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記憶(65):清農事試驗場舊址
今天北京動物園的所在地,是清末興建的農事試驗場舊址,動物園的前身萬牲園則附屬於農事試驗場。據《中國文物地圖集·北京分冊》記載,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農事試驗場,包括以下部分:(1)農事試驗場正門磚雕;(2)農事試驗場辦公用房;(3)暢觀樓;(4)豳風堂;(5)鬯春堂;(6)宋教仁紀念塔;(7)四烈士墓;(8)陸謨克堂。其中較為引人注目的是暢觀樓、豳風堂、鬯春堂這三處建築。楊小燕《暢觀樓·豳風堂·鬯春堂》一文稱:「今北京動物園內豳風堂的佔地位置,即原樂善園舊址處;暢觀樓、鬯春堂的佔地位置,在原繼園舊址處。」繼園與樂善園興建於清代前期,不過在建立農事試驗場時,這兩座園林已經荒廢。本文擬先對繼園與樂善園的建築以及沿革變遷進行介紹,然後再過渡到農事試驗場的興建以及暢觀樓等建築,以期讀者對相關歷史有一全面了解。
繼園「位於樂善園之西,俗稱『三貝子花園』,道光時期名為『可園』,清末改稱『繼園』」。有關「此園早期沿革及原主『三貝子』究竟是何人,文獻記載不詳,在園林史界亦未有定論」。鄧之誠《骨董瑣記全編》記載了兩種說法,一是三貝子花園「為傅恆從子明義之居」,二是「三貝子乃誠隱親王也」。朱家溍先生認同後一種說法,認為花園「舊主『三貝子』為康熙帝第三子誠隱親王允祉」。不過這種觀點受到了一些學者的質疑,諸如張潤普認為「三貝子當為傅恆三子福康安」;楊小燕「提出此園前身即『鄰善園』,為乾隆初年的敬一貝子弘暻所有,後歸其子永珊,永珊又將園傳與其外甥明義,並更名『環溪別墅』」。然而「弘暻為誠親王允祉的第七子,並非排行第三,且乾隆間的環溪別墅至道光間的可園之間相差數十年,其間具體的傳承關係尚無確切的文獻記載」。概而言之,有關繼園的早期歷史以及「三貝子」的身份,還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不過「清代後期此園的沿革還是比較清楚的:道光間園歸大學士寶興(謚號文庄),名為可園;最後歸內務府大臣文銛,並另起新名為『繼園』,有賣花者在其中居住,並逐漸對外開放,成為清末的重要公共遊覽地,甚至可以在其中包辦酒席。……光緒十一年文銛將此園報效歸官,從此歸皇家所有。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與樂善園一起用作開辦農事試驗場的用地,其中修建了西式風格的暢觀樓等建築」。
繼園「面積廣闊,平面輪廓接近梯形,周圍以虎皮石牆圍繞,園正門南向,在東西兩面各闢一側門。入正門有重垣,中設二門,為城關形式,上懸『繼園』匾額。入城關後即有土山一丘橫亘於前,形成障景」。土山之北「為大池,其中築有幾座大小不同的島嶼,中央大島形態曲折,宛若雲朵,東西二島基本呈橢圓形,南面一島最小,其上築有一座方亭。大島上以牆垣、土丘和疊石圍合出一個小院,院北中央為一座前後三卷勾連搭三間卷棚廳堂,西側緊鄰北房三間,東設平頂廂房二間,院西牆與山丘相接,上面開有月亮門洞。廳前後均堆疊山石,並在院中左右對稱設置竹池」。中央大島「偏東設有花洞,東島上臨水建三間水榭(臨河房),前出平台抱廈架在水面上,西側有木板橋與大島相連。西島有一方亭和花洞若干」。
