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海上強權的碰撞——國姓爺平台灣1

東西海上強權的碰撞——國姓爺平台灣1

17 人贊了文章

搬運向,原文載自2012年軍事類雜誌《戰爭史2》,作者佚名,只知道是台灣人,這篇文章對於國姓攻台之役考據較為詳細,很有價值,備份知乎一份

===

編者引言:

中國海商在古代海上貿易占者重要的地位,以明末鄭家來說,北到日本,南到菲律賓,西到馬六甲都是他們的勢必範圍。鄭芝龍在當代還被稱為東北亞之王。明末國姓爺鄭成功與荷蘭殖民者在台灣的碰撞,是台灣海洋貿易上重要的一環,最為濃墨重彩的一段歷史。希望此篇文章將當年那激烈萬分、血肉橫飛的台海風雲真實還原在各位讀者的面前。

一.鄭氏來襲前的台灣

1624年,荷蘭人被大明軍隊驅逐出澎湖,喪失了在中國的貿易據點,在巡撫福建南居益的暗示下,荷蘭人來到當時的「不毛之地」台灣。1630年,與大海盜鄭芝龍簽訂了自由貿易協議,跟中國商人進行大量的轉口貿易,並開始了為期38年的統治。

在荷蘭人統治之下的台灣,以大員(今台南市)為其統治中心,其最高長官為台灣(大員)長官,掌握台灣最高行政權。荷蘭人定期招開大員會議,成員由東印度公司(VOC)高級職員、高級軍官擔任,並由台灣長官擔任主席。在會中他們制定管理方針,簽訂和約,並頒布法律,其與會結果交由台灣長官執行。

當時的台灣漢蕃夾雜,中國人(漢人)約有2萬多人。多住在羅岷西亞市與熱蘭遮市鎮周邊。荷蘭在台灣採取王田制度,田為公司所有,中國人以佃農或僱員的方事進行耕作、捕撈、商貿等經濟行為。中國人納稅、進行商業活動與提供勞力,而荷人則提供資金、生產工具並維護社會秩序,展現一種荷漢共治的局面。

而居住在平地的原住民被稱為平埔族或熟蕃,其居住的村落被稱為社。像荷蘭人所在的台江,就是西拉雅平埔族久居之地,上面有大大小小數十個社,其中最大的四個社為新港社、蕭壟社、麻豆社、目加溜灣社。台江與其南北邊的村社則是公司的統治範圍。而其它地方,例如嘉南、淡水等地的村社,公司根本鞭長莫及。

荷蘭人對平埔族採用武力與教化兩面手法,對不規順者以武力鎮壓,規順者則簽訂和平條約;村社承認公司之統治權力,公司則指定村社內長老為其村社統治者。像最早與荷蘭人結盟的就是新港社,對於反抗的麻豆社,荷蘭人則派兵鎮壓。1635年大員派兵475人加2000新港社戰士對麻豆社進行討伐,第一天麻豆社就損失260人,全村3000戶被夷為平地,最後被迫臣服並訂定了麻豆條約。

而盤據在台中縣南、彰化縣北,以及南投縣部分一帶的大肚社,勢力則更為龐大。大肚番王為阿德狗讓,最盛時期多達27個村社,番王長期直接統轄之地則維持十五、十八個村社,雖然於1645年表示臣服,但對荷蘭人采敵視的態度,處於半獨立的狀態。除了以蕃制蕃,荷蘭人還以蕃制漢。像1652年的郭懷一之亂,荷蘭人驅使熟蕃攻擊中國人,被熟蕃殺害的中國人有4~5000人之多。

在貿易上,荷蘭人與鄭家維持既合作又競爭的態度。一方面荷蘭人需要中國商人運來生絲瓷器讓台灣進行轉口貿易,另一方面,荷蘭人在日本最大的生意對手也是華商,而大部份的船都是來自鄭家的旗下。尤其滿清與明朝的戰爭,來台華商減少,讓生絲供應變的不穩,台灣營收出了赤字。再加上1659年以後,鄭成功將要來台的謠言一直不斷。台灣最高長官揆一在擔心與煩惱中迎向了未知的1661年。

二.鄭軍決定攻台

金陵之役後,清軍奪回南京、鎮江等地,鄭軍元氣大傷。根據地只剩東南沿海一隅,如台州、溫州、金廈等地。這些地方地蹙勢孤,不足以安頓軍民,其另尋根據之地,已是迫在眉睫。

1661年1月,鄭成功在軍事會議上決定攻打台灣。其楊英《從徵實錄》中記載了鄭成功在會中的談話:「天未厭亂,閏位猶在,使我南都之勢,頓成瓦解之形。去年雖勝達虜一陣,偽朝未必遽肯悔戰,則我之南北征馳,眷屬未免勞頓。前年何廷斌所進台灣一圖,田園萬頃,沃野千里,餉稅數十萬,造船制器,吾民麟集,所優為者。近為紅夷佔據,城中夷伙,不上千人,攻之可垂手得者。我欲平克台灣,以為根本之地,安頓將領家眷,然後東征西討,無內顧之憂,並可生聚教訓也」。眾將聽完,皆面有難色,宣毅後鎮吳豪更是直言反對;因為他曾經到過台灣,知道台灣「風水不可,水土多病」,還說「港淺大船難進」,紅毛「炮台利害,水路險惡」描述了攻台的困難,前提督黃廷也出言附和。只有中軍戎政(軍事行政官)楊朝棟揣摩上意,贊同此事,藩(鄭成功)嘉許之,攻台正式拍板定案。

三.鄭軍的編製與攻台兵力

來台灣的首程部隊為13鎮11150人與400艘船,其編製為:

(1)右武衛周全斌1800人

(2)左虎衛何義800人、右虎衛陳蟒900人

(3)提督親軍驍騎鎮馬信600人

(4)左先鋒楊祖1000人

(5)中沖鎮蕭拱辰1000人、後衛鎮黃昭900人

(6)宣毅前鎮陳澤750人、宣毅後鎮吳豪 900人

(7)援剿後鎮張志900人、禮武陣林福700人

(8)水師羅蘊章600人

(9)護衛劉國軒300人。

加上七月後增援的二程部隊,總人數達2萬5000多人 (注4)。

四.荷蘭陸軍的編製與台灣守軍兵力

鄭軍攻台前,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總兵力只有1500人,80人駐守在台灣北部-淡水,在普羅岷西亞城有100多人,其餘大部份皆駐紮在熱遮蘭城,但嚴重缺乏資深軍官。船艦隻有亞哈特船 赫克托(den Hector)號、亞哈特船 斯?格拉佛蘭(』sGravelande)號、小芙洛伊特船 白鷺(de Vink)號、貨船 埃門杭(Immenhoorn)號、galiot船 魯德?沃斯(Rode Vos)號、領航船獵人(de Jager)號、亞哈特船 馬利亞(Maria)號 7艘與12艘舢舨。

五.初期戰役

1.登陸鹿耳門

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的攻台艦隊由金門料羅灣出發,於22日抵達澎湖。因「何廷斌稱數日到台灣,糧米不竭」,所以大軍攜帶糧食不多,當25日遇到阻風而無法出航時,暫駐澎湖的大軍馬上面臨了缺糧危機。雖然臨時收糧百餘石,但不足大軍一餐之用。30號晚,成功只好下令出航,可是天候不佳,風暴不停,蔡翼、陳廣諸將皆陳情暫候風雨平息後,再出航;但成功認為攻台乃天命所歸,且天助自助者,自會攻無不克(注1)。遂大軍開拔,於4月30號清晨順利抵達鹿耳門。

所謂「鹿耳門」者(注2)(Lakjemuyse)一詞最早出現於1640年熱蘭遮城竣工之後荷蘭人所繪的大員圖上,當時指的是一條水道。鹿耳門水淺道窄,「出入僅容三舟」。郁永河《台海竹枝詞》云:「鐵板沙連到七鯤,鯤身激浪海天昏,任教巨舶難輕犯,天險生成鹿耳門。」所言就是鹿耳門之險惡,進入之不易。為何鄭軍選擇由鹿耳門進入台灣?別無選擇乎?其實入台共有三選,鹿耳門、南水道、北水道。但北水道淤塞,北水道形同虛設;南水道的出口大員港道面臨熱蘭遮城火炮封鎖,故鹿耳門水道是為首選。

鄭成功登陸台灣圖(劉晉奇 2011)

關於鄭成功登陸鹿耳門成功,台灣有傳:「鹿耳門水淺,大船難進,鄭成功只好命設香案,冠帶叩祝,向媽祖祈求,果然水漲丈余,大軍順利入港。」江日升《台灣外記》附合此說法,而《從徵實錄》也認為水漲數尺,乃天意默助,果真如是耶?是否冥冥之中,自有神明相助?但揆一《被遺誤的台灣》中並無提到鹿耳門不能行駛大船,且曰「這運河距熱蘭遮城堡約僅一荷哩(約5.5公里),河面寬闊,若船隻互相靠緊,幾乎可以二十條船並列前進…」所以荷蘭人不認為鹿耳門不能通過,認為水淺水深只是潮水漲退,並無記載異常漲潮。且荷人對於鄭軍從鹿耳門的出現,也無訝異之狀。

在盧嘉興先生著作《鹿耳門地理演變考》中,他認為上述的「異象」只是一般常見的滿潮現象。鄭軍於辰時(上午7:00~8:59)到達鹿耳門外海時,正值干潮水淺而無法進入鹿耳門水道,所以大軍一直等到中午滿潮後,才開進鹿耳門水道。盧嘉興先生認為:「所以鄭延平利用大潮的滿潮,潮水飽漲時,從鹿耳門口進入台江,而一般將士早晨看到鹿耳門口附近一帶均是淺灘,其時已成深灣,將兵多信為天助,得以加強將士用命的信心了。」

除了正確掌握潮汐漲退時刻外,鄭軍也掌握了詳細的水地道圖。據熱蘭遮城日記所言4月26日鄭方就派過小船來探,艦隊是在3個舢舨的導航下進入鹿耳門。

江日升《台灣外記》里也記載「藩又密令何斌坐鬥頭,按圖紆迴,教探水者點篙,徐徐照應。轉舵揚帆,吶喊從赤崁城而進,成功即整隊登岸。」而徐鼒《小腆紀年附考》也有類似說法「何斌令人偽為釣魚者,順鹿耳門至赤崁城,往來探視,得港路一條。」詳盡的情報加上天時的掌握,是鄭方成功登陸鹿耳門的致勝關鍵。艦隊通過鹿耳門後,成功命宣毅前鎮陳澤坐銃船陣率軍守北線尾島,牽制紅夷甲兵炮船,防紅夷反撲。

2.圍攻普羅岷西亞城

鄭軍進入鹿耳門後,分兵三路。一路由陳澤領百餘艘小船於北線尾島登陸後南下,經過熱勿非律砦(四草海堡),到達北線尾島南端。另一路則是主力部隊,通過鹿耳門進入台江水域,在中午時,於禾寮港(注7)登陸。因水道尚淺,故4~50艘大型的戎克船只能先停於北泊口,其餘的船隻則航向熱蘭遮城外圍水域,做包圍狀。當地中國人聞鄭成功來,大喜。有數千人以推車協助鄭軍把輜重運往赤崁(普羅岷西亞市鎮)。

傳說,荷人要購地建羅岷西亞城時,只花少許的錢,向新港社人購買一張牛皮大的地。他們把牛皮割成細條,搓成皮繩,圈地大片,此乃以訛傳訛。羅岷西亞這片土地是首任台灣長官宋克花十五疋棉布向新港社購下的,於1652年郭懷一事後所建,目的是防衛普羅岷西亞市鎮(赤崁街)。它建在普羅岷西亞市(赤崁市)北邊,於1563年開始,在1564年完成。由紅磚疊砌,用糖水、糯米汁攪拌蚵殼灰為黏著劑,干後堅如盤石。

