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一個因信而成的傳奇 || 大視野
關注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
2216
篇原創首發文章
1948年3月2日,在「二戰」後德國的美英經濟區,51歲的
路德維希·艾哈德
當選為經濟署署長。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併,艾哈德負責整個西區的經濟事務。
這是戰爭結束後的第三年。艾哈德後來這樣描寫:「當時有人估計:每個德國人每5年才能有一隻盤子,每12年有一雙鞋子,每50年有一套西裝;每5個孩子中間只有一個能用上自己的尿布;每3個德國人只有一個能有機會躺在棺材裡埋葬。擺在我們面前的唯一可能的生活好像就是如此。」
阿登納,這位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成立後的首位聯邦總理,在回憶錄中也有類似表述,「看起來我們註定要像英國《每日郵報》曾經說的那樣『無疾而終』,那樣慢慢地、不可避免地餓死。」
| 艾哈德與阿登納(右)
造成經濟悲慘局面的原因是多重的。
首先,戰爭讓德國變成一片廢墟。
英國人說,僅在柏林,如果每天清理1000噸瓦礫,就需要30年。同時,從1944年夏末美國財政部長摩根索的計劃,到1945年的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都主張「使德國徹底非工業化」,沒收其軍工、飛機製造、合成汽油和橡膠等產業以及80%的重工業,以作為戰爭補償,並解散帶有壟斷性的大公司。根據《波茨坦決議》,德國的工業生產力將被限制在1938年水平的50%到55%,西佔區計劃拆除的工廠有1546家。1947年8月,英美佔領區公布第二個計劃,寬鬆了一些,原則同意生產可以達到1936年的水平。但實際上,當時英美區的生產能力只有1936年的60%,1947年的實際生產量只有1936年的39%,1948年上半年的生產總指數起伏於1936年的50%左右。
|
在二戰後只剩一片廢墟的柏林
其次,德國的貨幣體系崩潰了,舊馬克一文不值。
原始的物物交換流行,人們更願意用美國大兵喜歡的好彩牌香煙作為交易工具,1947年一條香煙等於工人一個月工資。城裡人用錢買農民的食品,農民根本不理,成群結隊的市民搭乘破破爛爛的火車到農村,用僅存的財物去換幾個雞蛋或半袋土豆。科隆天主教堂大主教告訴信徒,如果為了活命去偷食物和煤,上帝是會寬恕的。
嚴重的食品短缺、通貨膨脹、失業,還有無家可歸的難民問題,讓普通老百姓、政治家乃至具有自由主義傾向的知識分子,都本能地寄望於國家權力,希望通過嚴密的政府控制與計劃,治亂求安。當時西部佔領區的最高指揮官是美國的克萊將軍,他的經濟顧問大都是凱恩斯主義者,熱衷於經濟援助和宏觀政策,而不是重建市場秩序。他們不許價格和工資自由浮動,通過無所不在的書面指令和指標分配來管理經濟,被稱為「文牘戰」。根據他們確定的票證和配給制度,一個德國人一年配給的雞蛋是四隻。
嚴重通貨膨脹的根源是1933年到1939年德國為了軍備擴張大量印鈔,戰爭期間又產生了5600億舊馬克的費用。二戰後有三種舊貨幣都在使用,分別是列登馬克(1923年開始發行)、帝國馬克(1924年開始發行)、盟軍馬克(1945年開始發行)。通貨太多,
為阻止通脹,佔領區當局就限制物價,加強管制,但如此之大的貨幣流通量,讓任何調控都很難進行,因為人們傾向於把商品擱置起來,其周轉不通過批發與零售,而是通過小規模實物交換完成買賣。
這就是1948年艾哈德上任時的情況。「計劃家」們經過測算,得出不少類似「每個德國人每5年才能有一隻盤子」的結論。艾哈德說,「他們認為,根據原料存貨以及其他統計資料,一國人民的命運能提前很早就被決定。」
然而艾哈德想嘗試另一條道路,一條「這些機械論者和經濟計劃家們完全沒有想到」的道路——
如果讓人民重新意識到自由的意義和價值,便會產生無窮無盡的動力。