由「中央大島過木板橋北行,可至池北岸的半島之上,此處辟有園中主院。院共兩進,自中央屏門入,有兩卷三間勾連搭正房,左右各帶耳房二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均後出抱廈。院內有兩重隔牆,左右均辟隨牆門。後罩房為五間卷棚建築,東廂房三間兩卷,西廂房三間」。繼園「園北以土山環繞,山上多植槐柳;山北為寬闊的河流,其水引自園外長河。正院西側水面上築有一座『水座圓亭』,以木橋與西岸連接」。由園中「正院東廂房北山牆開始,到臨河的東軒為止,建有一條曲折的長廊,南臨湖池,北依土丘,呈U字形平面。按光緒十四年工程檔案記載,這段長廊共有五十六間。廊間點綴一座敞廳和兩座八角亭,且設有坐凳欄杆,面朝水面,可坐而觀景」。繼園「正院之西,沿土山可至一座三間平頂建築,屋頂上闢為平台,可從南側的假山蹬道登臨,俯瞰園內外景象。《越縵堂日記》記載此處原為諙雲樓,不知何時改為平台房。再西土山上有一方亭,在亭中更可遠眺園外的湖山風光,視野非常開闊。由此拾級而下,可見山下有一座廟宇,小院幽然,設有山門和前後兩殿,此廟樣式雷圖上僅標『小廟』二字,光緒間工程檔案中稱為龍王廟,《越縵堂日記》則稱為花神廟。《道咸以來朝野雜記》則稱原可園中有寶氏的家廟,可能是這座小廟的前身」。另外「光緒間繼園已經較為荒蕪,有賣花人在此養花經營,因此建有一些花洞(即暖房),園中空地也多闢作花畦」。
繼園「可能利用了早年的廢園增葺而成,規模弘敞,景緻疏朗,手筆很大,其風格與普通別墅花園不同。大致而言,全園自南側園門至北部正堂,大致形成一條中軸線,但並非筆直,而是略有曲折。建築密度很小,而山水和植物所佔面積較廣闊,顯得很有自然野趣」。從理水上講,因為繼園「臨近御河水道,水源豐富,園中頗以水景見長。繼園從園外牆北的長河引水入西北角,分為二脈,一脈向南,再折而匯入大池;一脈沿著北牆向東流出牆外,再折向南,拐西重新入園,也匯入大池。大池中州嶼羅列,又有溪流河道環繞山阜、堂榭,水面有聚散離合的開闔變化,其理水手法類似於長春園、淑春園、蔚秀園等西郊園林,景緻清朗。雖經過清末以來的多次改造,現在遺址上已有很大變化,如有些島與周圍連為整體,但從目前動物園西部的湖泊溪流仍可看出原來繼園水系的大致脈絡」。
園中的假山「以土山為主,西、北、南三邊沿園牆或長溪均築有連綿的山丘,有隔絕塵囂之意。園中局部堆疊山石,形成峰巒洞壑。目前動物園中西北角上依然基本保持著原有的土山格局,園西部也有不少青石和湖石留存,應該多為當年繼園所遺」。
在「建築方面,繼園入口處設雙重牆垣,且築有城關,加強了景觀的深度。園中原有諙雲樓、小廟、廳堂、水榭、山亭等,尺度都不大,根據山水地形而作點綴。亭子曾有七座之多,分方亭、八角亭、圓亭等不同類型,位置各有巧妙,或在山巔,或連長廊,且有二亭孤立於水中;諙雲樓位於土山上,其屋頂平台可作觀景之用,在此四望,西邊的西山風光和東邊的城牆雉堞都可以入目。另在溪旁土山上修建長廊,不但頗有氣勢,更是依檻賞景的佳處」。由於「園中多水,故曾經建有四座小橋,形式各不相同,其中一座為直木板橋,兩座為三折木板橋,另一座則為小石拱橋」。
繼園中的花木「原以藤花和古松最為著稱,到清末藤花已經不存,松樹也有損折,但有很多高大的柳樹和槐樹,四周密植,夏日可帶來濃蔭。至今其遺址上仍有大量的柳樹、槐樹和榆樹,高達十餘米乃至二十餘米,當年高柳密槐之景,依稀可辨。水中曾大量種植蓮藕,夏天荷花遍布,為納涼盛景。從樣式雷圖上可見園中種有翠竹,而且光緒間已經在空地上辟有多處栽花的田地,並有暖窯花房之設,也是其重要的景緻」。
(以上介紹繼園的部分,引文引自賈珺《北京私家園林志》。)