其主體呈四方形,長30.12公尺寬22.6公尺,有磚房一幢。另東北與西南角各置凸出的「棱堡」;亦有圓頂六角柱型磚房。碉堡可容納上五下四9門大大炮,加上主體的4門炮,共有22門大炮。1660年為了增強防禦,於城外挖了一條深2.19公尺,寬3.77公尺的壕溝,於並在壕溝與城間築以胸牆,架有6門小炮,可發射榴彈;壕溝外圍築有兩排木柵,高有1.41公尺。

據荷方資料《梅氏日記》所言,1661年4月30日6時,熱蘭遮城(以下簡稱熱城)守軍發現鄭方艦隊。阿布列特《爪哇、福摩薩、前印度與錫蘭旅行記》也提到「數不清的中國木船出現,桅杆如樹林一樣的茂密」。面對鄭軍的入侵,荷人一點辦法也沒有,因為總兵力只有1500人,且缺乏軍官;船艦隻剩亞哈特船 赫克托(den Hector)號、亞哈特船 斯?格拉佛蘭(』sGravelande)號、小芙洛伊特船 白鷺(de Vink)號、貨船 埃門杭(Immenhoorn)號、galiot船 魯德?沃斯(Rode Vos)號、領航船獵人(de Jager)號、亞哈特船 馬利亞(Maria)號與12艘舢舨,根本無力阻擋,只好眼睜睜看者他們登陸。10時,鄭軍過鹿耳門。

普羅岷西亞城(以下簡稱普城)地方官貓難實叮下令沒收本地中國人之舢舨船隻,散在台灣各地之荷人須趕回普城,婦孺搭船去大員鎮避難。但許多家眷希望與夫婿共生死,抗命不從,此時局勢混亂,貓難實叮的命令無法貫徹執行。

鄭軍進軍圖(張筱玲 2003)

登陸後的鄭軍主力兵分兩路。一路穿過約翰老爹(JanSou)的農莊,在公司的庭院(注7)紮營。另一路沿新港車路南下,轉往東邊,過Inding路,進海牙(Hangenaer)森林後再轉北,紮營於市區的中國人醫院後方,下午一點半,普城被圍。《梅氏日記》形容鄭軍「行軍時擊鼓吹管,有人騎馬,有人步行,頭盔光耀照人,手持大刀,無數的絲旗幡旒沿路飄蕩。」

揆一下令貓實難叮派兵阻止鄭軍登陸,但貓實難叮說普城兵力薄弱,只能防守,無法進攻。16時,揆一遣隊長黎英三(Joan van Aeldorp)帶200兵來援,與鄭軍爆發了小規模衝突。他於17時登陸時遭鄭軍攻擊,城中荷兵開火掩護援兵登陸,而鄭軍於20公尺外的高丘後對城內還以弓箭,雙方駁火約半小時,皆有1~2人負傷。因鄭軍阻撓,只有60人成功進城,其餘者退回熱蘭遮城。

當日晚上,貓實難叮下令燒城,派出60名敢死隊,以掌旗官Jan Lamberts為首,火攻普羅岷西亞市鎮,因城內有儲糧,毀之以防敵用。他們焚燒位於市鎮北方的馬廄,內藏有3~4千袋稻子。但鄭軍四處派兵巡邏,未得逞。《從徵實錄》有提到荷方這次的突擊「是晚,赤崁城夷長貓難實叮發炮擊我營盤,並焚馬□□□。…楊戎政督同援剿後鎮張志官兵看守堵御…次日,即令戶都事楊英將街中米粟,一盡分發各鎮兵糧,計勻足半個月。」

根據荷蘭人的描述,5月1日,荷蘭郵政員Gillis Box的妻子,從蕭壟逃回普城時被明鄭軍逮捕。隨即被剝光衣服(一說被換上中國服裝),帶者一封中文書信被送到城內,信中內容為要求荷蘭人投降,並交出城池。成功另修書二封,分別給予貓實難叮與揆一,並貼出告示「荷蘭所居之地,實乃父親出於情誼,借租於汝,此乃暫住,未得其所有權。且台灣靠近漳州,應為中國固土,今吾收回,理所當然。願投降者,吾必保存性命,歸還財物,並任其離去,不然,殺之。」

3日,揆一派兩名代表與鄭成功談判,出示與鄭芝龍所簽訂的和約(注12)。因和約中並無鄭芝龍宣示擁有台灣主權的條款,荷方以此試圖證明台灣為荷方合法擁有。並暗示「若藩退兵,願送勞師銀10萬兩,逐年納稅貢方物」,鄭不許,談判破局。

此時普城已缺飲水,眾人口渴難耐,水源位於公司庭園處(為於市鎮北邊,為公司員工休憩的場所,原住民長老大會也在這裡舉辦。)現為鄭軍所佔。雖派人到海岸邊掘井,但水少泥多,難以飲用。並由代表口中得之其鄭方圍城部隊約10000~11000人,已建好雲梯、竹編的堡籃(內可裝土,可當沙包),架上七門大大炮(兩門18磅炮)於公司庭園,做好攻城準備。城內火藥子彈缺乏,火藥不足200磅,子彈不到2000發,生病者日眾,絕非一合之敵,不足三日必陷。經揆一同意,貓實難叮決定投降。

4日,貓實難叮獻出城池,普城投降,荷兵140人、受傷者20人、婦女孩童奴僕110人共270人被俘。《從徵實錄》記載如下「至是日議降,藩遣番通事吳邁、李仲同楊戎政招諭之,誓無殺害之意。遂赴藩前納降,仍令原駐城中,並厚賜唐山土儀。」5月12日,北社各村的荷蘭人回到赤崁,除了婦孺奴隸以外,還有140位白人,鄭軍把他們跟其他的荷蘭人都軟禁起來。那時鄭成功還冀望透過談判以取回熱蘭遮城,所以他對待荷蘭俘虜還算和善。他們可以在街上隨意活動,並給予食物,每人平均分到米3公斤左右,那時鄭成功的親兵每月米糧僅2.25公斤,比鄭成功的親兵還優沃。