艾哈德是個經歷豐富的人。從小患小兒麻痹症,右腿致殘,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負傷,後來在法蘭克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25年到1928年,在父母的企業里當過經理。1928年到1942年,他在紐倫堡一個經濟觀察研究所工作,一開始重點研究自由市場經濟的弊端,納粹上台後又將重點放在納粹德國的統制經濟上,他認為統制經濟的本質是強制把人和經濟捆綁在戰爭上。1944年,他發表了《戰爭財政和債務鞏固》一文,文中隱含的假設是德國戰敗後經濟如何重建。不知何因,納粹忽略了這篇文章,否則他很可能被處死。戰後,英美佔領區發現了他的預見性和才能,1945年10月他被任命為巴伐利亞州經濟部長,1948年又成為整個西區經濟的負責人。1949年,他當選為聯邦德國的第一任經濟部長。後來,在1963到1966年,他還擔任過聯邦總理。
艾哈德的經濟思想核心是什麼呢?就是共同富裕源於競爭所帶來的繁榮,共同富裕是目標,市場競爭是手段。
1957年他出版了《Wohlstand fur Alle》,意思就是全民富裕、共同富裕(中文版譯為《大眾福利》),1958年英文版譯成《Prosperity Through Competition》,商務印書館中文版譯自英文版,取名《來自競爭的繁榮》。他被引用最多的一段話是,「生產者的自由競爭,消費者的自由選購,以及個性的自由發展等原則,比任何形式的國家指導或國家管制,更能保證經濟與社會進步。」
| 1957年艾哈德出版了《大眾福利》
艾哈德奠定的社會市場經濟思想體系,具體包括以下幾層意思:
1、
現代社會分為兩個階層,一個是人數很少的什麼都買得起的上層社會,另一個是占人口大多數的購買力不足的下層社會。要打破這種界限,走向共同富裕,必須實現「三位一體」的目標,即生產率和生產量的大幅度提高,名義工資的大幅度增長,低廉而穩定的物價水平。
2、
完成「三位一體」必須依靠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的作用。只有競爭才能使消費者得到實惠。讓所有勞動人民能從提高生產力中得到日益增多的工資,這是通過競爭來有效地促進繁榮這一信念的內在組成部分。與其喋喋不休地爭辯國民財富的分配,倒不如集中所有的人力來增加國民財富。
3、
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不同於19世紀以前漫無控制的自由放任,要輔之以必要的國家調節。國家的作用不是直接參与經濟活動,而是為市場經濟的運行創造良好的環境。政府是「裁判員」而不是「運動員」,其中最重要的在於確保兩個穩定:穩定貨幣,穩定物價。決不能用濫發貨幣使貨幣任意貶值的方法去追求表面上的成功,這種做法無異於在暗中竊取人們儲蓄的錢財。通貨的穩定是基本人權之一。
4、
限制競爭的威脅經常來自許多方面。任何個人不應當有足以壓倒別人自由那麼大的權力。只有反對壟斷,讓自由競爭充分競演,才能保證優勝劣汰。
5、
減輕賦稅壓力是全體公民乃至整個經濟的合理需求。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把政府的開支限制在合理的水平上,如果限制得住,那麼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一定能夠減輕全體公民和整個經濟的負擔。
6、
為了大眾的福利,需要建立以勞資合作為前提的勞資共同決策機制,建立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救濟、文化和教育鼓勵等一套完整的社會福利制度。但有效的社會福利政策必須以不斷增長的國民