至於樂善園的歷史,根據楊小燕先生的考證,應當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做為康親王之樂善園」,二是「做為清皇家行宮之樂善園」。這裡提到的康親王即傑書,他是禮親王代善之孫,在平定三藩之亂等戰役中屢建奇功。有關做為「康親王別業」之樂善園的始建年代以及「構築規模」,因缺乏文獻資料,故而難言其詳。楊小燕先生推測:「長河南岸的康親王別業,極可能建於其『平定三藩』,班師回京時。」該園是「聖祖康熙為褒獎其功」,作為傑書的「酬勞」賜給他的。在建園後半個世紀左右,因為「家道的敗落」,傑書後人無暇顧及位於北京西郊的這座園林,「做為康親王別業之樂善園」已然「頹敗」、「荒廢」。根據乾隆皇帝有關樂善園的詩歌,可知該園「在重修之前,雖早已荒敗,但基礎尚存」。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乾隆帝對樂善園進行重修,開始了這座園林「做為清皇家行宮」之歷史。有關重修之原因,楊小燕先生解釋道:「因樂善園『地鄰長河岸』,長河水系與昆明湖相接,為龍舸所必經之地。當時,高宗之母孝聖皇太后長住暢春園,乾隆帝經常到暢春園向母親問安,時而往返舟行於長河上。康親王別業之樂善園恰值長河岸邊,能夠成為中途小憩之場所,故重修。」
樂善園之建築,根據《日下舊聞考》的記載,共有四路三十六個景點。其中中路包括「意外味」等十一個景點、西路包括「又一村」等六個景點、東路包括「沖情峻賞」等七個景點、最西路包括「自然妙有」等十二個景點。這三十六處景點的匾額「均為乾隆皇帝御書」。另外「在奉宸苑修建樂善園等行宮的工程奏摺中,還記載了樂善園內的三處景點,分別為『委宛藏』、『天琴自張』、『靜涵秋影』。不知此三處是漏記,還是在《日下舊聞考》書成之後所建成」。楊小燕先生指出:「做為行宮的樂善園是經過了由初期的簡單修葺,到規模較大的擴建行宮兩個過程。《日下舊聞考》中所記之樂善園規模,應為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左右之時。」至於「樂善園行宮為什麼要經過初期的簡單修葺,至設施齊備兩個過程」,楊小燕認為原因有二:其一,「乾隆初期,高宗勤政,議政之心強烈,遊興非如後來之濃,於長河之中有一歇腳處即可。」其二,「當時郊外之離宮為圓明園,往來雖經高粱橋,但多系越橋而過,除偶至高粱橋迤西『觀農』外,極少經過長河。然而,未過數載,擴浚昆明湖工程進行,情況便發生了變化。昆明湖在歷史上是京西北的一座天然水庫,與擴浚昆明湖相聯繫的還有疏浚長河工程。浚湖使水源充沛,浚河使水道通暢,因而使長河成為舟行的通道。自高粱橋至昆明湖間泛舟往來,通行無阻。高宗舟行增多,中途憩息樂善園之頻率亦相應提高,從而大大改變了樂善園僻處一隅的局面,使其地位於無形中上升。」「高宗之忽然愛好舟行,固與長河的水道通暢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因為清漪園(今頤和園)的興建。……當建園期間與建成後,高宗時往『臨幸』。冬乘冰床,其餘季節乘舟,來往於長河,經過樂善園,登陸小憩成為常事。……可以說,擴浚昆明湖,興建清漪園,為樂善園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同時,在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為迎接高宗之母六十壽辰,對長河沿岸有關寺廟景點,進行了配套性的重修與新建。就樂善園附近而言,乾隆十六年,在高粱橋畔興建了倚虹堂,又重修了廣源閘西的萬壽寺、大慧寺等。在這種背景下,原先僅系『稍命復其舊』的樂善園,就不能滿足高宗的遊興及顯示盛世的排場,樂善園內部的景觀就大加修建,成為《日下舊聞考》中所載之規模。」
