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師曾,他是中國現代美術第一人,再多活30年,身價必超齊白石!

  陳師曾《蘭花》,立軸設色紙本,27×45cm  他家境殷實,被譽為「陳門四傑」。他有著強大的朋友圈,魯迅、李叔同、吳昌碩都是他的圈中密友。他獨具慧眼,炒火了晚年的齊白石,可惜他英年早逝。如果他能再活30年,身價或許會超過吳、齊二人。  吳昌碩評價他:「朽者不朽。」梁啟超更稱讚他為:「中國現代美術第一人。」在陳師曾離世時,梁啟超悲痛地說:「師曾的死,對於中國藝術界來說,其程度之大比日本大地震還要嚴重,地震損失的不過是物質;而失去了師曾,喪失的是他的精神。」

  吳昌碩(左)和梁啟超(右)  可見,陳師曾的地位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美術和美術史,而是延伸到文化界、思想界、教育界乃至整個藝壇,而他究竟提出了什麼樣的觀點影響了世界?為什麼他的藝術地位如此重要卻被今人遺忘?

  齊白石的伯樂  說到齊白石的伯樂,大家理所應當想到的是徐悲鴻;然而,真正讓齊白石大火且畫價一路飈高的實則另有其人,而這位伯樂就是陳師曾。

  徐悲鴻和齊白石  齊白石曾說:「除陳師曾外,無人懂我的畫。」那麼,陳師曾究竟用了什麼辦法,炒紅了當時作品兩元一幅都賣不出去的齊白石呢?

  畫家齊白石  齊白石一生朋友甚多,但被他視為莫逆之交的,只有陳師曾一人。陳師曾為齊白石做了兩件事:一是建議齊白石自創風格,不斷改進畫法;二是將齊白石的作品推向海外,使之名聲大噪。  齊白石結識陳師曾,是1919年來京寓居法源寺的時候。當時的陳師曾已享有盛名,而齊白石卻連生計都成問題。

  北京法源寺

  齊白石早年畫美人,人稱外號「齊美人」。  齊白石早年畫美人,人稱「齊美人」。陳師曾見後道:「你天性疏放,筆下出醜相,怎能畫美人!應當學大筆寫意畫,以丑為美。」陳師曾從友人處借得二十幅吳昌碩精品,給齊白石學。齊白石讓妻子將他反鎖在屋中,終日研學吳昌碩的畫作。三年後,終於學成出戶。

  齊白石作畫

  1919年,齊白石依照法源寺的石階磚紋,用水墨印畫一隻小鳥,堪稱「塗鴉」,頗有「天然之趣」。

  齊白石開創紅花墨葉一派  1922年,陳師曾應日本畫家之邀,參加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時,帶去好幾幅國內一流畫家的作品,還特意帶去了齊白石的幾幅山水。他故意將齊白石的畫價標高,甚至超過了吳昌碩,二尺山水賣到250塊銀元,令日本人大為震驚。  儘管日本人對於齊白石的畫作十分喜愛,但由於畫價太高,他們無意購買。日本人經多方打聽得知齊白石的畫在國內目前賣不上高價,便紛紛派人到中國來收購。陳師曾聞訊,馬上急電北京各畫店將齊白石的畫價提高20倍。等到日本人趕到北京時,才發現價格似乎與東京不相上下。

  這個消息反饋到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後,立即掀起了搶購齊白石作品的狂潮,陳師曾帶去的畫作被銷售一空,就連法國人也購買了一部分準備帶回到巴黎辦展。齊白石經陳師曾的這一番吹捧,終於得以躋身一流畫家之林,並且身價倍增。

  齊白石的《群蟹圖》,他晚年尤喜畫蝦蟹,雖寥寥數筆,卻活潑生動、栩栩如生。

  他究竟何許人也?  是的,他捧紅了齊白石。那你一定也會覺得,他應該是個職業的畫商,或是個職業的畫家經紀人。其實不然,他更重要的身份是「中國現代美術第一人」。  陳師曾出身書香門第,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父親是詩人陳三立,胞弟是著名學者陳寅恪。陳師曾是民國初期畫壇上聞名中外的大家。

