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 | 聊聊日本的南蠻文化...
特別聲明:
文中所持觀點,不代表溯古追風立場;
若無特別版權聲明,均來自網路轉載;
如有版權及其它爭議,請與我們聯繫。
投稿、合作、版權爭議,歡迎勾搭微客服:thexrock (1150728290)
日本南蠻文化詳解
十五世紀開始,西歐各國紛紛向東洋開闢新航路,世界歷史進入了地理大發現時代(大航海時代)。隨之而興起的就是殖民與海外貿易。所謂南蠻,是當時日本受中國華夷思想的影響,對最初到達日本的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等國的稱呼。這些人大都乘船繞過好望角、菲律賓群島從靠近九州的南面海上駛入日本,故統稱為「南蠻人」。以後英國、荷蘭勢力東漸,日本人又稱英、荷人為紅毛。
日本最早接觸南蠻文化是在天文十二年(1543),一艘中國帆船因受颱風襲擊而漂流至九州種子島。這艘船本來是往來中國與暹羅王國(今泰國)間的商船,船員多數是歐洲人,少數是中國人。該船的葡萄牙人船長手中有一管狀物,可以發火,其聲如雷,力破銅鐵。即史書中所謂之鐵炮(步槍)。種子島領主種子島時堯以2000兩白銀向船長購得兩支,並在兩年後由工匠八板金兵衛清定複製成功。這種新式武器很快就被戰國大名所接受,近江國的國友、和泉國的堺與紀伊國的根來成為大規模生產步槍的基地。步槍的傳入使日本的傳統戰術發生改變,作戰主力也由騎兵改為步兵(「足輕」)。
這種步槍屬於前裝滑膛槍,裝彈、點火等頗費時間,如逢下雨則易被打濕火藥、火繩以致不能使用,本身還有不少缺陷。天正三年(1575)五月的長筱之戰,織田、德川聯軍以步槍為主力對抗武田軍的舊式騎兵集團突擊戰術。時逢梅雨季節,直至作戰前一天仍大雨不止,但戰鬥當日居然天氣晴朗。織田信長在三面環水,有兩條河流橫穿的設樂原布陣,陣前設置了阻礙騎兵突擊的三道木柵和兩道壕溝,其後一字擺開的步槍兵列成三排,一排裝彈,一排傳遞,一排射擊,(這就是所謂的三段打槍),大大提高了射擊頻率。結果武田騎兵團慘敗。此役織田、德川軍總共使用了約三千餘支步槍,被視為新舊戰術較量的典型戰役。
步槍可以說是最早影響日本的南蠻文化產物之一。在步槍傳入後數年即天文十八年(1549),天主教也傳入日本。當時歐洲正逢宗教改革,不少國家已改奉新教、擺脫羅馬教皇的控制,天主教只得轉向東方尋求市場。將天主教傳入日本的傳教士是西班牙籍天主教耶穌會士方濟各·沙勿略(1506~1552)。他在到達日本薩摩(鹿兒島)後得到領主島津貴久的允許而在當地傳教,第一年就發展了二百個信徒,以後又在肥前的平戶、周防的山口、豐後的府內等地傳教。日本人將其傳入的天主教音譯為「切支丹」或「吉利支丹」。我國史書常把傳教士描繪成凶神惡煞的殖民先鋒,未免有些程式化。後人可以從大的視角輕描淡寫地總結歷史,而處於歷史之中的人卻很難擺脫環境的制約。沙勿略為了將福音傳播於東方而不辭艱辛,其堅毅的精神是可敬的。在日本傳教兩年三個月後其回到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果阿,準備來華傳教,1552年來到廣東上川島,未能進入內地,即患熱病而死。沙勿略後來被教會追認為聖徒。
沙勿略之後的傳教士接踵而來,且常與南蠻商人一起出現。《馬可波羅遊記》中將日本描寫成黃金之國,是以南蠻商人對日本很感興趣。以葡萄牙為主的南蠻商人常以馬六甲為中心,經營中國、日本、南洋、印度間的居間貿易(黑船貿易),獲利甚巨。而最初為其擔任翻譯者,就是我國歷史上惡名昭彰的倭寇巨魁王直。九州諸大名為了染指南蠻貿易的利益,紛紛開放自己的領地並給於傳教士在領地內傳教的權利。比較有名的南蠻貿易中心有肥前的平戶(松浦氏領地)、橫瀨浦和長崎(大村氏領地)以及豐後的府內(大友氏領地)。