樂善園行宮在嘉慶皇帝即位後被廢棄,清仁宗「執政能力遠不如其父,國家財力亦非昔日可比。對於高宗生前建於各處的行宮,除必要者外,漸次收縮。《大清會典事例》記載:『嘉慶六年,樂善園苑丞三人內,裁撥一人,作為南苑團河行宮額缺。』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旨樂善園園庭事務甚簡,有直年官員,足資管理,其原設郎中一員,即著裁汰。』嘉慶『十一年,奏准,樂善園內殿宇房間,已經裁拆,其原設之苑丞、苑副等,分撥:中海,苑丞一人,苑副一人;北海,委署苑副一人;倚虹堂,苑丞一人;長河,委署苑副一人;釣魚台,苑副一人。』」可見從嘉慶朝開始,樂善園行宮即「被裁拆」,其「管理人員、戶役被安置於其他各處」。究其原因,一是由於樂善園「先天不足」,這「表現在兩方面:第一,園址距城僅數里,作為中途歇腳之用,屬可有可無,更不必說住宿。第二,較之圓明園、清漪園、暢春園等行宮,樂善園規模既小,景觀環境更不能比」;二是「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在西直門外高粱橋之北,建倚虹堂。……倚虹堂的建成,解決了舟行於長河上小憩的問題。同時,倚虹堂的建築緊鄰河岸,便於上下船。倚虹堂規模雖不如樂善園大,但在此用膳、歇息足矣。而樂善園雖屬奉宸苑管轄之行宮,但與其他行宮相比,它不過是皇帝往返舟行於長河中的一個驛站。既然倚虹堂已能滿足其要求,在國力、財力逐漸下降的情況下,就沒有保留樂善園的必要」。嘉慶以後,樂善園行宮「成為租地,徵招種植荷花、蒲草、葦子,每年的收成上繳,仍由奉宸苑管理。……至農工商部籌建農事試驗場時,奉宸苑根據諭旨,認為樂善園舊址地勢適應,故選中」,其時行宮的建築「已蕩然無存」。概而言之,「樂善園行宮的敗落主要還是由於清王朝由盛轉衰,國力、財力不繼所導致的。」
(以上介紹樂善園的部分,引文引自楊小燕《樂善園行宮始末考》。)
「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三月二十二日,商部(後為農工商部)奏請籌建農事試驗場,飭撥官地興辦。經調查認為樂善園、繼園舊址處位置最佳。」上文已經提及,樂善園舊址在今豳風堂一帶,動物園西部鬯春堂、暢觀樓所處之地區,則是繼園舊址。在「農工商部在籌建農事試驗場時,慈禧太后及光緒帝曾多次垂訓部臣,注意風景,故場內各項建築,多帶園林形式。建築風格各異,有中國傳統式建築,如鬯春堂、豳風堂、薈芳軒等;有歐洲復古式建築暢觀樓;有西洋式建築來遠樓、咖啡館、萬字樓(均已拆除);有日本式建築東洋房(已拆除)等」。清農事試驗場之建築,至今尚存的主要有以下幾處:
(1)農事試驗場正門磚雕。「即今北京動物園正門,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建成於三十四年(1908)。原門上有磚雕花飾,門楣上有圓角橫匾書:農事試驗場。『文革』期間因為上面有龍紋裝飾,全被拆除,只留下四根立柱是晚清原物。1987年門飾按原式恢復,但其藝術性遠遜原物。」(引自《中國文物地圖集·北京分冊》)
(2)農事試驗場辦公用房。它「始建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建成於三十四年(1908)。正中為三開間二層主樓,磚木結構。坐北朝南,柱及券面為紅磚砌築,灰白磚牆面,平頂。後檐及兩山砌成女兒牆,前檐正間裝飾仿原大門式樣,次間為曲線紋裝飾。主樓兩側各接出一排單層辦公用房」(引自《中國文物地圖集·北京分冊》)。