  1904年在日本留學時的三兄弟,右為陳師曾、中為陳寅恪、左為陳隆恪。  1902年,陳師曾東渡日本留學,與魯迅在礦務鐵路學堂同窗,之後又同在日本留學,感情深厚。魯迅在東京籌辦《新生》雜誌,陳師曾是積極的支持者和贊助者。回國後又一起共事,對新知識、新思想的追求也成為他們一生友誼的基礎。

  陳師曾與魯迅的同窗情誼

  而後,魯迅去了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習,而陳師曾則在東京師範學校博物科學習。  國外求學的經歷對陳師曾創作中國傳統畫作有著極深的影響,他曾接觸少量的西畫,因此在對事物的觀察以及繪畫技法的運用上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

  陳師曾的西畫作品  陳師曾入京兩年後,憑藉坦蕩熱忱的為人、豐富深厚的學識和包容並蓄的藝術態度,很快成為北京文化藝術圈裡的中心人物,而此時的魯迅尚默默無聞。周作人曾說:「陳師曾的畫世上已有定評,我們外行沒有什麼意見可說。在時間上,他的畫是上承吳昌碩,下接齊白石,卻比二人似乎要高一等,因為他的畫中有書卷氣。」

  1920年國立北京美術學校教師陳師曾(左四)、王悅之(左五)、李毅士(左六)等合影。

  陳師曾本人對於文人畫的評價也很高。對於何為「文人畫」,陳師曾在文中寫道:「即畫中要帶有文人的性質,飽含文人的趣味;不在畫中考究藝術上的工夫,但須在畫外能夠看出許多文人的感想,這才是文人畫。」

  對文人畫的特點,他更強調內在精神,即使形式有所欠缺,但是可以通過優美的精神來補充。他用四個詞來形容文人畫的個性:寧朴毋華、寧拙毋巧、寧丑怪毋妖好、寧荒率毋工整。

  陳師曾最後歸結文人畫的四要素:  一為人品,  二為學問,  三為才情,  四為思想。  他崇尚淳樸天然而不加修飾的畫風,繪畫的過程洋溢著畫家天性的解放、獨立的精神、樸素的風骨。他最忌諱塗脂抹粉之態、矯揉造作之姿。

  陳師曾著有代表作《文人畫之價值》,成為上世紀以理論形式肯定中國文人畫的第一人。他不去比較中西繪畫誰優誰劣、誰高誰低的問題,而指出其流弊在於「沉滯不前」。陳師曾主張中西融合、固本出新、承上啟下、繼往開來,這種畫學思想不僅在當時,即使在今天也是超前的。  陳師曾還有另一位大名鼎鼎的莫逆之交——近代著名畫家、皈依佛門後稱弘一法師的李叔同。二人結識於日本,志趣相投、一見如故。

  弘一法師李叔同  陳師曾與李叔同時常討論藝術方面的認識與見解。他善詩文、書法,尤擅長繪畫、篆刻。陳師曾的山水畫在承襲明代沈周、清代石濤的技法基礎之上,更加註重師法造化,從自然景觀中汲取創作靈感。

  陳師曾在山水畫的學習上對「四王」流派抱以堅決反對的態度。他努力恢復中國畫「師造化」的傳統,並且吸收西方對景物寫生的特點,突破了山水畫程式化的陋習。

  他畫山水強調用筆,即使皴法也純用中鋒圓筆勾勒,絕不側擦拖卧,也不施水墨烘染,有粗筆白描山水之效果。此外,他常畫些園林小景,用寫生畫法,簡潔而富有詩意,充滿生活氣息。

