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萬里長城不是袁崇煥,而是此人!

 每日

7

點,文化早餐

   ? 

點擊 

 

讀 史

 

 

關注 / 置頂公眾號

博文

  |

 

通識

  | 

 

知古

  | 

鑒今

 

|  

有品有趣

文|王奕(讀史專欄作者)

大明天啟年間,熹宗昏庸,

大明這座看似堅不可摧的堡壘在歷經幾任不靠譜領導的折騰後終於不堪重負。

開始慢慢土崩瓦解,後金侵佔遼東,八旗鐵騎虎視中原,大明幾任總兵先後殞命。

王朝危在旦夕,就在這內有閹黨橫行、外有強敵肆虐的情況下,一個人挺身而出,他便是孫承宗。

當時,努爾哈赤進軍遼東,率領八旗鐵騎如入無人之境,遼東大片領土被努爾哈赤佔領。

朝廷立即派出王在晉前去救火,不料王在晉卻想在山海關以外的八里鋪構築重重關隘,防守山海關從而達到拱衛京城的目的。

此舉立即遭到了他的幕僚袁崇煥等人的反對,在袁崇煥等人與其爭辯無果後,他們將此報告給朝廷內閣。

但內閣那些人搞搞政治還可以,對於軍事一竅不通,這時,孫承宗站了出來,請求親自去看看,然後再做決定,皇帝龍顏大悅,答應下來。

孫承宗到達山海關後,觀測四周地形,認真分析,便否定了王在晉的一系列戰略決策,認為王在晉不為收復失地做打算,卻畫地為牢地防守,將來一旦關隘喪失,京城以東便永無寧日了。

回到京城,他將這些看法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皇帝,八里鋪修築新城的決議就此塵埃落定。

不久,孫承宗當面告訴皇帝不能再讓王在晉這樣的庸才操控遼東戰事,於是王在晉匆匆下崗,孫承宗自告奮勇接手了遼東這個爛攤子。

孫承宗上任後,積極整頓軍紀,在遼東難民中徵召士兵進行訓練,同時派人修築炮台,處理軍需,大批量製造各種火器裝備等等。

隨後幾年,他又採用袁崇煥的主張,派人在寧遠修築防禦工事,並令滿桂和袁崇煥駐守在寧遠。

恢復寧遠之後,孫承宗再進一步,佔據錦州。

至此,孫承宗完成了一項偉大的軍事傑作

——關錦防線。

這條由山海關—寧遠—錦州組成的防線,全長四百多里,沿線有多個據點、堡壘,堅固異常,直到明朝滅亡,這條防線也未被突破。

孫承宗坐鎮遼東這幾年來,遼東守軍數量增至十一萬,且都是善戰之兵,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前前後後修復了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壘,收復關外四百里失地,屯田五千頃。

期間努爾哈赤派遣大貝勒代善進攻錦州,代善能征善戰,頗具軍事才能,卻被孫承宗打得落荒而逃。

自此,努爾哈赤明白了孫承宗的厲害,再不敢輕易進攻,邊境得到了短暫且寶貴的安寧。

幾年修整,兵強馬壯,正當孫承宗想著有所作為之時,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卻已把持了朝政,朝中大批忠良遭到迫害。

孫承宗深感奸佞當道,朝綱不振,決心回京面聖,彈劾魏忠賢,魏忠賢大驚,跑到皇帝床側哭著求情,皇帝昏庸,下令阻止孫承宗回京。

孫承宗只得返回遼東,不久,他便遭到閹黨詆毀,不得不請辭歸鄉。

接替孫承宗而來的是閹黨高第,他無半點真才實學,上任後,便將遼東兩百里守兵全部都撤回了山海關內,遼東再次被拱手相讓。

努爾哈赤知道孫承宗辭任的消息後,立即組織兵馬,大舉進攻。

此時,只有袁崇煥、滿桂等人抗拒高第的命令,不肯撤出寧遠城,選擇死守,與城共存亡,依靠著前幾年孫承宗在寧遠做的軍事防禦基礎,他們硬生生扛住了後金的一次次進攻,成功擊退後金軍隊,取得寧遠大捷。