(3)暢觀樓。它是「清末皇室郊外行宮。建成於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初」。暢觀樓位於「農事試驗場的西北部,靠近西北宮門。慈禧自長河舟行至場,即從西北宮門入內,進暢觀樓」。該建築「為七楹兩層,整個牆體均為清水牆,土紅色,有75厘米高灰色磚砌築的基座。樓的東西兩側不對稱。東邊為圓柱形三層,樓頂為一圓形平台,有一圈紫銅製作的歐式花飾欄杆,在此可俯瞰遠處。西邊為八角形二層,屋頂有一座似中式須彌座的基座,托住八角錐形屋頂。樓的正面中間有一凸出帶廊柱的雨篷,廊柱為白色。雨篷的頂部二層室外平台,設有歐式的花瓶石雕欄杆。正面為七開間,兩邊分別為三開間帶外廊。一層外廊處設有45厘米高的座凳;二層外廊有高1米左右的欄杆。上下欄杆均為綠色。外廊一層牆面鑲嵌有中國卷草飾樣的磚雕;二層的牆面上,只在門窗的拱頂部分,稍作修飾。樓的東西面及南北面的中間處,皆有相對應的階梯形馬頭牆,每一台階處,又有一似寶葫蘆形的飾物。飾物均為綠色」。
暢觀樓「正門處有琺琅鑲嵌匾額書『暢觀樓』。兩側楹聯書:『池御迓龍旌矞雲成幄;軒窗騫象緯方旭揚暉。』(楹聯早失。)樓周圍環水,樓南數十米處有一座白石小橋,名南薰橋。橋南東有一座銅獅,西有一麒麟,均口能噴水(有說『此獅於開築園場時得之土中者』。見庄俞等著《本國新遊記》)。『東邊的銅獅,由獅口內向下噴水,水線萬道;西邊的麒麟腦袋向上,作回顧狀,卻由口內向上噴水,激射力大,如同巨泉,水聲悅耳。兩者的下邊,各有一長方形池,池內金魚數尾,池水被噴水沖滴如同活水一般』(公元1909年《順天時報》)」。
暢觀樓內的「陳設、器具都是最新的式樣。樓上、樓下均有特製的各式沙發,有轉圈4人的,有3人的,有2人的。2人的沙發為『S』形。椅墊等大部分是農工商部綉工科特別製造的,花卉禽魚五彩燦爛。樓梯上下及地板上皆鋪地毯,銅條飾邊,地毯也是五彩織絨的。樓內四壁懸掛螺絲屏、鈿綉屏,綉屏上有款識。有畫屏四幀,為金陶陶女士手筆」。暢觀樓「西邊二層東西兩室內,各置一銅床,帳縟皆黃色,為慈禧太后、光緒帝來場時休息之處。光緒三十四年四月、九月,慈禧太后及光緒帝曾兩次來場,均在此小憩。慈禧第一次來暢觀樓時,在三層平台上觀看場內景緻,並與光緒帝、裕德齡、李蓮英等在樓上用茶點。東邊三層樓上,陳列珍貴瓷器,多為日本製造」。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孫中山先生曾於1912年8月29日,8月31日,9月1日三次來到暢觀樓「參加廣東公會、全國鐵路協會、郵政協會;北京參議院及軍警界為其舉行的歡迎會,並發表演說,合影留念」。
(4)豳風堂。該建築「建成於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初。初『為五大間鑲有冰梅玻璃窗的房屋』。堂額書『豳風堂』。聯書:『雲巒四起迎宸幄;水村千重繞御筵。』堂外有寬大的游廊。『廊下有院子,院子上罩鉛板天棚。所有廊上、院內,都設有茶座。廊上是女座,院內是男座。茶資每人銅子六枚,每桌銅子四十枚,可坐八人』(《順天時報》)。院外沿荷花池旁,也設茶座。品茗觀荷,風景絕佳」。豳風堂北面「有一假山石堆砌的高坡,內有人工製造的小瀑布,水從假山石洞中沖流而下,流入河池中」(引者註:小瀑布之地曾改為動物園猛禽欄,後恢復)。
另「在1935年出版的《燕京紀行》中,記述豳風堂時,有『堂前懸乾隆御題額曰「壯肆聲威」,聯曰「鼓勇若雷霆技操必勝,有機在星斗業精於勤」。』此乾隆御題額,因何至此。是因農事試驗場於1915年租西山之麓健銳營之後,將其內有關的匾額、物品置於場內豳風堂中」。