3.北線尾會戰

北線尾會戰鄭荷雙方交戰地點

東印度旅行短記插畫-鄭荷交戰圖

明鄭軍武器 (古城風采,決戰王城 2008)

荷蘭軍武器之一(古城風采,決戰王城 2008)

荷蘭軍武器之二(古城風采,決戰王城 2008)

北線尾島為現在的四草濕地,為約一平方哩的沙州,北接鹿耳門水道,南接大員水道,是為七鯤鯓(七鯤鯓為過去台江內的七個沙州)之首。荷人於1624年在此建立商館,但地勢低洼,常有淹水,故於1625年把商館遷往赤崁。荷人在此築有熱勿非律砦(四草海堡) 以控制鹿耳門水道,但於1656年被大水沖毀。4月30日,鄭軍通過鹿耳門時陳澤領百餘小船登陸北線尾島,並駐紮海堡(熱勿非律砦),以防荷人率艦占此要地,控制鹿耳門這個鄭軍出入的水道。次日,雙方第一場大規模海戰就在此展開。

5月1日清晨,鄭軍出現,荷方備戰。城中人配發武器,罪犯釋出,協助守城;儲存糧草,管制彈藥。揆一下令住在大員市內的中國人須留屋內,重要的鄉紳富商也被拘禁,囚入堡中,以防通敵。

長官(揆一)面對情勢,一愁莫展。上尉Thomas Pedel(中國人稱為「拔鬼仔」)乃一老兵,曾參與歐州大小戰事,並平過郭懷一之亂,乃荷方最具軍事經驗之人。他自行請纓,願率兵前往北線尾島攻擊駐紮于海堡的鄭軍。經熱蘭遮市議會首肯,遂率領250人乘舢舨與一單桅帆船(領航船)前往北線尾沙洲西南角登陸。亦有三艘荷艦赫克托號、斯?格拉佛蘭號與馬利亞號停在南泊口,奉命駛往北線尾島攻擊戎克船。另派黎英三率軍200人支援普城。

在海戰方面,陳澤、陳廣派出30艘戎克船以抗荷軍。荷艦沖入敵陣,炮聲如雷,中國戎克船也禮尚往來,開炮還擊,並發射火箭,燒其風帆。赫克托號乃此海戰最大之荷艦,駛在最前,火力兇猛,洞敵甲板,他船無法靠近,並打沉了一兩艘戎克。這時,風勢突然停止,荷船不能動。有5~6艘小型帆船搖櫓靠近,圍住了赫克托號猛攻;因水手操作不慎,不小心點燃自己的火藥庫,轟的一陣巨響,赫克托號爆炸沉沒,船上百名士兵陣亡。其所圍之戎克小船也受到波及,灰飛煙滅。

荷船去一剩二,鄭軍見狀,勢如惡狼,蜂擁而上。斯?格拉佛蘭號的20門大大炮發出怒吼,但阻止不了想要進行接舷戰之鄭軍。有3~4艘大型戎克船勾其船尾,用火箭掩護士兵登船其上,與荷兵展開肉搏。荷兵以火槍與手榴彈還擊,並把大炮移至船尾,向後射擊,鄭兵退卻,其屍體血水流滿後船艙。雖然逐退敵兵,但後射的大炮也造成自己船尾受損,破了一大洞。該艦身中多枚4磅小彈,還受到多次火船攻擊,以鐵鏈扣其船尾,使之多處著火,最後只好同馬利亞號逃回南泊口。歷時45分鐘的海戰結束,鄭軍得勝。

《海上見聞錄》雲「時夷人尚有甲板船在港,令陳澤、陳廣等攻之,沉其一只,焚其一只,走回一隻。」自此荷船無法在台江活動,鄭軍拿到了台江制海權。雙方戰果方面,荷人陣亡百人,傷三人,鄭方損失不詳。其《被遺誤的台灣》計載因赫克托號爆炸,鄭方死傷150人,其海陸戰總損失可能有千人。

在北線尾島陸戰方面,《台灣外記》所言,陳澤派黃昭帶銃手500人,連環杠200門,分成3隊,結陣以待,與敵對攻;另派楊洋帶藤牌手500人繞到敵陣後面,俟機偷襲。當荷方擊鼓吹笛,徐徐前進,遠遠看到鄭軍大批踴來,隊長拔鬼仔並不害怕,鼓勵士兵「中國人膽小,荷人可以一當百」、「中國人害怕槍炮聲與火藥氣味,不戰自潰」並展開戰陣,把兵分為左右兩隊,每隊120人,每排12人,厚10列,前往接戰。荷蘭人描述鄭軍配有重炮、長矛、火銃、關刀、弓箭、各式旌旗。其弓箭手為主要的射擊兵種;其肉搏兵分為盾牌手與鐵甲兵;鐵甲兵四人一組,一人持旗(與中文文獻中的明鄭軍六人編製稍有出入)。而盾牌手十人為隊,右手持刀,左手持盾,奮勇向前,不畏死傷,好像在家裡有另一副軀體可供更換。而軍官則騎馬在隊中督戰,一人帶首,前後各二,如有人退,則斬於刀下。

見赫克托號爆炸沉沒,其他兩艦逃逸,熱蘭遮城發出信號要求退兵。但拔鬼仔不肯,反把軍隊前進到步槍可以射到敵軍的距離。荷軍連放了數次排槍,鄭軍也還以弓箭,一時間槍聲大作,箭如驟雨,雙方互有死傷。

鄭軍在陣前擺出50多樽甚至更多樽的小炮來炮擊荷兵,而荷方領港船也用4門野炮,向鄭兵發射散彈與小銃彈。這時,藏在四周林投樹林內的伏兵殺出,襲擊荷軍後方,荷軍大亂。拔鬼仔要求做有秩序的撤退,但軍士們已不聽令,丟下武器,四處奔逃,前方的鄭軍看到荷軍大亂,發出戰吼,也向荷兵衝來,前後夾殺。

