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過節的時候很多人喜歡送人蔘
野山參被譽為百草之王,大補之佳品,特別是其起死回生奇效,更肯定了養生價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人蔘極為推崇,認為它能治男婦一切虛症。野山參養生價值備受推崇,但為什麼每逢佳節總回送人蔘,有必要換一個視角看野山參,從民俗、文化兩個層面更多關注野山參。
人蔘是地球發展史第三紀古老的孑遺植物,人稱植物活化石。早在四千年前遠古黃帝時期,就有應用人蔘傳說,3500年前的殷商時代就創造出生動的參字。
幾千年來,人蔘的記載,不絕於典籍和經史,而民間關於人蔘的傳說更是載聲再道,唐、宋以來,為人蔘應用的鼎盛時期,發現的文本資料有百部之多。關於人蔘傳說,「棒槌鳥」、「人蔘搬家」等民間故事頗為膾炙人口。
野山參生長對自然環境要求極為苛刻,長白山山脈和烏蘇里江密林里是野山參生長最佳環境,長白山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礦泉水產地,這裡的水,天然,純凈,無污染,含有鈣、鎂、鈉等多種人體有益元素。
這裡人際罕至、美麗富饒、生態完整、依山傍水,周邊植被蔥鬱,野參可隨時與周圍的生物群落進行能量交換和信息傳遞,肥厚的腐殖土壤中有機質經過微生物自然分解,能釋放出天然、速效、高肥力的養分,在如此絕佳的原始生態環境下,人蔘生長,優質高效,其中的蘊含的有機物質對人體大有好處。」
從民俗角度分析,野山參具有辟邪鎮宅、招財進寶作用。讖緯書記載,「木有魅,石有精,草有魂」,野山參,生長在森林中,吸收日月精華,滋長天地靈氣,擁有天象星宿交流的密碼,再加上我國民間上千年佛、道、鬼、神傳統的加持,使野參具有了「法器」的價值,在民間,野參一直被看成普世救民的靈寶,享受太牢祭祀。
一些家庭把野參請來置於客廳,將野山參泡製酒瓶中,以求庇佑家事,招徠富貴。
另外,人蔘剪紙、放山習俗、人蔘根雕、參王比賽等也在民間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一種雅俗共賞、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蔘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有限的野山參已滿足不了需要,林下參成為野山參最佳替代品,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勤勞智慧的清河百姓就將自家剩餘參籽播於林下,將人蔘藏於山林中。經過幾十年發展,清河鎮及其周邊形成了全國最大林下參基地。
根據《野山參鑒定及分等質量GB/T 18765-2015》國家標準,播種後,自然生長於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人蔘可稱之為野山參。
推薦閱讀: