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蒙古大汗直屬的察哈爾部之歷史源流

察哈爾部

歷史上號稱「蒙古中央萬戶」。在北元時期是蒙古大汗的直屬部落,察哈爾領主世襲蒙古汗位,為蒙古各部的「共主」。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

明嘉靖二十六年,察哈爾部達來遜汗懼為淹答所並,率領所部十萬南遷,移牧於大興安嶺東南半部。在蒙古內部引起了重大變化,並使明廷遼東大為疲蔽,不久便形成清朝興起的基礎""這個事件對整個明清歷史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史稱左翼蒙古南遷。

察哈爾的由來

據史料記載,「察哈爾」這一名稱最早出現在成吉思汗建國初期。最早的漢文史料記載在明代漢籍《皇明九邊考》(嘉靖二十年刻本,1541年),稱作「好陳察罕兒」(蒙語:舊察哈爾)。明代史料也稱"察罕」或「插漢」。清代開始使用「察哈爾」。

「察哈爾」一詞來源有二十幾種說法,得到認同較多的是來源於突厥語中的粟特語,「ger-ün keüked"意為"家人"、"奴僕"、"衛士",源於成吉思汗·的」怯薛軍「。

「成吉思可汗,拖雷皆病,卜者說,一人痊癒,另一人必死。於是拖雷的妻子,客列亦惕王汗之弟,札哈敢不(Jakha Gembo)的女兒,拙忽兒·別乞(Chakhur-Beki),禱祝於天,說;「寧願拖雷死,我自己守寡,也不願可汗死,叫全國成為孤兒。」後來拖雷果然死了,可汗痊癒.因此可汗嘉納其兒媳的賢德,除封賜「別乞」』的名號之外,又把察哈爾八族萬戶封賜給她.』"這是蒙古文《黃金史》記載的有關察哈爾源流之傳說。

對此,雖然還有一些爭議,但是作為拖雷的遺孀唆魯禾帖尼別乞享有「別乞太后」或「蘇太哈屯」的封號(後也被稱作「也失哈屯」),額外分到「察哈爾」領戶是史實,察哈爾人崇拜其女祖先唆魯禾帖尼別乞。這在當時的蒙古人心目中具有與蒙古右翼鄂爾多斯部祭奠成吉思汗等列位祖先平列、對等的地位。《俺答汗傳》曾記載:」(卜赤汗)左翼萬戶攜帶著也失哈屯(靈寢)駐紮杭愛山陰,諸兀魯斯於狗年在此株馬厲兵」。

察哈爾之所屬部落的演變:

達延汗為子孫分封的察哈爾萬戶的部落包括蘇尼特、烏珠穆秦、卜爾報、克石旦、篙齊特、敖漢奈曼、塔塔兒、察罕塔塔兒八個部落:

次子兀魯思孛羅特子孫佔有蘇尼特、烏珠穆秦,後來卜赤汗次子可可出大台吉佔有蘇尼特,三子汪兀都刺諾延佔有烏珠穆秦;

四子阿爾思孛羅特佔有卜爾報(Barbuγ)

五子阿赤賴孛羅特佔有克石旦;

七子那力不賴佔有篙齊特:

十子格咧孛羅特佔有敖漢、奈曼:

五八山只成台吉佔有塔塔兒

巴爾速(思)孛羅特之五子那林台吉佔有察罕塔塔爾。

達延汗為子孫分封的察哈爾萬戶之部落不多不少正好是蘇尼特、烏珠穆秦、卜爾報、克石旦、篙齊特、敖漢奈曼、塔塔兒、察罕塔塔兒八個部落。

卜赤汗即位時察哈爾萬戶的第一次南遷,《皇明北虜考》記載:「正德間…阿著稱小王子,未幾死,眾立卜赤,稱亦可罕.亦克罕大營五:日好陳察罕兒,曰召阿兒,曰把郎阿兒,日克失旦,曰卜爾報,可五萬人.卜赤居中屯牧,五營環衛之.又東有岡留、罕哈、爾填三部.岡留部營三,其酋滿會王;罕哈部營三,其酋猛可不郎;爾填部營一,其酋可都留.三部可六萬人,居沙漠東偏,與朵顏為鄰.」

卜赤汗(博迪阿拉克汗)

《明實錄》嘉靖十一年(1532)六月戊戌條:」北虜之眾,凡有三窟:一屯河套,近延綏;一屯威寧海子之北,近大同;一屯北

口青山,近宣府「

眠峨山人蘇志皋在成書嘉靖甲辰(1544)的《譯語》中說:頃漢番人有歸降者,譯得其語曰:沙漠真曠盪,馬力未窮.惟近塞則多山川林木及荒城廢寺,如沿河十八郊者,其丘墟尚歷歷可數.極北則平地如掌,黃沙白草,彌望無垠,求一卷石勺水無有也,渴則掘井而飲.虜酋號小王子者居於此,名曰可可的里速.猶華言大沙窟也.

