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與富有無關 ——不同時間觀的人,誰更有錢?丨21讀書

每周一本書

讓閱讀,豐滿人生

導讀:對於富蘭克林而言,時間就是金錢。這個簡單的描述包含了三層智慧:

第一層是時間是有價值的。怎麼個有價值法?時間是如此的有價值,以至於時間就是金錢,但金錢卻不能換來時間。英國女王伊麗莎白說:「我要用我的一切換取一瞬」,可這個世界卻並沒有能接手的賣家。

第二層的意思是,通過努力工作,時間可以變成金錢。

第三層的意思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投資的價值會以複利的形式回報你。

本文節選自菲利普·津巴多的《時間的悖論》

編輯丨陳思;實習生丨寧鑫

從容不迫的時間感本身就是一種財富的表現。

—邦妮·弗里德曼

題記

時間不僅是金錢

請記住,時間就是金錢。

—本傑明·富蘭克林

在某種程度上,富蘭克林是對的。時間的確可以變成金錢,但時間也可以變成更多其他的東西。富蘭克林本來也可以說時間就是健康,時間就是快樂,時間就是樂趣,或者時間就是愛,但他沒有。對於富蘭克林而言,時間就是金錢。這個簡單的描述包含了三層智慧:第一層是時間是有價值的。怎麼個有價值法?時間是如此的有價值,以至於時間就是金錢,但金錢卻不能換來時間。英國女王伊麗莎白說:「我要用我的一切換取一瞬」,可這個世界卻並沒有能接手的賣家。第二層的意思是,通過努力工作,時間可以變成金錢。第三層的意思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投資的價值會以複利的形式回報你。

時間影響你所選擇的工作,以及你在工作上能取得多大成功;時間也影響你如何使用工作得來的收入。這對於你的可支配收入—那些你付完所有固定支出(如房租、食物、衣服和交通)之後剩下的錢而言更是如此。你是用這些錢來還清貸款,還是會把它們花在房子、車子和首飾上?你會把它存進銀行以備不時之需嗎?你如何思考和感受時間,將影響到你在財務上的決定。

以過去為導向的時間觀與金錢

有著以過去為導向的時間觀的人更少思考如何享受當下或者為明天而存錢,他們對於如何能保住過去所賺的錢更有興趣。高回報的投資對於他們而言一點兒吸引力也沒有,他們一般都很少負債,即便他們有負債,也會很快還清。他們會從過去中吸取教訓,努力不去重複犯過的錯誤。例如,那些經歷過美國經濟大衰退的人,就有可能極端的吝惜,情願把錢放在自己家的床墊下,也不願意把錢放在銀行里或者拿去投資股票、債券。他們的「投資」通常都是為了防止財富的貶值而不是為了從中獲利,他們比其他時間觀的人更會規避風險,他們希望能保住他們現有的東西,只買自己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東西,而且只會買能滿足他們需要的、最便宜的東西。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們,能用就夠了,不需要最好。他們既珍惜自己的時間,又珍惜金錢。

他們保守的觀念表明,他們對於現狀很滿意,並且對於未來很有期望。最重要的是,他們想要確保今天和明天不會比昨天更差。也許那些極端消極懷舊的人會是一個例外。那些持有積極懷舊時間觀的人,會想要保持他們現有的生活,而那些消極懷舊的人則想要迴避過去的生活,因為他們在過去使用的策略並不能帶來正面的體驗。因此,他們會傾向於嘗試新的策略來改變過去。

以當下為導向的人與金錢

以當下為導向的人並不看重金錢。對於他們而言,過去的教訓並不重要,而投資則不太可能真的在未來得到回報,因此環境對他們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如果他們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立馬買下,但不是因為買東西會給他們帶來快樂,而是因為他們想不到還能用自己的錢幹些別的事。一般而言他們花錢和投資的習慣變化得都比較大,比較隨機。當你覺得花錢做什麼事情都無所謂的時候,那麼花錢之後的結果也就無關緊要了。他們不想保留過去所擁有的,也不享受現在所有擁的,更不為明天而計劃。一切都變得無所謂。對於他們而言,金錢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也不是通往過去或者未來的鑰匙,而且他們相信他們能賺多少錢並不在自己的控制範圍之內。

