王實際上已稱霸中原。而宋國本是一弱國,國小力單,原本無力稱霸,但宋襄公卻自不量力,一意孤行,妄圖與楚爭霸。宋國在與楚國的政治較量中,始終處於下風,一敗再敗。而在決定其命運的泓水之戰中,他又大講仁義道德,死守古代「不鼓不成列」的決鬥式戰法,不肯乘敵「半渡」、「未陣」而擊之,結果兵敗身死,為天下人所恥笑。宋襄公的爭霸實際上是在為楚國確立其霸主地位搭橋鋪路,「正所謂『宋襄霸業』 ,實為楚成霸業。」
伍子胥鞭屍
伍子胥扶植有大志的公子光上台之後,與孫武一起制定了先破楚國,再征服越國的爭霸方針。伍子胥領導下的吳國軍隊頻繁對楚國使用襲擾戰術,使得楚國軍隊疲於應付。伍子胥又對楚國施以反間計,使得敵軍主帥是無能的子常而不是驍勇善戰的子期。最終伍子胥採取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策略,直搗楚國腹地,並且成功擊敗楚國軍隊。伍子胥攻入了楚國都城,得知楚平王已死,由於強烈的復仇心態作祟,竟然將楚平王的墳墓撬開,並且用鋼鞭鞭屍三百下。
《吳越春秋》卷四《闔閭內傳》記載道:「吳王入郢,止留。伍胥以不得昭王,乃掘平王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左足踐腹,右手抉其目,誚之曰:『誰使汝用讒諛之口,殺我父兄,豈不冤哉!』」一時之間,楚國百姓都知道了伍子胥極強的復仇心。
伍子胥掘墓鞭屍的行為,是復仇極端行為的表現。伍子胥是鞭屍復仇的開山鼻祖,後人很多都效法伍子胥鞭屍。伍子胥鞭屍之後也走向了自己人生的最高峰,伍子胥被封為相國公,並且在吳王闔閭之後又接著輔佐吳王夫差。後來吳國打敗越國,夫差沒有接受伍子胥的乘機滅掉越國的主張,逐漸讓越國強大了。後來伍子胥又力諫不要先攻打齊國而是先攻打越國。但是吳王根本不予理睬,所以伍子胥認定吳國必定會為越國所滅,所以將兒子交給齊國的鮑氏照看,但是卻被收受了越王勾踐金錢、美色賄賂的伯嚭的誣陷,說其外通齊國,最後被逼自殺身亡。心中韜略萬千的伍子胥還是沒能抵擋住讒言的進攻。
伍子胥被賜死之前十分從容鎮定,對左鄰右舍說希望死後能將他的眼睛懸掛在東門之上好讓他看到吳國是如何被越國滅亡的。之後還未過十年,吳越兩國的命運都被伍子胥準確預言成為現實。
點評
老子說:「果而勿矜,果而無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伍子胥鞭屍的行為簡直就是「物壯則老」的過激行為,由此而演繹了一系列過激行為。歷史有時就如同是一個輪迴,楚平王殺害伍子胥父兄最後被伍子胥鞭屍就是一個例子;而伍子胥鞭屍卻又落了個被逼自殺的命運又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雖然這一點帶有極強的悲劇色彩,但卻充滿了哲理。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思想道德修養》
※3-道德真經指歸卷之八
※168、【轉載】道德與腦:認知神經科學的解答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簡釋:孔德之容,察微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