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生命的「不朽」和永恆

作者:侯惠勤 網站編輯:李愛玲 責任編輯:鄭 建 日期:2013-12-03信仰是超越個體生命有限性的精神追求。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信仰是人的一種精神追求和精神狀態,其實質是超越個體生命的有限性、追求生命的「不朽」和永恆。信仰追求的是虛幻還是真實,不取決於其本身,而取決於其所追求的「不朽」的根據。宗教把生命「不朽」的根據歸結為超自然的存在(「神」),這就決定了其無論有多少存在的理由,但終究是虛幻的、消極的。相反,馬克思主義從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出發,將生命「不朽」的根據歸結為歷史進步和人類文明發展的無限性,因而投身於人類解放事業,個人就能超越自我、獲得有限生命的不朽價值。這種超越個體生命有限性、實現生命「不朽」和永恆的實質是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馬克思主義把信仰所依託的「生命不朽」和終極關懷奠定在歷史發展的不朽,以及個人通過自我超越於歷史發展相一致的現實可能上,歸結為共產主義理想。這一方式解決了兩個關鍵性的問題:一是可知和未知、情感體驗和理性認知的統一問題。二是生命不朽與終極關懷的現實根據問題。個體生命將在獻身人類解放實踐中獲得不朽和永生,這不僅是價值真理,也是事實真理。個人將在自由全面發展中不斷超越自我而獲得無限性,這同樣不僅是價值真理,也是事實真理。馬克思主義是科學信仰,在馬克思主義這裡,信仰是與社會理想內在地聯結在一起的。馬克思指出,人只有成為社會的人,他才是真正的人;同樣,社會只有成為人的社會,它才是真正的社會。因此,一個人只有把自己的信仰和社會發展的理想相統一,將自己人生的有限融入社會發展的無限中,在自己人生的有限中體現社會發展的無限,他才能擁有一個崇高的人生,實現追求人生的「不朽」和永恆。(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一篇:毛澤東與雜文下一篇:一個了解黨對外交往歷程的窗口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真正念佛求生凈土,這是報佛恩
星雲大師勸求生兜率淨土
為了我們的孩子而寫的求生手冊

TAG:生命 | 求生 | 追求 | 永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