收入為前提。不能允許工資的增加超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幅度,否則會產生通貨膨脹。國家預算中的社會支出過大,將造成財政赤字,從而伏下通貨膨脹的禍根,反過來使社會福利成為無源之水。「國民收入的轉移,通過預算中的社會支出,在經濟分配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社會政策的目的對於每個人從一出生就給他全部安全,保護他絕對不冒任何人生風險,那就不可能希望他的才能、智力、企業雄心以及其他人類品德得到充分發展,這些品德對國家的生存和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以創業精神作基礎的市場經濟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回到1948年艾哈德負責西區經濟的時刻。
此時大環境有了一些變化。首先,美國意識到過分削弱德國,讓德國變成貧民窟,整個歐洲經濟的恢復必然很慢。到1947年的馬歇爾計劃(「歐洲復興計劃」),對德態度變為協助重建。其次,佔領區決定實行貨幣改革,用新馬克(德意志馬克)代替舊馬克(帝國馬克等)。
1948年6月20日,艾哈德以經濟署的名義簽發了《關於貨幣改革後的經營管理與物價政策原則的法令》,宣布停止使用舊馬克,每個公民允許以1:1的比例用舊馬克兌換60個新馬克,40馬克當即兌現,20馬克4個月後支付。所有銀行與信用機構的存款准許以10:1的比率兌換成新馬克,其中一半列入自由賬戶自由支取,另一半則進入固定賬戶予以凍結。後來,凍結存款中的70%作廢,20%轉入自由賬戶,10%被強制購買國家公債。
貨幣改革使市場流通的貨幣量從700億沒有信用的舊馬克降到了60億新馬克,有了可靠的真正的貨幣。
但艾哈德的步伐不止於此。他認為,真正的貨幣只能在真正的市場中才能發揮作用,而真正的市場不應當有價格控制和配給制。這和當時佔領區英美官員的想法完全不同。雖然《法令》授權經濟署署長「保留必要的經濟調控措施,並詳細規定哪一種商品及生產部門的物價管理應予取消」,但他們絕對想不到,艾哈德會把上百條物價和管制法令都丟到廢紙簍里。而在此前,英美當局規定,法定物價如有所變動,必須事先得到他們的批准。
7月7日,在新馬克進入流通後的第一個星期天,艾哈德趁著盟軍官員休息,通過電台發表講話,宣布廢除幾十條生產、貿易及物價管制政策,取消無效的條例,並明確指出希望保留的條例。
這一舉措不僅讓普通百姓感受到巨大的神經衝擊,英美官員也大怒,責問他:「為什麼在到處缺糧的時候放鬆配給制?」艾哈德說:「不是放鬆,而是根本取消配給制,今後唯一的配給證是馬克,誰想要馬克,誰就去好好乾活。」
一開始,市場一片混亂,黑市活動合法化了,物價大漲,失業暴增,工會組織的示威遊行要求恢復配給制,甚至打出「絞死艾哈德」的標語。反對艾哈德的人在議會講壇上說:「德國經濟是一個衰弱的病人,艾哈德撤銷管制,放開市場與競爭,就像把病人拋進冷水讓他游泳,是滅亡之道。」為此,艾哈德差不多跑遍全國去解釋,「我們通過這一轉變把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建立在一個新的基礎上,從一個新的起點開始」,「我找不出任何理由,能迫使我放棄貨幣、信貸和財政政策方面的責任」。
奇怪的是,到1949年物價開始平穩,1950年物價已經開始下降,工業生產迅速恢復到戰前的水平。艾哈德在書中引用了兩個法國人當時的總結:
「黑市突然消失了。櫥窗里擺滿了商品;工廠煙囪突然冒煙了;街道上貨車川流不息。各處建築房屋的喧鬧聲代替了廢墟的沉默。如果經濟恢復的情況令人驚奇,那麼經濟恢復的速度更加驚人。貨幣改革那天的鐘聲一響,經濟恢復便在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開始了。只有親眼目睹的人才能描寫貨幣改革對陳列商品的數量和品種所產生的突然影響。商品貨物一天一天充實起來,工廠也開工了。貨幣改革前夕,德國人還在漫無目的地走遍全鎮尋找多餘的食物。一天之後,他們不再嚮往什麼,只想生產商品。前一天,人們還沒精打采,而第二天全國都滿懷希望地展望未來。」
改革也造成了失業。但在艾哈德看來,「在就業上排除競爭,或者說,不把確實必要的失業人口留在社會上,以便對懶惰成性的一部分人施加心理威懾,經濟機制的高效運轉是不可能的。」最初推行改革時,失業工人約45萬,一年以後上升到150萬。好在貨幣改革後的一年零十個月里,儘管失業率從3%上升到12%,工業產量卻提高了83%。在激烈競爭中,企業家裁減冗員,提升生產效率。在魯爾區的煤鋼公司,改革後工人曠工率從20%減少到5%。經濟恢復,促進了投資,1951年底就業人數開始凈增,到1956年年失業人數減少90萬,就業人數增加500萬,勞動人口不夠了,還從鄰國的移民中吸納了數百萬人就業。