雖然領港船上的小炮持續開火,但鄭軍不怕死的持續衝鋒,荷方受前後夾殺,許多人被砍死,或舢舨翻覆溺斃水中,拔鬼仔與160人戰死(一說拔鬼仔是溺斃),其餘80人乘領港船逃回熱蘭遮城,歷經4小時的北線尾會戰結束。下午五時,黎英三也因赤崁鄭軍阻撓,登陸不成,只有60人成功進入赤崁。

4.熱蘭遮城攻防戰

熱蘭遮城3D圖

熱蘭遮城與大員鎮繪圖(高祥雯 2006)

熱蘭遮城(Zeelandia)前身名為「奧倫治城」(Oranje),1627年9月,台灣長官奉阿姆斯特丹總公司之命,該城改名為「熱蘭遮城」(Zeelandia),華人稱為台灣城;其市鎮名為大員鎮,位於東南方,佔地2.5公頃(長180公尺、寬170公尺),約2500人居住。熱蘭遮城與大員鎮被合稱為大員,為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政治、經濟與軍事中心,大員有時也被拿來當做台灣的代名詞。

該城為典型之近代歐洲棱堡。壕溝圍繞四周,斜坡土堤為台基。牆面乃紅磚砌成,用糖水、糯米、蚵殼灰、砂搗和黏之。內城為方型,有上下兩層。長寬皆為一百一十五公尺,城壁高約九公尺,厚一點二公尺,四角棱堡厚一點八公尺。地下室為倉庫,為儲存彈藥、糧食及雜物之用,上層設有長官公署、教堂、瞭望台、士兵營房等設施。外城(四角附城)為長方型,長一百六十公尺寬,七十七公尺,較內城稍低,內有長官及職員宿舍、辦公室、會議廳、醫院、倉庫等公共建築。

在防衛上,外城有兩個棱堡,一個半月堡,西北角的稱為荷蘭地亞(Hollandia)堡、西南角的稱為黑德爾蘭(Gelderland)堡。內城有四個棱堡,三個半月堡。四個棱堡名為菲力辛根(Vlissingen)堡(東北角)、安納麥頓(Arnemuyden)堡(西北角)、密特(Middelburch)堡(西南角)與甘博菲爾(Camperveer)堡(東南角)。棱堡與半月堡各有3門大大炮;共30門炮,可沿牆側面與面對開擴地發揚火力。

5月5日,賜姓(鄭成功)招降揆一,其《海上見聞錄》言「賜姓令赤崁招夷長揆一等來降,不從。」鄭軍進行攻城準備。

午時,鄭軍僅5~600人留守赤崁,大批士兵乘船前往大員。荷人炮擊鄭軍船艦,但效果不彰,鄭軍於大員鎮東側登陸。荷人派人於市區縱火,未果。6日,黎英三派出250名士兵埋伏於鎮內,因敵軍人數眾多,只好撤退。再次放火燒鎮,但被鄭軍撲滅。鄭軍於街道、鎮前空地開始安置炮壘堡籃(一種竹子編的籃子,內可填入沙土,類似現代的沙包),並架設攻城火炮。

5月10日,成功派普城秘書勸揆一投降,揆一不從。17日,鄭成功命馬信修書一封,再勸揆一投降,揆一還是不從,自此,鄭成功下定決心強攻熱蘭遮城。

25日,清晨3點,鄭軍開始攻擊,熱城攻防戰開始。荷軍以905人(士兵870人、炮手35人,加上家眷奴隸共1733人)力敵鄭軍的萬人攻城部隊。鄭方在東面的大員鎮有3~4000人,部署28門大大炮炮擊熱城,壓制敵人火力,並冀望在城牆上打出缺口。而南面羊廄約有7~8000人,由仁武鎮康邦彥指揮,靜等大大炮轟開缺口後,就揮軍沖入奪城。

鄭軍於2小時內發射約8百發的炮彈,光是揆一的長官辦公室就中了53發,裡面有好幾發是18磅或24磅的大鐵彈。揆一往來各棱堡督戰,鼓舞其軍士,並調整炮位,用交叉火力射殺敵人。

親軍驍騎鎮將領馬信為大員鎮部隊之指揮官,親自在前線督戰,並兩次派出預備隊接替死傷的士兵,持續與熱城展開炮戰。荷人居高臨下,棱堡與半月堡槍炮齊發,鄭軍死傷慘重,許多堡籃、炮台被打壞傾倒,大員鎮的鄭軍首先被逼退,丟棄所有的大大炮,躲進巷弄屋內。而南面羊廄的軍隊因大員方向攻擊失敗,只好放棄進攻,躲到沙丘後面躲避炮火。

5點,荷人徵招志願者破壞鄭方大大炮,並許以重金200里爾(西班牙錢幣,1荷蘭盾=4里爾,荷蘭士兵的薪資為1個月3.46里爾)。共有40名士兵、10名槍手與若干水手自願前往。他們衝到堡籃邊,水手們騎上大大炮,用鐵釘把炮門給釘死,許多弓箭從後方橫街與屋頂射來,箭如冰雹,槍手們則開槍進行掩護。任務完成,熱城響起撤退鐘聲,荷人退回城內,荷人死亡3~4人,受傷若干。

9點,荷人決定再突擊一次,再賞200里爾,並派出100名士兵、16名水手與奴隸前往,回程時有100名士兵接應。除了要把大大炮破壞的更徹底,還要奪取敵炮以為己用。鄭軍發射許多小炮跟弓箭阻止,而荷兵則躲在堡籃後開槍還擊。熱城也進行支援,當鄭兵從屋內衝出靠近時,則發射大大炮驅逐。水手們把木栓釘入,確定大大炮不能再使用,在步槍火力的掩護下,奴隸拖回了一門6磅鐵炮,還帶回了一些盔甲兵器。荷兵也破壞了一些堡籃,並放火燒毀。此次,荷人死4人,傷19人(巴達維亞日記一說死6人,傷29人)。

