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淺析(十四)

孔孟之道與王陽明心學第二篇

王陽明心學淺析(十四)

——省察克己,破心中之賊

文/離開

四、良知功夫修持特色

(一)靜坐息慮

龍場悟道前,王陽明已飽參佛、道兩家,而且其靜坐禪定的修持功夫已很高,有詩為證:池邊一坐即三日,忽見岩頭碧樹紅。

龍場悟道後到貴州講學,面對大眾的根器不一,王陽明同樣先教人靜坐,自悟心性。《王陽明年譜》記載王陽明當年這樣說:

悔昔在貴陽舉知行合一之教,紛紛異同,罔知所入。茲來乃與諸生靜坐僧寺,使自悟性體,顧恍恍若有可即者……初學時心猿意馬,拴縛不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慾一邊,故且教之靜坐息思慮(《傳習錄》)。

但靜坐並不是王陽明良知教學的主要內容,只是一種補充手段而已,如王陽明所說:前在寺中所云靜坐事,非欲坐禪入定,蓋因吾輩平日為事物紛拏(拏,牽引之意),未知為己。欲以此補小學收放心一段工夫耳……

在王陽明看來,靜坐只是「小學」課程而已,也不是坐禪入定,而且還警戒弟子不能求靜厭動,陷入驕惰:

「汝若以厭外物之心去求之靜,是反養成一個驕惰之氣了。汝若不厭外物,復於靜處涵養,卻好。徒知養靜,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臨事便要傾倒」(《傳習錄》)。

為防止求靜厭動之弊端,王陽明又提出知行合一、省察克己、事上磨鍊的實踐工夫。

(二)觀心自覺,省察克己,事上磨練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曾說: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王陽明與惠能大師一樣,認為靜坐並不究竟,也認識到四禪八定的局限性,所以王陽明強調了修持功夫得力處,在於省察克治,在於去人慾、存天理,在於事上動中的磨鍊。

佛門力倡反省懺悔:「懺其前愆、悔其後過」,儒家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同樣,王陽明也非常重視反省,名曰:省察克己。強調在動靜日用中,注意私心雜念的省察和克治。通過省察內心,克除私慾,忘我而存天理,才能致良知。

黃修易(字勉叔)問:「心無惡念時,心就空空蕩蕩,是不是再需要存養一個善念?」先生說:「除掉了惡念,就是善念,也就恢復了心的本體。例如,陽光被烏雲遮擋,當烏雲散去後,陽光又會重現。若惡念已經除掉,再去存養一個善念,這豈不是在陽光下又添一盞燈?」

又問:「近來用功,亦頗覺妄念不生,但腔子里黑窣窣的,不知如何打得光明?」先生曰:「初下手用功,如何腔子里便得光明?譬如奔流濁水,才貯在缸里,初然雖定,也只是昏濁的。須俟澄定既久,自然渣滓盡去,復得清來。汝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存久,黑窣窣自能光明矣。今便要責效,卻是助長,不成功夫」(《傳習錄》)。

《王文成公全書》:或患思慮紛雜,不能強禁絕,亦強禁絕不得,只就思慮萌動處省察克治,到天理精明後,有個物各付物的意思,自然精專,無紛雜之念,即《大學》所謂「知止而後有定」。這裡講的「思慮萌動處省察克治」,就是觀心的細緻功夫。

……這聽講說時專敬,即是那靜坐時心,功夫一貫,何須更起念頭?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傳習錄·答陳九川》)。

這段文字,也頗似佛法中的觀念頭之觀心法,只是觀照與省察,並不是強制壓住念頭。而且王陽明不提倡當時佛家與道家靜坐止觀的修持方法,而是強調日常生活中省察克己、去人私、存天理的功夫。

在《傳習錄》中答陸澄:只要去人慾、存天理,方是功夫。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也念念去人慾、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若靠那寧靜,不唯漸有喜靜厭動之弊,中間許多病痛,只是潛伏在,終不能絕去,遇事依舊滋長。

陸澄又問: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王陽明答: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臨事便是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某日陸澄兒子病重,陸澄心裡難過,心急如焚,老師陽明先生又云:此時正宜用功。若此時放過,閑時講學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時磨鍊。父之愛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個中和處,過即是私意。人於此處,多認做天理當憂,則一向憂苦,不知已是「有所憂患,不得其正」(《大學》)。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過,才過便非心之本體,必須調停適中始得。

從這裡可以看出,王陽明非常重視在事上實踐磨練,來反省對治自己的人性殘缺,在生活磨練中找到那些潛伏著的有隱蔽性的私慾無明,將其克除,這種修持功夫是靜坐冥思無法比擬的。宋朝禪師大慧宗杲也認為,靜處悟禪容易,動處悟禪難。動處能靜才是真正心靜,動中悟禪而如如不動,就是《六祖壇經》的「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慾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聽著,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廓清(《傳習錄上》)。

我的安祥禪導師耕雲先生也特別教導修學安祥禪的學人,必須做到:不可告人之事,斷然不做;不可告人之念,斷然不想。還要做到:時時自覺,念念自知,事事心安,才能:秒秒安祥。人生才會大吉大利!兩位大德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王陽明寄仕德云: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區區剪除鼠竊,何足為異?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

王陽明這句「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道出了聖學就是要破心中之賊,正如耕雲先生名言:戰勝敵人是英雄,戰勝自己是聖人。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千古一聖王陽明3 作者:小孤心
王陽明:你不快樂,是因為你疏於照看自己的心,看完頓悟!
王陽明:智者搭橋,愚者築牆
三﹑從西方哲學進至儒家學術-<王陽明致良知教>引言

TAG:心學 | 王陽明 | 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