不少大名出於各種動機接受了洗禮成為所謂「切支丹大名」。最早的這類大名有大村純忠、大友宗麟、有馬晴純等。大友宗麟因敬慕沙勿略,其教名就叫「方濟各」。大村純忠在受洗的次日就燒毀了軍神摩利支天像,並先後將橫瀨浦及長崎捐獻給耶穌會作為領地。大友、有馬、大村三家大名還在天正十年(1582)派遣少年使節團赴羅馬,史稱「天正遣歐使節」,使節團的四位少年是伊東·滿所(13歲)、千千石·彌解留(13歲)、原·馬爾奇諾(13歲)和中浦·壽里安(14歲),其中前兩位是正使,也是三家大名的近親。他們乘坐葡萄牙船從長崎出發,向西沿歐亞非大陸海岸線航行,歷時兩年抵達里斯本。在馬德里,少年們被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視為日本的王子而受到隆重歡迎,其後又晉見了羅馬教皇格利高里十三世。使節團外出總共八年,為日歐交往作出了一定貢獻。但天正十八年(1590)一行人回到長崎時,日本已開始禁教。
因為伴隨著各種利益,親近天主教的大名、武士越來越多。有名的信教大名還有高山右近(重友)、細川忠興、蒲生氏鄉、黑田如水(官兵衛)、小西行長等人。其中小西行長在關原之戰失敗後被捕,因教義不允許切腹自殺而選擇了一般武士視作恥辱的斬首之刑。「切支丹大名」往往可以比較容易地羅置武器。大友宗麟憑藉西式火器之利,曾開創了身兼九州九國中的六國守護的鼎盛局面。其晚年國勢衰微,死前一年的天正十四年(1586),居城丹生島城陷入島津軍的包圍時,也是依靠城內配備的大量西式大炮擊退了進攻。此外,天正十二年有馬家面臨龍造寺隆信的攻擊之前也曾向葡萄牙商人大量購置武器。
對於當時已對佛教失去信心的普通民眾來說,天主教宣傳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之類的教義無疑是具有吸引力的。加上領主的支持,傳教士在各地開設神學院、教堂、醫院和慈善機構,天主教的影響很快遍及各地。教會學校在傳播宗教的同時,也帶來了西方先進的天文、地理、數學、航海、造船、印刷等科學技術,以及西洋美術和音樂。史書中不少作為家寶的帶有南蠻風格的物品就是這一背景下的產物,例如「南蠻屏風」(繪有葡萄牙人和日本人交易場景的屏風畫)、「四都市圖」(教會學校學生臨摹的描繪馬德里、里斯本、君士坦丁堡和羅馬四大都市的屏風畫)、「扇面南蠻寺」(以京都教堂為主體的扇面)、「南蠻蒔繪鞍」(以南蠻人為圖案的描金漆器馬鞍)等等。還出現了尚未擺脫佛教思路的「瑪利亞觀音像」。這些作品都出自民間,可見南蠻文化之普及。日本最早的歐洲外來語也在此時產生。相比之下,同時期傳入中國的西方技術與文化一直被視作「奇技淫巧」(這四個字在這裡做奇特技巧並無猥褻之意),始終只留在少數官僚手中,幾乎沒有對中國造成影響。看來,高位文化(或自認為是高位的文化)總是帶有一種先天性的盲症,一如今天的美國。
統一的奠基人織田信長對於天主教本身沒有什麼興趣,但苦於本願寺的一向佛教的勢力,因此對天主教採取扶植政策以對抗本願寺。信長還喜歡接見傳教士,這主要是由於傳教士們進獻的西洋珍奇的魅力。據說信長非常愛穿西式服裝。傳教士路易斯·弗洛易斯在安土城向信長獻上地球儀的事件也很有名。豐臣秀吉最初也採用同樣的政策,但不久就下令禁教,驅逐教士,收長崎為直轄領地。其原因在於征服九州時看到天主教在九州大名和民眾中的強烈影響時感到不安,深恐產生一向宗那樣的號召力。特別是慶長元年(1596)八月西班牙商船聖·菲利浦號遭風暴漂流至土佐浦戶,其中一船員向負責調查此事的奉行增田長盛口出狂言,說西班牙先用教士馴化民眾,而後進行征服。秀吉聞知此言後勃然大怒,以致於當年十二月就在長崎將方濟各會的傳教士和日本信徒26人處決,即所謂的「慶長大殉教」。這成為日本迫害天主教的開端。