享樂主義者會花錢創造快樂和刺激。對於他們而言,金錢是用來享受當下的,跟過去的記憶或者對明天的期待無關。銀行里的兩塊錢比不上手裡的一塊錢。即便他們存錢,也是為了買更豪華的車、更好看的衣服、更大的戒指。他們從來都不覺得事情會有不順利的那一天,如果有,那就等那天再解決。當不順利的事情過去之後,他們很快又恢復原來的揮霍生活。他們經常從貧困變得富有,然後又重新變得赤貧,如此往複。他們刷爆自己的信用卡,透支銀行賬戶,乃至破產而不得不失去房產。

以未來為導向的人與金錢

那些在未來導向上得分比較高的人會比那些得分低的人更注重收支平衡。他們按時付各種賬單,定期存款,小心地考慮各種投資的機會。對於他們而言,時間和金錢代表的是未來的機會,可以為他們提供以前沒有、現在也還沒有得到的東西。

如果我們單看各種時間觀,其實每一種時間觀都有各自的問題—以過去為導向的人傾向於過度小心或者過分隨意,以當下為導向的人不懂節省,以未來為導向的人則基本上不會享受當下。由此可見,只有平衡的、結合了積極懷舊、當下享樂主義和以未來為導向的時間觀,才能讓人們從過去吸取教訓、享受當下並計劃未來。

五步輕鬆邁向財務自由

既然連像本傑明·富蘭克林這樣有智慧的人都把時間和金錢聯繫在一起,我們或許也可以把這種聯繫「強行」擴展到財務管理上。你如何把時間轉化成金錢呢?幸運的是,你並不需要做很多事情,你只需要花時間去讓時間為你工作。

第1步:今天是開始投資的最好時間

愛因斯坦是研究時間的專家,他曾經說過複利「是宇宙中最強大的東西」。我們懷疑他是否真說過這樣的話,但我們並不懷疑這句話的準確性。最好的開始投資的時間,是昨天。如果你從昨天開始投資的話,那麼祝賀你。如果你還沒有開始的話,今天就是第二個最好的時機。不要讓今天就這樣白白溜走。

只要有足夠長的時間,冰川也能成為山脈。只要有足夠長的時間,金錢也可以帶來山一樣高的現金。只要你的投資合理、安全,那你最好早點開始。

第2步:時間比時機更重要

假設你從昨天就開始投資了。祝賀你!而且,投資和收穫回報之間的時間越長,你的收穫就越大。財經作家喬納森·伯頓認為在得到財務成功的過程中「重要的是時間,不是時機」。

有一種系統地向市場投資時間的方法叫成本平均法(dollar-cost-averaging),就是以固定的時間間隔把一筆固定數額的錢投到投資市場上。例如,你可以在每個月的第一天自動把100 美元投資到股票市場上。你可以在股票價低的時候多買入一點兒股票,在股票價高的時候少買入一些股票但投資金額是固定的。幾個月下來,你的投資就會積累起來,你買入股票的價格就會趨於同期股票的平均價格。因此,你就避免了高買低賣的危險,當然,同時也迴避了低買高賣的機會。因此,你的長期回報,會和你股票的長期回報率相近,而歷史已經證明,它基本呈上升的趨勢。

第3步:明白你的時間總有用完的那一天

那些有長投資計劃的投資者或者離退休還有很長時間不需要迅速回籠資金的人能承受更高風險的投資。而短期投資者可能在幾個月內就需要錢來還房貸,所以不能接受把錢投到那些短期內波動很大的投資項目裡面。相比之下,那些長期投資計劃的人們,通常來說,就是那些更年輕的人更能承受價值的浮動,因為他們有足夠長的時間等待投資的回報來補償這種短期的損失,高回報通常都意味著高風險,年輕的人能承受更高的風險,但年紀大的人就不一定了。在開始投資之前,你一定要考慮好自己的投資周期。

第4步:你不能估計市場的時機

這是一個投資界的秘密:沒有人能永遠做到低買高賣。哪怕是專業人士也不可能做到。大部分投資股票、共同基金或者債券的人都能找到一個更低的買入點。那些少有的從來沒有低買過的人,毫無疑問,也曾發現過一個比他們賣出的價格更高位的點。正如市場提醒我們的一樣,完美是非常難達到的。那些有智慧的人,不會浪費時間去嘗試尋求完美。從現實的角度而言,你能期待的最好的情況就是利用市場平均而言不斷上升的趨勢。不要試圖在市場中尋找時機,你有多大的概率迴避那些不好的時機,你就有多大的概率錯過那些好的時機。