庫登汗時期,察哈爾南遷到演水以北地方(西拉木倫河以北),其中心地帶包括今阿魯科爾沁旗,方圓包括、巴林、克什克騰和烏珠穆沁、阿魯科爾沁和扎魯特等地區。借用三衛名義與明朝通貢,得到明朝的市賞,坐收漁人之利。同時對山陽萬戶恩威並重,分散其勢力,把他們按分枝劃歸黃金家族各台吉名下,分而治之。

《殊域周咨錄》卷二十一載:」嘉靖二十六年夏,今小王子庭直遼東."

米萬春《薊門考》記載: 「 嘉靖三十年間,因與安灘有隙,打來孫懼為所並,舉部東移,乃與安灘互相偷馬 仇殺。後於三十六年春,收復三衛夷人,為彼嚮導,始犯薊鎮冷口地方。殊是分 為東西二虜。本夷素稱察罕兒.邇來住巢離邊漸近,為薊遼患。」

庫登汗(打來孫)

《萬曆武功錄》載: 土蠻,打來孫長男也.所部皆朵顏蟒惠、伯戶、鵝毛禿、壯兔等,控弦之士六萬,最精壯.嘉靖中,移徙黃河北,常引速把亥入海、蓋、開原。頃之,大會矮塔必、 兀魯台周十餘萬騎,祭旗蠢,聲欲入河東廣寧,後從長勇堡、靜遠堡入,殺掠沈 陽迄南,遼陽迄北……是歲,嘉靖三十八年也.』

土蠻(圖門)汗

《金輪千輻》記載:」林丹呼圖克圖者,生於阿南達水龍年,十三歲時,於乞嶺圖木龍年的次年登大位.他把八鄂托克察哈爾分治左右各三土蠻,在阿巴亥哈喇山中建白城,用六萬剛健之軍加以統治,把持著強勢具備的朝政.「

林丹汗

林丹汗「年少嗜酒色」、「沉溺酒色」、「嗜利好色,馭下無法」。另一方面他又是「虜中名王,尤稱桀驁」。他是一個志在恢復成吉思汗霸業、將一盤散沙的蒙古復歸統一的英雄之主,又堅決不向後金投降但是,在統一蒙古的過程中損害了許多蒙古封建主的利益,導致眾叛親離,最終歸於失敗,蒙古封建主對其恨之入骨:「因這個罪惡的察哈爾汗性情暴躁,對眾人危害極大,即使是宗族至死至窮絕不會歸附他的緣故就在這裡。」被稱為「四惡汗」。

1627年,林丹汗西遷,平定右翼諸部。1632年,後金汗皇太極討伐林丹汗,林丹汗遠遁青海。1634年,林丹汗因天花死於青海大草灘,終年四十三歲。

皇太極於1635年二月命多爾袞、岳托、薩哈廉、豪格領兵1萬,第三次遠征察哈爾。三月,多爾袞在西喇珠爾格地方遇到林丹汗的大福晉囊囊(娜木鐘),得知額哲所在地。四月二十日,後金兵渡過黃河,四月二十八日,後金兵趁著大霧包圍了額哲營帳,並派蘇泰之弟南楚勸降。於是蘇泰、額哲母子奉傳國玉璽出降,蒙古帝國正式宣告滅亡,漠南蒙古也全部收歸後金版圖。皇太極得此傳國璽,又被以額哲為首的漠南蒙古四十九個封建主尊奉為「博格達徹辰汗」,乃於翌年建立大清帝國。

後來,清朝統治者將察哈爾部安置於義州,分設左右翼察哈爾八旗,封額哲為親王,並將皇女馬喀塔格格嫁給他。康熙年間,林丹汗的孫子布爾尼舉兵反清,旋即失敗,後嗣斷絕。

察哈爾本部的結局

察哈爾號稱八鄂托克,是蒙古大汗直屬的部落,在此之外林丹汗還有一支親軍,後期林丹汗又把這支親軍劃分為六個土蠻,並按照蒙古傳統由其後、妃分別統領。

林丹汗有八大太后本分別統領各路土蠻:

林丹汗的大福晉德勒格德勒,名娜木鐘,即「囊囊太后」統領阿紇土蠻萬戶,天聰九年(1635年)歸順後金,被皇太極立為側福晉,被封為西宮貴妃,居麟趾宮,位居崇德五宮后妃的第三位。生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順治帝又加封為懿靖大貴妃。

二太后高爾圖門太后斯琴圖福晉掌高爾土門萬戶斡耳朵,林丹汗去世不久在返回歸化城時被愛新國將領圖魯什俘獲。1635年投降後金,改嫁林丹汗屬下寨桑祁他特車爾貝為妻。

三太后蘇泰,葉赫金台什之孫女,生有林丹汗長子額哲。她掌管著哈納固山可汗萬戶和林丹汗的直屬衛隊擺牙喇護衛軍萬戶,一起投降愛新國,部眾被分散編入八旗。1635年投降後金,改嫁皇太極堂弟濟爾哈朗。她是濟爾哈朗已故繼福晉之姊。