艾哈德主導的改革還有:大幅度降低進口關稅,使國內市場的競爭在進口產品的挑戰下更加強化;擴大工業折舊費用、增加銀行對工業的短期貸款,以促進工業生產;限制政府僱員人數,禁止再增加名額,公務旅行也被控制在最低限度,等等。
1952年到1958年,西德經濟年均增長7.6%,失業率由6.4%降至1.7%。
1948年7月7日艾哈德宣布取消物價管制和無效條例那一天,成為「德國經濟奇蹟日」。
1957年艾哈德60歲生日時,在聯邦政府經濟部的門外,一些人排了十幾小時的隊向他表達祝福。他喜歡抽雪茄,有商店專門運來名為「艾哈德教授」的雪茄。
觀念,可以改變歷史的軌跡。70年前的艾哈德,用他深信不疑的觀念引導了一場意義深遠的變革,讓德國沒有成為「一個被廢棄的國度」,而重新崛起為經濟大國與強國。
大國要算大賬,大國要有大智慧,這和人心緊緊相連,而且是要激發人心中的勞動創造力的那一面。穩定貨幣和物價,就是為了讓勞動成果的實現是公平的,真正有價值的,充滿希望的。
艾哈德說:「我曾一再強調,我認為個人自由是不可分割的。我因抱著這種信念,所以從1948年以來始終致力於全面地取消一切經濟限制。只有在整個國家的社會生活中蘊藏著最大限度的自由、個人的創業精神以及長遠的目光,自由經濟制度才能繼續維持下去。」
他並不排斥政府干預,但反對政府直接干涉經濟和參與生產。「只有在完全競爭機制無法實現時,政府才需要對市場進行引導,這種政府的干涉對於維持競爭機制和監督某些市場都是不可或缺的。」他提出了三條原則:在最大可能範圍內,保持完全競爭;在非完全競爭市場中,防止壟斷勢力濫用其權力;建立一個政府機構來監督市場,必要時,對市場活動進行誘導。
他倡導企業和大眾的責任心,認為健全的市場經濟中,個人不允許要求任何特權,同樣也決不能允許任何集團利用特權來為自己謀利。他反對
「一方面請求國家不要參與經濟活動,而到了某一時刻,又要請求國家幫助」;他反對偏袒利益集團,「試圖逃避激烈的競爭,並為有關集團爭取在經濟果實中獲得超過其應得的份額」;他說人們盡可以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但反對「這樣一種要求,那就是工作做得少一些,力氣賣得少一些,約束也少一些,而在這種情況下卻希望獲得更多的成果,使生活得更好」;他追求大眾福利,但也強調,「至於國家有多少百萬富翁,對我來說既不重要也並非衡量社會良心的標準,只有這個國家越來越多的人走向富裕並擁有社會安全感才行。」
路德維希·艾哈德,這位被尊稱為「德國經濟奇蹟之父」的人,是這樣看待奇蹟的:
「我在經濟改革中所獲得的一切成就,都能追溯到積极參与到人們的行動中去。所以我認為『德國奇蹟』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西德在過去九年中(註:指1948-1957)發生的一切,絕不是奇蹟,而是全體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他們在自由的原則下,有機會發揮個人創業的精神和能力。如果西德這個例子對別國有些價值的話,其價值只能是向全世界證實個人自由與經濟自由所帶來的幸福。」
參考文獻:《大眾福利》,路德維希·艾哈德,商務印書館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
請聯繫微信號:qspyqswhz
投稿、內容合作、招聘簡歷:friends@chinamoments.org
推薦閱讀:
※【間諜】間諜機構與傳奇間諜(1)
※不看傳奇看人事:酒中生靈芝(中)
※《陸貞傳奇》中的職場潛規則
※紀錄片《今古傳奇之諜中諜》(80集)
※愛情語錄:今生今世不離不棄,愛情故事書寫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