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醫學:旋律治病的魔力
音樂能點燃人心靈的火花,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情緒。在古希臘神話中,精通音樂的阿波羅神也能夠醫治疾病,這似乎暗示著音樂與醫學之間的微妙聯繫。如今,隨著腦科學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已經發現有些音樂確實能改變我們的心情,也能安撫疲憊的心靈,並且可以輔助治療一些頑固的疾病例如焦慮症、精神分裂症等,甚至有案例顯示,音樂對治療腫瘤也有益處。這就是音樂的力量,在很多情形下,音樂所展示出的魔力,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A.音樂治病古今皆有
近日,巴西33歲銀行職員安東尼·庫爾坎普·迪亞斯在一所醫院接受了大腦腫瘤切除手術。在手術過程中,神志清醒的迪亞斯彈起了吉他,以方便醫生觀察其大腦情況。臨床醫生讓·阿夫雷烏·馬查多表示,在手術期間令患者保持清醒並監控其腦部活動,這對手術獲得成功非常重要。
無獨有偶,去年,美國明尼蘇達州管弦樂團小提琴家羅傑·弗里茨也曾在手術中演奏樂器,幫助醫生確定其大腦植入物的確切位置。
在4000多年前,古印度人也運用音樂為病人減輕病痛。古希臘人將情緒的凈化看作是精神治療的重要過程,而凈化過程是通過觀賞戲劇表演、聆聽音樂演奏來實現的。
在現代,音樂治療作為專業學科發端於美國的卡薩斯大學。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音樂治療成為一門成熟完整的學科,已經確立的臨床治療方法多達上百種,並形成了眾多的理論流派。在美國有近80多所大學設有音樂治療專業,培養學士,碩士和博士學生。目前美國有大約4000多個註冊音樂治療師在精神病醫院、綜合醫院、老年病醫院、兒童醫院、特殊教育學校和各種心理診所工作。
音樂治療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傳入亞洲。目前,在日本和中國台灣地區的綜合醫院大多設有專門的音樂治療師,但在中國大陸還很鮮見。
其實,中國古人也認識到音樂療法對患者大有裨益。春秋時期秦國的名醫醫和就論述過音樂與人身心的關係,他認為:有選擇地聽賞音樂,有利於身心健康。元代名醫朱震亨則明確指出:「樂者,亦為葯也。」他主張用聽音樂作為一種精神療法。
中國傳統醫學早有「五音五行」之說。《黃帝內經》記載「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又載「角為木音通於肝,徵為火音通於心,宮為土音通於脾,羽為水音通於腎。」按這一理論,五音可對相應的五臟起作用,如角音屬木,通肝,可制怒,即「通肝解怒」;徵音屬火,通心,運用徵音可「養陰助心」。這說明,我國傳統醫學對於利用音樂治療疾病是持肯定態度的。
B.旋律與節奏能調節生理反應
音樂的本質是什麼?音樂是由一系列樂音經過一定組合,從而形成具有旋律、節奏等特性的樂音組合。這種組合更多地需要灌輸人類的思想和情感,使其成為一種「操縱聲音的藝術」,以此來反映人類的精神世界。
人類能夠分辨不同的音樂,取決於兩套系統,第一,發達的聽覺系統,能夠將音樂這種複雜的機械振動分解和處理為一系列有序的神經信號,並送入大腦;第二,人類的聽覺中樞能夠處理這些神經信號,使得人類能夠對這些信號做出反應。同時,大腦發達的皮層還賦予了我們對這些信號產生思想、情感等高級神經活動的能力。
舒緩優美的音樂,能讓人放鬆精神、消除疲勞,而慷慨激昂的樂曲,則能讓人精神振奮、充滿力量。研究證明,旋律與節奏能使人的血壓降低,基礎代謝和呼吸的速度減慢,在壓力來臨時,身體也因為音樂而只產生出較為溫和的生理反應,將壓力自然弱化。所以,音樂配合醫療體系,可以為各種心理及生理疾病提供輔助治療。
臨床研究發現,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大腦邊緣系統和腦幹網狀結構,對人體內臟及軀體功能起主要調節作用。有科學家認為,音樂對這些神經結構能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即物理的和生理、心理的作用。
持這種觀點的科學家認為,從物理作用的角度來說,音樂是一種有規律的聲波振動,是一種物理能量。音樂經聽神經傳入人體後,人體本身的許多振動系統,如心臟跳動、腸胃蠕動、大腦光電波等律動便與之呼應,就可能發生同步和諧共振,從而調節血液流動和神經,達到身體的和諧與舒適。
從生理及心理作用的角度來說,音樂活動中樞在大腦右半球。美妙的音樂可調節和改善情緒狀態,愉快、積極的情緒對人體生命活動起著良好的作用,可充分調動和發揮機體的潛能,提高神經細胞的興奮度及整個神經系統的活力。
事實上,良好的情緒狀態的確能使人體內各器官系統的活動協調一致,腎上腺激素分泌適量,整個內分泌系統及體內激素、酶、乙醯膽鹼等生理活性物質處於穩定平衡狀態。通過神經和神經體液調節,進而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胃腸蠕動及消化腺體分泌,加強新陳代謝活動及提高免疫能力,從而有益於身心健康。
C.音樂治療並非單純聽音樂
目前對音樂治療較為權威的詮釋應是美國著名音樂治療學家、美國音樂治療協會前主席、天普大學教授科恩·布盧西亞在《音樂治療定義》一書中所做的定義:「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的干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利用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治療關係,來使接受治療者達到健康的目的。」
布盧西亞提醒人們,音樂治療是一個科學的系統治療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包括了各種不同方法和流派理論的應用,其療效是會被音樂治療師隨時觀察掌控的。就像那兩位腦部接受手術的患者,一邊接受手術一邊進行演奏,醫生則通過儀器直接觀察他們因旋律而興奮的大腦,藉以確定手術是否成功。
「音樂治療運用一切與音樂有關的活動形式作為手段,如聽、唱、器樂演奏、音樂創作、歌詞創作、即興演奏、舞蹈、美術等各種活動,而不是有些人認為的那樣,以為音樂治療只是聽聽音樂,放鬆心情而已。」布盧西亞說。
因而,僅僅聽聽音樂,很難達到音樂治療效果,音樂治療過程必須要由經過專門訓練的有資質的音樂治療師來進行,並根據患者的狀態,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雖然早在30多年前現代音樂療法便傳入中國,但始終沒有普及開來。音樂與醫學之間究竟存在何種聯繫,如何使用音樂療法能使其效果更加明顯,這些問題,都還有待科學家去破解。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琴友招募〗確認過眼神,你是歐陽娜娜親密互動的人
※佛教音樂:皈依發心文(慧子逸)
※肖邦音樂作品集(資料)
※啟發音樂智能 培養高EQ寶貝
※治療強迫症的音樂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