荷人再三突擊,三賞200里爾。100名志願者把強酸強鹼倒入9門大大炮與數門小炮,衝突中有一名志願者死去,三人受輕傷。

雙方大約各發射了800發炮彈,炮戰時荷方陣亡4人,傷11人,奪炮時陣亡8~11人,傷22人以上。據中國俘虜口供,鄭方軍隊損失約5~600人,禮武鎮林福重傷不治身亡。《巴達維亞日記》一說被炮擊而死有300餘人,後來共死亡6~700人(但中方資料均無損失記錄)。《海上見聞錄》曰「初七,賜姓督師移扎鯤身,築土台架炮攻台灣城。揆一等於附城、銃城齊放大銃,傾刻土台崩壞,官兵退回。夷人出城奪炮,馬信、劉國軒率弓箭手射之,乃退。」

熱城內城受損嚴重,密特堡與甘博菲爾堡之間的牆面、第2層的東邊半月堡與南邊的牆面都嚴重碎裂,有些洞深達62公分,經人一數,共有250個窟窿,但外城(四角附城)無損。鄭方奪城受阻,自此改成圍而不攻,雙方暫時沉寂下來,利用時間進行整補。鄭軍加設堡籃,於街前挖了一條壕溝,以防荷軍挖掘地道進行地雷爆破。荷方於6月3日開始修補城池破損處,並加厚其防禦。外城東牆加倍,變為6呎,各棱堡胸牆薄弱處用沙袋加強。外城的半月堡也增設3門大大炮,城外用圓木築以土木工事,架上了二門炮以保護荷蘭地亞堡。甘博菲爾堡與石頭路之間也掘以深10英呎的壕溝,防礙鄭軍攻城,並防止他們挖地道進行攻擊。

鄭軍受此嚴重打擊,鄭成功遂改變了他對荷蘭人的寬容態度。5月,蕭壟社蕃人向鄭軍告密說荷蘭人散布明年荷援軍將來的謠言,導致通譯Druijvendael與教師FransCleen被捕。鄭軍把兩人手腳都釘在十字架上,示眾於街頭,兩人哀嚎了整晚。府伊楊朝棟勸告荷蘭人不要輕舉妄動,試圖幫助那兩人,不然只會徒惹鄭成功生氣。隔日,他們被運至新港等村社示眾,最後皆死在路上。

鄭成功不只是開始對荷蘭人嚴厲,對自己人也一樣冷酷。《梅氏日記》《巴達維亞城日記》說幾乎每天都有士兵被斬首,罪名可能只是作戰不力或其它輕微的罪刑。像有七位士兵因殺牛食肉被斬首,原因是牛現在已經是官方生產工具,不可私宰。就連將領也是顫顫驚驚;5月29日,宣毅後陣吳豪被斬首,罪名是貪污了幾百兩黃金,但大家都知道那是因為他當初反對打台灣所引來的殺身之禍。

5月29日,貨船埃門杭號由日本航來,帶來了作戰物資。因操作不慎,埃門杭號擱淺於南水道,荷方與鄭軍為了搶奪埃門杭號爆發小型衝突。埃門杭號被荷方船員自行燒毀,守護貨船的斯?格拉佛蘭號與白鷺號被45艘戎克船圍攻,戎克船想多次圍攻白鷺號都被巧妙甩開,雙方戰至黑夜,損失不大,5月的衝突就此划下句點。

當鄭軍來台,許多熟蕃見風轉舵,馬上倒向鄭方。受荷蘭人教化最深,信徒最多的四社率先投靠鄭成功。他們撕去課本,砸爛村裡的學校與教堂,殺害滯留在村內的荷蘭牧師、教職員、士兵與眷屬。5月5日新港社、蕭壟社、麻豆社、哆啰嘓(東山)社、善化社等16位長老歸順鄭成功,《從徵實錄》有雲「各近社土番頭目,俱來迎附,如新善、開感等里,藩令厚宴,並賜正副土官袍帽靴帶。繇(由)是南北路土社聞風歸附者接踵而至,各照例宴賜之。土社悉平,懷服。」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長老村社之前都是荷蘭人最忠實的盟友。

但到了6~7月,鄭軍開始缺糧,遂派2萬人(往北1萬3~4,往南5~6000人)去南北各村社進行屯田。因糧食告急,鄭軍的集糧手段也粗暴了起來,此一收糧屯田措施最後引起某些南北村社的不滿,大肚社造反,襲擊鄭軍導致其損失千人之多。《台灣外記》「張志、黃明縱管事楊高凌削土番,大肚番阿德狗讓殺高反。」後來鄭軍進行報復「成功令楊祖征之,祖與讓戰,中標槍死,其鋒甚熾,欲出援荷蘭,功復令黃安、陳瑞二鎮往征,安設伏誘戰,遂斬阿德狗讓;Darridaes 諸村以及至Taurinap諸村之民與九百名中國人作戰。」

荷蘭人走後,蕃人與明鄭的對抗勝於荷治時期蕃人與荷蘭人的對抗,因為蕃人的負擔變重了。除了每人平均負擔的贌金(注14)增加以外,蕃人也要繳人丁稅,另外還要負擔勞役,這在荷治時期是不存在的。1670年鄭軍部將劉國軒從南台灣到中部撫番,於大肚溪口附近上岸。當地的沙轆社不肯就撫,劉國軒揮兵猛攻,社番被殺者眾,余者紛紛逃往它處,鄰近之大肚與水裡社番目睹鄭軍之殘酷,皆逃之一空。黃叔璥《番俗六考》記載:「沙轆番原有數百人,為最盛;後為劉國軒殺戮殆盡,只餘六人,潛匿海口」。

六.中期戰役

1.台江大海戰

台江大海戰(劉晉奇 2011)

6月23日,經歷艱辛的馬利亞號終於抵達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向當局報告鄭成功攻台的不幸消息。巴達維亞當局大吃一驚,原來揆一之前的警告並非補風捉影,所說的一切都發生了。由於長期對揆一的不信任,巴達維亞已指帕克倫克(Klencke)為新任大員(台灣)長官,帶著交接公文於兩天前開航前往台灣,要去熱蘭遮城取代揆一。為了掩護自己的錯誤決定,巴城當局趕緊派船欲將克倫克追回,並取消任命權,但沒有追到。7月30號,克倫克搭乘亞哈特船 荷蘭地亞(Hoogelande)號與平底船 魯恩蘭(Loenen)號抵達大員。