  陳師曾的寫意花鳥畫近學吳昌碩、徐渭等大寫意筆法,畫風雄厚爽健、富有情趣。由於畫風直接學自吳昌碩,因此他的花卉明顯具有吳氏的形神風貌。

  陳師曾的風俗人物畫給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取材緊貼生活,畫法寫實簡括、面貌清新、別具一格,帶有速寫和漫畫的紀實性。  他創作於1914-1915年間的《北京風俗圖》是對美術創新及文人畫思想最全面、最徹底的詮釋。他以速寫和漫畫的筆觸描繪了一批表現北京風土人情、具有鮮明鄉土色彩的小品畫,有壓轎嬤嬤、磨刀人、說書藝人、算命先生等各種人物。

  這些真實反映普通民眾生活和市井百態的題材,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陳師曾對西畫現實主義表現方式的吸收和借鑒,也是對中國傳統畫家過於注重個人情感抒發的創作心態的一種超越。後來,豐子愷的漫畫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陳師曾的啟發和影響。

  陳師曾偶然為之的人物畫卻對中國現代人物畫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並使他成為中國現代人物畫的開拓者。他主張人物畫應當緊隨時代,充分體現其思想敏銳、治學嚴謹的大家風範,為現代美術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人們常常感嘆當代沒有文人畫,其實,不是沒有文人畫,而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文人罷了。陳師曾在藝校講授中國繪畫史期間,他的授課講義在他去世後刊印出版,成為近代出版的《中國繪畫史》的開山之作。他還編纂了藝術理論的相關著作,有《陳師曾先生遺墨》(十集)、《中國美術小史》、《中國文人畫之研究》等。

  他十分肯定中國畫的進步,「現在有人說西洋畫是進步的,中國畫是不進步的。我卻說中國畫是進步的……譬如說有人走了許多路,在中途立住了腳,我們不能以他一時的止步,便說他不能步行。」  他的理論不僅對當時的中國畫壇具有極為可貴的指導意義,而且對上世紀80年代以後西潮再度洶湧的中國畫壇,仍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他傑出的藝術實踐也有力地證明了文人畫的價值,證明了立足傳統基礎之上的漸變式革新是大有前途的。

  陳師曾《讀畫圖》,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收藏。

  師曾精神不滅  陳師曾在那樣的時代,有如此的創新之舉,敢於將中國繪畫從畫院派的頹廢風氣中挽救出來,他的思想即便在今天,都足具前衛概念。可惜的是,對於同代的畫家,他的思想並沒有被很好地接受與採納。

  原本可以在他的思想基礎之上,擷取古代傳統之精華,創造現代中國的新藝術運動。無奈,那些畫院派仍然繼續摹古擬古,將繪畫作為消遣的玩物,全然不去思索其精神內涵與技法創新。如此下去,除了可以標榜自己是文人、詩人且自命不凡之外,作品往往也將註定流於平庸。

  中國經歷了無比輝煌的往昔,為中國畫的創新與學習積累了十分深厚的積澱。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畫大家輩出,無論從技法上還是風格上,都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

  然而,仍然不乏有人還在固執地追求西方那些已經厭倦的、正要被唾棄的「物質」,這又是何等的可悲。每一位欣賞藝術的人或是創作藝術的人,都不應該只是照單全收,而是應該用批判的精神來思索每一幅藝術作品背後所傳達的精神邏輯與繪畫技法,只有經過綜合考評之後所下的結論,才不失為對每一位用心創作的藝術家最真誠的回饋。  精彩回顧:  五年一次的全球最重要展覽,對中國當代藝術究竟有何警示?  細密畫:世界上最神秘、最華麗的畫種!  秦漢文明再次震撼世界,譚盾親自指揮「陶俑的交響樂」!  [編輯、文/李姍]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這塊「紅得發紫」的翡翠,據說身價過億
什麼是賽級犬?一條賽級犬應身價幾何?
你的財富身價有多少 打造你的五大黃金存摺

TAG:中國 | 美術 | 現代 | 齊白石 | 身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