關原之戰後奪得天下的德川家康,一開始因為需要通商來繁榮經濟對於傳教基本持鼓勵態度。這種背景下,慶長十八年(1613)仙台藩主伊達政宗又派出了以家臣支倉常長為代表的「慶長遣歐使節團」。與天正少年使節團不同,這一次乘坐的是日本學習西方造船術自建的大船,先橫渡太平洋至墨西哥上陸,經陸路至美洲東海岸再穿越大西洋到達歐洲。回國時大致亦循此航線。支倉常長也晉見了西班牙國王和教皇,七年後回國時日本已禁教,故未達到傳教與通商的目的。然後在當時情況下,東方人如此大規模的航海還是引人注目的。
德川幕府轉而禁止天主教的原因很多。一是教義內容如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排斥異教,反對切腹自殺,反對多妻制等與日本統治傳統直接對立;二是天主教與把持南蠻貿易的九州各藩勢力的龐大引起了幕府的擔憂;第三與當時接觸幕府的荷蘭、英國(都是新教國家)商人為排擠先佔有市場的葡、西商人,有意識中傷天主教有關;其他還有許多細碎原因。從慶長十八年底起,幕府在全國禁教。信教大名面臨著或失去地位,或失去信仰的抉擇。不少人選擇了後者,而且為了表示堅決,瘋狂迫害教徒。只有高山右近(其在秀吉禁教時已失去領地)因拒絕改宗而流放到了馬尼拉。幕府以踩踏聖母像的方式(踏繪)試驗老百姓是否信教,而對於信徒的處罰極為野蠻,往往伴隨著人格侮辱。雖然大多數人被迫改宗,信仰堅定而殉教者仍屢見不鮮,1619年以後六年間被殺的日本教徒據估計有28萬人之多。
順便提一下與《魔界轉生》中天草四郎有關的「島原之亂」。天草四郎本名益田時貞,是肥前、肥後交界處的天草島人,故有此名。天草島和北面的島原本島本是切支丹大名小西行長、有馬晴信的領地。後兩地分別轉封給寺澤、松倉兩家,許多武士都淪為農民。時貞之父益田甚兵衛好次就是小西行長的舊臣。此外當地還有不少關原、大坂戰役後避難的浪人。時貞據說是個美少年,被人們視作「天童」,當時就流傳有不少關於他的傳奇。天草、島原地區百姓在禁教時受到很大的迫害,加之天災與領主的苛政(為了討好幕府,松倉父子竟在只有六萬石產量的領地內收十萬石的地租),終於在寬永十四年(1637)十月揭竿而起。16歲的時貞被推舉為首領,以《聖體贊仰天使圖》為軍旗,聚集了三萬七千餘人。幕府將這次起義視為過去的一向宗,極為重視,調集十八個藩約十二萬人的兵力鎮壓,後來甚至勾結荷蘭戰艦對城內進行炮擊。據守島原城的起義軍主要骨幹原本都是武士,並使用了當地特產的有馬步槍,戰鬥力很高,在兵力懸殊情況下予幕府軍以重創。次年的二月底起義軍終於彈盡糧絕而失敗。這一天,一萬餘殘存的教徒高唱讚美天主的聖歌,向城外敵人發動了最後的攻擊。時貞戰死,義軍無論男女老幼都被殺,景象十分慘烈。我國過去出版的小說《日本劍俠宮本武藏》和《魔界轉生》對這次起義有比較生動的描述,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借來一閱。「島原之亂」直接導致了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從而使日本徹底走上了閉關鎖國之路。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戰場上的日本逃兵:戰列艦被魚雷艇嚇跑
※請用美食和美景,填飽我的胃和眼——記日本石垣島潛水之旅
※日本出土距今1.2億年白堊紀甲龍化石
※走馬觀花游日本(1)
※日本《梅園百花畫譜》春之部卷 毛利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