到了目的地,克倫克大吃一驚,原本以為是輕鬆上任,沒想到熱堡升起了血旗,大員進入了戰爭狀態。台江上擠滿了中國戎克船,被數千名中國兵緊緊包圍。克倫克生出逃跑之心,一再拒絕揆一的上岸請求,最後借口缺水缺糧,於8月3日乘荷蘭地亞號駛往日本。《熱蘭遮城日記》描述如下「荷蘭地亞號現在已經完全的駛離我們的視線,我們相信該船已經是航向日本。」交接之事遂變成一出鬧劇。

25日,巴城當局連忙委任當地法院副院長科布雅?考烏(Jacob Cauw)為艦隊司令,率領艦隊由巴達維亞出發,前往台灣支持。此艦隊的組成如下:

亞哈特船 多魯夫因(Dolphijn)號、戰鬥亞哈特船 納爾登(Naerden)號、亞哈特船 季利奇(Zirikzee)號、戰鬥亞哈特船 邁登(Muyden)號、亞哈特船 科克倫(Koukercken)號、戰鬥亞哈特船 哈塞爾特(Hasselt)號、戰鬥亞哈特船 安克汶(Anckeveen)號、戰鬥亞哈特船 波德(Ter Boede)號、芙洛伊特船 厄克(Urck)號、與亞哈特船 頓布魯夫(Domburgh) 號。共有軍船與貨船10艘,帶上725名士兵與8個月的糧食,於7月5日開拔,浩浩蕩蕩的前往台灣。

8月12日上午10點半,艦隊抵台,鄭成功大驚,攻台灣之事已泄,被巴達維亞知曉。鄭成功的恐慌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從普城所取糧食只夠食用半個月,其它日子鄭軍只好靠「就地取糧」過活,台灣各地糧食缺乏,米價已經每斗漲至5~6錢銀子。自6月起,為了因應糧食短缺,除了派船回金廈收購米糧之外,鄭方還分兵前往南北各處原住民村社屯田,連男性的荷蘭俘虜都要前去幫忙。目前大員只剩2000人,赤坎大本營更只有區區的300人,援軍於幾個星期內都趕不回來。《梅氏日記》生動的描述了鄭軍高層的緊張心情:「官員們都很惶恐,估計艦隊可能帶來了兩千名的士兵。他們如同喪魂之人,日夜不安的走來走去,並頻頻向荷蘭俘虜詢問艦隊來意。」為此,鄭成功還特地宴請貓實難叮,想從他口中套出相關情報,貓實難叮回答「這艦隊肯定不是來進行商務的,因為船上已掛上司令官旗幟。」

鄭成功對此非常生氣,把一切過錯都怪到何斌頭上,因為何斌跟他保證荷蘭人無法逆西南季風前去巴達維亞求救。何斌被軟禁,自此失寵。待在赤崁的荷蘭人非常興奮,暗中派人與熱城往來,並準備武器,等到援軍來攻時,就來個裡應外合。

因大員水道深只有4呎,艦隊只好先停泊在南泊口。先派4艦停在南水道口,用小船舢舨卸下一些物資,其中包含最重要的物資-火藥2200磅。但上天並不眷顧荷蘭人,14日時風浪轉強,大小船隻都無法進出港道,荷艦隻好暫停物資運卸。17日風浪變成更強,考烏不得不率艦隊前往澎湖避難,攻打之事被迫暫停。

更不幸的是厄克(Urck)號在馬沙溝擱淺,船上42人全部被俘。當知道援軍不過725人,還去了澎湖,暫時不會前來攻擊,鄭軍上下全都安了心。趁此良機,增調兵力,並修補大員市鎮的工事。還運來竹子做成火攻船,為未來的戰事做出準備。

9/8日,考烏率軍回到大員。10日,揆一率眾歡迎,城堡鳴槍三響,鳴炮五次,荷方士氣大振。大員舉行作戰會議,開始擬定計畫。

以艦長盧特?塔華隆?貝斯(Ruth TawheroonBuys)為總指揮,布特蘭?波麥(Isbrant Bomur)為副司令,率領712名士兵與水手搭乘7艦13小船(boot)2快艇(schuyt)進行作戰。派科克倫號與安克汶號駛往大員鎮側面,科克倫號炮擊敵人築在寬街與北街間的炮台,而安克汶號沿者東南方向行駛,經過窄街的拐角,向北岸開火,必要時也要對停在台江上的戎克船開火。

蓋倫船(De Vos)號、波德號、魯恩蘭號、領港船獵人(De Jager)號會同所有的小船(Boat)與快艇,向停在台江上的12艘戎克船進攻,當小船、快艇對敵船進行接舷肉搏時,大船要進行火力支持。為了加強火力,熱城還移交10門大炮給作戰的7艘荷艦。

會中還決議,凡奪取、擊燒毀大戎克船者,每艘賞100里爾;中型者,每艘賞50里爾;舸仔船,每艘賞25里爾。殺死所有不信神者(鄭軍),不留一個活口。

9月16日10點,荷方七艦由小平底船 科登霍夫(Kortenhoef)號領航,由熱城的岸邊出發,駛向大員市區一側,並與熱蘭遮城、烏勒特支堡一起炮擊大員市區的鄭軍,鄭守軍發現敵艦後,指揮30門大炮向荷艦開火還擊。

艦上的炮位調的太高,很多炮彈都飛越熱城上空,沒有射向鄭方的炮台。雖派傳令游泳至船艦停泊處通知要降低炮位,並起錨協助小船進攻,但因為潮流與風向的關係,安克汶號、De Vos號、波德號、魯恩蘭號、獵人號與科登霍夫號都被推向北線尾島東角,無法前往支持。在得不到船艦的火力支持下,貝斯只好指揮所有的小船、快艇獨自劃向位於東南方的鄭軍艦隊。