四福晉芭德瑪瑙伯奇,統管竇土門萬戶斡耳朵,又稱竇土門福晉。她是第一位投降後金的林丹汗遺孀,改嫁給皇太極。1636年七月被封為衍慶宮(次東宮)淑妃,位居崇德五宮的第四位。她撫養一蒙古女(疑為林丹汗之女,嫁多爾袞)。

五福晉 蘇巴海太后蘇巴海福晉,名蘇巴海。所管領的部民不詳。但受到皇太極的熱情款待:「十月十五日.召察哈爾汗之妻蘇巴海太后入汗室賜大宴」.

六福晉烏雲娜福晉,名烏雲娜。統管阿喇克綽特萬戶斡耳朵,故而又稱阿喇克綽特福晉。大臣貴英恰之妹。該福晉被漠北某一部落俘虜以後下落不明。

七福晉 俄爾哲圖福晉,名俄爾哲圖。所管領的部民不詳。1635年投降後金,改嫁皇太極之兄阿巴泰。疑為阿巴泰時已去世的元配嫡福晉那拉氏(男三坦之女)之妹。

八福晉苔絲娜伯奇福晉,名苔絲娜,也稱伯奇福晉。所管領的部民不詳。1635年投降後金,改嫁皇太極之子豪格為其側福晉。

八個福晉和六個土綿(即阿哈固山、竇土門固山、高爾固山、哈納固山、中軍萬戶與阿喇克綽特萬戶)都成為皇太極的戰利品,北元也宣告終結。 

  天聰九年九月,皇太極將二公主,許給林丹汗之子額哲為妻,皇太極二兄代善娶林丹汗之妹泰松公主,皇太極還把他與大福晉哲哲(即後來的皇后)所生的次女馬喀塔公主許配給林丹汗的長子額爾孔果洛額哲;崇德元年,完婚。同年,額哲被封為察哈爾親王。愛新國將察哈爾安置在遼寧義州一帶。

「察哈爾國」的終結和黃金家族的絕嗣

1641年,額哲因病去世,其弟阿布奈襲爵。阿布奈受命主管察哈爾部事務。順治二年(1645年),他依照蒙古夫兄弟婚的習俗,娶皇太極二女固倫溫庄長公主馬喀塔為妻,生有二子布爾尼、羅布藏。順治五年(1648年),加授騎都尉。順治八年(1651年),襲封察哈爾親王。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以多年不朝覲等為由,削其親王爵,將其監禁於盛京,並令其子布爾尼襲爵,將安親王岳樂之女嫁予他為妻。

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農曆12月,南方爆發了「三藩之亂」,布爾尼認為脫離清朝的時機已到,決定於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 年)農曆3月25日起事反清。他的計劃被從嫁的長史辛柱公主所發覺,她暗中派她的弟弟阿濟根入京告密。康熙大帝與皇太后(孝庄文皇后)商量後,派侍衛塞棱赴義州,以議事為名,召布爾尼、羅卜藏入京。布爾尼沒有進京,監禁了侍衛塞棱。農曆3月25日,布爾尼親王、羅卜藏、阿雜里喇嘛、僧額渾津喇嘛、喀爾喀公垂扎布、都統晉津、副都統布達里舉事反清,率領數千人的隊伍直奔張家口,

康熙命多羅信郡王鄂札為撫遠大將軍,圖海為副將軍,率兵討伐布爾尼。布爾尼兄弟戰敗,領三十餘騎突圍,逃往扎魯特境內,科爾沁親王(和碩額附)沙津奉命率領王旗兵馬到達扎魯特旗的貴勒蘇特,包圍了布爾尼。將布爾尼、羅不藏二人射死在草原上。

「布爾尼之變」不到兩個月就以失敗告終。滿清朝廷鎮壓布爾尼之後,迅速採取了種種措施,進一步削弱察哈爾蒙古的勢力。首先,處死了阿布奈和他的所有後代;其次,對夥同布爾尼發動事變的察哈爾大臣,除已故死者外,都逮捕處死;其三,對追隨布爾尼的察哈爾左翼四旗兵丁,將其拆散後 分投於其他各旗,以贖其罪。隨後,再次調查各部戶口,重編旗佐,改換游牧。

至此。大蒙古「黃金家族」的嫡系後裔絕嗣。

(本文圖片來源於頭條號「科爾沁頻道」,深表感謝!)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蒙古四大汗國」之鐵木真的次子之國——察合台汗國!
蒙古和碩特部的起源與演變
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為何短短25年後「土木堡之變」差點亡明?
【轉載】蒙古族手把肉

TAG:歷史 | 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