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花高價排的專家可能是靠論文造假上位的

你花高價排的專家可能是靠論文造假上位的

來自專欄酷玩實驗室21 人贊了文章

大家好,我是蛋蛋姐

前幾天出去逛街

一家燒烤店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

因為這店的名字叫

柳葉刀

柳葉刀?

這不是世界著名醫學雜誌嗎?

可更讓我震驚的是

這家燒烤店

居然還是清華北大畢業

就職於協和醫院

中國最頂尖醫院的醫生們開的

你說好端端的醫生

開啥燒烤店啊

當了解到真相後

蛋蛋姐禁不住一陣心酸

90後創始人王建說:

我需要副業

它能讓我沒有顧慮

簡單純粹地做醫生

現在的醫生都這麼慘了嗎

就連中國最頂尖醫院的醫生

都需要開燒烤店來養活自己了

可啥叫「簡單純粹地做醫生」呢

不開燒烤店就不能簡單純粹了?

中國特色的醫生職稱制度擺在這裡

從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

再到副主任醫師

最後到主任醫師

這一級級打怪升級下來

你想要簡單純粹太難了

除非你剛正不阿

除非你甘願清貧

又或者你能力強大精神旺盛到成為超人

蛋蛋姐的朋友王哥

在北京某三甲醫院任職

一天平均要做3台手術

6、7個小時都是常事

常常因為需要連續跟手術

導致連飯都吃不上

所以每一場手術

王哥的神經都像是

上了弦的箭一般緊緊繃著

絲毫不敢懈怠

一天下來

王哥都感覺不到自己大腦的存在了

一閉眼就是天旋地轉

而王哥的狀態也漸漸

從治病救人的激動興奮

變成了疲累過後的麻木

更讓人難受的是

他的母親突發心臟病

需要下2個支架

一個支架的價格

超過2萬

王哥看著自己銀行卡里

不到3萬的存款

像是被人狠狠扇了一個耳光

最後還是借錢

才幫助母親

度過這次生死危機

聽到這兒

蛋蛋姐都震驚了

一個三甲醫院的骨科醫生

工作兩年

竟然只有這麼點存款

確實,在目前的醫療制度下

有的醫生工資很高

月入十萬的都不罕見

但是醫生工資的多少

是跟職稱的高低直接掛鉤的

也是評定一名醫生的經驗

以及執業能力的社會主流標準

相比較臨床業績

科研論文數量和影響因子

是可以量化的

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硬標準」

根據丁香園的一個調查

大部分醫院晉陞高級職稱和副高級職稱

必須有SCI論文

你做1000台手術

可能都不如發1篇SCI

所以,這樣的制度逼得很多醫生

只能為五斗米折腰

就算你自己不想折

生活也會按著你的頭往地上磕

這使得科研論文

直接與醫生的職稱掛鉤

而職稱又與薪資甚至崗位掛鉤

論文=崗位=薪資

這個等式完全沒毛病

導致了

很多一心治病救人的醫生

臨床能力得到所有人公認

但由於缺乏科研論文很難晉陞

而與此同時

一些醫術不精的所謂「專家」

憑藉大量科研論文獲各種頭銜

職務像是坐了火箭似的上升

但如果失去了論文這一「硬指標」

考核標準淪為「軟指標」

醫生的晉陞將面臨

中國應試教育一樣的窘境

將會滋生更大的不公

在我們當前的醫療制度

陷入僵局的情況下

也許美國的醫療制度

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

在美國

醫療服務是一種純粹的商業行為

只有大概20%的醫院

會承擔教學任務

在美國超過百萬人的醫生中

大概不到10%的醫生

供職於教學醫院

也只有這部分醫生

才會涉及到職稱問題

而私立醫院則鼓勵醫生

靠自己的臨床技能

以及服務質量來獲取酬勞

所以美國的醫生

要在「當教授」和「做臨床」之間做出選擇

讓職稱與薪酬脫鉤

讓職稱只與科研掛鉤

我們總習慣於

將一個群體奉上神壇

但卻忘了,所謂的「神」

是違背人性的

強行要求做臨床的去做科研

只會催生出造假等不端行為

強製做科研的去做臨床

只會苦了病患

摧毀大眾對醫生的信任

我們的制度應該讓

有志於科研的醫生

能有時間深入研究

攻破技術難關

想致力於治病救人的醫生

能有精力做臨床

減輕人們的痛楚

而這才是

於每一位有志治病救人的醫生

於每一位深陷疾病痛苦的病患

最有益的結果


推薦閱讀:

爆笑!醫生很雷很搞笑
什麼樣的膝關節痛要馬上看醫生?
【李醫生談備孕】卵巢功能不正常時會有哪些表現?

TAG: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