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醫影響最大的中國古代哲學之一:精氣學說
精氣學說是對中醫影響最大的中國古代哲學之一。所謂氣,指一切無形的,不斷運動的物質。由於氣極其細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見,故古人稱之為「無形」。同時,氣的活動力很強,而且不斷地運動,所在地能從事物的運動變化中,測知氣的存在。精氣,乃氣中之精粹,是生命產生的本原。如《管子.內業》說:「精也者,氣之精者也。」還說:「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可見,精氣與醫學的關係最為密切,故列此專節予以論述。 (一) 氣是構成世界的本原 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氣構成的。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莊周在《莊子.知北游》中就明確指出:「通天下一氣耳」。 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中,古人首先論述了天、地、水、火、日、月由氣形成的經過。《淮南子.天文訓》說:「天地未形,馮馮翼翼,洞洞屬屬,故曰太始。道始於虛廓,虛廓生宇宙,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清妙之合專易,重濁之凝竭難,故天先成而地後定。」劉安認為在宇宙之前,天地尚未形成,整個世界牌混混沌沌的狀態,名曰太始,即最初的意思。宇宙形成之後,隨之氣亦產生,氣之輕清者,散而為天;氣之重濁者,凝而為地。劉安在同書中還說:「積陽之熱氣生火,火氣之精者為日;積陰之寒氣生水,水氣之精者為月。」可見水、火、日、月亦由氣所構成。天地之間的萬物,亦由氣所化生。如王充在《論衡.言毒》中所說:「萬物之生,皆稟元氣。」至於由氣化生萬物的機理,古代哲學家多用「天地之氣交感」的理論來解釋。如《素問.天元紀大論》說:「大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天之氣輕清屬陽,故曰「積陽為天」;地之氣重濁屬陰,故稱「積陰為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天之陽氣下降,地之陰氣上升,陰氣和陽氣交合感應於天地之間,氤氳而化生萬物,故萬物之化生,皆源於氣。 存在於世界上的氣,有兩種狀態:一種以彌散而劇烈運動的狀態存在,由於細小,分散,加之不停地運動,用肉眼難以看到,故稱之為「無形」,另一種以凝聚的狀態存在,細小而分散的氣,集中凝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稱之為「形質」。習慣上把彌散狀態的氣稱為氣,而把有形質的實體稱為形。故有「氣聚則形存,氣散則形亡」(《醫門法律.先哲格言》)之說。 |
(二) 氣運動不息,變化不止 氣的運動,稱為氣機。氣運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古代哲學家經過高度概括,將其歸納為升、降、出、入四種形式。升,即由下向上;降,即由上向下;出,即由內向外;入,即由外向內,這些運動,從不停息。在正常情況下,一般升與降、出與入,是保持相對平衡的。通過氣的運動,必然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化,這些變化,稱為氣化。氣化的表現十分複雜。如無形之氣變為有質之形,有質之形化為無形之氣,這種形氣之間的轉化,當然屬於氣化。由於萬物都是由氣構成的,故萬物之變化,亦皆屬氣化。如動物之生、長、壯、老、已;植物之生、長、化、收、藏,無一不屬氣化之列。氣化,也是永不休止的。 氣的運動和氣化的關係十分密切,即必須通過氣的運動才能產生氣化,如果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一旦停止,氣化也就停止了。可以說,氣的運動是氣化的前提,沒有氣機,就沒有氣化,也就沒有世界上的一切變化。故《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岐伯曰: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帝曰:願聞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該論還說:「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可見,變化基於氣之運動。該論對氣的升降出入與氣化的關係,還作了進一步的論述。他說:「岐伯曰:不生不化,靜之期也。帝曰:不生化乎?岐伯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如上所述,動物和植物的氣化,也必須在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中,才能得以進行。 氣構成整個世界,氣的運動,進百產生變化,引起了世界的運動和變化。羅欽順在《困知記》中說:「蓋通天地,亘古今,無非一氣而已。氣本一也,而一動一靜,一往一來,一闔一辟,一升一降,循環無已,積微而著,為四時之溫涼寒暑,為萬物之生長收藏,為斯人之日用彝倫,為人事之成敗得失┅┅」。總之,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氣在不停地運動和變化,引起世界的萬事萬物也不停地運動和變化,而世界上的一切運動變化,都是氣運動變化的具體表現。
(三) 氣是天、地、萬物之間的中介 每一物體都是相對獨立的,物體和物體之間似乎沒有聯繫,其實物體與物體之間充滿著氣。氣,充斥於天、地、萬物之間,成為他們相互之間的中介。正因為有氣作為天、地、萬物之間的中介,才把天、地和萬物聯繫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整體,人也是這個整體中的一部分。所以人和天、地、萬物的變化往往是相通的,故《靈樞.歲露》說:「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也。"「氣,作為萬物的中介,使萬物得以相互感應。例如:磁石吸鐵,樂器之共振和共鳴,日月之吸引海水而形成潮汐┅┅等等,都是以氣為中介,而相互感應的自然現象。
(四) 天地之精氣化生為人 《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地合氣,命之曰人」。《淮南子》說:「煩氣為蟲,精氣為人。」綜觀人上述兩段古人的論述,可見人是領先天地之精氣而產生,隨四時的規律而成長的。天地之精氣相合,才會產生人。人是由天地之精氣相合而產生的,天地之精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
(編輯:誠明)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