「光緒三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慈禧及光緒帝至農事試驗場。慈禧『至豳風堂小憩,見有商肆陳列,親問物價,肆商跪陳數目。西太后問李蓮英道:「這物價卻很便宜,我們所用的物價,從沒有這樣賤價哩!」李蓮英復奏道:「這是民間所用,貨物低劣,比不得宮中貴品。」西太后不禁微笑。』」
(5)鬯春堂。它「建成於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初。時人稱此處為『三卷』。因其屋頂為三個卷棚頂房脊相連。山花上用金漆描成飄帶形,紅底金花。光緒年間《順天時報》記有:『內庭宮殿式樣,畫棟雕梁,丹碧輝煌。金磚無縫,龍氈有光。桌椅茶几等等都是紫檀花梨製成的。壁上懸掛御筆畫十二幅,是慈禧太皇太后的親筆梅花、菊花,生意盎然。或是老乾縱橫,或是花朵盛開,極盡畫工的神妙。堂外又有御樹一株,中心已空,火燒的痕迹尚在。四周高台階環抱假山石,很有幾塊奇石,如同山峰似的。又有幾塊玲瓏石,七穿八洞,景緻很為好看。園中假山石雖多,此處卻最為優勝。』」
1917年,鏡虛在其《重遊萬牲園》一文中描繪了鬯春堂的優美意境:「至鬯春堂,門前曲徑通幽。四周藤蘿蔓延於曲欄迴檻之間。階下花木雖漸就凋零,而翠竹蒼松,夾玻窗相掩映,固幽閑若隱士居。兼之菊蕊香浮,清入肺腑,堂中蹋幾,均修潔可愛,俯仰徊樂何如之。」
清末鬯春堂「為慈禧及光緒帝來場時其隨行的高級官吏休憩場所」。1912年4月至12月,時任民國政府農林總長的宋教仁亦曾在此居住。據記載:「宋教仁居住時,親植松柏三株于鬯春堂周圍。1913年宋教仁不幸遇難。1916年6月,在鬯春堂北建『宋教仁紀念塔』一座。塔身用艾葉青石建,高約2米。塔座分為兩層,每層約高20厘米。塔四周種植松柏百餘株(文化大革命期間,塔被毀。只剩塔座)。」
(以上介紹農事試驗場的部分,除特別註明外,引文均引自楊小燕《暢觀樓·豳風堂·鬯春堂》。)
除上述建築外,北京動物園內還有兩處歷史遺迹。(1)陸謨克堂。據《中國文物地圖集·北京分冊》介紹:該建築「是用庚子賠款所建造的我國最早的一所供研究植物學的科研樓。1934年,由中法文化教育基金會、國立北平研究院及國立北平天然博物院等共同主持合建。為紀念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遺傳學家拉馬克(另譯「陸謨克」,Jean Baptiste Antoine de Monet de Lamarck,1744——1829)而命名為陸謨克堂。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為法式三層樓,中西合璧,外牆為灰紅兩色磚石建築,線條簡潔,色調淡雅,樓南面正中刻有『陸謨克堂』四字。一至二層布局基本相同,為實驗室、研究室及圖書館,三層為標本室,由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使用。1949年以後,中國科學院將全國各地的植物學研究單位,包括中華科學社、靜生生物調查所、雲南農林植物調查研究所等全部歸併到陸謨克堂,建立植物分類研究所。1953年改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我國現代植物科學的許多創始人都曾在此工作,進行學術交流,陸謨克堂曾為我國現代植物科學研究的基地」。不過現在陸謨克堂已被閑置,不知將來會作何使用。
