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骨折康復攻略
由於腳踝骨折過,一直想以傷者的角度寫一篇自己在傷筋動骨一百天里(恢復過程中)遇到的疑問和困難,作為總結。
受傷最初的時候可以冰敷,目的是收縮血管、減輕腫脹和止血。當時我沒有冰敷,因為沒人告訴我——醫生只囑咐我別動,腳放正,護士只是過來給我輸消炎液。
說到這裡,我得強調醫院的重要性。
在轉院前,第一家醫院完全是讓我自生自滅,每天除了兩袋消炎液就是一張病床了。
而醫生讓我平躺不動的囑咐完全是在謀害我的屁股,雖然他的目的是好的,要我保持腳的正直。但根本就是矯枉過正了。在轉院過後另一個醫生告訴我身子可以動,可以側身,腳別亂動就行。
要知道,骨折前兩個夜晚傷腳痛得厲害,像有人拿榔頭一刻不停地猛錘腳踝。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還得忍受屁股的痛,由於保持一個姿勢,屁股後來痛得不比傷腳輕鬆。而這都是醫院缺少經驗造成的。即使要一直平躺,買一個水袋也能解決這個問題,但也沒人告知,所以只有傷者自己忍受或尋找方法。
之後等到消腫,做手術,正式開始家裡養傷的階段。
由於我的韌帶也有一定損傷,醫生告訴我術後一個月內戴鋼托固定(類似石膏,但更好用,由一塊板子和繃帶構成)。簡單點說,就是腳踝部分固定成九十度。
在這個階段,我每天做的比較多的就是鉤腳趾,空中腳踏車等等,刺激腿部肌肉。
這裡看起來不重要,其實很關鍵——為了防血栓。
由於修養腿部時常處於靜止狀態,很可能血栓會出現。為了不由於骨折而送掉性命,撞上血栓這個大BOSS,還是多動,每天5組腿部肌肉練習。
等到了一個月,醫生讓我丟掉石膏(鋼托),我發現腳踝被鎖得牢牢的,動不了了。只能是九十度的樣子。
醫生倒是很瀟洒:「回去練得和好腳一樣。」
說到這,大概就是腳踝骨折的人通常談論的練角度,頂牆什麼的了。
關於這點有爭議,就我看到的來說,有醫生沒讓練,也有醫生,比如我的,讓練好(所以問問醫生)。有人練了不見好(我認為是怕痛,或太謹慎),脫枴過後蹲不下來;有人不練,脫枴後慢慢走回來。
但無論如何,我分享自己的訓練方法。
坐一張底下有空的凳子上,傷腳掌完全貼地,逐漸向後移。簡單說,就是模擬蹲下來腳踝部分彎曲的樣子,讓小腿和腳掌間的角度變小。最好正直。按照這個原則,還可以有其他的衍生練習動作。
一開始的時候我是跟腱部分粘住打不開,痛,之後是腳掌上面靠近彎曲的地方痛。
無論是哪裡痛,自己要感覺,要知道痛的是肌肉還是骨頭,還是神經,還是韌帶。
好吧,這麼說太誇張了。我自己只能感覺到是韌帶痛,還是肌肉痛。
練習的時候如果是韌帶痛,像舞蹈練劈叉的痛,這就對了。因為韌帶粘在一起了,要拉開,做得其實就是拉韌帶這件事。
而拉韌帶是很痛的。但我知道這個痛我逃不過,所以沒躲。
如果韌帶也有受傷,知道受傷韌帶的位置,練習的時候要注意。比如我,三角韌帶有受傷,有時候練得三角韌帶處有不適就立刻停止。等到休息好再練。
對了,練劈叉的時候都會熱身。所以練腳踝處的韌帶最好是熱水泡腳過後再練,事半功倍。
我自己在能膝蓋頂住牆後撤7、8厘米過後就很放鬆了,練得逐漸鬆懈。
之後就是有聯合釘取聯合釘的時候了。小手術,跟之前的痛相比不值一提。
恢復的好就能拄拐走路了(看拍的片子聽醫生的意見),由於我自己恢復得不錯,幾天過後開始在家裡脫枴走路。
問題就是,瘸啊。
我仔細分析了自己走路的動作,試圖找到是哪個動作做不好,哪裡的肌肉力量不足。
最後發現是腳掌力量不夠,想來也不奇怪,三四個月沒用過力了,肌肉萎縮了一大半,走起路來有個無力的酸痛感。
既然知道是腳掌沒力,我開始做起踮腳動作。像升旗儀式上站在最後一排的同學想看隊伍最前面的女生,踮起腳來,放下,又踮起來。
當然,鍛煉得全面,所以我還做了原地踏步,單腳站立等練習。
除此之外,我的運氣很好,可以每天游泳。不得不說,這是黃金恢復手段。在水裡能做各種各樣的動作。想起姚明腳受傷也是早早就在後院的游泳池走路,所以後悔自己沒有早點進入泳池訓練。
等到我快不瘸了,出門走路前腳掌彎曲的時候腳趾附近疼,走完了腳背疼。這可能不是常見現象,但並沒有持續太久,幾天過逐漸好轉。
最後,我認為咱們醫院的骨折手術大都做得不錯。
許多骨折後留下困擾的原因往往是在恢復環節太保守了。怕傷到自己,怕沒好,所以靜養半年,最後無論是肌肉、骨骼還是韌帶的情況都很糟糕。
所以康復階段盡量去康復醫院,哪怕就待幾天,學習恢復的動作的方法,檢查自身的恢復情況。
由於每個人受傷的部位和嚴重程度不同,所以還是按恢復的情況來作打算。
總之,任何細節多問問醫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