第5步:當下的享樂主義時間觀是昂貴的

以當下為導向的享樂主義者的座右銘是「如果感覺對了那就買吧」。他們對於生活的熱情其實非常的昂貴,而且不願意去做付賬單這樣無聊的事情。因此,那些高度以當下為導向的享樂主義者,經常為同一樣東西付不止一次的錢。他們在買的時候付過一次,然後又在還信用卡利息和各種遲交費用的時候一次又一次地付出更多金錢。可以為你的愛好花錢,但請計劃好你的購買行為,買那些你能付得起的東西,而不要在最後為同一樣東西付兩次錢。

你已經學會了5 步輕鬆邁向財務自由的方法。但不幸的是,當你把這5步加上你以前聽說過的其他上百條邁向財務自由的簡單方法之後,事情就不再簡單了。事情的複雜程度會直線上升。在這複雜的現實以外,還有另一個我們直到現在還沒有提到的因素:我們的5個步驟關注的是你什麼時候應該投資,但我們迴避了在哪裡投資的問題。你應該買哪一隻股票?對於你這個年齡的人來說,債券是不是比股票更好的投資選擇?共同基金的確是投資選擇中比較簡單的一種,但還有上千種共同基金可以選擇。那衍生品和對沖基金呢?投資什麼和什麼時間投資一樣的重要,而決定投資什麼,則需要智慧和技巧。

在一些退休基金里,基金分析師會建議那些員工們把一些風險較低的債券和一些風險更高的股票投資混合起來。這聽起來非常的合理,但我們的一位以未來為導向的同事幫我們統計了長期的數據之後發現,股票的表現總是比其他的投資選項更好。在過去的40 年之中, 他老師的退休基金從不虧錢。而現在,他的投資回報比他那些敏感的、以短期未來導向為中心的同事們要多出5 倍,具體而言,就是多出了500 萬美元。

聰明與富有無關

聰明人的平均年收入更高,但他們並不比普通人更富有。平均而言,一個人的智力分數每增加一分,其年收入就增加大約425 美元左右。這種現象的背後可能的解釋是:一個人越聰明,他在高中的時候成績就越好,就越有可能進入更好的大學,在畢業的時候更有可能找到更好、收入更高的工作。因為他們的年收入更高,我們很自然會預期更聰明的人最後會比智力處於平均水平的人更富有。哪怕他們在投資上所做的決定只是和普通人一樣的好,他們也依然比普通人更富有。

但事實卻是,更高的智商對於一個人的總資產只有很微弱的影響(如果不是毫無影響的話)。從表面上來看,這並不合理:更聰明的人每年賺的錢都更多,而我們也會預期,他們在投資上的決定至少會和普通人一樣的好。那麼這些聰明人每年所多賺的錢都到哪裡去了?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會把錢花光。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甚至會透支。

在某些情況之下,智商高的人更有可能會刷爆自己的信用卡,忘記還信用卡,甚至是申請破產。這個概率比那些以當下為導向的享樂主義者還要高。聰明的人會賺更多的錢,但他們卻存不下來,因為他們花的太多,比他們賺的還要多。他們在投資上的決定明顯比普通人要差得多。未雨綢繆是以未來為導向的時間觀的特點,花完你所有的錢,卻不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想要成為富人,你不必特別聰明, 也無須成為經濟學家。想要成為富有的人,你不能超額消費,而且你必須理性地投資。至於投資到什麼地方,指數型的共同基金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好的起點。指數型的共同基金同時保護了那些水平比較高和水平比較低的投資者。而且,最終你會發現,在哪裡投資並沒有什麼時候開始投資來得重要。

贈書福利

「生命的本質,不過是一段時間。使用時間的方式,就是我們塑造自己的方式。」

世界知名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和他的研究夥伴約翰·博伊德一起,在《時間的悖論》這本書里,對「時間觀」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得出結論:

有關時間的問題,本質上就是有關人生意義的問題。在生活中,我們所做的每一個重大選擇都取決於內在的時間觀。我們的時間觀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我們自己卻很少會意識到這一點。

《時間的悖論》

作者:菲利普·津巴多和約翰·博伊德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讀書 | 學佛學什麼(仁炟法師)
金老中醫讀書手札(二)
陽春好是讀書天,書香蕩漾「梨花齋」

TAG:聰明 | 時間 | 有錢 | 讀書 | 時間觀 | 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