寧遠大捷後,高第恬不知恥,竟然想著以寧遠城被圍攻,但是關內兵力只有五萬的蹩腳借口彈劾孫承宗,終是被以妄言罪治罪。

崇禎二年,己巳之變爆發,後金軍隊在皇太極的帶領下避開山海關,從蒙古進發,直取遵化,虎視京城,朝野震動,此時熹宗已經駕崩,接任的思宗召回孫承宗,派他去駐守通州。

袁崇煥如夢初醒,立刻率兵回援,但他並未執行孫承宗守三河的策略,使得後金部隊繞過薊州,在北京周圍四處劫掠,直逼京城,孫承宗隨即派遣人馬去協助防守京城。

最終皇太極久戰不下,退兵而去。

京城之圍雖解,袁崇煥卻因一系列罪名被關入監獄。

袁崇煥被下獄,其部將祖大壽率領五千精銳向著遼東逃去。孫承宗知道這一切後,立即寫信安撫祖大壽,並上書皇帝力保祖大壽,這才穩住這些兵馬。

之後,孫承宗又陸續撫慰各路被後金擊潰的軍隊,將這些軍隊彙集到了一起,與此同時,全國各地前來勤王的士兵更是達到二十萬。

而另一邊,皇太極雖然退到了關外,但他派了重兵駐守著遵化、永平四城,想以此作為關內的據地。

於是,孫承宗開始謀劃著從灤城開始,收復失地,結果,只用五天,皇太極派重兵駐守的關內四城全部失守。

崇禎四年,新上任的孫承宗再次巡視遼東,發現寧錦防線中右屯、大凌河等城被破壞,為了使防線更加穩固,他上書重新修築得到皇帝批准。

於是,同年七月,他派祖大壽等人負責此事。皇太極得知孫承宗的計劃後,立即派兵前來圍攻大凌河,祖大壽被圍,孫承宗派遣吳襄、宋偉前去救援。

不幸的是,援軍被後金擊潰,而祖大壽拚死突圍不成,彈盡糧絕,最終投降,大凌河也再次被破壞。

因為這件事,言官彈劾紛至沓來,孫承宗無奈辭職,回到了家鄉高陽城。

崇禎十一年,後金軍大舉進攻,此時的孫承宗,七十六歲,在敵軍進攻他的家鄉高陽時,高陽沒有一個守軍,更沒有一點糧草,可以說是不堪一擊。

但孫承宗帶著全家人走上了城牆,誓死堅守城池,城中百姓受其感召,無一逃亡,自發走上城牆,與孫承宗共同迎敵。

此戰,孫承宗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全部戰死,孫家百餘人遇難。

後金軍隊俘虜了孫承宗,對於眼前這個人,他們充滿了敬意,為成全孫承宗的忠義,他們給予了孫承宗自盡的權力,孫承宗就這樣,帶著對大明的最後一絲留戀,自縊而死。

後來清代張廷玉在《明史》中評價孫承宗,

「夫攻不足者守有餘,度彼之才,恢復固未易言,令專任之,猶足以慎固封守。」

大致意思是說以孫承宗的才能,可能恢復江山不太容易,但如果將權力全給予他,守住原有國土卻是足夠的。

可惜,這世上沒有如果,孫承宗有心報國,但面對腐濁不堪卻還執迷不悟的大明王朝,也是無力回天。

? more ? 更多文章點擊直達

算 命 ( 深度好文 )

古代客套話這麼富有詩意,卻被我們丟掉了!

趙朴初:這是比風水厲害100倍的宇宙定律!

精選好物

喜歡的朋友一定要  

  哦

推薦閱讀:

《孟姜女》過關、哭長城,千古絕唱 感天動地!
萬里長城西端的訴說
你真的了解長城嗎?
絕密:林彪「6501」秘密工程內情 神秘的「中國地下長城」

TAG:長城 | 袁崇煥 | 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