天不從人願,荷方寄望的小船戰術並沒有驟效。他們與12艘戎克船互相駁火一個小時,接近後使用手榴彈與火罐攻擊。許多手榴彈與火罐被鄭軍用席子接住後扔回,12艘戎克船靠的很密,火力密擊,大部份的小船都無法靠近。鄭軍以大炮、弓箭、火器射殺荷兵、並向荷兵投擲石頭,荷蘭人死傷慘重。只有一艘小船成功勾到敵方的戎克船,荷兵接舷其上,殺死船上大部份的人,但被對方救援的兵力逐回。荷方最後撤退,2艘小船被俘,1艘被撞沉,其餘小船全逃回大船停泊處。

到了傍晚,作戰結束,荷艦駛回熱蘭遮城的泊口。科克倫號在這場炮擊戰中上被敵火炮擊到失去控制,且船上的青銅炮突然爆炸,造成9死3傷。然後擱淺在敵方炮台附近,其餘乘員逃出,最後被火攻船與火箭焚毀,共戰死者35人、傷40人。科登霍夫號在大員鎮後方擱淺,船長與大部份船員離去,只留一中尉與15名士兵守船。鄭軍派舢舨載兵前來搶奪,最後船被虜,六名倖存者搶到舢舨後逃出。安克汶號也因潮流被迫擱淺在北線尾的東角,鄭方炮台一直對它炮擊了一整夜,幸好於隔天因潮汐又飄回到熱城泊口,逃去被虜獲的命運。

9月23日,荷人審問了一個逃來的中國士兵,得知馬信在這場炮擊戰中損失約600人,其中70人被房屋壓垮而死。有140~150人在奪取科克倫號時受爆炸波及時陣亡。原本9月16日前大員鎮有1570人,如今剩900人左右,另有受傷者5~60人。

此役荷人慘敗,海戰中共128人(80位水手、48名士兵)死亡,包含四名軍官(一艦長、一中尉、一少尉、舵手長),被俘者全被殺害。水手負傷若干人(人數不詳),損失2艘大船3艘小艇,城內只剩士兵868人,並有300名病號躺在醫院,再無力組織大型作戰。《從徵實錄》有雲「甲板船來犯,被藩令宣毅前鎮陳澤並戎旗左右協水師陳□美、朱堯、羅蘊章等擊敗之,奪獲甲板二隻、小艇三隻,宣毅前鎮副將林進紳戰死。自是甲板永不敢犯。」

2.荷蘭人最後的希望-與大清合作

10月3日,大員跟據先前拷問俘虜得來的情報,得知鄭軍缺糧的情況依舊嚴重,屯田的效果不佳,可能只能供應2個月所需;每人每月只能分到一斗半,在大陸時,每人每月可以分到4斗。士兵都在挨餓,有很多人餓死,還染上了風土病。大員決定打擊鄭軍的糧食補給,遂派戰船前往台灣與澎湖之間,攔截鄭軍的運糧船。

10月10日,安克汶號停泊於澎湖,船長率90人下船進行糧食補給。遭遇到鄭軍巡邏隊攻擊,有36人被俘或被殺。後來活下來的10人於25日被送回熱城,但少了鼻子、耳朵與右手,鄭成功虐待俘虜之舉震撼了荷蘭人,荷蘭人紛紛斥責其野蠻。

10月12日,鄭軍開始在北線尾島東角派兵,築工事、架火炮,封鎖大員航道,制止荷船自由進出熱城,切斷其補給,並可攻擊外城北門。10月20日,在隊長哈曼(Harman van Outhoorn)的指揮下,率領175名士兵與幾個木匠搭乘魯德?沃斯號與一艘領港船,前去北線尾島東角破壞工事。

到了東角,鄭軍跑出4~500人迎擊,且大員市鎮也向魯德?沃斯號與領港船發射許多炮彈。鄭軍火力兇猛,且防衛嚴密,兩船雖發射火炮還擊,但鄭兵躲在沙丘反斜面,炮彈無法打到。在死傷2人後,荷方敗退,不敢進行登陸。21日,荷人以雙層木板,保護外城北門。於大員島岸邊西北角建木柵,築兩門炮,掩護小船進出,維持航道暢通,以便繼續獲得補給。

20日的進攻,是荷兵最後一次主動出擊。此後,荷人只好龜縮城內,只能實施零星的騷擾。荷軍現有兵力已經無法扭轉局勢,只能以拖待變,冀望明年巴達維亞再派援軍,以解圍城之困。

1661年11月6日,突然一絲曙光降臨到大員上。揆一收到大清靖南王與福建總督李率泰的來信,說願意與荷人合作消滅鄭軍在中國沿海的勢力,在別無選擇之下,荷蘭人決定與清人合作。烏考對此戰前景感到絕望,早想溜之大吉,但苦無借口,荷清合作給他提供了良機。12月3日,烏考毛遂自薦,自願前往與滿清洽談合作事宜。遂帶上厚禮率季利奇號、荷蘭地亞號、頓布魯夫號、安克汶號與魯恩蘭號五艦前往永寧。但走無多日,烏考拋棄部下,獨自逃回巴達維亞,五艦隻好返航。荷人得知此事,士氣降到谷底,解圍希望破滅,逃亡者開始變多。至11月20日的統計,城內因負傷而死或病死者378人,婦女與奴隸病死者157人,病號280人,戰鬥人員剩餘950多人。

12月16日,德籍上士漢斯(Hans Jeuriaen Rade)投降鄭軍。他帶去了重要的情報;城內能作戰者不足400人,生病者日眾,士氣低落,疲憊不堪。應首奪烏勒特支堡,便可居高臨下,破其外城。再以地雷火藥埋於地窖,可毀內城,荷人將無所恃,揆一便降。鄭成功采其意見,遣人回金廈運炮四十五門,皆為澳門所鑄;大者有彈重達23斤(三十磅)的法國加農炮(Cannon)。新編堡籃、修補市鎮外的炮台工事,著手下一次的攻打熱蘭遮城準備。

後續(字數限制原因……):

迪仔:東西海上強權的碰撞——國姓爺平台灣2?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明朝淫靡的社會風氣催生了《金瓶梅》
為何一個波蘭教士會成為明朝中國的使臣?

TAG:中國歷史 | 台灣 | 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