(2)四烈士墓。《中國文物地圖集·北京分冊》記其原有規模曰:「墓用艾葉青石建成,底座呈正八角形,高約1米,上豎有高約8米的紀念碑,上書彭、楊、黃、張四烈士之墓。四烈士的棺柩分別安葬在正東、正西、正南和正北的石冢下,墓前有墓碑。『文革』中被毀。現北京動物園和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各保存一塊墓碑。」北京動物園四烈士墓原址上立有一塊紀念石碑,其正面書「彭楊黃張四烈士墓遺址」,背面的碑文則交代了四烈士的生平事迹以及立碑源起:
「『四烈士墓』是辛亥革命時期為推翻滿清封建王朝統治而犧牲的革命黨人彭家珍、楊禹昌、黃芝萌、張先培之墓。
彭家珍,蜀金堂人,年二十五、清陸軍士官,公元1912年1月26日因行刺阻撓清帝遜位之頑固派良弼不幸捐軀;後為孫中山先生追授大將軍銜。
楊禹昌,蜀資州人,年二十八,清陸軍學校教習;黃芝萌(黃之盟),黔貴定人,年二十三,清陸軍測繪學堂畢業生;張先培,黔貴陽人,年二十四,清貴胄陸軍生。公元1912年1月16日楊黃張及同仁謀刺清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未遂被捕遇難。同年8月6日彭、楊、黃、張遺骸合塚於此,建『四烈士墓』。
1966年8月21日該墓被毀。
為緬懷英烈,1990年7月10日在舊墓遺址建立此碑,以供憑弔。」
看過碑文之後,我印象最深的是四烈士犧牲時的年齡: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八。這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齡段。環顧四周之遊人,皆匆匆由碑前走過,根本無視其存在。四烈士獻身革命,英年早逝;其身後之寂寞,亦令人感慨。鄙人未及而立之年,雖年齒與四烈士相若,然身為一凡夫俗子,況生當承平之日,實不足以理解先輩之高尚情懷,亦不敢對其人生取捨妄加置評。然四烈士以大好年華,獻身於革命事業,為理想而捐軀,其精神固可嘉,實當為後人永遠銘記。
本文對清農事試驗場及其前身繼園與樂善園進行了介紹。農事試驗場現存的幾棟建築,各具特色:暢觀樓以華貴精緻著稱;鬯春堂周圍之疊石、豳風堂附近之瀑布,意境頗佳。同時,四烈士墓以及孫中山曾駐足過的暢觀樓、作為宋教仁故居的豳風堂、宋教仁紀念塔,又與辛亥革命前後的歷史與人物具有一定的聯繫。而作為農事試驗場前身的繼園與樂善園,世人對其歷史沿革多不甚明了,甚至是一些專業書籍,在此問題上都出現了錯誤。諸如《北京古建築地圖》在介紹樂善園時說:該園「原為明代的皇室御苑,清初賜給康親王,後園亭頹廢。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修,並親題名『樂善園』御匾。後為乾隆朝大學士傅恆三子福康安貝子的私人園邸,俗稱『三貝子花園』」。三貝子花園即繼園,在樂善園之西。繼園與樂善園是兩座不同的園林,但《北京古建築地圖》誤將二者當成一座園林了。該書雲樂善園「原為明代的皇室御苑」,未知何據。不過賈珺《北京私家園林志》稱:「清人還曾經推斷繼園可能建於明代舊園的基址之上。麟慶……認為此地舊為明代駙馬萬禕別業白石庄的所在。」《北京古建築地圖》一書既將繼園與樂善園混而為一,則其稱樂善園「原為明代的皇室御苑」,或當出於麟慶之推斷。本文澄清有關歷史事實,並介紹清農事試驗場現存之建築,希望能夠對讀者有所裨益。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